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式飞蛾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92阅读:1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控式飞蛾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
利用飞蛾的趋光性来诱杀飞蛾,这是一种传统有效的诱杀方法。随着农药的使用,这种诱杀方法曾一度被急视。而今天,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带来的严重后果,又重新考虑使用诱蛾灯来诱杀飞蛾。而过去的诱蛾灯是直接采用交流电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装置,也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具有发光器[7]和集蛾装置[8],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发光器[7]前端设置有逆变电路[6]在逆变电路[6]的前端设置有光控电路[5],在光控电路[5]的前端设置有时间切换电路[4],在时间切换电路[4]的前端并列设置有蓄电池[2]和[3],在蓄电池[2]和[3]的前端设有充电器[1]。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之二是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具有发光[7]和集蛾装置[8],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发光器[7]的前端设有逆变电路[6],在逆变电路[6]的前端设置有光控电路[5],在发光控电路[5]的前端设置有蓄电池[2]或[3],在蓄电池[2]或[3]的前端设有充电器[1]。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集蛾装置[8],可以由在底面中心开有圆孔的圆桶状外壳[14],套在圆桶内的收蛾斗[11]、设在外壳[14]下端的集蛾网袋9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把现代电子技术运用到了传统的诱蛾灯上,因而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蓄电池,无须变流电,不受使用地域的限制;2、具有自动控制功能,有光就关、无光就开,无须人工开关;3、采用双电源和时间控制器,使两个电源轮流工作,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延长了一次充电的使用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蛾装置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图。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由集蛾装置[8]发光器[7]以及电路装置10所组成,集蛾装置[8],由底面中心开有园孔的圆桶状外壳[14]、套在圆桶内的收蛾斗[11]、设在外壳[14]下端的集蛾网袋[9]所组成。外壳[14]和收蛾斗[11]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电路装置设置在外壳[14]与收蛾斗[11]所夹的空间内,发光器[7]最好采用节能型黑光灯炮,并由支撑杆[13]固定,假如发光器[7]采用灯管,支掌杆[13]可以制成带顶盖的“)”形板固定于外壳[14]上,发光器[7]设在“)”形板的内面。电路装置由充电器[1]、蓄电池[2]和[3]、时间切换电路[4]、光控电路[5]、逆变电路[6]、发光器[7]所组成,如果只采用一个蓄电池或多个蓄电池并联使用的话,可以不设时间切换电路[4],设置时间切换电路是为了使2个蓄电池能间歇工作,延长蓄电池的放电时间。经试验,两个蓄电池并联连续使用,只能放电20小时,若两个电池每2小时轮流单独放电,可以放电40小时。若蓄电池能满足体积小、容量大的要求,完全可以省去时间切换电路[4]。充电器[1]由变压器B1、D10~D13、C5、R15、所组成,变压器B1的输出端连接有由D10-D13组成的全波桥式整流器,在整流器的输出端并接有C5、R15,C5的另一端接地,R15的另一端并接有D14、D15。蓄电池[2]和[3]采用6V、4Ah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时间切换电路[4],采用数字控制电路,由IC1~IC4、BG1、BG2、J1、J2、J1-1、J2-1以及外围元件R1~R6、C1~C3、D1~D6所组成。IC1采用NE555,IC2~IC4采用IC4017,其具体连接关系如下IC1的脚1接地,脚5通过C2接地,脚2、脚6连接后通过C1接地,又通过R2接脚7,脚7通过R1接电源,脚8接电源,脚4通过R3接电源,IC2、IC3、IC4的脚8、13接地,脚16接电源,脚15接R4、C3的连接点,R4另一端接地,C3另一端接电源IC1的脚3接IC2的脚14,IC3的脚12脚14分别IC4的脚14和IC2的脚12,IC4的脚2脚3分别接上D3、D4后接R6,R6的另一端接BC2的基数,BG2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并联有J2和D6,然后与电源相连,IC4的脚7、脚4分别接上D1、D2后接R5,R5的另一端接BG1的基数,BG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电源之间并联有J1和D5,J1控制触头J1-1、J2控制触头J2-1、J1-1接E1正端,J2-1接E2正端。
