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78680发布日期:2020-08-18 16:2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消毒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杀菌液。但是市面上出现的杀菌液都普遍存在着气味刺鼻、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容易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产生不适,使用存在局限性。使用方法单一。

专利cn201710157422.3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以及空气杀菌消毒剂,所述中药挥发油组合物包含苍术挥发油和艾叶挥发油;所述的苍术挥发油和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3:1~3。所述空气杀菌消毒剂包含所述的中药挥发油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1~20%。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着不小的缺陷:首先,有效时间短、易挥发,易导致杀菌效果不佳;同时,亲肤性较差,保存条件要求较高,消毒剂物质不稳定;最后,用法单一,无法满足更多的日常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天然环保、杀菌消毒效果好、气味宜人有效清除异味等优点。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组分包括中药挥发油、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渗透剂、醇类稀释剂以及去离子水。

所述中药挥发油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20%。

所述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0.1%~0.5%。

所述表面活性剂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20%。

所述渗透剂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10%。

所述醇类稀释剂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10%,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杀菌液中各成分含量为所述中药挥发油17.3%,所述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0.4%,所述表面活性剂20%,所述渗透剂5%,所述醇类稀释剂10%,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中药挥发油组分包括苍术、桉叶、艾叶、白术、金银花、丁香、肉桂、茶树、玫瑰、甘松、檀香、薄荷、野菊花以及橙皮,每百毫升杀菌液中各组分的含量为苍术挥发油0.02ml、桉叶挥发油2ml、艾叶挥发油0.2ml、白术挥发油0.03ml、金银花挥发油0.2ml、丁香挥发油0.2ml、肉桂挥发油0.05ml、茶树挥发油2ml、玫瑰挥发油4ml、甘松挥发油0.5ml、檀香挥发油0.1ml、薄荷挥发油2ml,野菊花挥发油3ml,橙皮挥发油3ml。

优选地,所述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为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已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peg-40氢化蓖麻油、peg-60氢化蓖麻油、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地,所述渗透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三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地,所述醇类稀释剂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苍术、桉叶、白术、金银花、丁香、肉桂、玫瑰、甘松、檀香、薄荷、野菊花、橙皮分别装入盛有10~15倍量水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器中,温度控制于95℃~100℃,待提取器支管中流下的液体为无色时,即停止提取,用分液漏斗去除下部蒸馏水得到油状提取物即粗制精油,对上述油状提取物进行精馏提纯,通过精馏釜二次冷凝,油水分离后可得挥发油,对各挥发油密封后置于4℃冷柜保存备用;

对茶树、艾叶单独进行超临界萃取,乙醇作为提携剂,最终获得茶树挥发油、艾叶挥发油;

s2:取0.02ml苍术挥发油、2ml艾叶挥发油、0.03ml白术挥发油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油;

s3:将第一混合油的温度控制于35±0.5℃,加入2ml桉叶挥发油、0.2ml金银花挥发油、0.2ml丁香挥发油、0.05ml肉桂挥发油、2ml茶树挥发油、4ml玫瑰、0.5ml甘松挥发油、0.1ml檀香挥发油、2ml薄荷挥发油、3ml野菊花挥发油、3ml橙皮挥发油,制得多组分复合的中药挥发油;

s4:以制得100ml杀菌液为例,取17.3ml中药挥发油放入35±0.5℃环境下的搅拌机,在中速搅拌过程中按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剂加入混合后的多组分复合的中药挥发油,再加入半数醇类稀释剂,形成挥发油溶液一;

s5:按比例加入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添加20ml去离子水,经过10分钟均匀搅拌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抑菌溶液二;

s6:将高分子聚合物抑菌溶液二倒入挥发油溶液一,高速搅拌2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剩余半数醇类稀释剂和余量去离子水,制得最终杀菌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天然环保、杀菌消毒效果好、气味怡人、不产生二次污染,富含植物黄铜、有机酸等对人体有益成分,适合长期使用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清除异味、对大多数菌类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对于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并对人体呼吸道有一定保健效果。可用于空气香薰类杀菌,也可添加辅料,如tea十二烷基硫酸钠、椰油酰胺dea、椰油酰胺mea、月桂基醚硫酸钠、氯己定等,开发包括消杀剂、消毒湿巾、抑菌喷雾、衣物消毒液、抑菌洗手液、杀菌沐浴液等日用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的灭菌率实验结果表。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的异味祛除试验检测结果表。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的皮肤刺激性试验实验结果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组分包括中药挥发油、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渗透剂、醇类稀释剂以及去离子水。

