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74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本发明通过对养鸡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饮食、密度、疫病等因素进行调控,为鸡创造了一个极度舒适的生活环境,有效降低了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鸡的生产力,增加了养殖产量,由于饲养方法科学,管理得当,鸡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因而生长速度加快,增重率提高,肢体强壯,肉质细腻,鸡舍内小环境的调控和科学的人工免疫,增强了鸡的抗病抗菌能力,使得患病率大幅降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专利说明】
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规模化养鸡的快速发展,养鸡业的集约化、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鸡舍小气候环境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愈来愈大。特别是现代养鸡生产体系中,鸡的优良遗传性能不断被强化,品种的更新换代速率加快;而鸡对小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则是相反,表现为愈来愈差。尤其是在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普遍采用高营养饲料以及使用化学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预防病原菌感染及疾病发生,这种含有化学药物的高营养饲料虽然能带来鸡的生产能力提高,同时会排放较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以及氨等有害气体。鸡粪中的氮、磷和铜等微量元素、药物残留量相对较多,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鸡疾病增加,而且对鸡粪废弃资源的生物处理利用造成难度。过去一些鸡养殖者一直不太注重鸡养殖的前期投入,对于雏鸡的饲养营养跟不上,管理也不到位,导致雏鸡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急剧下降,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注重鸡养殖的管理方法和环境调控技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既能实现养殖产值的提高,又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具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I)鸡舍建设:建设鸡舍时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环境良好的地方,鸡舍建设成东西走向,面南背北,东西长25-30米,南北宽7-8米,前墙高2.7-2.9米,后墙高
2.3-2.6米,建筑面积在175-240平方米的环保经济型鸡舍,舍内饲养肉鸡1400-1600只,建好的鸡舍要保证舍内温度昼夜变化不应太大,并应具有通风良好、易于清洁和维护等特点;
(2 )鸡舍消毒:鸡舍建成后在舍内架设育雏网并配备料槽、饮水壶、电灯、电暖气、温度计、湿度计、除湿器等设备,然后用消毒剂对鸡舍的内部环境以及墙面、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剂采用5-10%来苏尔和高锰酸钾甲醛熏蒸20-24小时,之后再通风72小时以上,当鸡舍内刺激性气味完全消除后方可进鸡;
(3 )鸡苗选择:选择鸡苗时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的健康鸡苗,可以通过看、摸、听三个步骤对雏鸡的健康与优质程度进行鉴定,通过观察选择毛色光亮、活跃性强、行走完好的雏鸡,通过抚摸选择腹部收缩正常,挣脱力强的雏鸡,通过细听选择叫声洪亮的雏鸡,优质的鸡苗应该具备活动力强、叫声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均匀、肌肉紧致等特点,鸡苗选择地区最好选在非疫区;
(4)温度控制: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雏鸡入舍前一天应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育雏舍的温度控制为0-7日龄33-35 °C,8-14日龄29_31°C,15-21日龄26-28°C,22-28日龄23-25°C,28日龄后方可脱温,降温及脱温过程要逐步过渡,不应操之过急,以免温度变化太大造成雏鸡生病死亡,温度控制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育雏初期温度可适当高点,育雏后期温度可略低点,阴雨天温度可适当高点,晴朗天温度可略低点,夜里温度可适当高点,白天温度可略低点,弱小群体温度可适当高点,强壮群体温度可略低点,育雏期间要随时保持观察和控制舍内温度,温度忽高忽低都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鸡舍内应设有多种取暖和降温设备,随时调节鸡舍温度高低;
(5)湿度控制:育雏期保持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在58-68%之间,育雏前10日保持相对湿度在63-68%,10日之后保持相对湿度在58-63%,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育雏初期可适当用水喷洒地面或四周墙壁,以增加舍内湿度,育雏后期应及时清除舍内潮湿的粪便和垫料,并增加通风换气量,以免舍内湿度过大;
