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双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0661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抑菌双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水稻恶苗病是常见的真菌病害,此病从苗期至抽穗期都可发生,是全株性病害。症状的特点是徒长。苗期从第二叶开始,病苗茎叶纤弱细长,浅黄绿色,常比健苗高三分之一左右,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稻苗在苗期枯死,未枯死的病苗也不能插秧。插秧后的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插秧后至抽穗前病株陆续枯死,有些植株即使抽穗也不结实。恶苗病主要是以种籽带菌为主,苗期和插秧后也可侵染。近年来,我国北方多用多森铵及恶苗灵杀菌剂进行防治,开始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大部地区的连续采用,致使某些局部地区已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多森铵杀菌剂系悬浮剂,不宜久存。另外该杀菌剂在种籽发芽前期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因而有必要研制一种更为理想的杀菌剂来替代多森铵杀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的供一种更为有效地防治水稻恶苗病,并能在种籽发芽期具有促进种籽生长作用的抑菌双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生产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溴硝醇、福美双、表面活性剂、甲基纤维素和陶土(或硅藻土或硼云土)在预混器内进行预先混合,然后经超细粉碎机粉碎,风选,使粒度≥0.054mm孔径(300目)的细粒被风带走,再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成品混合器中,混匀后即为成品。
其中物料投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溴硝醇5-20% 福美双5-20%表面活性剂3-10% 甲基纤维素0.5-10%
陶土(或硅藻土或硼云土) 40-86%上述的表面活性剂最好选用木质素磺酸盐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本发明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率不低于目前所有的杀菌剂,并对苗期秧苗发育有明显刺激生长作用,而且还具有成本低,贮存时间长等特点。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实验数据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工艺配方的选取(1)、溴硝醇8kg 福美双8kg本质素磺酸钠5kg 甲基纤维素2kg陶土77kg(2)、溴硝醇10kg 福美双15kg木质素磺酸钠8kg 甲基纤维素4kg硅藻土63kg(3)、溴硝醇15kg 福美双12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kg 甲基纤维素5kg硼云土62kg(4)、溴硝醇7kg 福美双6kg木质素磺酸钠5kg 甲基纤维素2kg陶土80kg(5)、溴硝醇18kg 福美双20kg木质素磺酸钠6kg 甲基纤维素6kg硼云土50kg原料规格要求溴硝醇 工业品 ≥95%福美双 工业品 ≥90%陶土 工业品 细度≥0.054mm孔径(300目)2、工艺过程(1)、首先检查超细粉碎机、风机、成品混合器及电机是否正常;
(2)、按上述配方将定量的溴硝醇、福美双、木质素磺酸钙(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纤维素、陶土或硅藻土或硼云土称量准确,并投入到预混器内进行预混;
(3)、将预混合的物料匀速加入超细粉碎机中粉碎,并调节好风量,将达到一定经度的(粒度≥0.054mm孔径[300目])被风带走;
(4)、经旋风分离器的物料分离后进入成品混合器内,混合1-2小时,取样分析,待物料均匀合格后,放料包装即为成品。
3、下面以配方(1)和配方(4)为例作一实验对比。
在通系103水稻品种的实验田进行。
一、供试药剂20%抑菌双Ⅰ可湿性粉剂(配方(1))20%抑菌双Ⅱ可湿性粉剂(配方(4))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二、试验设计试验设8个处理,随机排列,3次重复,每处理总面积为1.6平方米(8盘)。播种量每盘65克,每盘保苗17054株,床土采用永吉县农业中心调制剂调配,试验处理设
处理1 20%抑菌双Ⅰ200倍液浸种处理2 20%抑菌双Ⅰ250倍液浸种处理3 20%抑菌双Ⅰ300倍液浸种处理4 20%抑菌双Ⅱ200倍液浸种处理5 20%抑菌双Ⅱ250倍液浸种处理6 20%抑菌双Ⅱ300倍液浸种处理7 20%溴硝醇250倍液浸种处理8 清水浸种各处理均于4月1日浸种,每天搅动一次,4月9日开始催芽,4月11日播种。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抑菌双药剂对出苗的影响清水浸种处理出苗时间为9天,其余处理均比清水处理早出苗1-2天,出苗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抑菌双Ⅰ、Ⅱ均有刺激早出苗的作用。
2、防治效果清水浸种处理,总发病株数为27株,发病株率为1.58‰,处理3的发病株率为0.12‰,防治效果为92.6%。抑菌双Ⅰ的3个处理平均无发病,防治效果平均为100%;抑菌双Ⅱ的3个处理及溴硝醇均无发病,防治效果为100%(详见表1)。
3、抑菌双药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据5月16日秧苗素质调查,抑菌双Ⅰ、Ⅱ均有较明显的促进秧苗生长及壮苗作用(详见表2)。
抑菌双防治效果调查表 (表1)处理总苗数 发病株数 发病株率 防治效果抑菌双Ⅰ 1 17054 0 0 100%抑菌双Ⅰ 2 " " " "抑菌双Ⅰ 3 " " " "平均 " " " "抑菌双Ⅱ 4 " " " "抑菌双Ⅱ 5 " " " "抑菌双Ⅱ 6 " " " "平均 " " " "溴硝醇 7 " " " "清水 8 " 27 1.58‰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抑菌双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先将一定量的溴硝醇、福美双、表面活性剂、甲基纤维素和陶土(或硅藻土或硼云土)在预混器内进行预先混合,然后经超细粉碎机粉碎,风选,使粒度≥0.054mm孔径(300目)的细粒被风带走,再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成品混合器中,混匀后即为成品;其中物料投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溴硝醇5-20% 福美双5-20%表面活性剂3-10% 甲基纤维素0.5-10%陶土(或硅藻土或硼云土)40-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表面活性剂是指木质素磺酸盐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木质素磺酸盐最好选用木质素磺酸钙(或钠)。
全文摘要
一种适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抑菌双杀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点是先将一定量的溴硝醇、福美双、表面活性剂、甲基纤维系和陶土在预混器内进行预先混合,然后经超细粉碎机粉碎,风选,使粒度≥0.054mm孔径(300目),再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成品混合器中,混匀后即为成品。本发明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率不低于目前所有的杀菌剂,并对苗期秧苗发育有明显刺激生长作用,而且还具有成本低,贮存时间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N47/24GK1066759SQ9210627
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6日
发明者冯凌志, 任福英, 吕晓风, 郑玉军, 高长义 申请人:丹东市农药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