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9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尤其是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但机械化制种技术尚未解决。现有技术中,如RA2003因父母本高度相差明显,能局部地实现机械化操作,但由于父母本播期相差较大,播种及移栽给机械化操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且制种产量低,成本较高。II优63虽然解决了制种产量低的问题,但也存在上述缺陷。加之这些品种在制种后期未实现父本与杂交一代种机械混收及分离,当然不能完全地适宜国外制种耕作要求,限制了中国杂交水稻进一步走向世界。四川省农科院李青茂1990年报道的“杂交水稻在美国实行机械化制种的要求和前景”描述了理想型机械化制种的要求,但仅仅是对机械化制种技术要求与前景的设想和构思,提出研究该技术的思路,并没有找到完整的技术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品质优良、丰产、适应性广,同时也适应国内外机械化耕作的制种技术。
这种适应机械化制种的技术,其技术特点是以籼型恢复系万恢86作父本,籼型不育系II-32A作母本配组;亲本总用量为24-27.5公斤/公顷,其中父母本混种重量比为1∶3.0-3.4;父母本按比例分别称取一定重量后,取父本的一半留作第二期催芽、撒播,其余的与母本混合均匀作第一期催芽、撒播第一、二期催芽和撒种的时间间距是6至8天。
采用本制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品种优良,亲本间植株高度相差明显,不仅有利于母本接受花粉的机率增大,同时有利于机械化授粉作业;2、该配组对光温反应均表现出钝感,不用调花,能保证花期相遇良好,避免进行调花而节省人力和物力。3、II-32A剑叶一般在20-25厘米,而万恢86生长整齐,剑叶长30-50厘米,直立,有利于机械化割叶的操作,且增大了母本的“库源”,确保高产稳产。4、杂交种子与父本间粒色、粒重、粒形差异较大,可利用光学仪器或机械方法把杂交种子与父本分开。5、制种产量高,II-32A具有高分蘖力、高柱头外露率及高柱头活力的特性,而万恢86具有茎杆粗、分蘖力强及花粉量大的特点,故制种产量高。6、成本低,即亲本用量少,用肥少,“九二0”用量小,用工量少,减少了分期播种及调花中的用工量。为我国现有常规制种技术提供了低投入而高产出的新型制种技术。
本发明经两年多的研究、示范,解决了机械制种技术中的突出问题,适宜机械化制种耕作。本实施例是经过反复试验、多组对照后筛选的,主要方法是1、以籼型恢复系万恢86作父本,籼型不育系II-32A作母本配组。2、按亲本总量为12公斤,其中父母本重量比为1∶3.4分别称取父本2.73公斤,母本9.28公斤,将父本留取一半作第二期用,另一半与母本混匀,放入消毒液、清水中浸泡,再放入恒温培育箱中催芽,直至破胸。留取的另一半父本推迟7天后单独催芽。3、第一期以父母本混撒直播法撒种。4、田间整理时,要求厢面平、沟直,厢面宽度为2.5米左右,走道宽33.5厘米左右,撒种规格为13.3-16.7厘米,第二期父本过7天后均匀地撒在面上,再在其上施入干而细碎的粪肥,如牛粪,用量为600-800公斤/公顷,目的在于增加土温和遮掩种子。5、其余技术如施肥、灌溉、赶粉、去杂及病虫防治等与常规制种基本相同。6、父本与杂交种子混收后晒干,注意不要人为混杂,用网目形状、大小与杂交种子的粒型一致的分离机分离,能保证杂交种子达到国家种子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其特征是以籼型恢复系万恢86作父本,籼型不育系II-32A作母本,按一定比例混合,分两期催芽和撒种,实现部分同期播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技术,其特征是亲本总用量一般为24-27.5公斤/公顷,保证父母本在田间所占的窝比为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技术,其特征是父母本接1∶3.0-3.4重量比称取,取父本的一半留作第二期催芽、撒种,其余的与母本混合均匀作第一期催芽、撒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技术,其特征是第一、二期催芽和撒种时间间距是6-8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其技术特点是以籼型恢复系万恢86作父本,籼型不育系Ⅱ-32A作母本混合;亲本总用量为24—27.5公斤/公顷,其中父母本混种重量比为1∶3.0—3.4;第一期为父本的一部分与母本同播,第二期父本推迟7天播种,实现部分同期播种,解决了机械制种技术中的突出问题;父母本同期播种;母本不骨割叶;制种质好量高;父本与杂交种便于机械混收及分离。为我国现有常规制种提供了低投入而高产出的新型制种技术。
文档编号A01B1/00GK1176043SQ9710763
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8日
发明者郑济万, 吕直文, 黄成文, 卿明敬 申请人: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