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49196发布日期:2021-07-20 17:0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在马铃薯栽培管理中,水分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定植水、齐苗水、现蕾水、落蕾水等四遍水。现在农户常见的浇水方法是在垄沟人工拦截成不同段落的小土堰,待该段落的水渗透完蓄满后,把土堰放开,然后继续在下一段拦截,继续浇灌,直至浇灌完成,这种方法耗费人工较多,不适宜于大面积种植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利用施肥剩下的肥料内膜袋,废物利用,就地取材,里面装水,水量多少根据沟深或浇水量而定,两端扎紧,平放在垄沟内,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水量达到塑料袋内的水位时,在水压推动下向前持续缓慢移动,该方法能节约大量人力并提高作物的产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步骤如下:

(1)起垄:垄高20cm,垄距70cm;

(2)塑料水袋的制作:选择0.04-0.06mm厚的塑料袋,宽50cm,长度70-75cm,一端在5cm处扎紧后,另一端在灌水后同样在5cm处扎紧即可;

(3)将步骤(2)制作好的塑料水袋平放在垄沟开始端浇水距离地头1米处的沟内,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水量达到塑料袋内的水位时,在水压推动下向前持续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水可充分渗透栽培垄,直至该垄浇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1)起垄之前,进行整地作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地作业:亩施白龙珠生物有机菌肥160kg,复合肥50kg,随整地施入地下,整地深度为30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起垄后进行播种:宽行大垄栽培,一垄单行,机械化播种,播深11-14cm,一般不低于12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黏质土壤播深11cm,沙质土壤播深14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水分管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四遍水:定植水、齐苗水、现蕾水、落蕾水,浇足、浇透。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病虫害防治,拌种:用22.4%氟唑菌苯胺25ml、海藻肥30ml、兑水2.5-3斤,拌种150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满至塑料袋内的水位时会推动塑料袋缓慢向前移动,在此过程中,水可充分渗透栽培垄,操作简单便捷、节约了人力,节约人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步骤如下:

(1)起垄:垄高20cm,垄距70cm;

(2)塑料水袋的制作:选择0.04厚的塑料袋,宽50cm,长度70cm,一端在5cm处扎紧后,另一端在灌水后同样在5cm处扎紧即可,灌水的多少根据沟深与浇水量的多少而定;

(3)将步骤(2)制作好的塑料水袋平放在垄沟开始端浇水距离地头1米处的沟内,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水量达到塑料袋内的水位时,在水压推动下向前持续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水可充分渗透栽培垄,直至该垄浇完。该方法能节约大量人力,而且浇水量充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步骤(1)起垄之前,进行整地作业。

所述整地作业:亩施白龙珠生物有机菌肥160kg,复合肥50kg,随整地施入地下,整地深度为30cm。

所述步骤(2)起垄后进行播种:宽行大垄栽培,一垄单行,机械化播种,播深11cm,一般不低于12cm。

所述黏质土壤播深11cm,沙质土壤播深14cm。

水分管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四遍水:定植水、齐苗水、现蕾水、落蕾水,浇足、浇透。

病虫害防治,拌种:用22.4%氟唑菌苯胺25ml、海藻肥30ml、兑水2.5斤,拌种150kg。

本着“预防为主、科学用药”的原则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防治虫害见虫打药,防治病害以预防为主。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等,如遇连阴天,则立即开始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安泰生。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则需喷施治疗性杀菌剂,如银法利和拿敌稳。

实施例二

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步骤如下:

(1)起垄:垄高20cm,垄距70cm;

(2)塑料水袋的制作:选择0.06mm厚的塑料袋,宽50cm,长度70-75cm,一端在5cm处扎紧后,另一端在灌水后同样在5cm处扎紧即可,灌水的多少根据沟深与浇水量的多少而定;

(3)将步骤(2)制作好的塑料水袋平放在垄沟开始端浇水距离地头1米处的沟内,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水量达到塑料袋内的水位时,在水压推动下向前持续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水可充分渗透栽培垄,直至该垄浇完。该方法能节约大量人力,而且浇水量充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步骤(1)起垄之前,进行整地作业。

所述整地作业:亩施白龙珠生物有机菌肥160kg,复合肥50kg,随整地施入地下,整地深度为30cm。

所述步骤(2)起垄后进行播种:宽行大垄栽培,一垄单行,机械化播种,播深14cm,一般不低于12cm。

所述黏质土壤播深11cm,沙质土壤播深14cm。

水分管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四遍水:定植水、齐苗水、现蕾水、落蕾水,浇足、浇透。

病虫害防治,拌种:用22.4%氟唑菌苯胺25ml、海藻肥30ml、兑水3斤,拌种150kg。

本着“预防为主、科学用药”的原则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防治虫害见虫打药,防治病害以预防为主。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等,如遇连阴天,则立即开始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安泰生。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则需喷施治疗性杀菌剂,如银法利和拿敌稳。

实施例三

一种新型起垄栽培马铃薯缓冲浇水的方法,步骤如下:(1)起垄:垄高20cm,垄距70cm;(2)塑料水袋的制作:选择0.05mm厚的塑料袋,宽50cm,长度72.5cm,一端在5cm处扎紧后,另一端在灌水后同样在5cm处扎紧即可,灌水的多少根据沟深与浇水量的多少而定;(3)将步骤(2)制作好的塑料水袋平放在垄沟开始端浇水距离地头1米处的沟内,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水量达到塑料袋内的水位时,在水压推动下向前持续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水可充分渗透栽培垄,直至该垄浇完。该方法能节约大量人力,而且浇水量充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步骤(1)起垄之前,进行整地作业。

所述整地作业:亩施白龙珠生物有机菌肥160kg,复合肥50kg,随整地施入地下,整地深度为30cm。

所述步骤(2)起垄后进行播种:宽行大垄栽培,一垄单行,机械化播种,播深12.5cm,一般不低于12cm。

所述黏质土壤播深11cm,沙质土壤播深14cm。

水分管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四遍水:定植水、齐苗水、现蕾水、落蕾水,浇足、浇透。

病虫害防治,拌种:用22.4%氟唑菌苯胺25ml、海藻肥30ml、兑水2.75斤,拌种150kg。

本着“预防为主、科学用药”的原则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防治虫害见虫打药,防治病害以预防为主。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等,如遇连阴天,则立即开始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安泰生。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则需喷施治疗性杀菌剂,如银法利和拿敌稳。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待垄沟内水渗透且蓄满至塑料袋内的水位时会推动塑料袋缓慢向前移动,在此过程中,水可充分渗透栽培垄,操作简单便捷、节约了人力,节约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