(6)光照控制:0-7日龄的雏鸡每天用60-65瓦的白炽灯光照22-23小时,8-14日龄的雏鸡每天用50-55瓦的白炽灯光照18-20小时,15日龄后光照时间控制为15-18小时,并逐渐开始由白炽灯光照过渡到自然光照,当自然光照不足或遇到阴雨天时则用30-35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以补足时间,此外在架设灯泡时,灯源应与雏鸡保持0.3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对雏鸡造成刺激;
(7)饮食要求:育雏期雏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需求量大,日粮需要能量充足、营养丰富,在饲料配制上将以下原料按照重量配比配合供鸡自由采食:熟化玉米粉72-76、发酵豆柏65-68、芋叶粉23-25、稻芽粉34-36、木薯蛋白粉32-35、次米粉16-18、黄粉虫粉24-28、花生油3-4、贝壳粉4-5、食盐1-2、浮萍粉18-20、大豆磷脂2-3、沼虾粉12-15、萝卜渣7-8,雏鸡买回后,先供给饮水,再提供饲料,饮水采用电解质多维水或添加0.8-1.0%的葡萄糖水,并连续供给15-20日,以后再改为饮日常用水,提供饲料时每次饲喂时长控制在2-3小时内,每次加料时使鸡吃到八九成饱即可,饲养次数上0-5日龄的雏鸡每昼夜饲喂6-8次,6-14日龄时每昼夜饲喂5-6次,15-24日龄时每昼夜饲喂4-5次,25日龄后每昼夜饲喂3_4次,鸡用的饮食、饮水器具,每天至少洗刷一次;
(8)密度要求:鸡群的饲养密度大小要合适,密度过大,会影响鸡的采食、饮水和日常活动,密度过小则浪费饲养面积,增加饲养成本,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和鸡日龄以及鸡体重的变化随时调整,雏鸡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要及时分群,分群按照强弱、大小、有无疾病的原则进行,以保证群体内部的个体发育一致,一般0-7日龄每平方米饲养50-60只,8-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40-50只,15-21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5-40只,22-28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0-35只,28-3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30只,36-49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50日龄后每平方米饲养5-10只;
(9)疫病防治:雏鸡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及时对雏鸡进行免疫不仅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还能降低治疗用药成本和各类疫病风险,雏鸡出壳24小时内应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预防马立克氏病,2-3日龄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10-12日龄接种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15-17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26-28日龄再次接种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35-40日龄再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至此,鸡的免疫程序基本完成。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养鸡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饮食、密度、疫病等因素进行调控,为鸡创造了一个极度舒适的生活环境,有效降低了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鸡的生产力,增加了养殖产量,由于饲养方法科学,管理得当,鸡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因而生长速度加快,增重率提高,肢体强壯,肉质细腻,鸡舍内小环境的调控和科学的人工免疫,增强了鸡的抗病抗菌能力,使得患病率大幅降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07]—种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具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I)鸡舍建设:建设鸡舍时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环境良好的地方,鸡舍建设成东西走向,面南背北,东西长25米,南北宽8米,前墙高2.7米,后墙高2.5米,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的环保经济型鸡舍,舍内饲养肉鸡1500只,建好的鸡舍要保证舍内温度昼夜变化不应太大,并应具有通风良好、易于清洁和维护等特点;
(2 )鸡舍消毒:鸡舍建成后在舍内架设育雏网并配备料槽、饮水壶、电灯、电暖气、温度计、湿度计、除湿器等设备,然后用消毒剂对鸡舍的内部环境以及墙面、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剂采用5%来苏尔和高锰酸钾甲醛熏蒸24小时,之后再通风72小时以上,当鸡舍内刺激性气味完全消除后方可进鸡;
(3 )鸡苗选择:选择鸡苗时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的健康鸡苗,可以通过看、摸、听三个步骤对雏鸡的健康与优质程度进行鉴定,通过观察选择毛色光亮、活跃性强、行走完好的雏鸡,通过抚摸选择腹部收缩正常,挣脱力强的雏鸡,通过细听选择叫声洪亮的雏鸡,优质的鸡苗应该具备活动力强、叫声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均匀、肌肉紧致等特点,鸡苗选择地区最好选在非疫区;
