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耕机平衡性的智能化配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9465发布日期:2022-05-31 20:3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耕机平衡性的智能化配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用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提高耕机平衡性的智能化配重机构。


背景技术:

2.耕地机是一种完全能代替耕牛的实用农机,能中耕培土、开垅、深耕翻土、旋耕耙田、收割、脱粒、运输及抽水等一切农业上的作业,该机不但适宜我国南方的丘陵地区用,也适宜北方平原大面积中耕小麦、油菜、棉花等农作物行距培土用。
3.目前厂家在客户使用反馈中发现,在丘陵地区,耕地的坡度较大,耕机在上坡时会向后侧翻、在下坡时会向前倾倒,耕机在平原地带使用时遇到田埂也会出现侧翻的现象,使用时存在风险,在常规情况下,耕机能凭借自身的重量和动力防止侧翻,但是遇到车轮打滑、耕机因为地面凹陷而侧翻等情况时,耕机的侧翻的相反方向的重量不够,则抓地力不足,无法改变侧翻的情况,例如向前侧翻时,耕机的重心前移,耕机后方的重力不足以使后车轮与地面有一个稳定的摩擦,导致前后脱困时较为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耕机平衡性的智能化配重机构。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耕机平衡性的智能化配重机构,包括有支撑架、配重器和电流方向控制组件,所述支撑架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位于第一螺杆的上方,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第二螺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架内滑动安装有配重器,所述配重器内安装有微调配重组件,所述第二螺杆螺纹穿过配重器;
7.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转动穿过有内转杆,所述内转杆与第一螺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内转杆上安装有垂重块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齿间啮合,所述支撑架的下侧内沿配重器的滑动方向活动安装有横移板,所述横移板有两个且配重器位于两个横移板之间,两个横移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停止开关,所述停止开关位于配重器的滑移行程内;
8.所述电流方向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一外壳、转块、接电片和接电弧板,所述第一外壳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外壳内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接电弧板,所述转块固定在内转杆的端部,所述转块的上半部中端内安装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接触接电弧板;
9.两个停止开关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接电片且输入端均电连接外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两个接电弧板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机的两极输入端。
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四个支脚且支脚下端安装有外接卡套。
11.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器的下端上下侧内均直线阵列通过转轴安装有滚轮,上下两排滚轮的侧面分别抵触支撑架的上侧和下侧。
12.作为优选,所述微调配重组件包括有弹簧、微调配重杆、凸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配重器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凸轮,所述配重器内在水平方向上圆形阵列活动穿插有微调配重杆,所述微调配重杆与配重器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凸轮的侧面抵触微调配重杆的端部,两个接电弧板分别电连接第二电机的两极输入端。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选用永磁直流电机。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锥齿轮的齿数。
1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位于垂重块外,所述第二外壳内的下圆侧面内弧形阵列排布有磁铁,所述磁铁磁性吸引垂重块。
16.作为优选,两个接电弧板的间距不小于2厘米,所述接电片的厚度不大于1厘米。
17.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首先可安装在耕机内部的底架上,利用垂重块受重力影响而持续垂直向下的原理,间接控制配重器的位置,利用配重器的重心以及配重器的滑移来改变在整车倾翻时整车重心位置,在耕机前倾而重心前移时将重心向后移、在耕机后倾而重心后移时将重心向前移,进而保证耕机的重心稳定而不产生较大改变,以此保证耕机在倾翻时各个车轮仍有稳定的抓地力,提高行走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21.图3是图2的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2的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2的c-c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2的d-d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26.图8是图7的e-e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图8的f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9.1、支撑架;2、第一螺杆;3、外接卡套;4、停止开关;5、横移板;6、滚轮;7、电流方向控制组件;71、第一外壳;72、转块;73、接电片;74、接电弧板;8、第一电机;9、配重器;10、微调配重组件;101、弹簧;102、微调配重杆;103、凸轮;104、第二电机;11、垂重块;12、第二外壳;13、磁铁;14、第二螺杆;15、内转杆;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
