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试验播种机及用该播种机播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68788发布日期:2020-10-28 12: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玉米试验播种机及用该播种机播种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玉米试验播种机及播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试验播种机及用该播种机播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玉米育种试验中,需要多个品种播种在一个试验田中,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播种方法:

其一,人工播种,操作人员用划行器等工具划出种植位置,然后人工播种;该方法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而且播种深度不一致,影响玉米生长。

其二,采用小型玉米试验播种机,该小型播种机包括架体、种箱和一个楼脚,每次播种一行。由于结构的原因,上述小型播种机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每次播种一行,播种速度慢;其二,由于受行进速度影响,播种不均匀;其三,播种完一个品种后,需要更换品种,残留的种子需要取出,从种箱中取残留的种子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播种速度快、播种均匀的玉米试验播种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下端带有行进轮和楼脚的架体,在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种箱平台,在所述种箱平台上设置有种箱,在所述种箱平台下方的所述架体上与所述楼脚对应位置设置有分种箱,在所述种箱与分种箱之间设置有导种管,在所述分种箱上设置有落种机构和落种控制装置;所述种箱包括种箱盖板和带有多排独立储种间的种箱架,在所述种箱平台中部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落种孔,在所述落种孔侧面设置有种箱轨道,所述种箱位于所述种箱轨道上,在所述种箱平台上设置有种箱推动机构;所述分种箱包括位于前方的挡板和位于所述挡板后方的后箱体,在所述后箱体下方带有底板,所述后箱体前端贴在所述挡板后方,在靠近所述挡板上部设置有出种口,在所述出种口前方的架体上设置有下端与楼脚连接的下种管,在靠近所述下种管下部分设置有隔种缺口,在所述隔种缺口内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的隔种板;所述落种机构包括靠近所述挡板下方的顶杆导架和位于该顶杆导架中的顶杆,在所述顶杆顶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顶杆下端设置有顶升机构,在所述底板与顶杆导架对应位置设置有导架缺口,所述顶杆导架位于所述导架缺口下方;所述落种控制装置包括与行进轮通过链条和变速机构连接的转轮,在所述转轮侧面设置有支撑架,在所述转轮上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光敏开关,所述光敏开关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机构为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挡板上端向前方倾斜,所述挡板上端向前方倾斜角度为8度-30度;

所述后箱体为半圆柱形,所述底板为半球冠形;

在所述后箱体上方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销轴,在所述后箱体后部的架体上设置有挡架,在所述挡架与所述后箱体之间设置有顶簧,在所述挡架后方的架体上设置有摆杆,在所述摆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箱体连接的拉绳,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摆杆连接;

在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导种板,在所述导种板下端设置有收集槽,在所述收集槽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废种出口,在所述收集槽中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两侧分别与输送带两端连接,所述输送带与所述输送带电机动力连接;

在所述出种口上方设置有摄像头和计数探头,在所述种箱平台上设置有显示器、操作平台和播报喇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计数探头与所述播报喇叭连接;

在所述出种口上方的挡板上设置有斜向挡种板;

在所述凹槽前方设置有排种缺口。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玉米试验播种机播种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使用上述玉米试验播种机播种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装入种子

根据试验需要,将各个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放置在对应的储种间中,盖上种箱盖板;

第二步,把带有种子的种箱放入种箱平台的种箱轨道上

种箱盖板向下,将种箱放置在种箱轨道上,使种箱前排的独立储种间的下口位于落种孔侧面;

第三步,分种

向落种孔一侧推动种箱,种箱盖板被挡住,带有独立储种间的种箱架前行,使种箱架上的独立储种间对准落种孔,位于独立储种间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

第四步,落种

第一电磁阀带动隔种板后移,种子落入分种箱中;

第五步,播种的同时,进行下一步分种

玉米试验播种机前行,行进轮转动,带动转轮转动,在转轮上的通孔经过光敏开关时,光敏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带动顶杆上顶,位于顶杆顶端的凹槽中的种子随着顶杆上行,在种子到达出种口时,种子经出种口和下种管进入地下,同时顶杆下移,顶杆顶端回缩至分种箱底部,分种箱的种子进入顶杆顶端的凹槽中;玉米试验播种机继续前行播种,直至达到设计长度;

