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10541341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土地选择、浸种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田间管理、收获采摘;与现有豌豆种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豌豆种植,绿色、环保、无污染,收获的豌豆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豌豆产量,通过苗期管理,本发明收获的豌豆比一般种植收获的豌豆中钙、镁、铁、锌元素的含量提高了5.5%?7%,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种植豌豆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豌豆高18%?20%。
【专利说明】
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豌豆,别名荷兰豆、青斑豆、麻豆、青小豆、淮豆、留豆、金豆等。属豆科植物,起源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和埃寒俄比亚、小亚细亚西部,因其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很广。我国从汉朝起就开始栽培豌豆,现在普遍分布于全国各地。豌豆为半耐寒性植物,种子一般缓慢地发芽,但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也低,其产量也不高。豌豆在整个生育期中,都要求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较大。豆苗的独特气味,无论作为主菜或配菜,都是十分美味可口的,如鲜菇扒豆苗、蟹肉扒豆苗、清炒豆苗等均是菜馆中的隽品。含有极丰富的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豌豆苗能治疗晒黑的肌肤,使肌肤清爽不油腻。豌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食用,但豌豆的受其生长特性限制,产量低,病害多。

【发明内容】

[0003]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选择:选择壤土,土壤酸碱度为6.3-6.8,土壤酸碱度为5.8-6.3,在播种前深翻30-50厘米,施足底肥;
2)浸种处理:先将豌豆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3小时,再采用浸种剂浸种8-10小时,所述浸种剂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1.5%氯化钙、4.5%氯化氢、2%碳酸钠、2.5%山梨糖醇,其余为水构成;通过浸种剂的浸泡,能够提高种皮的通透性,提升种子内细胞激素的水平,促进种胚的发育,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0005]3)播种:2月下旬到3月上旬,气温为15-20°C的雨后初晴天气,进行播种;选择15-20°C雨后初晴天气更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并且气温湿度适宜种子的萌发,能够极大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4)苗期管理:自播种到50%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三片真叶期间,每隔3天喷洒一次质量百分数为1.8%的氯化钙溶液和2.1%的维生素B12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溶液,能够促进种胚的发育、根的生长和子叶的出土,缩短生长周期,促进有效芽的分化;自所有幼苗都至少展开了一片真叶开时,每天凌晨I点钟,米用波长为625_650nm的红光照射I小时,直到第一个豌显植株开花时停止,能够促进豌豆根的生长发育、出叶、分枝等营养生长,同时促进有效芽大量分化,提高花期的开花率和坐果率,从而提高了豌豆的产量;
5)田间管理:及时除草,自播种到苗期期间采用除草剂除草,自花期以后采用人工除草,前期采用除草剂除草花期之后采用人工除草,这样的结合,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能防止了除草剂对开花率和坐果率的不利影响;在豌豆生长期间针对病虫害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6)收获采摘:在果实充分长大且比较脆嫩时及时采摘。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豌豆种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豌豆种植,绿色、环保、无污染,豌豆长速度快,植株健壮,抗逆性强,收获的豌豆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豌豆产量,通过苗期管理,本发明收获的豌豆比一般种植收获的豌豆中钙、镁、铁、锌元素的含量提高了5.5%_7%,豌豆果实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种植豌豆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豌豆高18 % -20%。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种豌豆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选择:选择壤土,土壤酸碱度为6.3-6.8,土壤酸碱度为5.8-6.3,在播种前深翻30-50厘米,施足底肥;
2)浸种处理:先将豌豆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3小时,再采用浸种剂浸种8-10小时,所述浸种剂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1.5%氯化钙、4.5%氯化氢、2%碳酸钠、2.5%山梨糖醇,其余为水构成;通过浸种剂的浸泡,能够提高种皮的通透性,提升种子内细胞激素的水平,促进种胚的发育,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0008]3)播种:2月下旬到3月上旬,气温为15-20 V的雨后初晴天气,进行播种;选择15-20°C雨后初晴天气更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并且气温湿度适宜种子的萌发,能够极大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4)苗期管理:自播种到50%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三片真叶期间,每隔3天喷洒一次质量百分数为1.8%的氯化钙溶液和2.1%的维生素B12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溶液,能够促进种胚的发育、根的生长和子叶的出土,缩短生长周期,促进有效芽的分化;自所有幼苗都至少展开了一片真叶开时,每天凌晨I点钟,米用波长为625_650nm的红光照射I小时,直到第一个豌显植株开花时停止,能够促进豌豆根的生长发育、出叶、分枝等营养生长,同时促进有效芽大量分化,提高花期的开花率和坐果率,从而提高了豌豆的产量;
5)田间管理:及时除草,自播种到苗期期间采用除草剂除草,自花期以后采用人工除草,前期采用除草剂除草花期之后采用人工除草,这样的结合,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还能防止了除草剂对开花率和坐果率的不利影响;在豌豆生长期间针对病虫害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6)收获采摘:在果实充分长大且比较脆嫩时及时采摘。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豌豆种植,绿色、环保、无污染,豌豆长速度快,植株健壮,抗逆性强,收获的豌豆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豌豆产量,通过苗期管理,本发明收获的豌豆比一般种植收获的豌豆中钙、镁、铁、锌元素的含量提高了 5.5%_7%,豌豆果实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种植豌豆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豌豆高18%-20 %。
【主权项】
1.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选择:选择壤土,土壤酸碱度为6.3-6.8,在播种前深翻30-50厘米,施足底肥; 2)浸种处理:先将豌豆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3小时,再采用浸种剂浸种8-10小时,所述浸种剂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由1.5%氯化钙、4.5%氯化氢、2%碳酸钠、2.5%山梨糖醇,其余为水构成; 3)播种:2月下旬到3月上旬,气温为15-20°C的雨后初晴天气,进行播种; 4)苗期管理:自播种到50%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三片真叶期间,每隔3天喷洒一次质量百分数为1.8%的氯化钙溶液和2.1%的维生素B12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溶液,自所有幼苗都至少展开了一片真叶开时,每天凌晨I点钟,米用波长为625-650nm的红光照射I小时,直到第一个豌豆植株开花时停止; 5)田间管理:及时除草,自播种到苗期期间采用除草剂除草,自花期以后采用人工除草;在豌豆生长期间针对病虫害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6)收获采摘:在果实充分长大且比较脆嫩时及时采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5900639SQ20161024953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范传红
【申请人】固镇县传红家庭农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