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耕机平衡性的智能化配重机构,包括有支撑架1、配重器9和电流方向控制组件7,支撑架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14且第二螺杆14位于第一螺杆2的上方,支撑架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在第二螺杆14的一端,支撑架1内滑动安装有配重器9,配重器9内安装有微调配重组件10,第二螺杆14螺纹穿过配重器9,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第二螺杆14转动,来控制配重器9前后移动,利用配重器9和其内部的微调配重组件10的重量来调节耕机整车的重心,减小耕机整车偏移时重心偏移程度,支撑架1上设有四个支脚且支脚下端安装有外接卡套3,可使外接卡套3和支撑架1套在耕机底架上,来使本装置固定在耕机底架上,配重器9的下端上下侧内均直线阵列通过转轴安装有滚轮6,上下两排滚轮6的侧面分别抵触支撑架1的上侧和下侧,通过滚轮6减小配重器9与支撑架1之间的摩擦,微调配重组件10包括有弹簧101、微调配重杆102、凸轮103和第二电机104,第二电机104安装在配重器9内,第二电机104的输出端固定有凸轮103,配重器9内在水平方向上圆形阵列活动穿插有微调配重杆102,微调配重杆102与配重器9之间安装有弹簧101,凸轮103的侧面抵触微调配重杆102的端部,两个接电弧板74分别电连接第二电机104的两极输入端,通过微调配重组件10调节配重器9自身的重心位置,进而小范围调节整车重心位置,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04均选用永磁直流电机,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04的输出轴可进行正反转;
32.支撑架1的一端转动穿过有内转杆15,内转杆15与第一螺杆2相互垂直设置,内转杆15上安装有垂重块11和第一锥齿轮16,第一螺杆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6齿间啮合,支撑架1的下侧内沿配重器9的滑动方向活动安装有横移板5,横移板5有两个且配重器9位于两个横移板5之间,两个横移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停止开关4,停止开关4位于配重器9的滑移行程内,通过内转杆15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一螺杆2转动,第一螺杆2带动带动横移板5前后移动,横移板5前后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此时配重器9前后移动会关闭停止开关4,第一电机8不再工作,配重器9不再移动,即可使整车重心保持固定,以此限制配重器9的横移距离,即控制整车的重心位置,第一锥齿轮16的齿数大于第二锥齿轮17的齿数,扩大第二锥齿轮17的转动圈数与角度,避免横移板5横移距离不够,支撑架1上安装有第二外壳12,第二外壳12位于垂重块11外,第二外壳12内的下圆侧面内弧形阵列排布有磁铁13,磁铁13磁性吸引垂重块11,通过磁铁13吸引垂重块11,避免垂重块11随意晃动,避免只因道路不平而不是因为倾翻就改变重心。
33.电流方向控制组件7包括有第一外壳71、转块72、接电片73和接电弧板74,第一外壳71固定在支撑架1上,第一外壳71内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接电弧板74,转块72固定在内转杆15的端部,转块72的上半部中端内安装有接电片73,接电片73接触接电弧板74,通过电流方向控制组件7可控制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方向,以此来控制配重器9的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两个接电弧板74的间距不小于2厘米,接电片73的厚度不大于1厘米,只有当整车倾翻一定角度时,才可使接电弧板74和接电片73通电;
34.两个停止开关4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接电片73且输入端均电连接外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两个接电弧板74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机8的两极输入端。
35.采用上述结构,装置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耕机底盘车架上,通过外接卡套3
可将本装置固定在耕机上,当耕机未倾倒时,接电片73未与任何一个接电弧板74接触通电,在耕机前倾一定角度时,本装置跟随耕机前倾,此时垂重块11仍垂直向下,则垂重块11带动内转杆15相对支撑架1转动,内转杆15的转动会带动转块72转动,使得接电片73与其中一个接电弧板74接触,此时第一电机8带动第二螺杆14正向转动,第二螺杆14带动配重器9后移,利用配重器9的重力和微调配重组件10的重力来改变整车的重心,避免整车的重心过于前移,与此同时,内转杆15的转动会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通过齿间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并使第二锥齿轮17转动更多的圈数,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一螺杆2转动,第一螺杆2带动带动横移板5后移,横移板5后移一定距离后停止,此时配重器9后移会触碰停止开关4并将停止开关4关闭,第一电机8不再工作,配重器9不再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耕机前倾角度越大,则垂重块11和内转杆15相对支撑架1的转动角度越大,则第一螺杆2的转动圈数更多和角度也越大,则横移板5的后移距离也越长,使得配重器9的重心越往后,则耕机整体的重心越后移,避免耕机整体的重心过于前移,耕机前倾角度越小,则垂重块11和内转杆15相对支撑架1的转动角度越小,则第一螺杆2的转动圈数和角度也越小,则横移板5的后移距离也越短,使得配重器9的重心往后移动的距离也不大,重心改变的程度也不大;当耕机后倾时,其原理与耕机前倾相同,第一电机8带动第二螺杆14反向转动,配重器9前移,第一螺杆2也反向转动,横移板5也前移;与此同时,当耕机前倾或后倾时,第二电机140通电工作而带动凸轮103转动,凸轮103推动微调配重杆102,微调配重杆102的重心发生偏移,当耕机前倾时,靠近耕机后方的微调配重杆102后移,使重心后移,当耕机后倾时,靠近耕机前方的微调配重杆102前移,使重心前移,弹簧101帮助微调配重杆102复位。
36.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