在导种管中的种子落入分种箱后,第一电磁阀推动隔种板将导种管底部堵住,通过种箱推动机构向前推动种箱,使种箱架上的独立储种间对准落种孔,位于独立储种间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

第六步,清除剩余的种子

将分种箱中剩余的种子清除掉;

第七步,从所述第四步开始重复,直至该种箱中的种子全部落完,取下旧的种箱;

第八步,更换新的带有种子的种箱,然后从所述第二步开始重复,直至播种完成。

对于后箱体上方与挡板之间通过连接销轴活动连接的玉米试验播种机来说,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装入种子

根据试验需要,将各个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放置在对应的储种间中,盖上种箱盖板;

第二步,把带有种子的种箱放入种箱平台的种箱轨道上

种箱盖板向下,将种箱放置在种箱轨道上,使种箱前排的独立储种间的下口位于落种孔侧面;

第三步,分种

向落种孔一侧推动种箱,种箱盖板被挡住,带有独立储种间的种箱架前行,使种箱架上的独立储种间对准落种孔,位于独立储种间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

第四步,落种

第一电磁阀带动隔种板后移,种子落入分种箱中;

第五步,播种的同时,进行下一步分种

玉米试验播种机前行,行进轮转动,带动转轮转动,在转轮上的通孔经过光敏开关时,光敏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带动顶杆上顶,位于顶杆顶端的凹槽中的种子随着顶杆上行,在种子到达出种口时,种子经出种口和下种管进入地下,同时顶杆下移,顶杆顶端回缩至分种箱底部,分种箱的种子进入顶杆顶端的凹槽中;玉米试验播种机继续前行播种,直至达到设计长度;

在导种管中的种子落入分种箱后,第一电磁阀推动隔种板将导种管底部堵住,通过种箱推动机构向前推动种箱,使种箱架上的独立储种间对准落种孔,位于独立储种间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

第六步,清除剩余的种子

控制机构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摆杆摆动带动外端下端向后摆动,将分种箱中剩余的种子从分种箱中落入收集槽中,然后控制机构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后箱体下端在顶簧作用下前顶,与挡板围成分种箱;开启输送带电机,落入收集槽中的废弃的种子在刮板作用下向废种出口一侧移动,并从废种出口落下;

第七步,从所述第四步开始重复,直至该种箱中的种子全部落完,取下旧的种箱;

