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茶叶齿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3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筒茶叶齿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指双筒茶叶齿切机。
背景技术
鲜茶采集后经杀青、揉捻、炒干成粗制茶,粗制茶大小片混杂、良莠不齐,需经分筛、齿切、再分筛、拣梗等工序后,加工成珠茶等精制茶。现有专用于切碎粗制茶的齿切机都是单辊筒,产量低,占地面积较大。现有技术的切碎装置,有的用铁丝网辊筒,刚性不足,强度不够,制造难度还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的双筒茶叶齿切机,成倍提高切茶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双筒茶叶齿切机包括齿辊、齿板、调节丝杆、进料斗,出料斗,齿辊由电机驱动着旋转;齿辊及齿板是双份的,齿辊由阵列在辊筒上的多个棘轮组成;与齿辊配合的齿板上有许多矩形缺口,其缺口正好容纳齿辊的棘轮宽松地通过,其配合间隙在1-3毫米之间。齿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两端插入固定座的圆孔里可以旋转,固定座的半圆形顶盖上设置了螺丝,拧紧后可以固定齿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配合角度;固定座的侧面连接着调节丝杆,拧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杆可以调整齿板与齿辊之间的配合间隙,便于控制切断茶叶的大小规格。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筒茶叶齿切机,切碎速度快,大小均勻,碎茶率低,规格可调;且双筒茶叶齿切机结构简单,造价低,维修方便。

图1为双筒茶叶齿切机的茶叶走向和齿辊旋转示意图;图2为双筒茶叶齿切机的俯视图(拆去进料斗时);[0010]图3是双齿辊、齿板配合立体图;图4是齿辊、齿板分解结构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齿辊、11棘齿,2齿板、21缺口、22固定座、23固定轴,24螺丝;3调节丝杆,4进料斗,5出料斗,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双筒茶叶齿切机包括二支齿辊1、二块齿板2、四支调节丝杆3、进料斗4,出料斗5 ;往进料斗4里倒入烘干了的粗制茶,进料斗4下部的两个长条形出口下面设置了齿辊1和与其配合的齿板2,齿辊1由电机6驱动着旋转,粗制茶被齿辊1上面阵列着的多个棘齿11推动着通过齿板2的矩形缺口 21时被切碎,切碎的大小可以调节齿辊1与齿板2之间的间隙及齿板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来控制。切碎后的茶叶从出料斗5流出,送去进行下一个制作工序。齿板2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轴23上,固定轴23的两端插入固定座22的圆孔里可以旋转,固定座22的半圆形顶盖上设置了二个螺丝24,本实施例把齿板2旋转到与水平面之间呈30度角时,拧紧螺丝24,从而把齿板的倾斜角度固定下来;固定座22的侧面连接着调节丝杆3,拧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杆3可以调整齿板2与齿辊1之间的相对距离,藉以控制切断茶叶的大小规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筒茶叶齿切机由于设置了两套齿辊1与齿板2,所以产量成倍提高,且调整方便,结构简单、容易维修。
权利要求1.双筒茶叶齿切机包括进料斗,齿辊、齿板、调节螺丝、出料斗,齿辊由电机驱动着旋转;其特征在于齿辊及齿板是双份的;所述的齿辊由阵列在辊筒上的多个棘轮组成;与齿辊配合的齿板上有许多矩形缺口,其缺口正好容纳齿辊的棘轮宽松地通过,其配合间隙在1-3毫米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茶叶齿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两端插入固定座的圆孔里可以旋转,固定座的半圆形顶盖上设置了螺丝, 拧紧后可以固定齿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配合角度;固定座的侧面连接着调节丝杆,拧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杆可以调整齿板与齿辊之间的配合间隙。
专利摘要双筒茶叶齿切机包括齿辊、齿板、调节丝杆、进料斗,出料斗,齿辊由电机驱动着旋转;齿辊及齿板是双份的,齿辊由阵列在辊筒上的多个棘轮组成;与齿辊配合的齿板上有许多矩形缺口正好容纳齿辊的棘轮宽松地通过,其配合间隙在1-3毫米之间。齿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两端插入固定座的圆孔里可以旋转,固定座的半圆形顶盖上设置了螺丝,拧紧后可以固定齿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固定座的侧面连接着调节丝杆,拧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杆可以调整齿板与齿辊之间的配合间隙。粗制茶被齿辊上面阵列着的多个棘齿推动着通过齿板的矩形缺口时被切碎,切碎的大小可以调节齿辊与齿板之间的间隙及齿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来控制。本实用新型产量高,结构简单、易调整。
文档编号A23F3/12GK202135657SQ2011202055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吴健浩 申请人:嵊州市康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