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方露地蓝莓及其套种冬草莓的绿色种植技术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402960阅读:来源:国知局
1),但基肥模式一、二之间对照差异不显著(P > 0. 01)。结论:我们采用绿色施肥 技术(基肥模式一)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基肥模式二)进行种植,可以使冬草莓获得丰产, 同时使蓝莓在幼树期达到一定的产量,蓝莓套作冬草莓模式还能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 大化。
[0139] 实施例3 :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冬草莓产量的影响
[0140] 本实施例于2014年在中国四川省青白江区城厢镇龙潭村进行。
[0141] 蓝莓与冬草莓的种植规格为带状种植,蓝莓行距200cm ;栽种冬草莓时,冬草莓与 蓝莓的间距为25cm,冬草莓行距30厘米。蓝莓品种为布里吉塔,株距120厘米,穴留单株, 密度为277株/亩,已于2013年10月16日种苗移栽;冬草莓品种为红颜,株距25厘米,穴 留单株,密度为4000株/亩,8月30日种苗移栽。田间管理方法同实施例1。
[0142] -、试验方法:在蓝莓施肥方式一致的情况下,即蓝莓施肥方式为底肥每亩窝施有 机肥料1500公斤,锯末8-10方,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硫酸亚铁10公斤;追肥一般施用含 N的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或硫酸亚铁),施肥量为25~32. 5公斤/亩,P、K及微肥用量应 采用测土施肥法。
[0143]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不同冬草莓基肥施用方式和1空白对照(不施 基肥),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其他管理措施一致,同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常规管理, 2014年8月上中旬施基肥,下旬移植草莓。冬草莓基肥施用方式和施肥量见下,成活后追肥 4-5次,每次随浇水亩施尿素10千克和少许P、K肥,根据情况进行叶面喷施,可加入0. 3% 尿素和0.5 %的磷酸二氢钾。
[0144] 基肥模式一:每亩施腐熟鸡粪2000公斤;
[0145] 基肥模式二:每亩施腐熟鸡粪1000公斤,复合肥35公斤;
[0146] 基肥模式三(传统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硫酸钾镁25公 斤;
[0147] 基肥模式四:空白对照(CK),即不施基肥。
[0148] 小区试验设计:共设12个小区,每个小区长6米,宽4米,面积24平方米,每小区 各种植蓝莓10株(蓝莓2行,行距2米,株距1. 2米),草莓144株(草莓6行,行距30厘 米,株距25厘米),蓝莓与草莓之间间距为25厘米。
[0149] 二、试验数据和数据分析。
[0150] 统计蓝莓和冬草莓产量,结果见下表3。
[0151] 表3不同施肥量对蓝莓及冬草莓产量的影响(公斤/亩)
CN 105123378 A 说明干ι 13/14 页
[0153] 由上表3结果可见,在蓝莓施肥方式一致的情况下,蓝莓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无 显著变化。而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和施肥量对冬草莓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 〇.〇1),基肥模 式一、二之间对照差异不显著(P > 〇. 05),基肥模式一、二、三都比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 0. 01),基肥模式一、二比基肥模式三差异达显著水平(P < 0. 05)。结论:我们采用绿 色施肥技术(基肥模式一)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基肥模式二)进行种植,可以使蓝莓在幼树 期达到一定的鲜果产量,同时使冬草莓获得较高产量,蓝莓套作冬草莓模式还能实现生态、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0154]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的蓝莓-冬草莓带状套作栽培方法的示范
[0155] 试验地点:中国四川省新津县、简阳市、大邑县、雅安市、西昌市和青白江区。
[0156] 对照组:采用单一蓝莓栽培方法,蓝莓播期为2013年10月8-15日,种植密度为 277-333 株 / 亩。
[0157] 试验组:蓝莓与冬草莓的种植规格为带状种植,蓝莓行距200cm ;播冬草莓时,冬 草莓与蓝莓的间距为25cm,冬草莓行距30厘米。蓝莓品种为奥尼尔、布里吉塔、比乐西、密 斯梯等,株距120厘米,穴留单株,密度为277株/亩,2013年10月8-15日种苗移栽;冬草 莓品种为红颜、丰香等,株距25厘米,穴留单株,密度为4000株/亩,2014年8月25-30日 种苗移栽。
