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5582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城市(镇)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A-B法、深井曝气法等处理来自市政管网的生活污水。这些都是成熟而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全世界广泛应用。
由于污水在排入市政管网前未经有效处理,且市政管网污水在排入污水处理厂前也未进行有效处理,造成污水处理厂投资较高,且运行成本巨大。根据已建、在建及拟建污水厂的情况,吨水造价在1500-2000元之间,运行费用在08-1.4元/吨之间。根据这个比例测算我国尚未投入建设的城市污水厂需要一次性投资1000亿以上。如果加上市政管网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年运行费在250亿元以上。我国的城市污水厂建设资金90%来自各种贷款。如果每年有200亿元用于城市污水建设,每个项目的平均还贷期10年,数年后平均每年偿还本息将超过300亿元,仅运行费用及本息将占我国GDP的1%以上。如此庞大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是不堪重负的,可以断言,目前这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式,三年后,污水处理厂将成为政府的沉重的包袱,其中将有30%以上污水厂将因缺乏运转资金而停运,大批污水处理厂将被闲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污水处理费用昂贵、工艺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每毫升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有活菌数大于3.0×109,其中所述活菌中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的比例为6∶3∶4∶4∶3。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微生物菌剂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得到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再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得到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所述优化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的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b)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培养即获得产品,所述优化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在混合培养基中在5-37℃,PH值6.5-8液态条件下培养7-10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分离后的菌群分三次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液中,三次的投放量之比为3∶3∶2。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中,所述三次投放的时间间隔为一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物中的分离后的菌群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优化富集培养15-20天。
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中,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本发明使高效菌群和本土菌群的自净和处理能力同时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些微生物依靠相互间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组成复杂、结构稳定,通过不断增殖、氧化分解环境中大量的有机物,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且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对城市化粪池、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效果明显,COD平均处理率达到81.6%,污泥削减67%左右。且在污水污泥的处理过程中无需设备、操作方便,可极大的提高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流的质量,降低后续二级污水处理厂三分之二以上的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将原始混合菌群通过人工培养、驯化诱导,生成本可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本发明可使微生物菌剂尽快适应需处理的环境,并迅速与需要处理的环境中原本具备分解能力的菌群(本土菌群)融为一体,使微生物菌剂中的高效菌群和本土菌群的自净和处理能力同时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些微生物依靠相互间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组成复杂、结构稳定,通过不断增殖、氧化分解环境中大量的有机物,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且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中,每毫升包含的活菌数大于3.0×109个,其中的活菌中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上述菌种的比例可以为6∶3∶4∶4∶3(例如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上述各菌种依靠相互间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组成复杂、结构稳定的整体。当然,该菌剂中还可包括其他菌种且比例也可有所不同,但其处理效果相对上述比例的菌剂稍差。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得到首先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其中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在该步骤中,原始混合菌群在混合培养基中在5-37℃,PH值6.5-8液态条件下培养7-10天。在温度为25℃-30℃下效果更好。
然后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使混合液沉淀后取上层液体)并将分离后的菌群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液中并密封容器进行优化富集培养(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优化富集培养15-20天)即获得目标菌群,优化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的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为提高培养效果,可将分离后的菌群分三次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液中,三次的投放量之比可为3∶3∶2。每次投放的时间间隔为一天。
每100公斤上述的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当然,上述混合培养基中的各组分的含量并不一定要非常精确。
在进行污水污泥处理时,只须将微生物菌剂置入化粪池第一槽、第二槽的污水污泥中,或者置入市政管网源头口处(添加量一般为重量百分比1/1000-1.5/1000),在不影响化粪池及市政管网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有效处理污水污泥。实验证明,微生物菌剂投放一定时间后(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化粪池及市政管网出口处的COD平均去除率为81.6%,污泥可削减67%左右。
以下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深圳河是深圳与香港的界河,大致呈东西走向,接纳纵贯市区南北的主要支流。特区建设之初,由于市政排污系统不完善,造成水体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城市景观。深圳河除几条支流水污染以外,还存在其他原因用户乱接乱排现象严重,污废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系统最终汇入河道;市政设施不配套,个别污水没有出路,改排雨水管渠;阳台改厨房,废水及洗衣废水接入雨水系统;城中旧村、住宅小区合流之污水排放入河;河流下游片区污水管道堵塞严重,污水改排雨水系统等。
华强路雨水渠就是污水排放源之一。通过截排每天还有约20000立方米左右的污水排入深圳河,平均COD 201mg/L。由于污水来自于300多个化粪池,无法集中处理。
在进行治理时,直接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首先在3000多师生的深圳市滨河中学三个化粪池(平均每天产生污水150多立方米)以及福田保税区化粪池(平均每天产生污水80多立方米),在不影响化粪池设施的情况下,分三次将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在化粪池第一槽、第二槽按千分之一比例接种。七天后,每天在所有厕所按万分之三的比例进行喷洒,连续十天。处理前后结果经环保部门检测COD去除率为81.6%,污泥削减67%,厕所无处理前的臭味。
表1、表2是化粪池污水污泥处理检测结果


表1化粪池COD及污泥处理结果

表2对化粪池生活污水总氮、磷酸盐处理检测结果(mg/L)在运用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处理时,微生物菌剂的加入量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正常城市化粪池、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污泥投入量为1/1000-1.5/1000(重量百分比),要求并不很严格。若需快速处理,则加大投入量即可。
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化粪池和市政管网的污水污泥处理后,可极大的提高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流的质量,降低后续二级污水处理厂三分之二以上的处理成本(污水处理厂只需作简单的微曝气、沉淀后即达到排放标准)。由于对城市化粪池、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效果明显,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再建设投资,所以有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毫升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有活菌数大于3.0×109,其中所述活菌中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巨大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褐腐菌、厌氧梭菌的比例为6∶3∶4∶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得到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再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得到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所述优化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的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5.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始混合菌群按照重量百分比1%-45%投加到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其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包括有巨大芽孢杆菌30%、反硝化细菌15%、乳酸菌20%、褐腐菌20%、厌氧梭菌15%;(b)通过生化及镜检分离优化富集培养培养即获得产品,所述优化富集培养时投放的分离后菌群、混合培养基、水的重量比为4∶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原始混合菌群在混合培养基中在5-37℃,PH值6.5-8液态条件下培养7-10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分离后的菌群分三次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液中,三次的投放量之比为3∶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投放的时间间隔为一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投入混合培养基和水的混合物中的分离后的菌群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优化富集培养15-20天。
10.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公斤所述混合培养基中包括甘草1公斤、硫酸镁50克、磷酸氢二钾50克、甘露醇20克、纤维素液4公斤、酵母膏3公斤、葡萄糖10公斤、蔗糖30公斤、酒石酸钾钠50克、叶酸3克、硝酸氨50克、水50公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化粪池和市政管网污水污泥的微生物菌剂,每毫升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含有活菌数大于3.0×10
文档编号C12R1/225GK1928072SQ20061006089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
发明者宗绪成 申请人:宗绪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