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7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炒茶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炒制茶叶的炒茶锅,特别是一种加热效率高并且耗能低的炒茶锅,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的炒制分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两种,炒茶锅是必不可少的,炒茶锅体一般为铁锅。青茶叶在锅内被翻动、受热,变干,再被压扁成形。青茶叶的翻动及压扁成形可手动, 也可由机械装置完成。炒茶锅的加热方式也由最早的烧柴或炭改进为电加热。目前常用的电加热的方式是在锅体的下部空间设置2-4根电加热棒,这样的加热方式的热效率较低, 耗能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并且耗能低的炒茶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炒茶锅,包含锅体和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设置在锅体的四周;所述加热壳体内靠近锅体部环形设有石英管;所述石英管内设有碳纤维编织带;所述碳纤维编织带的两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加热壳体相连;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发光管。优选的,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发光管。优选的,所述石英管的个数至少为五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通过碳纤维石英管加热代替了原有的电加热棒来加热,加热效率大大提高,碳纤维石英管通过光辐射产生热量,大大减少了耗能,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的正面剖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的侧面剖视图;其中1、锅体;2、加热壳体;3、石英管;4、碳纤维编织带;5、导线;6、发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
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炒茶锅,包含锅体1和加热壳体2 ;所述加热壳体2设置在锅体1的四周;所述加热壳体2内靠近锅体1部环形设有石英管3 ;所述石英管3内设有碳纤维编织带4 ;所述碳纤维编织带4的两端设有导线5 ;所述导线5与加
3热壳体2相连;所述加热壳体2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发光管6 ;所述加热壳体2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发光管6 ;所述石英管3的个数至少为五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通过碳纤维石英管加热代替了原有的电加热棒来加热,加热效率大大提高,碳纤维石英管通过光辐射产生热量,大大减少了耗能,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任何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的移动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炒茶锅,包含锅体和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设置在锅体的四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壳体内靠近锅体部环形设有石英管;所述石英管内设有碳纤维编织带;所述碳纤维编织带的两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加热壳体相连;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发光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发光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炒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管的个数至少为五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锅,包含锅体和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设置在锅体的四周;所述加热壳体内靠近锅体部环形设有石英管;所述石英管内设有碳纤维编织带;所述碳纤维编织带的两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加热壳体相连;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发光管;所述加热壳体的底面与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发光管;所述石英管的个数至少为五根;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通过碳纤维石英管加热代替了原有的电加热棒来加热,加热效率大大提高,碳纤维石英管通过光辐射产生热量,大大减少了耗能,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145841SQ201120210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周福祥 申请人: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