第八步,更换新的带有种子的种箱,然后从所述第二步开始重复,直至播种完成。

本发明所提供的玉米试验播种机和播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下端带有行进轮和楼脚的架体,在所述架体顶部设置有种箱平台,在所述种箱平台上设置有种箱,在所述种箱平台下方的所述架体上与所述楼脚对应位置设置有分种箱,在所述种箱与分种箱之间设置有导种管,在所述分种箱上设置有落种机构和落种控制装置;所述种箱包括种箱盖板和带有多排独立储种间的种箱架,在所述种箱平台中部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落种孔,在所述落种孔侧面设置有种箱轨道,所述种箱位于所述种箱轨道上,在所述种箱平台上设置有种箱推动机构;所述分种箱包括位于前方的挡板和位于所述挡板后方的后箱体,在所述后箱体下方带有底板,所述后箱体前端贴在所述挡板后方,在靠近所述挡板上部设置有出种口,在所述出种口前方的架体上设置有下端与楼脚连接的下种管,在靠近所述下种管下部分设置有隔种缺口,在所述隔种缺口内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的隔种板;所述落种机构包括靠近所述挡板下方的顶杆导架和位于该顶杆导架中的顶杆,在所述顶杆顶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顶杆下端设置有顶升机构,在所述底板与顶杆导架对应位置设置有导架缺口,所述顶杆导架位于所述导架缺口下方;所述落种控制装置包括与行进轮通过链条和变速机构连接的转轮,在所述转轮侧面设置有支撑架,在所述转轮上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光敏开关,所述光敏开关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机构为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根据试验需要,将各个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放置在对应的储种间中,盖上种箱盖板;种箱盖板向下,将种箱放置在种箱轨道上,使种箱前排的独立储种间的下口位于落种孔侧面;向落种孔一侧推动种箱,种箱盖板被挡住,带有独立储种间的种箱架前行,使种箱架上的独立储种间对准落种孔,位于独立储种间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第一电磁阀带动隔种板后移,种子落入分种箱中;玉米试验播种机前行,行进轮转动,带动转轮转动,在转轮上的通孔经过光敏开关时,光敏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带动顶杆上顶,位于顶杆顶端的凹槽中的种子随着顶杆上行,在种子到达出种口时,种子经出种口和下种管进入地下,同时顶杆下移,顶杆顶端回缩至分种箱底部,分种箱的种子进入顶杆顶端的凹槽中;玉米试验播种机继续前行播种,直至达到设计长度;在导种管中的种子落入分种箱后,第一电磁阀推动隔种板将导种管底部堵住,通过种箱推动机构向前推动种箱,使种箱架上的独立储种间对准落种孔,位于独立储种间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将分种箱中剩余的种子清除掉;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该种箱中的种子全部落完,取下旧的种箱;更换新的带有种子的种箱,直至播种完成,落种控制装置的转轮通过行进轮控制转速,播种更加均匀,播种深度更加均匀,种子首先在导种管底部通过隔种板阻挡,在分种箱中的多余的种子从分种箱中取出后,第一电磁阀控制隔种板移开,种子迅速且同时落入分种箱,避免了因种箱到分种箱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落种不同时,使得播种不均匀;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顶杆将种子从分种箱中顶出并落在楼脚内,播种均匀,在顶杆回缩后,在种箱振动下,分种箱的种子汇集到顶杆顶端,使用更加方便;其二,由于述挡板上端向前方倾斜,在顶杆上顶种子时,种子因重力贴在挡板后侧面,而在顶杆旁边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静止在分种箱中,而且在到达出种口时,种子因重力经出种口和下种管进入地下,当挡板为竖直方向时,在顶杆上顶种子时容易造成种子脱落,造成播种不均匀,而且在种子到达出种口时,种子不容易经过出种口落在地下,使用更加方便,所述挡板上端向前方倾斜角度为8度-30度;在挡板倾斜角度过小时,容易造成种子从顶杆顶部脱落,在到达出种口时不能从出种口排出,在挡板倾斜角度过大时,位于顶杆周边的种子在顶杆上顶过程中也容易带到出种口,造成播种不均匀;其三,由于所述后箱体为半圆柱形,所述底板为半球冠形;这样,在顶杆顶部回撤到分种箱底部时,种子更容易落在顶杆顶部的凹槽中,避免了顶杆顶部回撤到分种箱底部时,种子不能落在顶杆顶部;其四,由于在所述后箱体上方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销轴,在所述后箱体后部的架体上设置有挡架,在所述挡架与所述后箱体之间设置有顶簧,在所述挡架后方的架体上设置有摆杆,在所述摆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箱体连接的拉绳,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摆杆连接,在一个品种播种完成后,控制机构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带动摆杆转动,拉绳拉动后箱体绕后箱体上端的连接销轴后摆,位于分种箱中的种子沿挡板后侧落下,随即后箱体在顶簧作用下前顶,后箱体与挡板围成分种箱,使用更加方便;其五,由于在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导种板,在所述导种板下端设置有收集槽,在所述收集槽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废种出口,在所述收集槽中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两侧分别与输送带两端连接,所述输送带与所述输送带电机动力连接,控制机构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摆杆摆动带动外端下端向后摆动,将分种箱中剩余的种子从分种箱中落入收集槽中,然后控制机构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后箱体下端在顶簧作用下前顶,与挡板围成分种箱;开启输送带电机,落入收集槽中的废弃的种子在刮板作用下向废种出口一侧移动,并从废种出口落下,使用更加方便;其六,由于在所述出种口上方设置有摄像头和计数探头,在所述种箱平台上设置有显示器、操作平台和播报喇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计数探头与所述播报喇叭连接,每个出种口的下种情况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而且计数探头还可以将下种情况和下种数量通过播报喇叭播报出来,使用更加方便;其七,由于在所述出种口上方的挡板上设置有斜向挡种板,避免了在顶杆上顶过程中,种子因惯性越过出种口,使用更加方便;其八,由于在所述凹槽前方设置有排种缺口,在种子到达出种口位置时可以通过排种缺口很顺利通过出种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玉米试验播种机从前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玉米试验播种机后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为带有计数探头和摄像头的玉米试验播种机的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为后箱体打开后排出多余种子的状态图;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图;

