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马铃薯的地膜育苗及栽种方法

文档序号:9603084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马铃薯的地膜育苗及栽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紫马铃薯,特别涉及一种紫马铃薯的地膜育苗及栽种方法,属于马铃薯育苗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马铃薯所含的食物纤维质地细腻,不伤肠胃,对预防疾病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功能,是非常好的食物纤维来源,其相关食品广受大众青睐。
[0003]紫色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目前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它是唯一能透过血脑屏障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大脑细胞的物质,具有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和过敏反应、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增强视力和抗癌抗突变的功效。据测定,紫色马铃薯“黑美人”每100g块莖约含蛋白质2.3g、脂肪0.lg、碳水化合物16.5g、|丐llmg、铁1.2mg、磷64mg、钾342mg、镁22.9mg、胡萝卜素0.0lmg、硫胺素0.lmg、核黄素0.03mg、烟酸
0.4mg、抗坏血酸16mg、花青素lOOmg,是十分理想的保健食品和蔬菜;另外,紫色马铃薯的市场均价为7-10元/kg,远高于普通马铃薯的1.2-1.8元/kg的市场价,因此若按照亩产2000-2500 kg计算,可知紫马铃薯种植效益可观。
[0004]目前紫马铃薯种植均为块茎切块繁殖,其繁殖系数较低,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紫马铃薯的繁殖与推广,且培育后的紫马铃薯苗成活率和成活质量较差,导致幼苗栽培种植后,结出的紫马铃薯质量较差,降低了紫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紫马铃薯的地膜育苗及栽种方法,采用地膜培育紫马铃薯幼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成活质量,保证紫马铃薯幼苗栽种后结出的紫马铃薯品质高,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切实提高紫马铃薯种植效益。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紫马铃薯的地膜育苗及栽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紫马铃薯地膜育苗:三月下旬,当昼夜最低温度高于5°C后,从储藏室中选取重量为50_80g/个、表面无破损的种薯,表面洗净后自然晾干,晾干后的种薯沿中间纵切为两段块茎,每段块茎分别以纵切面水平朝下的方式浸入至浓度为5-8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中,块茎纵切面浸入ABT生根粉溶液内的深度为1.5-2.5cm,浸泡时间为45min,浸泡结束后,将块茎取出置入室内苗床中,每个块茎的栽种空间为15X20cm2,块茎表面覆盖厚度为3-5cm且含营养土的土壤,土壤内部湿度适宜,土壤表面喷洒ABT生根粉溶液,所喷洒ABT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5mg/kg,喷洒ABT生根粉溶液用量为10kg/亩/次,每间隔2h喷洒一次ABT生根粉溶液,总计连续喷洒三次后,取地膜将苗床及苗床上的种薯块茎完全覆盖、地膜四周压实,每隔3-5天,对苗床内洒水喷雾保持湿度为80%-90%,同时在地膜表面覆盖枯草或草毡保温,洒水喷雾保湿操作至种薯块茎出芽结束,同时出芽后取掉地膜上保温用枯草或草租;
(2)紫马铃薯幼芽管理:当种薯块茎开始出芽后,将出芽处地膜撕开便于幼芽生长,另外采用由浓度为5-8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和6_8mg/kg的多效唑粉剂按照1:1.2的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对幼芽喷药,喷药量为5kg/亩/次,每隔两天喷药一次,至苗床上块茎的出芽率达95%及以上时,停止喷药,此时去掉苗床上的地膜,并将出芽块茎从苗床上取出;
