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2960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玉米收割机是一种能够收割、存储玉米的农用机械,有的玉米收割机又增加了在收割玉米的同时进行粉碎并存储秸杆的功能,即在收割玉米的同时,通过专用刀盘将秸杆逐段切断粉碎,并在专用通道内借助鼓风机将粉碎的秸杆鼓入专门设置在收割机机架上方的储草箱内,最后在通过翻转储草箱将秸杆倒出。粉碎的秸杆可以作为牛等牲畜的饲料,从而实现了收获玉米和饲料加工一体化功能。然而,这种机械上的储草箱一般是将四周侧板固定在底板上,并将箱体铰接在机架上,通过液压缸实现箱体的整体翻转,从而将碎秸杆倒出。要将秸杆尽可能多的倒出,箱体翻转角度必须较大,这就过多耗费发动机的输出功量,造成油耗较高,还常造成秸杆少量余留。另外,侧板固定式箱体设置在机架上不易折叠放倒降低收割机整体高度,容易使收割机在从停车场到农田的路程中受到电线、桥梁等的诸多阻碍,给行车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因某条路线无法通行而不能最终实现收割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该装置不使用时可放平,降低收割机械整体高度,避免电线、桥梁等遮挡物给行车带来的不便,倾倒粉碎后的秸杆时不会造成秸杆残留,耗能量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储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草箱由底板和分别与底板四周相铰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合而成,在左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侧板连接机构,在右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侧板连接机构,所述底板一侧沿左右方向铰接在机架上,在机架和储草箱之间安装有液压缸组,液压缸组内的液压缸一端安装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第一拉杆的一端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第三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前侧板的一侧,在第三拉杆上套有限位框,限位框两端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
[0005]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直接铰接在所述底板边缘,在底板左右两侧连接有高度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厚度相等的侧棱,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棱上。
[0006]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拉杆轴孔,前侧板相应设有侧板轴孔,螺栓穿过拉杆轴孔和侧板轴孔将前侧板与第三拉杆另一端相铰接。
[0007]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方设有纱网。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装置不使用时,由于底板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侧棱,使得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可依次旋转放平,降低收割机械整体高度,避免电线、桥梁等遮挡物给行车带来的不便;使用时人工依次展开各侧板,用于储藏玉米秸杆;倾倒秸杆时,液压缸组伸长,作用于铰接在底板上的铰接点,底板翻转,使得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推压第三拉杆,第三拉杆进而推开前侧板,使前侧板与底板位于同一倾斜水平面,导致箱体彻底产生一个开口,由于重力作用,粉碎后的秸杆随之倾倒干净,不会造成秸杆残留,当液压缸收缩时,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推拉第三拉杆,第三拉杆升起同时将前侧板收起,从而恢复原状,以进行下一个收割循环。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板翻转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100包括机架10,液压缸组20和设置在机架10上的储草箱30,储草箱30由底板31和分别与底板31四周相铰接的左侧板32、右侧板33、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组合而成,在左侧板32和后侧板35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侧板连接机构36,在右侧板33和后侧板35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侧板连接机构37,第一侧板连接机构36和第二侧板连接机构37有多种方式实现,如可在左侧板32和后侧板35上分别对应设有套环,通过插拔与套环相应的螺栓,实现左侧板32和后侧板35的固定连接,可在左侧板32上设有挂钩,在后侧板35上对应设有耳部,通过挂钩旋转到耳部实现左侧板32和后侧板35的固定连接,前侧板34和后侧板35均直接铰接在底板31边缘,在底板31左右两侧连接有高度与左侧板32或右侧板33的厚度相等的侧棱41和侧棱42,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分别铰接在侧棱41和侧棱42上,不使用储草箱30时,依次向内旋转放平前侧板34、后侧板35、左侧板32和右侧板33,使得储草箱30被放平,降低收割机械整体高度,使用储草箱30时,人工将右侧板33、左侧板32、后侧板35和前侧板34依次向外展开,通过第一侧板连接机构36和第二侧板连接机构37固定左侧板32、后侧板35和右侧板33。