中药挥发油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20%。

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0.1%~0.5%。

表面活性剂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20%。

渗透剂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10%。

醇类稀释剂占成品杀菌液的含量为:5%~10%,余量为去离子水。

杀菌液中各成分具体含量为中药挥发油17.3%,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0.4%,表面活性剂20%,渗透剂5%,醇类稀释剂10%,余量为去离子水。

中药挥发油组分包括苍术、桉叶、艾叶、白术、金银花、丁香、肉桂、茶树、玫瑰、甘松、檀香、薄荷、野菊花以及橙皮,每百毫升杀菌液中各组分的含量为苍术挥发油0.02ml、桉叶挥发油2ml、艾叶挥发油0.2ml、白术挥发油0.03ml、金银花挥发油0.2ml、丁香挥发油0.2ml、肉桂挥发油0.05ml、茶树挥发油2ml、玫瑰挥发油4ml、甘松挥发油0.5ml、檀香挥发油0.1ml、薄荷挥发油2ml,野菊花挥发油3ml,橙皮挥发油3ml。

本发明的中药复配挥发油可以发挥多种药草的杀菌、保健、抗病毒、维护呼吸道健康作用,协同高分子聚合物杀菌液起到增效杀菌作用,可同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多种细菌,并使最终杀菌效果达成并远高于5个对数值的国家卫生消毒标准。

具体地,苍术挥发油和艾叶挥发油:具有非常好的抗菌和抗流感病毒作用,尤其是将其二者混合后能够产生协同抗菌消毒作用。

桉叶挥发油、白术挥发油、金银花挥发油、丁香挥发油、肉桂挥发油、茶树挥发油、玫瑰挥发油、甘松挥发油、檀香挥发油、薄荷挥发油、野菊花挥发油以及橙皮挥发油:协同具有宜人的芳香气味,同时兼具非常好的杀菌、消毒以及驱虫等效果。

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为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已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本实施例中选用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3:1,主要起到协同杀菌作用。

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具有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的优良性能;可在常温下使用;长期抑菌、无副作用;无腐蚀性;无色、无嗅;无毒;不燃、不爆、使用安全;价格适中;运输方便。

表面活性剂为peg-40氢化蓖麻油、peg-60氢化蓖麻油、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本实施例中选用peg-60氢化蓖麻油。

peg-60氢化蓖麻油为一种常用的高效增溶剂,能将香精,精油等油性物质,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透明的溶液,是杀菌液均有更好的稳定性。

渗透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三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本实施例中选用肉豆蔻酸异丙酯。

具体地,由于皮肤对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吸收性较好,使其能在皮层内与毛囊有效接触,渗入皮层深处,并将中药挥发油中的活性组分带入,充分发挥有效成分的作用。

醇类稀释剂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乙醇,并不作为主要稀释剂,主要为起到挥发协同作用,达到增强挥发强度效果。

一种基于中药挥发油的复合杀菌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苍术、桉叶、白术、金银花、丁香、肉桂、玫瑰、甘松、檀香、薄荷、野菊花、橙皮分别装入盛有10~15倍量水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器中,温度控制于95℃~100℃,待提取器支管中流下的液体为无色时,即停止提取,用分液漏斗去除下部蒸馏水得到油状提取物即粗制精油,对上述油状提取物进行精馏提纯,通过精馏釜二次冷凝,油水分离后可得挥发油,对各挥发油密封后置于4℃冷柜保存备用;

