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特别是生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是一种调味品,也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它具有养颜、抗衰老作用,还可驱寒发汗,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用它来做菜和休闲食品,还用它来泡茶,即在擂茶、芝麻茶、茶叶中放进几根姜丝,在带来丰富口感的同时,增加了其保健效果。不过这仅是最简单的传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食用方法,没有形成大众化的产品。为了使让姜与茶叶结合,形成工业化生产的方便饮用的保健茶产品,人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577953.X的一种生姜茶(公开号:CN103652045A,公开日:2014.03.26),公开的技术为:称取晒青毛茶5~10份,生姜2~6份备用;生姜莓用浓度为50%~9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20±0.05g/ml,得到生姜提取物,备用;将生姜提取物用5~10份纯净水溶解,然后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之后按照已知的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进行发酵45天,发酵后的茶叶经干燥即得到所需的生姜茶。这种姜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采用生姜乙醇提取液,不溶于乙醇的内含物被丢弃,姜味淡而不鲜,口感差,保健作用弱;二是生姜乙醇提取液与晒青茶叶混合发酵45天,会导致生姜提取物变质,易出现异味,不利健康;三是采用晒青毛茶为原料,茶与姜不能很好结合;四是汤色浑而欠明亮;五是冲泡时间长,饮用不方便,不能适应现在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六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七是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95118044.4的生姜茶及其加工方法(公开号:CN1149404,公开日:1997.05.14),公开的技术为:1、茶叶复烘:(以一种红茶为例)取成品红茶(新茶、陈茶均可),先测定其含水量,当大于8%时,将其置入烘干机内,烘至含水量在4.5~8%时为合格。2、鲜姜榨汁:取鲜生姜,洗净去杂,晾晒至干或表皮起皱,用压榨机压榨,渣弃去,姜汁收集待用。根据鲜姜老嫩程度不同,榨汁率约在30~60%之间,即100份鲜姜可榨取30~60份姜汁。3、吸附渗透:(1)取100份姜汁投入1.2份CMC搅拌均匀,然后同100份茶叶在拌合机内匀合均匀;(2)取80份姜汁投入0.7份糊精搅拌均匀,然后同100份茶叶在拌合机内拌匀。(3)取120份姜汁,投入1份β-环糊精搅拌均匀,然后同100份茶叶在拌合机内拌匀。(4)成品干燥:将均匀吸附渗透有鲜姜汁和缚香剂的茶叶投入烘干机内,在<100℃温度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出料即得生姜茶,含水量一般7%左右。这种姜茶的不足在于:一是茶叶原料采用干茶产品,茶叶与姜不能得到完美结合;二是加入了β-环糊精,影响口感;三是茶叶原料采用红茶,再加工后茶味成了四不象;四是汤色浑,欠明亮;五是冲泡时间长,饮用不方便,不适应现在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六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七是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以鲜茶叶为原料,茶叶与生姜能很好结合,能保持生姜和茶叶原有营养成份,不添加任何外加物,姜味纯厚新鲜,茶香浓郁,清沏透明,即冲即饮,饮用方便,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成澎松颗粒状的生姜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生姜茶,其特殊之处在于按重量份茶叶物为70-95份,生姜物5-30份,茶叶物与生姜物结合成澎松颗粒状。进一步地,茶叶物重量份可以依次为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对应的生姜物重量份可以依次为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根据产品口感需要,茶叶物与生姜物的重量份还可以增加或减少。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的大小为0.1-2.5mm。进一步地:所述澎松颗粒的色泽为绿茶色,或为红茶色,或为黑茶色。本发明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生姜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采摘至多一芽三叶的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对a步骤采摘的鲜茶叶进行萎凋,萎凋至含水率55-75%;c、杀青:用至少300℃的温度将鲜茶叶杀透;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至少20%;e、添加生姜物:将生姜物按一定重量比加入到重发酵好的茶叶中拌匀;f、揉切:将混合后的茶叶混合料用揉切机切成1-20mm的碎片;g、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h、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30-160℃;i、分级包装: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级后包装。进一步地,萎凋至含水率60-70%。进一步地,在辊切步骤之后进行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5-10cm的厚度,在20-45℃的温度下发酵30-50min。更进一步地,所述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8-9cm的厚度,在25-40℃的温度下发酵35-45min。更进一步地,所述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6-7cm的厚度,在30-35℃的温度下发酵40±2min。进一步地,在揉捻步骤之后进行渥堆发酵:渥堆高度50-150cm,发酵时间5-36小时,使之发酵至色泽黄褐、出酒糟香为止;也可以装入发酵箱发酵。发酵箱的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常采用大小为1.2m×1m×1m。