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054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烘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振动供料斗、斜式上料提升机、烘干箱,斜式上料提升机包括斜上设置的循环传输的传输带、L型储料斗、漏茶收集槽,L型储料斗固定在传输带上,L型储料斗的开口朝向传输带运动的方向;漏茶收集槽设置在传输带下方,漏茶收集槽为斜向设置,倾斜方向与传输带一致;漏茶收集槽的底部为弧面槽,弧面槽的弧形与运动经过弧面槽的L型储料斗的运动路径相一致,L型储料斗与弧面槽的距离小于2毫米;烘干箱内设置有至少八层传输链板,传输链板的下方设置有扫茶链条;烘干箱的底面靠近出茶口的一端朝上倾斜。本发明保温性能强,减少热量流失,火候均匀,更大程度上保护茶叶外形,更直接回收漏料,速度调节更容易。
【专利说明】一种茶叶拱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烘干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烘干机的传输板层数少,一般为六层,下部设有漏料收集斗,会形成部 分热量非正常流出,且需要人工将烘焙过程中产生的漏茶重新投入烘干机构,容易导致所 烘制的茶叶火候不均。
[0003] 现有技术的烘干机是通过上料斜提升机内的百叶板(无网状孔)循环转动,将茶 叶输送到烘干机内,通过调整匀料旋转拨片轴心所在高度来控制茶叶的厚度,匀料拨片在 旋转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将部分茶叶挤压、碾断,甚至破碎,破坏茶叶的外形,且百叶板在提 升机框体内循环反复时,由于传动间隙的因素,在机器外侧会产生较多的漏料,需要人工进 行二次整理、投料,加大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0004] 现有技术的烘干机采用调速测速电机-涡轮蜗杆减速机进行烘焙过程的速度调 节,需要用手动方式拨动调整杆,速度调整曲线为非线性曲线,容易出现由于扭转矩不足引 起的传动间歇停顿,实际操作上小范围的调整不易掌握。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强,减少热量流失,火 候均匀,更大程度上保护茶叶外形,更直接回收漏料,速度调节更容易的茶叶烘干机。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茶叶烘干机,包括振动供料斗、斜式上料提升机、烘干箱,振动供料斗的出料 口对准斜式上料提升机的储料斗,储料斗上升至烘干箱上方,将茶叶倒入烘干箱,斜式上料 提升机包括斜上设置的循环传输的传输带、L型储料斗、漏茶收集槽,L型储料斗固定在传 输带上,L型储料斗的开口朝向传输带运动的方向;漏茶收集槽设置在传输带下方,漏茶收 集槽为斜向设置,倾斜方向与传输带一致;漏茶收集槽的底部为弧面槽,弧面槽的弧形与运 动经过弧面槽的L型储料斗的运动路径相一致,L型储料斗与弧面槽的距离小于2毫米;烘 干箱内设置有至少八层传输链板,传输链板的下方设置有扫茶链条,最底层的传输链板与 扫茶链条的传输方向均朝向烘干箱的底部的出茶口;烘干箱的底面靠近出茶口的一端朝上 倾斜。
[0008] 作为优选,斜式上料提升机对准的振动供料斗的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外向延伸的 接料板,接料板延伸至振动供料斗的出料口下方,茶叶落到接料板,掉落至传输带,并滑落 到L型储料斗。
[0009] 作为优选,传输链板包括传动链、两个传动齿轮、若干子链板、链板链条支撑轨道, 传动链首尾啮合安装在两端的传动齿轮上,传动链水平插装有若干转轴,子链板通过转轴 转动安装在传动链侧面;上层轨道靠近远离出茶口的传动齿轮侧设置足够一个子链板下翻 的间隔;下层轨道靠近出茶口的传动齿轮侧设置足够一个子链板下翻的间隔。
[0010] 作为优选,所有传输链板成一列排设,最底层的传输链板支撑轨道的间隔朝向烘 干箱的底部的出茶口。
[0011] 作为优选,扫茶链条的传输带朝向出茶口的一端高于扫茶链条的另一端。
[0012] 作为优选,传输链板的转速与扫茶链条的转速相同。
[0013] 作为优选,最底层的传输链板的间隔设置在朝向出茶口一端的扫茶链条上方。
[0014] 作为优选,传输链板的传动齿轮依次与摆线针轮减速机、电机连接,电机与变频器 连接,变频器对电机进行运转速度控制。
[0015] 作为优选,烘干箱靠近斜式上料提升机一侧的侧壁与传输链板等高的位置为末端 朝向下一层传输链板的导茶弧面。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采用更多层的传输链板,下部配有与传输链板转速相 同的扫茶链条,可自行在炼制茶叶过程中将少量漏茶成比例的加入正常的已焙茶叶中,减 少茶叶火候不均匀的现象,且传输链板的增加,可以使茶叶的烘焙时间适当增加、烘温适当 降低,有利于茶叶烘制质量提升,同时也能增加茶叶烘制的产能。
