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87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制作方法
一种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产业化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产业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 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
茶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饮料,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饮品"。我国是传统的 茶叶生产与出口大国,素有"茶的故乡"之称, 一直位于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 领域前列。但由于我国加入WTO前后,欧盟等发达国家设置技术壁垒,对茶叶 的卫生质量,尤其是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等指标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如增加 农残检测项目,降低农药和铅含量的允许残留量标准,致使我国茶叶在国际市 场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严重的危险,出口严重受阻。而且,我国茶叶生产因管 理粗放,尤其是滥用、乱用化学农药,茶园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造成产品 检测时有超标现象发生,在茶叶出口贸易中多次发生销毁和索赔现象。当时我 国针对出口要求的低农残和有机茶生产技术的研究尤其是产业化示范推广还才 起步。我公司作为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排全国第三位), 有责任和义务重振茶叶这个传统产业的昔日雄风,同时作为外向型企业,其产 品结构必须及时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适销对路,才具有市场竞争力。经反复 论证,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推广是我国茶 业与国际贸易接轨的唯一有效途径,我司确定并幵展了 "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 茶和有机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当前茶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找到了低农残茶 与有机茶优质高效生产的有效方法。发明创新点是
1、 研究手段创新应用先进的排序、聚类、和GIS信息系统对茶园害虫、 天敌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进行了全面分析。
2、 采用先进的茶园种植新技术合理组装,保证茶叶鲜叶原料的优质高产高 效。"大集中,小分散","山顶戴帽子,山脚穿鞋子,山腰围裙子"的茶园生态 种植模式;选用优良的茶树种苗;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茶叶产量 和内质;人工除草,并保留弱势杂草;最先提出和实施茶园病虫生态调控配套技 术,比现行的综合防治更注重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更强调病虫的预防而不是 简单的杀灭;低农残茶辅以"一统(统一货源)","二结合(采防结合,化防 与生防结合)","三选(选好农药品种,选择防治重点,选准防治时期)"的适 当有效韵化学防治技术;采用适当增加机采茶树的高度、改善茶园中公路路面、 改善制茶设施的卫生、将原来的土炉改为金属热风炉等降低茶叶铅含量的综合
3方法。
3、 采用先进的全程质量保证体系和改进部分工艺的加工创新控制茶叶加工、 储藏、运输全过程安全、卫生和可追溯,保证最终产品优质高效,具有国际竞 争力。加工工艺创新有①首创了在红碎茶加工工艺中引进"包揉"工序,改 进"锤切"工序。利用揉切去梗,捶切成型,包揉进一步成型、成色,达到提 高精制率和茶叶容重,增加颗粒的目的,解决了机采鲜叶加工出口红碎茶的去 梗问题和提高红碎茶的颗粒和縮小容重的方法。②采用"隔离法"加工有机花 茶,达到了既保证茶胚吸香又防止被茉莉花污染的目的。
4、 采用科学实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并分别采用"统一管 理型"、"专业防治型"、"利益制约型"三种管理类型,保证了项目的关键技术
及时推广到全省21个品牌茶基地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


附图是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技术路线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1. 技术路线
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根据生产基地的环境、茶 园概况、加工厂及加工设备、生产历史、生产经营类型等确定低农残茶、绿色 食品茶及有机茶的生产基地类型,设计出各生产基地的配套技术方案。在生产 基地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为生产基地制订质量管理体系。采用研究一试验一推 广—示范的技术路线,再总结出完整的配套技术方案。
2. 技术原理
(1) 应用生态学中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原理研究解决病虫草害的生物防 治技术问题。
(2) 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研究害虫与天敌的生态位及生态调控,减 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研究确定有机茶和无公害 茶叶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及保证措施。
(4) 应用统筹学与系统工程学原理,组装和配套低农残茶与有机茶生产"从 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和监测体系"。
3. 实施方式