左侧板32或右侧板33上方设有纱网70,防止收割机的鼓风通道将碎秸杆排出时吹到储草箱30的外面。底板31 —侧沿左右方向铰接在机架10上的至少两个铰接点38上。液压缸组20内的液压缸23由缸体21和柱塞22组成,缸体21 —端安装在机架10上,另一端与柱塞22的一端相套接,柱塞22的另一端与底板31铰接在铰接点39上。第一拉杆51的一端52铰接在右侧板33上,第一拉杆51的另一端53分别与第二拉杆54和第三拉杆56的一端相铰接,第二拉杆54的另一端55铰接在机架10上,第三拉杆56的另一端57铰接在前侧板34的一侧,第三拉杆56的另一端57设有拉杆轴孔58,前侧板34的相应位置设有侧板轴孔59,螺栓穿过拉杆轴孔58和侧板轴孔59将前侧板34与第三拉杆56的另一端57相铰接,从侧板轴孔59插拔螺栓,实现第三拉杆56与前侧板34的连接和拆卸。在第三拉杆56上套有限位框60,限位框60两端安装在右侧板33上,第一拉杆51、第二拉杆54和第三拉杆56及限位框60铰接在左侧板32上也可实行相同功能。储草箱30储草时,柱塞22收缩在缸体21内,柱塞22此时为零位移,第三拉杆56在限位框60内的最上方,储草箱30倾倒秸杆时,柱塞22伸长,给底板31向上的力,由于底板31与机架10相铰接,铰接点38位于距离底板31前侧面四分之一处,底板翻转时以铰接点38为圆心向上旋转,给第一拉杆51的一端52向上的分力,第二拉杆54的另一端55铰接在机架10上,使得第一拉杆51与第二拉杆54组成的夹角变大,推动第三拉杆56向前运动,第三拉杆56的另一端57与前侧板34的一侧相连,使得前侧板34向外展开,柱塞22运动至最大位移处,底板31旋转至最大角度,第一拉杆51与第二拉杆54组成的夹角至最大,此时前侧板34向外展开至与底板31同一平面上,第三拉杆56在限位框60内的最下方,粉碎后的秸杆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滑落,直至全部倒尽。当液压缸23的柱塞22收缩时,实行上述过程的反过程,第三拉杆56被拉起,带动前侧板34向上旋转直至合拢到最初位置,于此同时储草箱30恢复水平位置稳落在机架上,一个工作循环完成,待碎秸杆再次储满后可以进入下一个储草倒草循环。
[0011]本装置通过侧板的铰接设计以及利用三个拉杆和液压缸组,实现了储存箱体的倾斜与打开相结合,回复水平与箱体开口关闭相结合,并实现了有机统一。有利于轻松倾泻碎秸杆。在行路过程中,将各侧板放平,有效减小收割机整体高度,不会被电线、桥梁所障碍。
[0012]值得一提的是,前后侧板直接铰接在底板上,左右底板铰接在从底板上设置的侧棱上,前后侧板放平后与侧棱等高,此时在放平左右侧板,不会产生前后侧板对左右底板张力,整个装置平整宽松。如果四个侧板都直接铰接在底板上,则放平时相互之间存在挤压张力并阻碍放平,行路时容易产生振动,导致易使侧板破损,缩短使用寿命。
[0013]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构思和实现的一个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发明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储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草箱由底板和分别与底板四周相铰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合而成,在左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侧板连接机构,在右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侧板连接机构,所述底板一侧沿左右方向铰接在机架上,在机架和储草箱之间安装有液压缸组,液压缸组内的液压缸一端安装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第一拉杆的一端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第三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前侧板的一侧,在第三拉杆上套有限位框,限位框两端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直接铰接在所述底板边缘,在底板左右两侧连接有高度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厚度相等的侧棱,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棱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拉杆轴孔,前侧板相应设有侧板轴孔,螺栓穿过拉杆轴孔和侧板轴孔将前侧板与第三拉杆另一端相铰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方设有纱网。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收割机可折叠储草装置,包括机架,液压缸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储草箱,所述储草箱由底板和分别与底板四周相铰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合而成,所述底板铰接在机架上,在机架和储草箱之间安装有液压缸组,第一拉杆的一端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第三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前侧板的一侧,在第三拉杆上套有限位框,限位框两端安装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该装置不使用时可放平,降低收割机械整体高度,避免电线、桥梁等遮挡物给行车带来的不便,倾倒粉碎后的秸秆时不会造成秸秆残留,耗能量小。
【IPC分类】A01D43/063
【公开号】CN105284273
【申请号】CN201410346036
【发明人】王克民
【申请人】顺平县惠兴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