(4)温度控制: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雏鸡入舍前一天应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育雏舍的温度控制为0-7日龄34°C,8-14日龄30°C,15-21日龄280C,22-28日龄24°C,28日龄后方可脱温,降温及脱温过程要逐步过渡,不应操之过急,以免温度变化太大造成雏鸡生病死亡,温度控制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育雏初期温度可适当高点,育雏后期温度可略低点,阴雨天温度可适当高点,晴朗天温度可略低点,夜里温度可适当高点,白天温度可略低点,弱小群体温度可适当高点,强壮群体温度可略低点,育雏期间要随时保持观察和控制舍内温度,温度忽高忽低都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鸡舍内应设有多种取暖和降温设备,随时调节鸡舍温度高低;
(5)湿度控制:育雏期保持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在58-68%之间,育雏前10日保持相对湿度在65%,10日之后保持相对湿度在58%,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育雏初期可适当用水喷洒地面或四周墙壁,以增加舍内湿度,育雏后期应及时清除舍内潮湿的粪便和垫料,并增加通风换气量,以免舍内湿度过大;
(6)光照控制:0-7日龄的雏鸡每天用65瓦的白炽灯光照23小时,8-14日龄的雏鸡每天用55瓦的白炽灯光照20小时,15日龄后光照时间控制为18小时,并逐渐开始由白炽灯光照过渡到自然光照,当自然光照不足或遇到阴雨天时则用30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以补足时间,此外在架设灯泡时,灯源应与雏鸡保持0.3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对雏鸡造成刺激;
(7)饮食要求:育雏期雏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需求量大,日粮需要能量充足、营养丰富,在饲料配制上将以下原料按照重量配比配合供鸡自由采食:熟化玉米粉72、发酵豆柏65、芋叶粉23、稻芽粉34、木薯蛋白粉32、次米粉16、黄粉虫粉24、花生油3、贝壳粉
4、食盐1、浮萍粉18、大豆磷脂2、沼虾粉12、萝卜渣7,雏鸡买回后,先供给饮水,再提供饲料,饮水采用电解质多维水或添加1.0%的葡萄糖水,并连续供给20日,以后再改为饮日常用水,提供饲料时每次饲喂时长控制在3小时内,每次加料时使鸡吃到八九成饱即可,饲养次数上0-5日龄的雏鸡每昼夜饲喂8次,6-14日龄时每昼夜饲喂6次,15-24日龄时每昼夜饲喂5次,25日龄后每昼夜饲喂4次,鸡用的饮食、饮水器具,每天至少洗刷一次;
(8)密度要求:鸡群的饲养密度大小要合适,密度过大,会影响鸡的采食、饮水和日常活动,密度过小则浪费饲养面积,增加饲养成本,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和鸡日龄以及鸡体重的变化随时调整,雏鸡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要及时分群,分群按照强弱、大小、有无疾病的原则进行,以保证群体内部的个体发育一致,一般0-7日龄每平方米饲养60只,8-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50只,15-21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5只,22-28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0只,28-3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只,36-49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5只,50日龄后每平方米饲养6只;
(9)疫病防治:雏鸡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及时对雏鸡进行免疫不仅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还能降低治疗用药成本和各类疫病风险,雏鸡出壳24小时内应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预防马立克氏病,2日龄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10日龄接种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15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26日龄再次接种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35日龄再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至此,鸡的免疫程序基本完成。
[000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规模化养鸡生产与环境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1)鸡舍建设:建设鸡舍时选择地势平坦开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环境良好的地方,鸡舍建设成东西走向,面南背北,东西长25-30米,南北宽7-8米,前墙高2.7-2.9米,后墙高.2.3-2.6米,建筑面积在175-240平方米的环保经济型鸡舍,舍内饲养肉鸡1400-1600只,建好的鸡舍要保证舍内温度昼夜变化不应太大,并应具有通风良好、易于清洁和维护等特点; (2 )鸡舍消毒:鸡舍建成后在舍内架设育雏网并配备料槽、饮水壶、电灯、电暖气、温度计、湿度计、除湿器等设备,然后用消毒剂对鸡舍的内部环境以及墙面、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剂采用5-10%来苏尔和高锰酸钾甲醛熏蒸20-24小时,之后再通风72小时以上,当鸡舍内刺激性气味完全消除后方可进鸡; (3)鸡苗选择:选择鸡苗时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的健康鸡苗,可以通过看、摸、听三个步骤对雏鸡的健康与优质程度进行鉴定,通过观察选择毛色光亮、活跃性强、行走完好的雏鸡,通过抚摸选择腹部收缩正常,挣脱力强的雏鸡,通过细听选择叫声洪亮的雏鸡,优质的鸡苗应该具备活动力强、叫声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均匀、肌肉紧致等特点,鸡苗选择地区最好选在非疫区; (4)温度控制: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雏鸡入舍前一天应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育雏舍的温度控制为0-7日龄33-35 °C,8-14日龄29_31°C,15-21日龄26-28°C,22-28日龄23-25°C,28日龄后方可脱温,降温及脱温过程要逐步过渡,不应操之过急,以免温度变化太大造成雏鸡生病死亡,温度控制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育雏初期温度可适当高点,育雏后期温度可略低点,阴雨天温度可适当高点,晴朗天温度可略低点,夜里温度可适当高点,白天温度可略低点,弱小群体温度可适当高点,强壮群体温度可略低点,育雏期间要随时保持观察和控制舍内温度,温度忽高忽低都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鸡舍内应设有多种取暖和降温设备,随时调节鸡舍温度高低; (5)湿度控制:育雏期保持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在58-68%之间,育雏前10日保持相对湿度在63-68%,10日之后保持相对湿度在58-63%,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育雏初期可适当用水喷洒地面或四周墙壁,以增加舍内湿度,育雏后期应及时清除舍内潮湿的粪便和垫料,并增加通风换气量,以免舍内湿度过大; (6)光照控制:0-7日龄的雏鸡每天用60-65瓦的白炽灯光照22-23小时,8-14日龄的雏鸡每天用50-55瓦的白炽灯光照18-20小时,15日龄后光照时间控制为15-18小时,并逐渐开始由白炽灯光照过渡到自然光照,当自然光照不足或遇到阴雨天时则用30-35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以补足时间,此外在架设灯泡时,灯源应与雏鸡保持0.3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对雏鸡造成刺激; (7)饮食要求:育雏期雏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需求量大,日粮需要能量充足、营养丰富,在饲料配制上将以下原料按照重量配比配合供鸡自由采食:熟化玉米粉72-.76、发酵豆柏65-68、芋叶粉23-25、稻芽粉34-36、木薯蛋白粉32-35、次米粉16-18、黄粉虫粉.24-28、花生油3-4、贝壳粉4-5、食盐1-2、浮萍粉18-20、大豆磷脂2-3、沼虾粉12-15、萝卜渣7-.8,雏鸡买回后,先供给饮水,再提供饲料,饮水采用电解质多维水或添加0.8-1.0%的葡萄糖水,并连续供给15-20日,以后再改为饮日常用水,提供饲料时每次饲喂时长控制在2-3小时内,每次加料时使鸡吃到八九成饱即可,饲养次数上0-5日龄的雏鸡每昼夜饲喂6-8次,6-14日龄时每昼夜饲喂5-6次,15-24日龄时每昼夜饲喂4-5次,25日龄后每昼夜饲喂3_4次,鸡用的饮食、饮水器具,每天至少洗刷一次; (8)密度要求:鸡群的饲养密度大小要合适,密度过大,会影响鸡的采食、饮水和日常活动,密度过小则浪费饲养面积,增加饲养成本,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和鸡日龄以及鸡体重的变化随时调整,雏鸡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要及时分群,分群按照强弱、大小、有无疾病的原则进行,以保证群体内部的个体发育一致,一般0-7日龄每平方米饲养50-60只,8-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40-50只,15-21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5-40只,22-28日龄每平方米饲养30-35只,28-3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30只,36-49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50日龄后每平方米饲养5-10只; (9)疫病防治:雏鸡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及时对雏鸡进行免疫不仅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还能降低治疗用药成本和各类疫病风险,雏鸡出壳24小时内应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预防马立克氏病,2-3日龄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10-12日龄接种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15-17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26-28日龄再次接种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35-40日龄再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至此,鸡的免疫程序基本完成。
【文档编号】A23K10/37GK106035204SQ20161035166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宣以清
【申请人】合肥信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