(1)根据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低农残茶和有机茶的具体要求,对新开 发的茶园采用"大集中,小分散"和"山顶戴帽子,山脚穿鞋子,山腰围裙子" 的种植模式,保护茶园生态环境。(2) 对生产基地原有的茶园采取种植防风林,行道树,植草坡,低产茶园 进行"改土、改种、改园"的"三改"措施,对部分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树 势衰老的茶园退茶还林,退茶种果,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3)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改进栽培管理措施,推广良种;减少化肥 使用,增施有机肥,尤其使用枯饼、绿肥等农家肥,应用氨基酸叶面肥等提高 茶叶产量和内质;对有机茶园完全不用化肥,用枯饼、农家肥代替;对茶园杂 草不强调除草务尽,保留一定的弱势杂草等;维持了土壤肥力,提高了鲜叶内 质。
(4) 应用排序、聚类、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茶园生物群落结构和 害虫——天敌的季节动态、主要茶树害虫的分布扩散规律,为茶园病虫害生态 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5) 应用性激素、病毒、细菌、尾孢虫座孢菌、苦参碱等新生物制剂来防 治茶园害虫,再结合农业技术,人工防治,利用生态调控的配套技术,解决有 机茶园的病虫防治问题。
(6) 在茶园管理模式上采用三种方式①统一管理型茶园统一培管、统 一采摘、统一制订防治方案。②专业防治型茶园由各家各户管理,但培管、 采摘、除草、病虫害防治由农户按时通知专业队伍操作。③利益制约型主管 部门对茶农技术指导,培管、采摘、除草、病虫害防治由农户自行操作,大家 互相监督,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所有农户的销售,由经济利益相互制约。
(7) 摸索降低茶叶铅含量的关键点
铅含量是一个国际上非常敏感、普遍关注的问题。引起铅含量超标的原因 有①茶叶表面所带土壤;②灰尘污染;③炉灶漏烟带进煤灰污染;④根系吸 收土壤中的铅;⑤茶树的树龄较长,或茶叶粗老;⑥加工机器磨损等。
降低铅含量的方法有①适当增加机采茶树的高度(树太矮,雨水易将泥土 带到茶叶上);②改善茶园中公路路面,减少灰尘;③改善制茶设施的卫生(如 萎凋槽和萎凋地面的卫生);④改善炉灶,将原来的土炉改为金属热风炉。
(8) 改造老茶厂,添置新的机械设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控制茶叶加工全 过程,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合格和可追溯性,并改进部分工艺流程
① 对机采红碎茶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传统工艺加工的产品梗多、色泽枯黄、 容重大。新工艺增加"捶切"工序,利用揉切去梗,捶切成型,包揉进一步成 型、成色,达到提高精制率和茶叶容重,增加颗粒的目的,解决机采鲜叶加工 出口红碎茶的去梗问题和提高红碎茶的颗粒和縮小容重的方法。
② 用"隔离法"加工有机花茶的关键技术,即为了达到茉莉花不污染有机 茶而又要让茶胚吸泰的目的,采用用双层塑料网将茶、花隔离,使花不直接接 触茶胚,只让挥发性的香气物质吸到茶叶中,解决用常规茉莉鲜花加工有机花茶的技术难题。
(9) 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建立有机茶操作规程,减少第二次污染。
(10) 制定基地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生产、监测、检验手段,使整个配套技 术适用、全面、可操作性强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采用先进的茶园种植新技术合理组装,保证茶叶鲜叶原料的优质高产高效。推广“大集中,小分散”,“山顶戴帽子,山脚穿鞋子,山腰围裙子”的茶园生态种植模式;选用优良的茶树种苗;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茶叶产量和内质;人工除草,并保留弱势杂草;最先提出和实施茶园病虫生态调控配套技术,比现行的综合防治更注重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更强调病虫的预防而不是简单的杀灭;低农残茶辅以“一统(统一货源)”,“二结合(采防结合,化防与生防结合)”,“三选(选好农药品种,选择防治重点,选准防治时期)”的适当有效的化学防治技术;采用适当增加机采茶树的高度、改善茶园中公路路面、改善制茶设施的卫生、将原来的土炉改为金属热风炉等降低茶叶铅含量的综合方法。
2、 首创了在红碎茶加工工艺中引进"包揉"工序,改进"锤切"工序。利 用揉切去梗,捶切成型,包揉进一步成型、成色,达到提高精制率和茶叶容重, 增加颗粒的目的,解决了机采鲜叶加工出口红碎茶的去梗问题和提高红碎茶的 颗粒和縮小容重的方法。
3、 采用"隔离法"加工有机花茶,达到了既保证茶胚吸香又防止被茉莉 花污染的目的。
全文摘要
一种出口优质高效低农残茶与有机茶产业化关键技术是针对当前国际国内茶叶新形势并结合我国实际而设计的,是根据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茶叶的生产类型,设计出配套的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运用系统研究的原理,保护茶园生态环境;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选育和推广良种以提高茶叶内质;通过破坏茶树病虫害的生存繁殖环境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及农药残留;通过控制茶叶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减少二次污染;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使茶叶生产加工安全化、工业化、标准化;通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和“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的技术路线,在全省推广应用,确保“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体系”的实施。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524102SQ20081014359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3日
发明者吴浩人, 周重旺, 钟 尹, 张运北, 罗向上, 谭济才, 黎明星 申请人: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