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环境质量下降,如何保障人体健康,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而利用煎熬中药来调理身体显然不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然而中药对于提高人身体免疫力等各方面的好处却不容忽视,茶叶具有丰富的保健价值,将二者相互结合,将药物成分和茶叶加工后制备成保健茶的形式来调理身体必将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得日常保健变得轻松方便,得到人们的认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新鲜茶叶100-120份、虫草60-70份、金银花30-35份、元参55-60份、桑叶35-40份、丹参35-40份、白芷3-10份、灵芝15-22份、苦荞麦25-32份、葛根粉5-6份、干山楂5-6份、柠檬片60-70份、黄芩4-6份、栀子3-4份、槲寄生5-15份、钩藤5-15份、绞股蓝3-8份、何首乌3-4份、茉莉花2-3份、地菍8-12份、玄参15-18份。
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新鲜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再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来控制茶叶温度≤65℃,再将上述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通过细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得到茶叶研磨粉;
(2)虫草、金银花、元参、桑叶、丹参、白芷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3h,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再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1.20-1.30的清膏,放冷,烘干,粉碎成粗颗粒,放置于环氧乙烷灭菌柜中灭菌3h;
(3)将灵芝、苦荞麦、葛根粉、干山楂、柠檬片、黄芩、栀子、槲寄生、钩藤、绞股蓝、何首乌、茉莉花、地菍、玄参分别洗净后混合均匀,再送入温度为85℃的烘干箱中,恒温烘干3-4h,再粉碎至100目;
(4)将上述各步骤处理过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装入纱布袋,在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室温冷却,分装入袋泡茶纸袋,封口,即得所述袋泡茶。
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操作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先对原料茶作润湿处理,并置于真空环境施加微波实现低温灭菌,避免了茶叶发生焦变等损伤茶质的现象,有效保持原料茶叶的感官品质,同时添加的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利咽的功能,将中药成分与茶叶有机混合,大大提升了袋泡茶的保健功能,制得的袋泡茶具有丰富的养生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新鲜茶叶100份、虫草60份、金银花30份、元参55份、桑叶35份、丹参35份、白芷3份、灵芝15份、苦荞麦25份、葛根粉6份、干山楂5份、柠檬片60份、黄芩4份、栀子3份、槲寄生5份、钩藤5份、绞股蓝3份、何首乌3份、茉莉花2份、地菍8份、玄参15份。
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新鲜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再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来控制茶叶温度≤65℃,再将上述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通过细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得到茶叶研磨粉;
(2)虫草、金银花、元参、桑叶、丹参、白芷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3h,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再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1.20-1.30的清膏,放冷,烘干,粉碎成粗颗粒,放置于环氧乙烷灭菌柜中灭菌3h;
(3)将灵芝、苦荞麦、葛根粉、干山楂、柠檬片、黄芩、栀子、槲寄生、钩藤、绞股蓝、何首乌、茉莉花、地菍、玄参分别洗净后混合均匀,再送入温度为85℃的烘干箱中,恒温烘干3-4h,再粉碎至100目;
(4)将上述各步骤处理过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装入纱布袋,在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室温冷却,分装入袋泡茶纸袋,封口,即得所述袋泡茶。
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操作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实施例2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新鲜茶叶120份、虫草70份、金银花35份、元参60份、桑叶40份、丹参40份、白芷10份、灵芝22份、苦荞麦32份、葛根粉6份、干山楂6份、柠檬片70份、黄芩6份、栀子4份、槲寄生15份、钩藤15份、绞股蓝8份、何首乌4份、茉莉花3份、地菍12份、玄参18份。
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新鲜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再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来控制茶叶温度≤65℃,再将上述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通过细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得到茶叶研磨粉;
(2)虫草、金银花、元参、桑叶、丹参、白芷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3h,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再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1.20-1.30的清膏,放冷,烘干,粉碎成粗颗粒,放置于环氧乙烷灭菌柜中灭菌3h;
(3)将灵芝、苦荞麦、葛根粉、干山楂、柠檬片、黄芩、栀子、槲寄生、钩藤、绞股蓝、何首乌、茉莉花、地菍、玄参分别洗净后混合均匀,再送入温度为85℃的烘干箱中,恒温烘干3-4h,再粉碎至100目;
(4)将上述各步骤处理过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装入纱布袋,在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室温冷却,分装入袋泡茶纸袋,封口,即得所述袋泡茶。
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操作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实施例3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新鲜茶叶110份、虫草65份、金银花33份、元参58份、桑叶37份、丹参36份、白芷6份、灵芝18份、苦荞麦29份、葛根粉6份、干山楂5份、柠檬片65份、黄芩5份、栀子4份、槲寄生10份、钩藤11份、绞股蓝5份、何首乌4份、茉莉花2份、地菍10份、玄参16份。
一种润喉养生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新鲜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再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来控制茶叶温度≤65℃,再将上述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通过细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得到茶叶研磨粉;
(2)虫草、金银花、元参、桑叶、丹参、白芷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3h,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再65℃下浓缩成相对密度1.20-1.30的清膏,放冷,烘干,粉碎成粗颗粒,放置于环氧乙烷灭菌柜中灭菌3h;
(3)将灵芝、苦荞麦、葛根粉、干山楂、柠檬片、黄芩、栀子、槲寄生、钩藤、绞股蓝、何首乌、茉莉花、地菍、玄参分别洗净后混合均匀,再送入温度为85℃的烘干箱中,恒温烘干3-4h,再粉碎至100目;
(4)将上述各步骤处理过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后装入纱布袋,在温度为121℃、压力为0.15MPa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室温冷却,分装入袋泡茶纸袋,封口,即得所述袋泡茶。
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操作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