光控电路[5]由光敏管D17、BG3~BG6以及R7~R14、D7~D9所组成,光敏二极管D17的负极接电源,其正极并联R8、R7,R7的另一端接地、R8的另一端并接C4、R9、R10,C4、R9的另一端接地,R10的另一端接BG3的基极,BG3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并接有R11、R12,R11的另一端接电源,R12的另一端接BC4的基数,BC4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通过R13接BG5的基极,BG5的发射极接电源,其集电极并接有D7、D8,D7的负极接C2~IC4的脚15、D8的负极接R14,R14接BG6的基极,BG6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IC1的脚4相连,同时通过接D9的负极与BG2的基极相连。逆变电路BG7、B2、C6~C8、R6、R17、D16所组成。
BG7的集电极通过B2的振荡线圈接电源,同时通过C7接地,BG7发射极接地,BG7的基极接在R6与C6之间,C6另一端接地,R6另一端接电源,B2的反馈线圈两端之间并接有C8,同时其上端通过D16接地,其下端通过R17接BG7基极。
工作原理为天黑时光敏二极管D17光照减弱,R7端电压降低,三极管BG3的基极电位降低,集电极电位升高,BG4截止,BG5截止,集成电路IC1的脚4复为高电平开始工作,产生周期方波脉冲,从3脚输出,直接耦合到IC2的脚14,IC2的脚14通过计数后,从脚12输出,直接输出到IC3的脚14、IC3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后,讨数脉冲从脚12输出,直接传输到JC4、IC4的脚7、4、2、3分别按时间脉冲数顺序输出一控制电平,分别通过二极管D1-D4,电阻R5、R6控制三极管BG1、BG2,并通过继电器J1、J2的常开触头J1-1、J2-1按时间顺序分别接通E1、E2,使E1、E2轮换工作,当天亮时,由于光敏二极管D17感光,R7的端电压上升,BG3基极得电工作,BG4、BG5、BG6相继得电工作,此时,BG5集电极输出的高电平通过D7、D8、D9分别使IC1锁定,IC2、IC3、IC4复位,BG2柑位,停止工作等候下一轮开始。
权利要求1.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具有发光器[7]和集蛾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发光器[7]的前端设置有逆变电路[6],在逆变电路[6]的前端设置有光控电路[5],在光控电路[5]的前端设置有时间切换电路[4],在时间切换电路[4]的前端并列设置有蓄电池[2]和[3],在蓄电池[2]和[3]的前端设置有充电器[1]。
2.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具有发光器[7]和集蛾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发光器[7]的前端设置有逆变电路[6],在逆变电路[6]的前端设置有光控电路[5],在光控电路[5]的前端设置有蓄电池[2]或[3],在蓄电池[2]或[3]的前端设有充电器[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蛾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时间切换电路[4],由IC1~IC4、BG1、BG2、J1、J2、J1-1、J2-1以及外围元件R1~R6、C1~C3、D1~D6所组成,其中IC1的脚1接地,脚5通过C2接地,脚2、脚6连接后通过C1接地,又通过R2接脚7,脚7通过R1接电源,脚8接电源,脚4通过R3接电源,IC2、IC3、IC4的脚8、13接地,脚16接电源,脚15接R4、C3的连接点,R4另一端接地,C3另一端接电源IC1的脚3接IC2的脚14,IC3的脚12脚14分别IC4的脚14和IC2的脚12,IC4的脚2脚3分别接上D3、D4后接R6,R6的另一端接BC2的基数,BG2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并联有J2和D6,然后与电源相连,IC4的脚7、脚4分别接上D1、D2后接R5,R5的另一端接BG1的基数,BG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电源之间并联有J1和D5,J1控制触头J1-1、J2控制触头J2-1、J1-1接E1正端,J2-1接E2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控式飞蛾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蛾装置[8],由在底面中心开有圆孔的圆桶状外壳[14]、套在圆桶内的收蛾斗[11]、设在外壳[14]下端的集蛾网袋[9]所组成。
5.根据要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控式飞蛾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蛾装置[8],由在底面中心开有圆孔的圆桶状外壳[14]、套在圆桶内的收蛾斗[11]、设在外壳[14]下端的集蛾网袋[9]所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农林业虫害防治的飞蛾诱杀器。它具有发光器7和集蛾装置8,在发光器7的前端设置有逆变电路6,在逆变电路6的前端设置有光控电路5,在光控电路5的前端设置有时间切换电路4,在时间切换电路4的前端并列设置有蓄电池2和3,在蓄电池2和3的前端设置有充电器1。该诱杀器具有设置方便,不受电源限制,全自动控制,使用时间长,诱杀效果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的无公害诱杀。
文档编号A01M1/04GK2235716SQ952372
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3日
发明者王以森, 黄发开, 肖志平 申请人:肖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