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梅汤豆浆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60025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酸梅汤豆浆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酸梅汤豆浆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涉及豆制品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酸梅汤豆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豆浆味甘、性平,其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有健脾养胃、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利尿、润肤美容之功效。豆浆是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动肪硬化、缺铁性贫血、气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柠檬是一种营养和药用价值都极高的水果,其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除了糖类以外,还有钙、磷、铁及维生素Bi、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等。其味道之所以比其他柑橘更酸、更苦,是因为其中有机酸的含量高达6.4%,比橘子、橙子等水果高出十几倍。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挥发油以及橙皮甙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柠檬有“生津止渴、和胃降逆、化痰止咳”之功效。胃气不和或觉得恶心、不想吃饭的时候,吃点柠檬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通常豆浆的生产方法,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工业化生产,其本质都是将原料大豆经过磨浆、煮浆、杀菌制成豆浆,其缺点是所制得的豆浆营养成分比较单一,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营养成分单一的豆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营养丰富,又具有食疗和保健效果的酸梅汤豆浆,以及制备该酸梅汤豆浆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酸梅汤豆浆,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大豆原料3. 5-6. 5%、饮用水40-55%、 酸梅汤40-55%、稳定剂0. 3-0. 5% ;所述酸梅汤包括山楂、杨梅、柠檬等水果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黄原胶、果胶、卡拉胶或羧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大豆原料、饮用水、酸梅汤、稳定剂的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原料4. 74%、饮用水47. 43%、酸梅汤47. 43%、稳定剂0.4%o一种酸梅汤豆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与饮用水按3. 5-6. 5%、40_55%比例配好,水温在20_30°C 浸泡5-12小时后磨浆,去除豆渣,再将除渣后的豆浆加热至95-99°C煮浆;2)取酸梅汤按重量百分比为40_55%,并杀菌处理;
3)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勻,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0. 3-0. 5% ;4)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勻,并在均质压力为13_22Mpa进行均质处理;5)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在121°C下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秒;6)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灌装。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传统的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酸梅汤,所得的酸梅汤豆浆既具有果汁饮料清凉可口的优点,又具有独特的豆浆风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矿物质,具有消署去火、止渴生津、驻容养颜之功效,尤其适合夏季饮用;该酸梅汤豆浆由于具有山楂、杨梅、柠檬等水果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又具有豆浆独有的风味和营养,从而保证了该酸梅汤豆浆具有食疗和保健的效果。此外,本发明所述酸梅汤豆浆的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规模不受限制,值得推广应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与饮用水按3. 5%、48%比例配好,水温在20°C浸泡12小时后磨浆,去除豆渣,再将除渣后的豆浆加热至95°C煮浆;2)取酸梅汤按重量百分比为48%,并杀菌处理;3)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勻,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0.5% ;4)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勻,并在均质压力为13_22Mpa进行均质处理;5)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在121°C下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秒;6)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灌装。实施例2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与饮用水按6. 5%,46. 6%比例配好,水温在30°C浸泡5小时后磨浆,去除豆渣,再将除渣后的豆浆加热至99°C煮浆;2)取酸梅汤按重量百分比为46. 4%,并杀菌处理;3)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勻,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0.3% ;4)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勻,并在均质压力为13_22Mpa进行均质处理;5)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在121°C下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秒;6)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灌装。实施例3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与饮用水按4. 74%,47. 43%比例配好,水温在25°C浸泡8小时后磨浆,去除豆渣,再将除渣后的豆浆加热至98°C煮浆;2)取酸梅汤按重量百分比为47. 43%,并杀菌处理;3)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勻,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0.4% ;
4)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勻,并在均质压力为13_22Mpa进行均质处理;5)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在121°C下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秒;6)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灌装。实施例41)将精选的15kg大豆原料与150kg饮用水配好,水温在25°C浸泡9小时后磨浆, 去除豆渣,再将除渣后的豆浆加热至97°C煮浆;2)取150kg酸梅汤,并杀菌处理;3)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勻,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0.4% ;4)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勻,并在均质压力为13_22Mpa进行均质处理;5)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在121°C下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秒;6)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灌装。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酸梅汤豆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大豆原料3. 5-6.5%、饮用水 40-55%、酸梅汤 40-55%、稳定剂 0. 3-0. 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梅汤豆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梅汤包括山楂、杨梅、柠檬等水果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梅汤豆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黄原胶、果胶、卡拉胶或羧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酸梅汤豆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原料、饮用水、酸梅汤、稳定剂的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原料4. 74%、饮用水47. 43%、酸梅汤47. 43%、稳定剂 0. 4%。
5.一种酸梅汤豆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与饮用水按3.5-6. 5%、40-55%比例配好,水温在20_30°C浸泡 5-12小时后磨浆,去除豆渣,再将除渣后的豆浆加热至95-99°C煮浆;2)取酸梅汤按重量百分比为40-55%,并杀菌处理;3)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勻,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所述稳定剂的质量含量为 0. 3-0. 5% ;4)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勻,并在均质压力为13-22Mpa进行均质处理;5)将均质后的混合溶液在121°C下进行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秒;6)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灌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梅汤豆浆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酸梅汤豆浆包括大豆原料、饮用水、酸梅汤、稳定剂等组分,其生产步骤包括将大豆原料浸泡后磨浆、煮浆,取酸梅汤,并杀菌处理,将豆浆与杀菌后的酸梅汤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进行调配,将调配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并进行均质和杀菌处理,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酸梅汤豆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述酸梅汤豆浆由于具有山楂、杨梅、柠檬等水果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又具有豆浆独有的风味和营养,从而保证了该酸梅汤豆浆具有食疗和保健的效果;所述酸梅汤豆浆的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规模不受限制。
文档编号A23C11/10GK102488015SQ20111042207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单志明, 张中利, 陈卫江 申请人:上海艺杏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