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产生装置及其排气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50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空气管,以及包含可以排出氧气气泡的氧气管,除了可以维持水中的含氧量于一定值的外,更可以依据水中的水产养殖生物的生理状态,适时借助氧气气泡提升水中的含氧量,如此可以确保水中的水产养殖生物不致因为长途运送的缺氧问题而降低存活机率,为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9]图1:现有气泡产生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0]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31]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0032]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33]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0034]〔本实用新型〕
[0035]I 气体供应组件
[0036]11 空气供应单元 111空气输出端
[0037]12 氧气供应单元 121氧气输出端
[0038]2空气管
[0039]21 空气容室22空气排出部
[0040]23 空气入口24空气导入接头
[0041]241 空气导入口242空气导出口
[0042]3氧气管
[0043]31 氧气容室32氧气排出部
[0044]33 氧气入口34氧气导入接头
[0045]341 氧气导入口342氧气导出口
[0046]4配重体
[0047]5定形件
[0048]51 框52强化肋
[0049]C 结合件P1、P2管路
[0050]〔现有技术〕
[0051]9 现有气泡产生装置
[0052]91 座体911空气容室
[0053]912 空气排出孔92空气导管
[0054]93 帮浦94配重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56]请参照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是包含一气体供应组件1、一空气管2及一氧气管3,进而当该气泡产生装置容置于水中时,可以经由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分别排出空气及氧气,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其中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可以共同组成一排气组件,例如能够以至少一结合件C使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相互结合。
[0057]详而言之,该气体供应组件I是可以包含一空气供应单元11及一氧气供应单元12,该空气供应单元11具有一空气输出端111,该空气输出端111连接该空气管2,以使自该空气输出端111输出的空气可以进入该空气管2,该氧气供应单元12具有一氧气输出端121,该氧气输出端121连接该氧气管3,以使自该氧气输出端121输出的氧气可以进入该氧气管3 ;举例而言,该空气供应单元11可以为一帮浦,该氧气供应单元12可以为一高压氧气瓶。
[0058]该空气管2的内部具有一空气容室21,该空气容室21连接该空气供应单元11的空气输出端111,该空气管2另具有连通该空气容室21的一空气排出部22,如此自该空气输出端111输出的空气可以进入该空气容室21,续经由该空气排出部22排出至水中,以于水中形成空气气泡。举例而言,该空气排出部22可以为贯穿该空气管2的管壁的一空气排出孔,或者如图2、3所示,为贯穿该空气管2的管壁的数个空气排出孔,于此不加以限制。
[0059]该空气管2另具有连通该空气输出端111的至少一空气入口 23,该至少一空气入口 23连通该空气容室21 ;举例而言,该空气管2可以具于一端形成单一个空气入口 23,且该空气管2的另一端为一封闭端,该单一个空气入口 23可以经由一管路连通该空气输出端111 (图未示);又或者,如图2、3所示,该空气管2的相对二端则分别形成一空气入口 23(共有二个空气入口 23),此时较佳可以搭配使用一空气导入接头24,该空气导入接头24包含相互连通的一空气导入口 241及二空气导出口 242,该空气导入口 241可以经由一管路Pl连通该空气输出端111,该二空气导出口 242分别连通该二空气入口 23,如此自该空气输出端111输送的空气即可以经由该至少一空气入口 23进入该空气容室21,并经由该空气排出部22于水中形成空气气泡。此外,该空气管2较佳可以为可弯曲形变的可挠管,如此可以依据使用者需求缠绕成为各种不同的态样,以扩大用以排出空气气泡的空气排出部22的面积,进而可以提升于水中形成空气气泡的效率。
[0060]该氧气管3的内部具有一氧气容室31,该氧气容室31连接该氧气供应单元12的氧气输出端121,该氧气管3另具有连通该氧气容室31的一氧气排出部32,因而自该氧气输出端121输出的氧气可以进入该氧气容室31,再经由该氧气排出部22排出至水中,而于水中形成氧气气泡。举例而言,该氧气排出部32可以为贯穿该氧气管3的管壁的一氧气排出孔,或者如图2、3所示,为贯穿该氧气管3的管壁的数个氧气排出孔,于此不加以限制。
[0061]该氧气管3另具有连通该氧气输出端121的至少一氧气入口 33,该至少一氧气入口 33连通该氧气容室32,该至少一氧气入口 3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且位于该氧气管3的一端(此时该氧气管3的另一端为一封闭端,图未示),或者可以如图2、3所示,该氧气管3的相对二端分别形成一氧气入口 33 (使该至少一氧气入口 33的数量为二个),即可以搭配包含相互连通的一氧气导入口 341及二氧气导出口 342的一氧气导入接头34共同使用,使该氧气导入口 341可以经由一管路P2连通该氧气输出端121,该二氧气导出口 342分别连通该二氧气入口 33,此时自该氧气输出端121输送的氧气可以经由该氧气导入接头34、该二氧气入口 33进入该氧气容室31,续经由该氧气排出部32于水中形成氧气气泡。
[0062]此外,为了防止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于形成空气气泡及氧气气泡时过度晃动,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是可以由任何能够沉置于水中的材质制成,或者,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也可以由数个固定件(图未示)固定于水中,又或者,包含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的排气组件也可以另包含至少一配重体4,该至少一配重体4是结合于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且可以由任何能够沉置于水中的材质制成,但是其数量及形态于此不予以限制,仅需确保可以使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沉潜于水中即可。举例而言,于该第一实施例中,该排气组件是包含数个配重体4,且各该配重体4是由该结合件C (例如可以为束套环或环扣)结合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如此可以借助该数个配重体4的平均设置,使该排气组件(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足以平稳置于水中,而不致发生晃动或倾倒。
[0063]续请参照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大抵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包含该气体供应组件1、该空气管2、该氧气管3及该至少一配重体4,该第二实施例的气泡产生装置的排气组件另包含一定形件5,且该定形件5可以借助该至少一结合件C结合该空气管2或该氧气管3,或者如图4、5所示,由该至少一结合件C使该空气管2及该氧气管3均结合于该定形件5。
[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