[0018] 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的斜式上料提升机采用专门的振动供料斗进行供料,上 料厚度、震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振动后流出的茶叶以自由落体运动进行斜式上 料提升机的L型储料斗,L型储料斗固定在传输带上,且漏茶收集槽的底部为弧面槽,弧面 槽的弧形与运动经过弧面槽的L型储料斗的运动路径相一致,L型储料斗在底部回转时可 将落茶重新带入L型储料斗中,最大程度避免了原料茶叶的不必要损失、条形的破坏和人 工投茶的不均匀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0019] 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采用变频器驱动电机,并经过摆线针轮减速机进行速度 调节,可以通过加减速按键进行平稳、线性调整操作,通过观察转速表数值可以直观判断烘 干机转速是否达到所需设定值,且通过增加变频器控制,可以在保证电机输出转矩达到使 用需求的前提下,对电机起到稳压稳流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的立体图一;
[0021]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的立体图二;
[0022]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的侧面剖视图;
[0023] 图4是传输链板的侧视剖视图;
[0024] 图5是传输链板的立体图,其中省略部分子链板,以便于清楚示出传输链板的结 构;
[0025] 图中:100是振动供料斗,200是斜式上料提升机,201是传输带,202是L型储料 斗,203是漏茶收集槽,204是弧面槽,205是接料板,300是烘干箱,301是传输链板,302是 传动链,303是传动齿轮,304是子链板,305是上层轨道,306是下层轨道,307是间隔,308 是出茶口,309是导茶弧面,310是扫茶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包括振动供料斗100、斜式上料提 升机200、烘干箱300,振动供料斗100的出料口对准斜式上料提升机200的储料斗202,储 料斗202上升至烘干箱300上方,将茶叶倒入烘干箱300。储料斗202在斜式上料提升机 200上循环转动,实现不断向烘干箱300内投放茶叶。
[0028] 本实施例中,斜式上料提升机200对准的振动供料斗100的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 外向延伸的接料板205,接料板205延伸至振动供料斗100的出料口下方,茶叶落到接料板 205,掉落至传输带201,并滑落到L型储料斗202。
[0029] 本实施例中,斜式上料提升机200包括斜上设置的循环传输的传输带201、L型储 料斗202、漏茶收集槽203, L型储料斗202固定在传输带201上,L型储料斗202的开口朝 向传输带201运动的方向,即斜式上料提升机200的传输带201为向斜上方传输茶叶,固定 在传输带201上的L型储料斗202的开口也朝向斜上方。
[0030] 漏茶收集槽203设置在传输带201下方,漏茶收集槽203为斜向设置,倾斜方向与 传输带201 -致,即漏茶收集槽203同样是斜上设置。漏茶收集槽203的底部为弧面槽204, 弧面槽204的弧形与运动经过弧面槽204的L型储料斗202的运动路径相一致,L型储料 斗202与弧面槽204的距离小于2毫米。由于弧面槽204位于漏茶收集槽203的底部,漏 茶从斜式上料提升机200上掉落时,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弧面槽204。L型储料斗202在 斜式上料提升机200上循环转动至弧面槽204时,将漏茶装入并继续运动,实现自动将漏茶 送入烘干箱300。
[0031] 烘干箱300内设置有至少八层传输链板301,传输链板301的下方设置有扫茶链 条310,最底层的传输链板301与扫茶链条310的传输方向均朝向烘干箱300的底部的出茶 口 308。烘干箱300的底面靠近出茶口 308的一端朝上倾斜。茶叶在烘干箱300内的传输 链板301上,从上至下顺序传输,最后从最底层的传输链板301上落下,从出茶口 308流出。 而在烘干过程中,从传输链板301上掉落到烘干箱300底面的茶叶,通过扫茶链条310的扫 理,最终也从出茶口 308流出。
[0032] 为了防止茶中在从斜式上料提升机200掉到最机层的传输链板301上的过程中直 接掉下,落入出茶口 308,烘干箱300靠近斜式上料提升机200 -侧的侧壁与传输链板301 等高的位置为末端朝向下一层传输链板301的导茶弧面309。如果茶叶从斜式上料提升机 200掉落在导茶弧面309,则沿导茶弧面309向下滑落至下一层传输链板301。
[0033] 如图4、图5所示,传输链板301包括传动链302、两个传动齿轮303、若干子链板 304、链板链条支撑轨道,链板链条支撑轨道包括上层轨道305、下层轨道306 ;传动链302首 尾啮合安装在两端的传动齿轮303上,传动链302水平插装有若干转轴,子链板304通过转 轴转动安装在传动链302侧面;上层轨道305靠近远离出茶口 308的传动齿轮侧设置足够 一个子链板304下翻的间隔307。当子链板304运动到上层轨道305的间隔307时,在重力 作用下以转轴为轴,一端向下翻转,将茶叶倒至下半链的子链板304上。下层轨道306靠近 远离出茶口 308的传动齿轮侧设置足够一个子链板304下翻的间隔307。当子链板304运 动到下层轨道306的间隔307时,在重力作用下以转轴为轴,一端向下翻转,将茶叶倒至下 方传输链板301的上半链的子链板304上。依此循环,直至最底层的传输链板301将茶叶 倒至出茶口 308。