[0158] 蓝莓施肥方式底肥、追肥;施肥量:每亩底肥施有机肥料1-2吨,锯末8-10方,硫 酸钾复合肥30-50公斤,硫酸亚铁20-50公斤;追肥一般施用含N的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或 硫酸亚铁),施肥量为25~32. 5公斤/亩,P、K及微肥用量应采用测土施肥法。冬草莓施 肥方式底肥、追肥;施肥量: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土杂肥3000-5000千克,另加适量的三元复 合肥,成活后追肥4-5次,每次随浇水亩施尿素10千克和少许P、K肥,根据情况进行叶面喷 施,可加入0. 3 %尿素和0. 5 %的磷酸二氢钾。
[0159] 田间管理方法同实施例1。
[0160] 于成熟期调查蓝莓和冬草莓产量,调查结果见表4、表5。
[0161] 表4本发明提供的蓝莓-冬草莓带状套作栽培方法
[0162] 在四川各示范点的蓝莓产量(kg/亩)
[0164] 表5本发明提供的蓝莓-冬草莓带状套作栽培方法
[0165] 在四川各示范点的冬草莓产量(kg/亩) CN 105123378 A 说明书 14/14 页
[0167] 由表4、表5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蓝莓-冬草莓带状套作栽培方法,在中国四川 省新津县、简阳市、大邑县、雅安市、西昌市和青白江区等地进行试验示范,6个试验示范地 两个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的蓝莓在幼树期鲜果产量差异都不显著,但是试验组套种 冬草莓每年增加一季收益。由此可知,蓝莓套作冬草莓模式既不影响蓝莓幼树期的产量,每 年又能增加一季冬草莓收益,实现了早期蓝莓园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该模式可在我省 早期蓝莓园区(即蓝莓树体未封行前)进行推广。
[016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蓝莓及其套种冬草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带状间隔种植蓝莓和冬草莓, 4-4. 5米开厢,蓝莓先于冬草莓种植,于蓝莓行间套种冬草莓,蓝莓行距2米,冬草莓带内的 行距为30cm,蓝莓与冬草莓的间距为25c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莓与冬草莓的共生期为207~228天。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莓为多年生灌木,秋冬季于9月下旬 至2月上中旬种苗移栽;春季于2月下旬至5月中旬种苗移栽。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冬草莓于每年8月中下旬至9月 上旬种苗移栽。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冬草莓的株距为25cm,每窝留苗 1株,冬草莓的种植密度为2666~4000株/亩。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莓的株距为100~120cm,每 窝留苗1株,蓝莓的种植密度为277~333株/亩。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莓为南高丛品种、北高丛品种 或兔眼品种中的一种或多种。8.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肥施用有机肥,追肥施用含N的 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施肥量为25~32. 5公斤/亩,P、K及微肥用量采用测土施肥法。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莓施肥一年2~3次施肥;第 一次追肥在在蓝莓果采摘完后;第二次追肥在入秋以后,早春萌芽前进行;高丛蓝莓和兔 眼蓝莓用沟施法或环状施用法,施肥深度为10~15厘米;矮丛蓝莓为撒施。此外,蓝莓第 一年种苗移栽时施入底肥,以森林腐殖质(或草炭土)、腐熟牲畜肥等有机肥为主,加入锯 木、作物秸杆等有机质。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冬草莓的品种为红颜、丰香、章姬或红峰。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在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南方露地蓝莓及其套种冬草莓的绿色种植技术。该方法中蓝莓行距2米,采用4-4.5米起厢,草莓移栽于蓝莓厢面上,移栽时间为8月中下旬-9月上旬,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蓝莓鲜果上市时间为5-9月,同时结合种植冬草莓,鲜果上市时间10月至次年4月,双莓(蓝莓+冬草莓)产业的结合优势互补,可实现12个月都有蓝莓或草莓鲜果的周年供应模式。蓝莓采摘价格每公斤平均为180-280元、草莓采摘价格每公斤平均为60-150元,采摘价格比一般市场普遍高5-8倍,亩产值成数倍增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IPC分类】A01G17/00
【公开号】CN105123378
【申请号】CN201510428534
【发明人】董顺文, 王军, 阳翠, 补雪梅, 马松明, 周万海, 龚月桦, 朱勇, 李元明, 张庆玲, 周元平, 何春, 邹元春, 高万刚, 邹善勇, 马辉, 黄尧军, 董顺利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