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幼苗抚育基质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212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治作用,但基质的pH值对木霉菌丝的生长及抱子 的形成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抑5-7.5的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当抑低于4.5时, 菌丝生长明显变慢,而适宜蓝替幼苗生长的基质抑值范围要求是4.0~5.5,由于栽培后期 由于有机质的分解,根系分泌,微生物影响等等,基质的抑值会略有升高,因此,栽培初期基 质的pH值设定会偏低,也略低于木霉菌的生长适宜条件。但通过实施过程发现,加入硫横粉 调节pH后的基质对木霉菌的生长影响不大,两者相容性好。蓝替的生根过程很容易受到真 菌侵染,幼苗易腐烂,通过木霉菌的添加与基质中的针叶木银末的相互协同作用,可W对蓝 替幼苗根部的真菌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大大提高蓝替幼苗的成活率。
[002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9] (1)本发明的蓝替幼苗抚育基质容重0.4~0.6g/cm3,总孔隙度60%~70 %,有机 质15%~25 %,pH值4.5~4.8,每克含木霉菌CfU> 1 X 1〇5,总养分含量2 %~2.5 %,持续供 肥期可达6个月W上。
[0030] (2)本发明利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草炭及栋壤±配制配制成的蓝替幼苗抚 育基质,能够改善基质理化性状,减少单一基质的不良反应,促进蓝替的生长,减少了草炭 的使用量,能够在保证蓝替幼苗品质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节约资源,实现了银末和牛粪的资源化利用,也降低了对草炭基质的依赖,缓解了草炭的开 采压力及由此而造成的环境压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运样为 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0031] (3)由于熏蒸之后的基质会处于一个生物真空状态,有两个月的危险期,非常容易 受到病菌的再次侵害,本发明通过在熏蒸之后调节pH值,再添加木霉菌,有效地避免了危险 期中病菌的侵害,并且由于木霉菌与硫横粉之间相容性好,不会相互影响,大大提高蓝替幼 苗的成活率。
[0032] (4)本发明的基质容重低,降低运输成本,采用复合材料能够改善蓝替抚育幼苗基 质的理化性状,减少单一基质的不良反应,消除基质中携带的杂草种子、病菌、虫卵等,减轻 苗期病害,添加生防菌,有利于培育无病的蓝替壮苗,促进蓝替的生长,与目前蓝替传统幼 苗抚育相比,该发明筛选的复合基质理化性状能满足蓝替生长要求,使植株生长一致,植株 健壮、病虫害少,整体性状优良,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指数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34] W下所述木霉菌购自北京拜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30410。
[0035] 实施例1
[0036] -种蓝替幼苗抚育基质,由W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 酵物400份,草炭200份,珍珠岩70份,赔石30份,栋壤±300份,棉隆0.18份,硫横粉0.15份, 木霉菌0.22份,控释肥2.1份。
[0037] -种蓝替幼苗抚育基质的制备方法,它包括W下制备步骤:
[0038] (1)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的制备:针叶木银末和牛粪按2:1的比例配比, 调节水分达到60%~65%,然后按每平方米针叶木银末加化g腐熟剂,混匀后进行好氧堆肥 发酵,溫度达42°C~45°C进行第一次翻堆,待溫度达到55°CW上后每隔3~5天翻一次堆,连 续翻堆3~4次,直至发酵堆溫度开始下降后,W后每7~10天翻一次,待堆料自然降溫接近 外界溫度后即制得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
[0039] (2)将所述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草炭、珍珠岩、赔石、栋壤±按所述比例渗拌, 得混合基质。
[0040] (3)向所述混合基质中添加棉隆并混匀,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膜密闭熏蒸15-20天, 消毒完成后,掲膜通气并疏松基质2~3次,充分换气10天W上。
[0041] (4)向经熏蒸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中添加硫横粉,调至基质pH值至4.5~4.8。
[0042] (5)装鉢前加入所述比例的木霉菌和控释肥并混匀,即得蓝替幼苗抚育基质。
[0043] 实施例2
[0044] -种蓝替幼苗抚育基质,由W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 酵物450份,草炭150份,珍珠岩100份,赔石50份,栋壤±250份,棉隆0.16份,硫横粉0.13份, 木霉菌0.2份,控释肥1.8份。
[0045] -种蓝替幼苗抚育基质的制备方法,它包括W下制备步骤:
[0046] (1)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的制备:针叶木银末和牛粪按3:1的比例配比, 调节水分达到60%~65%,然后按每平方米针叶木银末加化g腐熟剂,混匀后进行好氧堆肥 发酵,溫度达42°C~45°C进行第一次翻堆,待溫度达到55°CW上后每隔3~5天翻一次堆,连 续翻堆3~4次,直至发酵堆溫度开始下降后,W后每7~10天翻一次,待堆料自然降溫接近 外界溫度后即制得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
[0047] (2)将所述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草炭、珍珠岩、赔石、栋壤±按所述比例渗拌, 得混合基质。
[0048] (3)向所述混合基质中添加棉隆并混匀,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膜密闭熏蒸15-20天, 消毒完成后,掲膜通气并疏松基质2~3次,充分换气10天W上。
[0049] (4)向经熏蒸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中添加硫横粉,调至基质pH值至4.5~4.8。
[0050] (5)装鉢前加入所述比例的木霉菌和控释肥并混匀,即得蓝替幼苗抚育基质。
[0化1]实施例3
[0052]它由W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500份,草炭150份,珍珠岩 100份,赔石50份,砂栋壤±200份,棉隆0.15份,硫横粉0.12份,木霉菌0.15份,控释肥2.0 份。
[0053] -种蓝替幼苗抚育基质的制备方法,它包括W下制备步骤:
[0054] (1)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的制备:针叶木银末和牛粪按2.5:1的比例配 比,调节水分达到60%~65%,然后按每平方米针叶木银末加化g腐熟剂,混匀后进行好氧 堆肥发酵,溫度达42°C~45°C进行第一次翻堆,待溫度达到55°CW上后每隔3~5天翻一次 堆,连续翻堆3~4次,直至发酵堆溫度开始下降后,W后每7~10天翻一次,待堆料自然降溫 接近外界溫度后即制得针叶木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
[0055] (2)将所述银末与牛粪混合发酵物、草炭、珍珠岩、赔石、栋壤±按所述比例渗拌, 得混合基质。
[0056] (3)向所述混合基质中添加棉隆并混匀,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膜密闭熏蒸15-20天, 消毒完成后,掲膜通气并疏松基质2~3次,充分换气10天W上。
[0057] (4)向经熏蒸消毒后的混合基质中添加硫横粉,调至基质pH值至4.5~4.8。
[0058] (5)装鉢前加入所述比例的木霉菌和控释肥并混匀,即得蓝替幼苗抚育基质。
[0059] 对照例(CK)
[0060] 将栋壤±和草炭按体积比为2:1比例混合均匀,根据±壤pH值测定结果添加硫横 粉使±壤pH值在4.5~4.8之间得到草炭蓝替幼苗抚育基质。
[0061] 实施例说明:
[0062] 1.不同银末混配蓝替幼苗抚育基质pH值变化。
[0063] 2013年在黄岛区潘家庄基地做了不同银末材料添加物对蓝替幼苗抚育基质pH值 的变化,方法为:采用砂栋壤±、银末和草炭为主要原料,利用稀硫酸调苄基质±壤pH值至 4.5。草炭用量为体积的20%不变,根据银末的用量调节砂栋壤±用量。不同银末混配蓝替 幼苗抚育基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