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减挤实作用的深松铲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270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夹角,可视需深松农田土壌硬度和紧实度适当调节。
[0021] 5)所述深松铲的侧刀,可任意安装在铲柄的左側、右侧或两侧;在正常遂行深松 时为减小阻力,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只在铲柄ー侧安装ー组侧刀即可,而在隔行深松时,为 提高深松效果,可在铲柄两侧各安装ー组侧刀,这样,尽管每根垄只深松一条垄沟,但深松 扰动程度仍较大,提高了深松效果。
[0022] 6)所述深松铲用于遂行深松时,两个深松铲之间距离为一根垄的宽度,并按照此 宽度固定在深松机机架上;当其用于隔行深松时,两个深松铲距离为两根垄宽度,并按照此 宽度固定子深松机机架上。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4] 1)在完成常规深松操作同时,可消减深松刀对侧向土壤的挤实作用。
[0025] 2)侧刀的长度和排列方式减小了侧刀在土体中的运行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6] 3)侧刀对侧向土体的扰动,扩大和巩固了深松耕作的效果。
[0027] 4)在铲柄两侧均安置侧刀的条件下进行隔行深松,可有效改善隔行深松的作业程 度和效果,有利于推广隔行深松耕作模式。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深松铲由铲柄1,深松刀2,侧刀3,深松刀紧固螺丝4, 侧刀紧固件5 (可为紧固螺栓)组成。
[0032] 所述深松铲通过铲柄固定孔6固定子深松机机架上。
[0033] 所述深松刀2可通过深松刀紧固螺丝4固定于铲柄1上。
[0034] 所述侧刀3通过侧刀紧固件5按顺序依次固定于铲柄1上。
[0035] 于深松刀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4个的侧刀,深松刀沿深松刀前进方向向侧刀投 影,以侧刀远离深松刀一端至深松刀投影间的最短距离为侧刀长度,从下至上侧刀长度分 别为2-3厘米、4-5厘米、6-8厘米、11-13厘米;侧刀宽度为4厘米。
[0036] 实施效果:
[0037] 作物产量
[0038] 试验地点位于辽宁省昌图县金家镇。3个试验处理化肥N、P、K用量均分别为180kg NhnT2, 50kgPhnT2和60kgKhnT2,所用肥料分别为尿素、二按和氯化钾。常规旋耕处理为 旋耕机灭茬整地起垄;常规逐行深松处理采用双翼深松铲深松,而后旋耕机灭茬整地起垄; 使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逐行深松处理采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深松,深松铲仅在深松铲ー侧 安装ー组侧刀,深松后旋耕机灭茬整地起垄;使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隔行深松处理采用本 实用新型中深松铲深松,且深松铲两侧均安装ー组侧刀,深松后旋耕机灭茬整地起垄。
[0039] 2009年为伏旱严重年份,该年三个深松处理增产作用显著(表1),常规逐行深松 相比常规旋耕处理增产20. 9%,使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逐行深松处理产量提高27. 2%,使 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隔行深松处理相比常规旋耕增产19. 4%,三个深松处理产量均显著高 于常规旋耕处理,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逐行深松处理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常规遂行 深松和使用本实用新型深松铲隔行深松两个处理,但常规逐行深松处理和使用本实用新型 深松铲隔行深松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此外,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深松处理也表现出较 好的效果,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三个深松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旋耕处理,分别 较常规旋耕处理提高23. 3%、31. 5%和19. 3%,而三个深松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0040] 表1 2009年深松与隔行深松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主权项】
1. 一种具有消减挤实作用的深松铲,包括铲柄和深松刀,深松刀固接于铲柄的下端,其 特征在于:于深松刀的左侧和/或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侧刀。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松铲,其特征在于: 于深松刀的左侧和/或右侧分别设置有2-4个的侧刀,深松铲应用于深松土壤时,侧刀 位于深松刀前进方向的左侧和/或右侧,侧刀平行于深松土壤的地表面或与深松土壤的地 表面呈2° -30°夹角。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松铲,其特征在于: 深松刀沿深松刀前进方向向侧刀投影,以侧刀远离深松刀一端至深松刀投影间的最短 距离为侧刀长度,从下至上侧刀长度逐渐增大。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松铲,其特征在于: 于深松刀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2-4个的侧刀,于深松刀的左右两侧的侧刀一一对 称设置,形成2-4组的侧刀对;从下向上相同高度的左右两侧的2个侧刀长度相同,侧刀宽 度为4厘米。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松铲,其特征在于: 于深松刀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4个的侧刀,从下至上侧刀长度分别为2-3厘米、4-5 厘米、6-8厘米、11-13厘米。
6.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松铲,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侧刀均固定于铲柄上;深松 刀通过深松刀紧固螺丝与铲柄相连,侧刀通过侧刀紧固件与铲柄相连。
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松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柄自上而下分别为长方形 的机架连接段、后方为圆弧过渡前方为楔形过渡的倾斜工作段和深松刀连接段构成;除深 松刀连接段外,铲柄的机架连接段和倾斜工作段前进方向表面均设有一定刃角,以减少破 土过程中的阻力;所述深松刀的形状为凿型、箭形、或为条状,条状下端端部左右两侧倒角。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消减挤实作用的深松铲,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按照不同深度在深松刀后方,沿铲柄由下到上分别固定由短到长的一组或两组侧刀,其可实现消减深松刀对侧面土壤的挤实作用,同时可松动垄台下方土壤,最上方最长的侧刀还可对犁底层进行有效扰动,减小农事活动对土壤的压实作用,改良了土体结构。
【IPC分类】A01B13-08
【公开号】CN204335297
【申请号】CN201420814108
【发明人】马强, 宇万太, 姜春明, 周桦, 徐永刚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