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棚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206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与攀爬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施肥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3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葡萄栽培棚,包括成行成列排列的立柱I和固定于立柱I上的顶棚,还包括葡萄苗攀爬架和种植区。立柱I的行距是500cm。立柱I的行距的优选范围值是450-800cm。立柱I的列距是200cm。立柱I的列距的优选范围值是150-320cm。顶棚包括撑膜杆4、固定杆3、连接杆6、覆膜5和压膜带2。撑膜杆4由两弦杆连接形成“Λ”形。“Λ”形撑膜杆4成行排列且两端的距离与立柱I的行距相适应。“Λ”形撑膜杆4之间的距离与立柱I的列距相适应。各“ Λ”形撑膜杆4的两端对应通过固定杆3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连接杆6置于“Λ”形撑膜杆4内顶部且分别与“Λ”形撑膜杆4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架。覆膜5通过压膜带2压覆于支撑架顶面。顶棚也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顶棚。葡萄苗攀爬架由攀爬绳或攀爬线7,该攀爬绳或攀爬线7沿立柱I的行距成列排列。攀爬绳或攀爬线7的列距为50cm。攀爬绳或攀爬线7的列距的优选范围值是20-80cm。攀爬绳或攀爬线7与种植区的垂直高度为200cm ;攀爬绳或攀爬线7与种植区的垂直高度的优选范围值是100-250cm。种植区置于立柱I的行距之间的地面,该种植区包括葡萄苗种植区14和非葡萄苗种植区15。葡萄苗种植区14和非葡萄苗种植区15对应成行立柱I成行分布。葡萄苗种植区14的葡萄苗成单行种植,葡萄苗的株距是200cm。葡萄苗的株距的优选范围值是150-250cm。葡萄苗种植区14的葡萄苗也可以成多行种植。
[0031 ] 为了操作更简单方便,“ Λ”形撑膜杆4两端的夹角顶点设有过度弧。“Λ ”形撑膜杆两端的夹角顶点设有过度弧,在将覆膜覆盖顶棚操作时,不易刮破或挂破覆膜,操作更简单方便。
[0032]为了更利于葡萄苗的生长,更利于葡萄苗吸收矿质元素,葡萄果内的营养成分更均匀,品质更高,对应“Λ”形撑膜杆4两端的覆膜5两边沿与“Λ”形撑膜杆4两端端口的距离是10-50cm。由于对应“ Λ ”形撑膜杆两端的覆膜两边沿与“ Λ ”形撑膜杆两端端口的距离是10-50cm,即顶棚两侧覆膜底部与立柱有10-50cm的距离,更有利于葡萄苗上方顶棚内空气流通,有利于阳光直射于栽培棚内,更利于葡萄苗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更利于葡萄苗的生长,更利于葡萄苗吸收矿质元素,葡萄果内的营养成分更均匀,品质更高。
[0033]为了管理更方便,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更高,还包括自动施肥浇水系统,该自动施肥浇水系统包括压力池11、连通管13和肥水管9。压力池11为密闭的腔室。压力池11 一端设有入水口 12通过阀门与压力水源联通、另一端通过阀门与连通管13。压力池11顶部设有加料口 10,该加料口 10通过阀门控制加料口 10的开或关。肥水管9通过阀门与连通管13联通置于种植区内,该肥水管9设有喷水口,用于将压力池11内的肥水喷淋于种植区。浇水时直接打开肥水管9阀门即可自动浇水。施肥时,将肥料从加料口 10放入压力池11内稀释并关闭加料口 12阀门,打开肥水管9阀门、入水口 12阀门即可自动施月巴。采用自动施肥浇水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施肥、浇水,管理更方便,节约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更高。
[0034]为了实现自动化杀虫,管理更方便,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更高,还包括杀虫剂喷淋管8。杀虫剂喷淋管8通过阀门与连通管13联通且设有喷嘴。杀虫剂喷淋管8置于葡萄苗攀爬架上方。使用时,先关闭入水口 12阀门、打开加料口 10的阀门,将杀虫剂放入压力池11内稀释并关闭加料口 10的阀门,然后打开杀虫剂喷淋管8阀门、入水口12阀门即可自动杀虫,实现了自动化杀虫,管理更方便,节约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更高