(3)紫马铃薯幼苗生长:将出芽块茎从苗床上小心取出后,选取块茎中最大幼芽高度超过5cm的作为种薯块茎,每个种薯块茎中仅保留1-2根最大幼芽,按照每个块茎的栽种尺寸为30X30cm2栽种于田间,田间土壤内施有机肥、除杂草、除虫,栽种块茎时田间土壤湿度为30-50%,温度为8°C及以上,栽种好紫马铃薯块茎后,当气温低于8°C时,种薯块茎幼芽表面加盖厚度为2-3cm的草毡且草毡的湿度为45%,每天的下午五点至次日的早上八点间使用草毡辅助保温,当白天气温高于12°C时,打开草毡,此时采用浓度为15mg/kg的生根粉溶液对块茎幼芽雾化喷药,每间隔2-3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三次后,取走草毡此时幼芽已长成高度为10cm左右幼苗,不再需草毡辅助保温,取掉草毡后的次日开始,每天中午9-10点,对紫马铃薯幼苗洒水喷雾保湿,每隔三天洒水保湿一次,同时每次洒水保湿后的次日,对幼苗喷洒由浓度为3-5mg/kg的萘乙酸溶液、浓度为3.5mg/kg阿司匹林溶液、浓度为1.5mg/kg的白糖溶液按照5:1.2:2的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采用3.5kg/亩/次的混合溶液用量对紫马铃薯幼苗喷药,累计连续洒水保湿五次且喷药五次后,停止洒水保湿操作,此时开始向幼苗上喷洒由浓度为6-8mg/kg的萘乙酸溶液、浓度为2mg/kg阿司匹林溶液按照1:1的比例组成的混合药液,混合药液的喷药量为2kg/亩,喷洒药液时间为中午10-14点间且温度大于15°C时,喷洒混合药液的周期按照每3天/次的频率,累计喷药3次后周期结束;
(4)紫马铃薯生长:喷洒混合药液周期结束后,间隔10-15天,选阴雨天气向幼苗的根部喷洒多效唑粉剂30-40g/亩,通过雨水使多效唑粉剂流入幼苗根部,促进紫马铃薯根部发育,向幼苗的根部采取每间隔2-3天,喷洒一次多效唑粉剂的方式,累计喷洒多效唑粉剂4次,且从第二次喷洒开始,多效唑粉剂的用量依次递增15g/次,喷洒多效唑粉剂的操作结束5天后,采用浓度为15-20mg/kg的复硝酚钠溶液、10-20mg/kg的芸醇乳粉溶液按照1:1.5的比例混合摇匀组成混合药液,田间喷洒药液用量为10kg/亩,药液采用雾化喷洒的方式喷洒在紫马铃薯幼芽及芽叶上,5-7天后,再次喷洒相同剂量及组分的混合药液,10天后,采用浓度为20mg/kg的复硝酚钠溶液、20mg/kg的芸醇乳粉溶液及30mg/kg的DA-6溶液按照1:1.2:1.5的比例混合成生长药液,生长药液的用量为15kg/亩,喷洒次数为1次,另夕卜,幼苗生长期间,及时预防病虫害发生,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采用人工田间除草时避免损伤幼苗;
(5)紫马铃薯收获:当紫马铃薯成熟后,从田间挖出,去除紫马铃薯表面上的泥土,去泥时避免损伤紫马铃薯表面的皮,保持紫马铃薯表面完整,自然晾干后,放于储藏室内备用。
[0007]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紫马铃薯幼芽管理中,每次对幼芽喷洒混合溶液后,在地膜表面加盖保温用的枯草或草毡,使地膜内的幼芽温度维持在5°C及以上,枯草或草毡表面通过雾化洒水保湿,使枯草或草毡的湿度为30%,当幼芽温度降低时,可通过向枯草或草毡表面喷洒温水保温。
[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步骤(5)紫马铃薯收获后,储藏室内湿度保持在20-25%,温度为恒温4°C,且储藏室背阴。
[0009]作为改进,当储藏室内湿度高于20-25%时,需打开储藏室门通风,当储藏室内湿度低于20-25%时,采用洒水喷雾的方式加湿,洒水喷雾时将水撒至储藏室侧壁上。
[0010]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紫马铃薯幼苗生长中,选取块茎中最大幼芽高度超过5cm的作为种薯块茎时,当块茎上有2个及2个以上的幼芽时,仅保留1-2个最大幼芽且保留的幼芽需竖直朝上生长,栽种时,将种薯块茎以幼芽朝上的方式种于田间。
[0011 ]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采用由浓度为7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和6.5mg/kg的多效唑粉剂按照1:1.2的比例组成混合溶液。
[0012]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紫马铃薯地膜育苗时,块茎表面覆盖的含营养土的土壤在使用前1-2天,需提前通风晾晒,避免营养土潮湿发霉,影响块茎初期生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温度适宜的三月下旬,选取个大、完整的紫马铃薯作为种薯,清洗表面后,纵切马铃薯,便于紫马铃薯两顶端发出幼芽,切好的紫马铃薯块茎采取切面浸入生根粉溶液内,同时确保种薯块茎纵切面浸入溶液内深度为1.5-2.5cm,浸泡时间为15-25min,最大限度的使药液进入到块茎内,以使块茎吸收足够的营养后从块茎的一端出芽,并且通过浸泡生根粉溶液,可使各块茎的出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