进一步地,所述萎凋可以是自然萎凋,萎凋时间根据日平均气温不同而确定,气温高时间短,气温低时间长,一般在5-36小时,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时萎凋时间5-20小时,日平均气温31-32℃,29-30℃、27-28℃、25-26℃、可分别萎凋5-8小时,9-12小时,13-16小时,17-20小时;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下时萎凋时间21-36小时,根据气温24-21℃、20-17℃、16-13℃、12-9℃,可分别萎凋21-24小时,25-28小时,29-33小时,34-36小时。使杀青叶的水分散失8-15%,晴天采摘的茶叶水分散失8-10%,雨天采摘的茶叶水分散失11-15%。进一步地,所述萎凋可以是机械萎凋,温度控制在30-45℃。晴天采摘的茶叶萎凋温度控制在30-40℃,雨天采摘的茶叶萎凋温度控制在40-45℃。进一步地,所述杀青,杀青方式不变,采用滚筒式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300-350℃。进一步地,所述杀青,可以采用热风杀青机杀青,进风口热风温度控制在350-500℃。优选依次为360-490℃、370-480℃、380-470℃、390-460℃、400-450℃、410-440℃、420-430℃。进一步地,所述渥堆发酵:渥堆高度60-140cm,优选依次为70-130cm、80-120cm、90-110cm、100cm。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时发酵时间5-20小时,根据日平均气温25-26℃、27-28℃、29-30℃、31-32℃,可分别发酵17-20小时,13-16小时,9-12小时,5-8小时;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下时发酵时间21-36小时,根据气温24-21℃、20-17℃、16-13℃、12-9℃,可分别发酵21-24小时,25-28小时,29-33小时,34-36小时。日平均在气温低于25℃时,要盖上覆盖物。进一步地,所述添加生姜物步骤可以在揉切步骤之后进行,将生姜物按一定重量比加入到揉切后的碎片中拌匀。进一步地,所述添加生姜物步骤可以在渥堆发酵步骤之前进行,将生姜物按一定重量比加入到经揉捻后的茶叶中拌匀,再进入渥堆发酵工序。更进一步地,生姜物可以为生姜片,或生姜丝,或生姜泥,或生姜末。再进一步地,一定重量比是指:茶叶物:生姜物为80-95:5-20。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重量份茶叶物为80-95份,生姜物为5-20份,即茶叶物重量份可以分别为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对应的生姜物重量份可以分别为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根据口感需要,具体加入量还可在上述数值范围扩展。进一步地,所述揉切:可以按需要切成1-2mm、2-3mm、4-5mm、5-6mm、7-8mm、9-10mm、11-12mm、13-15mm、16-20mm的碎片。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温度125-155℃,优选依次为:130-150℃,135-145℃,140℃。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茶叶与生姜能很好结合,能保持生姜和茶叶原有营养成份,不添加任何外加物,姜味纯厚新鲜,茶香浓郁,清沏透明,即冲即饮,饮用方便,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产品图。图2为本发明产品汤色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生姜茶,按重量份茶叶物为70-95份,生姜物5-30份,茶叶物与生姜物结合成澎松颗粒状。根据产品口感需要,茶叶物重量份可以选择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生姜物重量份相应地可以选择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例举的一种生姜茶,所述颗粒的大小0.1-2.5mm。一般分级成0.2mm、0.6mm、10mm、1.5mm、2mm、2.5mm等6个级别产品。澎松颗粒的色泽为绿茶色,或为红茶色,或为黑茶色。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生姜茶及其制备方法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采摘至多一芽三叶的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对a步骤采摘的鲜茶叶进行萎凋,萎凋至含水率55-65%;c、杀青:用至少300℃的温度将鲜茶叶杀透;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达80%以上;e、渥堆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渥堆发酵:渥堆高度50-150cm,或者装入发酵箱,发酵箱的大小为1.2m×1m×1m,发酵时间5-36小时,使之发酵至色泽黄褐、出酒糟香为止;f、添加生姜:按茶叶物:生姜为70-95:5-30的比例将生姜加入到渥堆发酵好的茶叶中拌匀;g、揉切:将混合后的茶叶混合料用揉切机切成1-20mm的碎片;h、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i、再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5-10cm的厚度,在35-45℃的温度下发酵30-50min;j、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30-160℃;k、分级包装: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0.3mm、0.5mm、0.8mm、1mm、1.5mm、2mm、2.5mm等级别后包装,制成澎松颗粒生姜黑茶。实施例7:一种生姜茶制备方法,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二叶的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对a步骤采摘的鲜茶叶进行萎凋,萎凋至含水率65%;c、杀青:用320℃的温度将鲜茶叶杀透;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达50%以上;e、添加生姜:按重量比茶叶物:鲜生姜为90:10的比例将鲜生姜加入到揉捻好的茶叶中拌匀;f、揉切:将混合后的茶叶混合料用揉切机切成5-10mm的碎片;g、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h、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5-10cm的厚度,在35-45℃的温度下发酵30-50min;i、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30-160℃;j、分级包装:使用静电拣梗机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0.3mm、0.5mm、0.8mm、1mm、1.5mm、2mm等级别后包装。制成澎松颗粒生姜红茶。