图8为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隔种板处导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d-d剖视图;

图12为种箱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玉米试验播种机的结构及使用该播种机进行播种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玉米试验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玉米试验播种机包括下端带有行进轮1和楼脚2的架体3,在架体3顶部设置有种箱平台4,在种箱平台4上设置有种箱5,在种箱平台4下方的架体3上与楼脚2对应位置设置有分种箱6,在种箱5与分种箱6之间设置有导种管7,在分种箱6上设置有落种机构8和落种控制装置9;种箱5包括种箱盖板51和带有多排独立储种间52的种箱架53,在种箱平台4中部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落种孔10,在落种孔10侧面设置有种箱轨道11,种箱5位于种箱轨道11上,在种箱平台4上设置有种箱推动机构12。分种箱6包括位于前方的挡板61和位于挡板61后方的后箱体62,在后箱体62下方带有底板63,后箱体62前端贴在挡板61后方,在靠近挡板61上部设置有出种口64,在出种口64前方的架体3上设置有下端与楼脚2连接的下种管13,在靠近下种管13下部分设置有隔种缺口14,在隔种缺口14内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阀15连接的隔种板16。落种机构8包括靠近挡板61下方的顶杆导架81和位于该顶杆导架81中的顶杆82,在顶杆82顶部设置有凹槽83,在顶杆82下端设置有顶升机构84,在底板63与顶杆导架81对应位置设置有导架缺口65,顶杆导架81位于导架缺口65下方。落种控制装置9包括与行进轮1通过链条17和变速机构18连接的转轮19,在转轮19侧面设置有支撑架20,在转轮19上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21,在支撑架20上设置有光敏开关22,光敏开关22与控制机构23连接。顶升机构84为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机构23控制连接。

根据试验需要,将各个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放置在对应的储种间52中,盖上种箱盖板51;种箱盖板51向下,将种箱5放置在种箱轨道11上,使种箱前排的独立储种间的下口位于落种孔10侧面;向落种孔10一侧推动种箱5,种箱盖板51被挡住,带有独立储种间52的种箱架53前行,使种箱架53上的独立储种间52对准落种孔10,位于独立储种间52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第一电磁阀15带动隔种板16后移,种子落入分种箱4中;玉米试验播种机前行,行进轮1转动,带动转轮19转动,在转轮19上的通孔21经过光敏开关22时,光敏开关2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23,控制机构23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带动顶杆82上顶,位于顶杆82顶端的凹槽83中的种子随着顶杆82上行,在种子到达出种口64时,种子经出种口64和下种管13进入地下,同时顶杆82下移,顶杆82顶端回缩至分种箱底部,分种箱4的种子进入顶杆82顶端的凹槽83中;玉米试验播种机继续前行播种,直至达到设计长度。在导种管7中的种子落入分种箱4后,第一电磁阀15推动隔种板16将导种管7底部堵住,通过种箱推动机构12向前推动种箱5,使种箱架53上的独立储种间52对准落种孔10,位于独立储种间52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7底部的隔种板16上方。将分种箱4中剩余的种子清除掉;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该种箱中的种子全部落完,取下旧的种箱;更换新的带有种子的种箱,直至播种完成,落种控制装置9的转轮19通过行进轮1控制转速,播种更加均匀,播种深度更加均匀,种子首先在导种管底部通过隔种板16阻挡,在分种箱4中的多余的种子从分种箱中取出后,第一电磁阀15控制隔种板16移开,种子迅速且同时落入分种箱4,避免了因种箱到分种箱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落种不同时,使得播种不均匀;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顶杆82将种子从分种箱中顶出并落在楼脚内,播种均匀,在顶杆回缩后,在种箱振动下,分种箱的种子汇集到顶杆顶端,使用更加方便。