[0035]为了节约建造成本,稳定性更好,两相邻的顶棚的相邻边与同一列立柱I固定连接。
【主权项】
1.一种葡萄栽培棚,包括成行成列排列的立柱(I)和固定于立柱(I)上的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葡萄苗攀爬架和种植区,所述葡萄苗攀爬架由攀爬绳或攀爬线(7),该攀爬绳或攀爬线(7)沿立柱(I)的行距成列排列;所述攀爬绳或攀爬线(7)的列距为20-80cm ;所述攀爬绳或攀爬线(7)与种植区的垂直高度为100-250cm ;所述种植区置于立柱(I)的行距之间的地面,该种植区包括葡萄苗种植区(14)和非葡萄苗种植区(15);所述葡萄苗种植区(14)和非葡萄苗种植区(15)对应成行立柱(I)成行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绳或攀爬线(7)的列距为50cm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I)的行距是450-800cm ;所述立柱(I)的列距是150_3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苗种植区(14)的葡萄苗成单行种植,葡萄苗的株距是150-25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包括撑膜杆(4)、固定杆(3)、连接杆(6)、覆膜(5)和压膜带(2);所述撑膜杆(4)由两弦杆连接形成“Λ”形;所述“Λ ”形撑膜杆(4)成行排列且两端的距离与立柱(I)的行距相适应,所述“Λ ”形撑膜杆(4)之间的距离与立柱(I)的列距相适应;所述各“ Λ ”形撑膜杆(4)的两端对应通过固定杆(3 )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所述连接杆(6)置于“Λ”形撑膜杆(4)内顶部且分别与“Λ”形撑膜杆(4)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架;所述覆膜(5)通过压膜带(2)压覆于支撑架顶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Λ ”形撑膜杆(4)两端的夹角顶点设有过度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Λ”形撑膜杆(4)两端的覆膜(5 )两边沿与“ Λ ”形撑膜杆(4 )两端端口的距离是10-50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施肥浇水系统,该自动施肥浇水系统包括压力池(11)、连通管(13)和肥水管(9);所述压力池(11)为密闭的腔室;所述压力池(11) 一端设有入水口(12)通过阀门与压力水源联通、另一端通过阀门与连通管(13);所述压力池(11)顶部设有加料口( 10),该加料口( 10)通过阀门控制加料口( 10)的开或关;所述肥水管(9)通过阀门与连通管(13)联通置于种植区内,该肥水管(9)设有喷水口,用于将压力池(11)内的肥水喷淋于种植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虫剂喷淋管(8);所述杀虫剂喷淋管(8)通过阀门与连通管(13)联通且设有喷嘴;所述杀虫剂喷淋管(8)置于葡萄苗攀爬架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的顶棚的相邻边与同一列立柱(I)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葡萄栽培棚,包括成行成列排列的立柱和固定于立柱上的顶棚,还包括葡萄苗攀爬架和种植区,所述葡萄苗攀爬架由攀爬绳或攀爬线,该攀爬绳或攀爬线沿立柱的行距成列排列;所述攀爬绳或攀爬线的列距为20-80cm;所述攀爬绳或攀爬线与种植区的垂直高度为100-250cm;所述种植区置于立柱的行距之间的地面,该种植区包括葡萄苗种植区和非葡萄苗种植区;所述葡萄苗种植区和非葡萄苗种植区对应成行立柱成行分布。
【IPC分类】A01G9/14, A01C23/04, A01G17/06, A01M7/00
【公开号】CN204929824
【申请号】CN201520741924
【发明人】李恪山
【申请人】宜章华山红林科技生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