[0034] 为了达到均匀的烘焙效果,以及烘干箱300达到最紧凑的结构,所有传输链板301 成一列排设,最底层的传输链板301的下层轨道306的间隔307朝向烘干箱300的底部的 出茶口 308。
[0035] 为了缩短从最底层的传输链板301的下层轨道306的间隔307掉落的茶叶的下降 高度,防止茶叶形成飞溅,扫茶链条310的传输带201朝向出茶口 308的一端高于扫茶链条 310的另一端。最底层的传输链板301的下层轨道306的间隔307设置在朝向出茶口 308 一端的扫茶链条310上方。传输链板的转速与扫茶链条310的转速相同,实现漏茶与烘制 完成的茶叶均匀等比例混合。
[0036] 传输链板301的传动齿轮303依次与摆线针轮减速机、电机连接,电机与变频器连 接,变频器对电机进行运转速度控制。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采用变频器驱动电机,并经 过摆线针轮减速机进行速度调节,可以通过加减速按键进行平稳、线性调整操作,通过观察 转速表数值可以直观判断烘干机转速是否达到所需设定值,且通过增加变频器控制,可以 在保证电机输出转矩达到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对电机起到运转速度控制的作用。
[0037] 当本发明所述的茶叶烘干机用于低温慢焙茶叶的运用时,最佳效果的是,烘干箱 300内设置八层传输链板301,烘干温度为165°C _170°C,烘干时长为60分钟-70分钟。在 低温上烘焙出来的茶叶去湿增香的效果更突出,烘焙的均匀性更好,能够达到更好的口感 的同时,保证生产效率。
[0038]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发 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振动供料斗、斜式上料提升机、烘干箱,振动供料斗的出料口 对准斜式上料提升机的储料斗,储料斗上升至烘干箱上方,将茶叶倒入烘干箱,其特征在 于,斜式上料提升机包括斜上设置的循环传输的传输带、L型储料斗、漏茶收集槽,L型储料 斗固定在传输带上,L型储料斗的开口朝向传输带运动的方向;漏茶收集槽设置在传输带 下方,漏茶收集槽为斜向设置,倾斜方向与传输带一致;漏茶收集槽的底部为弧面槽,弧面 槽的弧形与运动经过弧面槽的L型储料斗的运动路径相一致,L型储料斗与弧面槽的距离 小于2毫米;烘干箱内设置有至少八层传输链板,传输链板的下方设置有扫茶链条,最底层 的传输链板与扫茶链条的传输方向均朝向烘干箱的底部的出茶口;烘干箱的底面靠近出茶 口的一端朝上倾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斜式上料提升机对准的振动供料 斗的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外向延伸的接料板,接料板延伸至振动供料斗的出料口下方,茶 叶落到接料板,掉落至传输带,并滑落到L型储料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传输链板包括传动链、两个传动齿 轮、若干子链板、链板链条支撑轨道,传动链首尾啮合安装在两端的传动齿轮上,传动链水 平插装有若干转轴,子链板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传动链侧面;上层轨道靠近远离出茶口的 传动齿轮侧设置足够一个子链板下翻的间隔;下层轨道靠近出茶口的传动齿轮侧设置足够 一个子链板下翻的间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有传输链板成一列排设,最底层 的传输链板的下层轨道的间隔朝向烘干箱的底部的出茶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扫茶链条的传输带朝向出茶口的 一端高于扫茶链条的另一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传输链板的转速与扫茶链条的转 速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最底层的传输链板的间隔设置在 朝向出茶口一端的扫茶链条上方。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传输链板的传动齿轮依次与摆线 针轮减速机、电机连接,电机与变频器连接,变频器对电机进行运转速度控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烘干箱靠近斜式上料提升机一侧 的侧壁与传输链板等高的位置为末端朝向下一层传输链板的导茶弧面。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054855SQ201410298051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王水松, 陈志雄, 吕庆生, 林涛, 吴俊雄, 李伟松, 郑斌 申请人: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