挡板61上端向前方倾斜,在顶杆82上顶种子时,种子因重力贴在挡板61后侧面,而在顶杆旁边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静止在分种箱4中,而且在到达出种口64时,种子因重力经出种口64和下种管13进入地下,当挡板为竖直方向时,在顶杆上顶种子时容易造成种子脱落,造成播种不均匀,而且在种子到达出种口时,种子不容易经过出种口落在地下,使用更加方便。挡板61上端向前方倾斜角度为8度-30度;在挡板倾斜角度过小时,容易造成种子从顶杆顶部脱落,在到达出种口64时不能从出种口排出,在挡板倾斜角度过大时,位于顶杆周边的种子在顶杆上顶过程中也容易带到出种口,造成播种不均匀。

后箱体62为半圆柱形,底板63为半球冠形;这样,在顶杆顶部回撤到分种箱底部时,种子更容易落在顶杆82顶部的凹槽83中,避免了顶杆顶部回撤到分种箱底部时,种子不能落在顶杆顶部。

在后箱体62上方与挡板61之间设置有连接销轴66,在后箱体62后部的架体3上设置有挡架31,在挡架31与后箱体61之间设置有顶簧32,在挡架31后方的架体3上设置有摆杆33,在摆杆33上设置有与后箱体61连接的拉绳34,在架体3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5,第三电磁阀35与控制机构23控制连接,第三电磁阀35与摆杆33连接,在一个品种播种完成后,控制机构23控制第三电磁阀35开启,带动摆杆33转动,拉绳34拉动后箱体绕后箱体上端的连接销轴后摆,位于分种箱中的种子沿挡板61后侧落下,随即后箱体62在顶簧32作用下前顶,后箱体与挡板围成分种箱,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在挡板61下端设置有导种板67,在导种板67下端设置有收集槽24,在收集槽24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废种出口25,在收集槽24中设置有刮板26,刮板26的两侧分别与输送带27两端连接,输送带27与输送带电机28动力连接。控制机构23控制第三电磁阀35开启,摆杆33摆动带动外端下端向后摆动,将分种箱中剩余的种子从分种箱中落入收集槽24中,然后控制机构23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后箱体下端在顶簧作用下前顶,与挡板围成分种箱;开启输送带电机28,落入收集槽24中的废弃的种子在刮板26作用下向废种出口25一侧移动,并从废种出口25落下,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5所示,在出种口64上方设置有摄像头41和计数探头42,在种箱平台4上设置有显示器43、操作平台44和播报喇叭45,摄像头41与显示器43连接,计数探头42与播报喇叭45连接,每个出种口64的下种情况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而且计数探头还可以将下种情况和下种数量通过播报喇叭播报出来,使用更加方便。

在出种口64上方的挡板64上设置有斜向挡种板68,避免了在顶杆上顶过程中,种子因惯性越过出种口,使用更加方便。

在凹槽83前方设置有排种缺口85,在种子到达出种口位置时可以通过排种缺口很顺利通过出种口。

如图1和图12所示,种箱推动机构12包括带有伸缩杆91的顶压气缸92和拨片架93,在拨片架93上设置有拨片94和限位块95,在顶压气缸侧面设置有触碰开关96。通过顶压气缸带动种箱架沿种箱轨道移动。当然,种箱推动机构1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

使用上述玉米试验播种机播种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装入种子

根据试验需要,将各个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放置在对应的储种间52中,盖上种箱盖板51;

