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菊远距离运输预处液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53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常用的保鲜剂成分(侯勇 等,1996)。有机酸除了能降低保鲜剂的pH值,抑菌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殊功能,如作为抗氧 齐U、自由基清除剂和乙烯抑制剂等。其中,柠檬酸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有机酸,它对月季、菊 花、香石竹、唐葛蒲、鹤望兰等都有良好的保鲜效果;l〇〇mg/L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能延长 月季、香石竹、金鱼草的瓶插寿命(李东林等,1999);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可延长小苍兰 的瓶插寿命(苏军等,1991),但加速青花菜衰老(叶陈亮等,1996);苯甲酸钠和抗坏血酸可 显著减缓瓶插期鲜切花蛋白质含量的下降,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维持膜的完 整性(王华等,1994);苯甲酸及其钠盐作为抗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降低乙烯的产生,延 缓香石竹、水仙、莺尾、菊花的衰老,但对月季无效(李宪章,1994;罗红艺,1998);水杨酸可 降低膜脂过氧化,维持生物膜功能,抑制乙烯生成,延缓月季衰老(彭永宏等,2002)。
[0035]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是我国传统名花,品种资源及其丰富, 有着近3000年悠久的栽培历史,栽培品种繁多,且形成了浓郁的菊花文化。切花菊是世界 四大切花之一,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很大的份额,2010年我国菊花种植面积达4122公 顷,销售额达5亿元,切花菊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鲜切花种类。
[0036] 我国切花菊生产地分布比较集中,切花生产区域化,异地之间的余缺互补主要通 过远距离运输的方式,长时间运输后常常会导致花枝复水后花朵开放受阻或者开放过速, 引起花朵萎蔫、脱落,叶片早衰、干枯,莖叶黄化,瓶插寿命减低等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 30~40%。因此,研发切实可行的切花菊采后保鲜技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切花菊的采后 损耗,对提升切花菊切花产品质量,提高花卉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0037]本发明人研究鲜切花采后保鲜技术已长达十几年,系统掌握了切花菊的开放和衰 老特性,选择有利于环境的保鲜剂成分,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优化配比,获得了切花菊切花 采后保鲜尤其是长时间远距离冷链流通中保鲜的最佳效果。

【发明内容】

[0038]针对切花菊切花采后保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明确切花菊切花采后保鲜尤其是 冷链流通中的保鲜出现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本发明人发明了用于对切花菊切花采用进行 保鲜处理的预处液。
[0039]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的:
[0040] 1、切花菊远距离运输预处液,其中,所述预处液包含8-羟基喹啉、柠檬酸、抗坏血 酸和/或噻苯隆。
[0041]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预处液,其中,所述预处液包含10至1000mg/L的8-羟基 喹啉、10至1000mg/L的朽1檬酸、5至500mg/L的抗坏血酸、0? 001至lmg/L的噻苯隆。
[0042] 3、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预处液,其中,所述预处液还包含白砂糖和/或曲拉通。
[0043] 4、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预处液,其中,所述白砂糖的含量为1至lOOg/L;和/或所 述曲拉通的含量为〇. 1至l〇ml/L。
[0044] 5、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处液在切花菊切花保鲜中尤其是切花菊切花 的远距离冷链流通中的应用。
[0045] 6、一种对切花菊切花进行保鲜处理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采用技术方案1至4中 任一项所述的预处液进行处理。
[0046]7、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按每枝切花菊切花5ml至IOml的所述预处液的量将切花菊切花插放到所述预处液中。
[0047] 8、如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切花菊切花插放到所述预处液中 的同时进行预冷处理。
[0048] 9、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冷处理的温度为2至6°C。
[0049] 10、如技术方案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冷处理的时间为6-12小时。
[0050] 本发明的所述预处液可以延长切花菊的观赏期,延缓花朵开放速率,保持叶片及 茎杆的鲜绿,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长时间冷链流通中的切花菊叶片及花朵的保鲜,而且所含 成分均对环境无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本发明出现的名词解释如下:
[0052]切花:广义是自活体植株上剪切下来专供插花及花艺设计用的植物枝、叶、花和果 的统称。狭义是指从花朵开放到一定的阶段剪切下来的、具有一定观赏期限的离体花枝。本 发明如果没有特别指出,切花都取广义。
[0053] 鲜花保鲜剂:是指用以调节鲜切花(切叶)生理生化代谢,达到认为调节鲜切花和 衰老进程、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质量或观赏质量等目的的化学药剂。保鲜剂根据用途可 以分为预处液、催花液和瓶插液。其基本功能为调节植物体内的酸碱度、拮抗衰老激素的作 用、杀菌或抗菌、延缓花叶褪色、补充糖源及改善水分平衡。主要成分包括水、糖、杀菌剂或 抗菌剂、表面活性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金属离子及可溶性无机盐等。
[0054] 预处液:又称脉冲液,第一次处理一般是在鲜切花采收后24小时之内进行,即种 植者在鲜切花采收后到出售前,或者是在集货商从种植者手中集货后运输前,结合复水进 行短时间的处理,其效果一直可以延续到消费者将切花瓶插到水中为止,主要目的是减少 运等各个流通环节的损耗,提商流通质量,延长瓶插寿命。一般包括杀菌剂、酸和商浓度 糖等成分。在进行处理前,先用一些简单的保鲜方法处理鲜切花,如水中剪切法、浸烫法、切 口扩大法等,再配合低温、高湿的环境,会使预处理液对鲜切花的保鲜作用更加明显。
[0055]预冷处理:预冷主要在观赏植物运输前或贮藏前进行,有时在批发或拍卖市场也 作短时间处理,主要目的是通过快速降温,减少观赏植物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流通 质量。是冷链流通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创造低温环境的第一步。
[0056]预处液处理:将捆扎完毕的花束至于冷库中冷藏,温度以2_4°C为佳,在预冷同时 给予预处液脉冲处理,时间以6-12小时为佳,经处理后的鲜切花在日后瓶插时寿命与不处 理相比将延长。
[0057] 冷链流通:是指鲜切花产品从采收、预冷、贮藏、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在低温 下进行,是理想的流通方式,也是鲜切花产品采后流通的发展方向。
[0058] 观赏植物产品的运输:根据运输距离可以划分为远距离运输、近距离运输和就近 批发出售三种类型。根据运输手段又可以划分为陆路运输、海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国与国 之间观赏植物产品的贸易,多为远距离运输,大多依赖航空运输手段;其中一些重量型、耐 运输性好的观赏植物如菊花则采用海运(又称船运)手段。
[0059] 海路运输:又称海运,多采用冷藏集装箱。海面温度和湿度都相对稳定,船在海里 航行又几乎没有引起产品生理反应的大的振动,在有性能良好的冷藏集装箱时,海运应当 是理想的运输方式。
[0060]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花菊远距离运输预处液,其中,所述预处液包 含8-羟基喹啉、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或噻苯隆。
[0061] 噻苯隆(TDZ),有研究表明其通过调节植物内源生长激素起作用,或者是对诱导植 物对逆境生理产生间接作用,能较好的调节细胞膜结构,具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双重 特性。在我们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TDZ能够影响细胞内水势变化,对延迟切花菊花朵开放 有着较好的效果。
[0062] 8-羟基喹啉是保鲜剂中使用最普遍的广谱杀菌剂,通过夺走细菌内的铜和铁离 子,起到杀菌作用。在保鲜剂中使用8-羟基喹啉,能使切花茎基切口处产生的单宁类物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