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749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
现有的蜂蜜制备方法一般是采用超滤法,该方法利用一组具有一定大小孔径的高分子膜,在外力的作用下,强迫蜂蜜流体流经该膜,从而使得小于该膜孔径的物质分子被通过,而大于该膜孔径的物质分子被分离,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该加工方法的缺点在于,蜂蜜原料内含的杂质往往较多,大小不一,给超滤膜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能耗大、超滤速度慢、容易堵塞滤膜等,为此,常常需要适当加大膜的孔径。但不容忽视的是,加大膜孔径后,对蜂蜜导致结晶和酸败起关键作用的杂蛋白的去除效果却大大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滤速度快、滤净率高、能耗低的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它采用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将原蜜加水稀释一倍,加热至60~70℃,搅拌均匀;然后采用板框压滤机对蜂蜜稀释液进行初滤,所述的板框压滤机中填充硅藻土、氢氧化铝或纤维素作为助滤剂;再将滤过的稀释液通过超滤机进行超滤,所述的超滤机采用至少一组2-10万分子量的超滤膜;最后真空浓缩滤液至80~90%(重量)浓度。
所述的超滤机采用三组分子量分别为2万、5万、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实验证明,采用本法制备的蜂蜜,与采用现有技术制备的蜂蜜相比,产生了以下积极效果1.澄明度实验通过测定透光率(T%)来进行澄明度评价,以水的T%按100%计,本法制备的蜂蜜较现有工艺提高15~20%。
2.酶值酶值大小直接反映蜂蜜的新鲜程度,是评价蜂蜜成熟度及加工工艺优劣的指标之一。采用本法制备的蜂蜜酶值非常稳定,而用现有工艺制备的蜂蜜酶值呈无规律变化。
3.结晶性用本法制备的蜂蜜,在通常最易结晶的温度条件下(18℃~20℃),一年内绝无结晶发生。而用现有技术处理的蜂蜜,在6~9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发生部分和完全结晶现象。
4.色泽色泽的深浅程度是糖受热褐变及杂质参与褐变反应的综合结果。我们选用3种不同色泽的原蜜进行加工,发现本法比现有技术工艺更能降低色泽,平均可降低色度4mm卜方特值以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原料采用杂蜜,色度为140mm卜方特值,透光率40%,酶值5.2μ。将杂蜜加水稀释一倍,加热至60~65℃,搅拌直至溶液均匀,然后以硅藻土填充板框压滤机,过滤蜂蜜稀释液,将滤过的稀释液通过超滤机超滤,超滤机采用三组分子量分别为2万、5万、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然后真空浓缩滤液至82%(重量)的浓度即可。
成品取样分析,色度为65mm卜方特值,透光率80%,酶值5.0μ,从1998年9月常温放置至今,没有结晶现象发生。而同时以现有技术直接超滤的成品经取样分析,色度为69mm卜方特值,透光率70%,酶值4.5μ,1998年9月起常温放置,1999年3月见沉淀,1999年6月结晶已达20%。
实施例2原料采用油菜花原蜜,色度为87mm卜方特值,透光率65%,酶值10.2μ。将原蜜加水稀释一倍,加热至65-68℃,搅拌均匀,然后以纤维素填充板框压滤机,过滤蜂蜜稀释液,将滤过的稀释液通过超滤机超滤,超滤机采用三组分别为2万、5万、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然后真空浓缩滤液至88%(重量)的浓度即可。
成品取样分析,色度为30mm卜方特值,透光率为95%,酶值9.2μ。从1998年9月起在冰箱4℃放置,一年内没有结晶。而同时以现有技术直接超滤的蜂蜜成品的色度为35mm,透光率82%,酶值8.8μ,样品1998年9月起在冰箱4℃放置,1999年5月结晶已达100%。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将原蜜加水稀释一倍,加热至60~70℃,搅拌均匀;然后采用板框压滤机对蜂蜜稀释液进行初滤,所述的板框压滤机中填充硅藻土、氢氧化铝或纤维素作为助滤剂;再将滤过的稀释液通过超滤机进行超滤,所述的超滤机采用至少一组2~10万分子量的超滤膜;最后真空浓缩滤液至80~90%(重量)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机采用三组分子量分别为2万、5万、10万的超滤膜进行超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不易结晶蜂蜜的制备方法,它采用初滤结合多组超滤的技术手段,有效地将原蜜中的杂质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超滤速度快、滤净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23L1/076GK1315140SQ0011531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0日
发明者杨庆隆 申请人:上海大承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