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7258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骤:一、碧螺春鲜叶采摘;二、萎凋;三、整形:采用木制揉捻机进行整形,整形过程中,使用整形条索轻压3-4小时,确保茶叶条索完整不碎;四、发酵: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40度时,把整形好的茶叶15-20公斤,用潮湿的棉布包扎成球,放入竹篓内发酵1-2小时,待茶叶散发暖香即可;五、烘干提香:将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匾上,用木制炭烧烘干桶和竹碳进行烘干提香,持续时间1-2小时;六、摊凉:将烘干好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冷却;本发明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其生产出来的红茶耐贮存。
【专利说明】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生产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能生产香味浓、便于耐贮存的碧螺春红茶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茶,是发酵度达80° C -90° C的全发酵茶。其制作过程不经杀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目前苏州东山、西山的碧螺春茶叶,由于传统原因,一般只生产绿茶,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研发了一种能生产香味浓、便于耐贮存的碧螺春红茶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生产香味浓、便于耐贮存的碧螺春红茶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骤:
一、碧螺春鲜叶采摘: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天气晴朗,早上8点晨露蒸发以后采摘嫩芽嫩茎;
二、萎凋: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25-30度时,将采摘的嫩芽嫩茎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再用暖风机进行吹干3-4小时,使嫩芽嫩茎折而不断,颜色呈暗绿色,以提高其清香味及柔韧性;
三、整形:采用木制揉捻机进行整形,整形过程中,使用整形条索轻压3-4小时,确保茶叶条索完整不碎;
四、发酵: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35-45度时,把整形好的茶叶15-20公斤,用潮湿的棉布包扎成球,放入竹篓内发酵1-2小时,待茶叶散发暖香即可;
五、烘干提香:将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匾上,用木制炭烧烘干桶和竹碳进行烘干提香,持续时间1-2小时;
六、摊凉:将烘干好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冷却。
[000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中采用“将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匾上,用木制炭烧烘干桶和竹碳进行烘干提香,持续时间1-2小时;”的烘干提香工序,使其生产出来的碧螺春红茶香味浓、耐贮存。
【具体实施方式】
[0006]本发明所述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骤:
一、碧螺春鲜叶采摘: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天气晴朗,早上8点晨露蒸发以后采摘嫩芽嫩茎;
二、萎凋: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25-30度时,将采摘的嫩芽嫩茎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再用暖风机进行吹干3-4小时,使嫩芽嫩茎折而不断,颜色呈暗绿色,以提高其清香味及柔韧性;
三、整形:采用木制揉捻机进行整形,整形过程中,使用整形条索轻压3-4小时,确保茶叶条索完整不碎;
四、发酵: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35-45度时,把整形好的茶叶15-20公斤,用潮湿的棉布包扎成球,放入竹篓内发酵1-2小时,待茶叶散发暖香即可;
五、烘干提香:将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匾上,用木制炭烧烘干桶和竹碳进行烘干提香,持续时间1-2小时;
六、摊凉:将烘干好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冷却。
[0007]本发明的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中采用“将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匾上,用木制炭烧烘干桶和竹碳进行烘干提香,持续时间1-2小时;”的烘干提香工序与现有的烘干工序完全不同,木质炭烧烘干桶和竹炭在烘干过程中,可将其本身的香味融入茶叶中,使用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碧螺春红茶香味更浓,且耐贮存。
[000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碧螺春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包含以下加工步骤: 一、碧螺春鲜叶采摘: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天气晴朗,早上8点晨露蒸发以后采摘嫩芽嫩茎; 二、萎凋: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25-30度时,将采摘的嫩芽嫩茎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再用暖风机进行吹干3-4小时,使嫩芽嫩茎折而不断,颜色呈暗绿色,以提高其清香味及柔韧性; 三、整形:采用木制揉捻机进行整形,整形过程中,使用整形条索轻压3-4小时,确保茶叶条索完整不碎; 四、发酵:打开暖风机,车间室温达到35-45度时,把整形好的茶叶15-20公斤,用潮湿的棉布包扎成球,放入竹篓内发酵1-2小时,待茶叶散发暖香即可; 五、烘干提香:将发酵好的茶叶摊放在竹匾上,用木制炭烧烘干桶和竹碳进行烘干提香,持续时间1-2小时; 六、摊凉:将烘干好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冷却。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907699SQ20141011170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柳荣伟 申请人:苏州市东山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