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208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201310720188.2《鱼类行为与神经观察和研究装置及其方法》公布了一种通过普通声音、光、电、药物对鱼类刺激时的行为反应的装置及方法。中国专利201120049737.4《斑马鱼行为诱发装置》公布了一种斑马鱼的眼动反应和视动反应行为学数据分析系统。中国专利201120237172.2《一种宠物鱼游泳行为的诱发装置》公布了一种宠物鱼游泳行为诱发装置。中国专利201210100988.X《一种适合研究小型鱼类趋光行为学的装置》公布了一种小型鱼类驱光行为学的研究装置。以上实用新型都只运用了常见的光、可闻声、机械运动等人类直觉可识工具对鱼的行为进行研究,没有运用超声波技术对鱼的神经刺激反应进行研究的有效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实现了超声波技术在鱼类的神经刺激反应研究中的应用。该装置包括:
[0004]限制容器2,用于限制鱼类的活动范围;
[0005]超声波探头1,用于向限制容器2限定的鱼类的活动范围发射超声波;
[0006]所述超声波探头I安装在限制容器2的上部容器口 3上。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探头I与限制容器2的上部容器口 3无缝对接。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容器2的下部容器口是开放的,限制容器2放置在鱼缸7中,由鱼缸7通过限制容器2的下部容器口向限制容器2提供鱼和水。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容器2的下部容器口为密封的,外部通过上部容器口 3向限制容器2中放入鱼和水。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容器2内表面覆盖有吸声材料4,用于吸收超声波反射的干扰噪声。
[0011 ]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容器2上设有刻度,用于测量鱼类在限制容器2内上升和下降的距离。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容器2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4]隔板5,用于调节限制容器2的大小范围,使鱼的活动空间适应超声声场范围。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刻度尺6,用于测量鱼类在限制容器内上升和下降的距离。
[00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限制容器来限制鱼类的活动范围,通过超声波探头向限制容器限定的鱼类的活动范围发射超声波,从而实现了超声波技术在鱼类的神经刺激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一种人无法听见的声波,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会有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当超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至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有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反射),其余透过界面进入第二种介质,但会发生传播方向的偏转(折射)。
[0021]超声波技术的主要应用有超声波成像和超声辐射力刺激。超声波辐射力由于具有良好的非接触力学特性和穿透能力,将其用于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的研究具有天然的优越性。但超声辐射力对神经刺激的反应研究尚处在较初级的阶段,且对于活跃型的鱼类,其游动是无规律,这种游动行为完全可能超出超声波的声场范围,从而使超声波成像失败或不能实现对鱼的刺激;而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的,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超声声场特性决定其有一定的聚焦范围,这些特性限制了超声波技术应用的灵活性。由于存在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装置研究鱼在受超声辐射力刺激下的神经反应。
[002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几方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既能实现对鱼类的活动范围进行适当控制,又能完全适应超声波的直线传播和声场特性。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类神经刺激反应研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0024]限制容器2,用于限制鱼类的活动范围;
[0025]超声波探头1,用于向限制容器2限定的鱼类的活动范围发射超声波。
[0026]具体实施时,超声波探头I安装在限制容器2的上部容器口 3上。
[0027]具体实施时,由超声波探头I产生的超声波需要经过中间媒介传播才可以作用于鱼的身上。但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超声能量会被介质吸收,超声能量被介质吸收的特性表现为:在气体中被吸收最大,液体中被吸收较小,固体中吸收最小,在空气中的吸收系数比在水中约大一千倍。另外,声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决定于两种介质的声阻差,声阻差越大,反射程度也越大,(介质的密度和声速的乘积叫介质的声阻)。声头与空气间反射近于100%。所以从超声波探头I到鱼之间介质越多越不利于超声波的利用。
[0028]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减少从超声波探头I到鱼之间介质,具体的可以设计一种结构以排除空气,使得超声波探头I到鱼之间的只有水这一种介质。而如果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超声波探头I与限制容器2的容器口 3无缝对接,同时超声波探头I直接浸入到限制容器2中的水里面的,这样避免声波与空气接触,排除了空气的反射,会减少超声能丧失,有效提高了超声波的利用。
[0029]具体实施时,超声波探头I和限制容器2的容器口 3的形状可以是任意样式的,只需要能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或者说匹配)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将限制容器2的容器口 3设计成了如图1所示的倾斜喇叭口方式。另外,还可以将限制容器2的容器口 3设计成其他的包裹形式,如圆形、锥形等等。
[0030]对于活跃型的鱼类,其在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游动状态的,包括上下、前后、左右无规律性的游动。这种游动行为完全可能超出超声波的声场范围,从而成像失败或不能实现对鱼的刺激。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限制容器2,可以将鱼的游动范围缩小到超声波的声场范围之内,从而有效的适配超声波特性,解决因鱼的游动引起的超范围问题,实现超声波技术在鱼类的神经刺激反应研究应用。
[0031]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