实施例8:一种生姜茶制备方法,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晴天采摘至多一芽三叶或对夹三叶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根据日平均气温31-32℃,萎凋5-8小时,使杀青叶的水分散失8-10%;c、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杀青,进风口热风温度控制在350-500℃;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达20-40%;e、揉切:将发酵后的茶叶用揉切机切成1-5mm的碎片;f、添加生姜:按重量比茶叶:干姜丝为95:5的比例将干姜丝加入到揉切好的茶叶中拌匀;g、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h、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30-135℃,干燥成澎松颗粒状,颗粒大小为0.1-1.5mm;i、分级包装: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级为0.1-0.3mm、0.4-0.5mm、0.6-0.8mm、0.9-1mm、1.2-1.5mm等不同级别后包装。制成澎松颗粒生姜绿茶。实施例9:一种生姜茶制备方法,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阴雨天采摘至多一芽三叶或对夹三叶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机械萎凋,温度控制在40-45℃,使杀青叶的水分散失10-15%。c、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杀青,进风口热风温度控制在450-480℃。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达30-50%;e、添加生姜:按重量比茶叶:干生姜破碎物为98:2的比例将干生姜破碎物加入到已揉捻好的茶叶中拌匀。f、揉切:将发酵后的茶叶用揉切机切成11-12mm的碎片;g、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h、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6-7cm的厚度,在40-45℃的温度下发酵30-34min;i、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35-145℃,干燥成澎松颗粒状,颗粒大小为0.5-2mm。j、分级包装: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级为0.5-0.8mm、0.9-1mm、1.2-1.5mm、1.6-2mm等不同级别后包装。制成澎松颗粒生姜红茶。实施例10:一种生姜茶制备方法,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多云天采摘一芽二叶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自然萎凋,根据日平均气温24-21℃,萎凋21-24小时,使杀青叶的水分散失8-10%。c、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杀青,进风口热风温度控制在350-380℃。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达70-90%;e、添加生姜:按重量比茶叶:鲜生姜片为70:30的比例将鲜生姜片加入到已揉捻好的茶叶中拌匀。f、渥堆发酵:渥堆高度100cm,日平均气温24-21℃,发酵21-24小时。发酵至色泽黄褐、出酒糟香为止。g、揉切: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叶用揉切机切成7-10mm的碎片;h、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i、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8-9cm的厚度,在30-40℃的温度下发酵45-50min;j、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40℃左右,干燥成澎松颗粒状,颗粒大小为0.3-1.5mm。k、分级包装: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级为0.3-0.5mm、0.6-0.8mm、0.9-1mm、1.2-1.5mm等不同级别后包装。制成澎松颗粒生姜黑茶。实施例11:一种生姜茶制备方法,采取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阴天采摘一芽二叶无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鲜茶叶为原料。b、萎凋:自然萎凋,根据日平均气温18-21℃,萎凋26-28小时,使杀青叶的水分散失9-11%。c、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杀青,进风口热风温度控制在360-390℃。d、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采用65型揉茶机揉至茶叶细胞破壁率达30%以上;e、揉切:将发酵后的茶叶用揉切机切成10-12mm的碎片;f、添加生姜:按重量比茶叶:鲜生姜泥为80:20的比例将鲜生姜泥加入到已揉切好的茶叶中拌匀。g、辊切:将揉切后的碎片用4联辊切机进行辊切;h、轻发酵:将辊切后的茶料在连续发酵床上铺成9-10cm的厚度,在35-40℃的温度下发酵48-50min;i、干燥:将轻发酵后的茶料,用沸腾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30℃左右,干燥成澎松颗粒状,颗粒大小为0.3-1.5mm。j、分级包装:先选梗去末,再用振动圆筛分级为0.3-0.5mm、0.6-0.8mm、0.9-1mm、1.2-1.5mm等不同级别后包装,成为澎松颗粒生姜红茶。本发明所例举的以上实施例并不能概括本发明所有实施方式,凡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内没有尽述的所有数值点,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扩展、补充、变动、替换、修改等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例举范围。本发明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技术效果的比较比较内容现有技术本发明生姜应用形态生姜乙醇提取物,生姜榨汁,营养不全生姜片,生姜丝,生姜泥,生姜末,营养不全。茶叶原料晒青茶、红茶鲜茶叶生姜与茶叶结合方式干茶叶吸附生姜提取液或生姜汁,结合不完全生姜与茶叶经揉切和辊切后完全结合生姜物利用部份利用完全利用添加物β-环糊精无发酵时间发酵45天≤36小时工艺较复杂简单生产成本高低30%以上产品形态混合粉碎物或叶片,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澎松颗粒状,档次高,附加值高姜味姜味杂,无新鲜感姜味纯厚,新鲜口感欠醇厚醇厚甘辣茶香淡茶香浓郁绵长茶汤浑,不透明清沏透明冲泡时间至少10分钟10秒方便性不方便很方便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