第二步,把带有种子的种箱放入种箱平台的种箱轨道上

种箱盖板51向下,将种箱5放置在种箱轨道11上,使种箱前排的独立储种间的下口位于落种孔10侧面;

第三步,分种

向落种孔10一侧推动种箱5,种箱盖板51被挡住,带有独立储种间52的种箱架53前行,使种箱架53上的独立储种间52对准落种孔10,位于独立储种间52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

第四步,落种

第一电磁阀15带动隔种板16后移,种子落入分种箱4中;

第五步,播种的同时,进行下一步分种

玉米试验播种机前行,行进轮1转动,带动转轮19转动,在转轮19上的通孔21经过光敏开关22时,光敏开关2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23,控制机构23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带动顶杆82上顶,位于顶杆82顶端的凹槽83中的种子随着顶杆82上行,在种子到达出种口64时,种子经出种口64和下种管13进入地下,同时顶杆82下移,顶杆82顶端回缩至分种箱底部,分种箱4的种子进入顶杆82顶端的凹槽83中;玉米试验播种机继续前行播种,直至达到设计长度。在导种管7中的种子落入分种箱4后,第一电磁阀15推动隔种板16将导种管7底部堵住,通过种箱推动机构12向前推动种箱5,使种箱架53上的独立储种间52对准落种孔10,位于独立储种间52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7底部的隔种板16上方;

第六步,清除剩余的种子

将分种箱4中剩余的种子清除掉;

第七步,从所述第四步开始重复,直至该种箱中的种子全部落完,取下旧的种箱;

第八步,更换新的带有种子的种箱,然后从所述第二步开始重复,直至播种完成。

对于后箱体上方与挡板之间通过连接销轴活动连接的玉米试验播种机来说,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装入种子

根据试验需要,将各个需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放置在对应的储种间52中,盖上种箱盖板51;

第二步,把带有种子的种箱放入种箱平台的种箱轨道上

种箱盖板51向下,将种箱5放置在种箱轨道11上,使种箱前排的独立储种间的下口位于落种孔10侧面;

第三步,分种

向落种孔10一侧推动种箱5,种箱盖板51被挡住,带有独立储种间52的种箱架53前行,使种箱架53上的独立储种间52对准落种孔10,位于独立储种间52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底部隔种板上方;

第四步,落种

第一电磁阀15带动隔种板16后移,种子落入分种箱4中;

第五步,播种的同时,进行下一步分种

玉米试验播种机前行,行进轮1转动,带动转轮19转动,在转轮19上的通孔21经过光敏开关22时,光敏开关2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23,控制机构23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带动顶杆82上顶,位于顶杆82顶端的凹槽83中的种子随着顶杆82上行,在种子到达出种口64时,种子经出种口64和下种管13进入地下,同时顶杆82下移,顶杆82顶端回缩至分种箱底部,分种箱4的种子进入顶杆82顶端的凹槽83中;玉米试验播种机继续前行播种,直至达到设计长度。在导种管7中的种子落入分种箱4后,第一电磁阀15推动隔种板16将导种管7底部堵住,通过种箱推动机构12向前推动种箱5,使种箱架53上的独立储种间52对准落种孔10,位于独立储种间52中的种子进入导种管7底部的隔种板16上方;

第六步,清除剩余的种子

控制机构23控制第三电磁阀35开启,摆杆33摆动带动外端下端向后摆动,将分种箱中剩余的种子从分种箱中落入收集槽24中,然后控制机构23控制第三电磁阀关闭,后箱体下端在顶簧作用下前顶,与挡板围成分种箱;开启输送带电机28,落入收集槽24中的废弃的种子在刮板26作用下向废种出口25一侧移动,并从废种出口25落下;

第七步,从所述第四步开始重复,直至该种箱中的种子全部落完,取下旧的种箱;

第八步,更换新的带有种子的种箱,然后从所述第二步开始重复,直至播种完成。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发明玉米试验播种机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或者与使用本发明玉米试验播种机的播种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