对茶树、艾叶单独进行超临界萃取,乙醇作为提携剂,最终获得茶树挥发油、艾叶挥发油;

s2:取0.02ml苍术挥发油、2ml艾叶挥发油、0.03ml白术挥发油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油;

s3:将第一混合油的温度控制于35℃左右,加入2ml桉叶挥发油、0.2ml金银花挥发油、0.2ml丁香挥发油、0.05ml肉桂挥发油、2ml茶树挥发油、4ml玫瑰、0.5ml甘松挥发油、0.1ml檀香挥发油、2ml薄荷挥发油、3ml野菊花挥发油、3ml橙皮挥发油,制得多组分复合的中药挥发油;

s4:以制得100ml杀菌液为例,取17.3ml中药挥发油放入35℃左右环境下的搅拌机,在中速搅拌过程中按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即peg-60氢化蓖麻油)和渗透剂(即肉豆蔻酸异丙酯)加入多组分复合的中药挥发油,再加入半数醇类稀释剂(即乙醇),形成挥发油溶液一,具体地,加入的peg-60氢化蓖麻油20ml,肉豆蔻酸异丙酯5ml,乙醇5ml;

s5:按比例加入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添加20ml去离子水,经过10分钟均匀搅拌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抑菌溶液二,具体地,抑菌类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3:1,加入量为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0.4ml。

s6:将高分子聚合物抑菌溶液二倒入挥发油溶液一,高速搅拌20分钟,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剩余半数醇类稀释剂(即乙醇)和余量去离子水,最终制得100ml的杀菌液,具体地,加入的乙醇为5ml。

杀菌液的杀菌试验如下:

(1)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株菌等多种菌株分别按消毒技术规范配制实验用菌悬液,浓度为1×108cfu/ml~5×108cfu/ml。

(2)取25ml杀菌液,稀释比例为30%。

(3)取消毒试验用无菌大试管,先加入0.5ml试验用菌悬液,再加入0.5ml有机干扰物质,混匀,置20°c±1°c水浴中5min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4.0ml注入其中,迅速混匀并立即记时。

(4)待试验菌与消毒液相互作用至各预定时间,分别吸取0.5ml试验菌与消毒液混合液加于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混匀。

(5)各管试验菌与消毒液混合液经加中和剂作用10min后,分别吸取1.0ml样液,按活菌培养计数方法测定存活菌数,每管样液接种2个平皿即可。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较多时,可进行系列10倍稀释后,再进行活菌培养计数。

(6)同时用稀释液代替消毒液,进行平行试验,作为阳性对照。

(7)所有试验样本均在37°c温箱中培养,对细菌繁殖体培养48h观察最终结果;对细菌芽孢需培养72h观察最终结果。

(8)试验重复3次。

杀菌液灭菌率实验结果具体参阅图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杀菌液,对多种细菌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异味祛除检测试验如下:检测方法:在4m3的测试舱中进行,舱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上,测其初始浓度。将杀菌液喷入测试舱内,试验采用质量浓度为3%的喷雾剂,开启风扇,使其与空气充分混匀,作用1h后,采样分析测其浓度。

异味祛除试验检测结果参阅图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杀菌液,对甲醛、氨气、硫化氢有祛除作用,中药挥发油各组分对甲醛、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有很好的的降解作用。

皮肤刺激性试验如下:日本大耳白兔18只,雌雄各半,适应环境3天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于试验前24h在动物背部及两侧先剪毛后用8%硫化钠脱毛3×3cm2,保持皮肤完整。各组均匀涂抹给药1ml/只,并用消毒纱布和透明胶带固定,空白组涂抹生理盐水1ml/只,实验组涂抹杀菌液。然后将动物单笼饲养。涂抹药物24h后去除受试物,并观察兔脱毛区给药部位1、24、48、72小时肉眼观察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皮肤刺激性评分标准及评价标准如下,刺激分值:(红斑反应总分+水肿反应总分)/动物数。刺激分值<0.5为无刺激;<3为轻度刺激;<6为中度刺激;>6为强度刺激。

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参阅图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杀菌液,对皮肤的刺激较小,用户实际使用体验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