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土地施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977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块45、转轮46、位于所述转轮表面的转动齿47、位于所述施肥架44右侧的第二集料块48及位于所述施肥箱41左端的连接杆49,所述施肥结构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1的右侧,所述施肥箱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施肥箱41竖直放置,所述集料斗42上表面与所述施肥箱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43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43与所述集料斗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施肥架44上端与所述集料斗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施肥架44下端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料块45与所述施肥架4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料块45左表面呈倾斜状,从而方便肥料下落,所述转轮46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集料块45水平放置,所述转动齿47设有若干个,所述转动齿47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轮46的表面上,所述转动齿47与所述转轮46固定连接,所述转轮46位于所述集料斗42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集料块48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集料块48与所述底板I及所述施肥架44固定连接,方便将肥料下落,所述连接杆49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49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49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9右端与所述施肥箱41固定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洒水装置5包括水箱51、位于所述水箱51下表面的第三通孔511、位于所述水箱51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杆52、位于所述水箱51下表面的出水管53、位于所述出水管53上的阀门54、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喷头55、位于所述水箱51下表面的第三支撑杆56、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56下端的第三凹槽561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56右表面的握持杆57,所述水箱51呈空心的长方体,从而方便储存水,所述水箱51下表面设有第三通孔511,所述第三通孔5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支撑杆52呈L型,所述第二支撑杆52上端与所述水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2下端与所述施肥架44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53呈Z字形,所述出水管53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511,所述出水管53与所述水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53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3,所述出水管53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阀门54设置于所述出水管53上,所述阀门54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53上水的流量,所述喷头55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喷头55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3,所述喷头55与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头55上设有第四通孔551,所述第四通孔551贯穿所述喷头55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三支撑杆56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56上端与所述水箱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6下端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6下端设有第三凹槽561,所述第三凹槽561呈长方体状,所述握持杆57呈L型,所述握持杆57 —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57另一端竖直向上。
[0024]如图1所示,所述土地施肥装置使用时,使用手握住握持杆57,然后推动本发明,使得第二滚轮16转动,挖土块2将土铲到其上表面上,同时粉碎轮36旋转,对挖土块2上的土壤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壤穿过第二通孔211进入到第一矩形孔11内,然后落在地面上,从而可以对土壤先进行粉碎,然后将肥料放入到施肥箱41内,然后使得转轮46旋转,进而使得肥料均匀的洒落下去,并穿过第二矩形孔12落在地面上,使得肥料均匀的洒在地面上,同时打开阀门54,使得水箱51内的水穿过出水管53进入第一通孔13内,然后穿过第三通孔551洒在地面上,从而可以对地面进行土壤粉碎,施肥以及洒水,然后通过第一滚轮15使得地面的土壤平整。至此,本发明的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施肥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表面的挖土块、位于所述挖土块正上方的粉碎装置、位于右侧的施肥结构及位于所述施肥结构右侧的洒水装置,所述底板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矩形孔、位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矩形孔、位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第二滚轮,所述挖土块包括位于所述挖土块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粉碎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表面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表面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端的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表面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表面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粉碎轮及位于所述粉碎轮上的粉碎齿,所述施肥结构包括施肥箱、位于所述施肥箱上表面的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内表面的三角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表面的施肥架、位于所述施肥架内表面的第一集料块、转轮、位于所述转轮表面的转动齿、位于所述施肥架右侧的第二集料块及位于所述施肥箱左端的连接杆,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水箱、位于所述水箱下表面的第三通孔、位于所述水箱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水箱下表面的出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上的阀门、位于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喷头、位于所述水箱下表面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下端的第三凹槽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右表面的握持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底板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土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挖土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挖土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轮呈圆柱体,所述粉碎轮与所述第一竖杆轴转连接,所述粉碎齿与所述粉碎轮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施肥箱竖直放置,所述三角块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施肥架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料块左表面呈倾斜状,所述转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集料块水平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与所述转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位于所述集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集料块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集料块与所述底板及所述施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连接杆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右端与所述施肥箱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土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呈L型,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与所述施肥架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呈Z字形,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呈L型。
【专利摘要】一种土地施肥装置包括底板、挖土块、粉碎装置、施肥结构及洒水装置,底板包括第一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第一通孔、第一凹槽、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挖土块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通孔,粉碎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横杆、第一竖杆、第二凹槽、第二竖杆、第二横杆、粉碎轮及粉碎齿,施肥结构包括施肥箱、集料斗、三角块、施肥架、第一集料块、转轮、转动齿、第二集料块及连接杆,洒水装置包括水箱、第三通孔、第二支撑杆、出水管、阀门、喷头、第三支撑杆、第三凹槽及握持杆,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底板轴转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土壤进行粉碎,施肥、洒水一体化运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IPC分类】A01B49/06
【公开号】CN204907028
【申请号】CN201520687880
【发明人】赵媛媛
【申请人】赵媛媛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