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心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56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青心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茶树良种青心乌龙优质鲜叶为加工原料,所述鲜叶包括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鲜叶经采摘、晒青、摊凉、摇青、凉青、萎调、揉捻、发酵、过红锅、烘焙、后熟醇化处理后制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心乌龙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原料:采用茶树良种青心乌龙优质鲜叶为原料,不采雨水叶和病虫害叶;

(2)晒青:晒青温度25℃~30℃,选取阳光充足且空气流通的晒青场,将鲜叶均匀薄摊在水筛上,晒青时间为15min~30min,中间快速翻拌一次,至鲜叶叶质柔软、表面光泽消失、叶色暗绿、青气消褪渐露花香、手持叶柄基部第二叶下垂为宜;

(3)摊凉:将晒青叶转移至通风处,摊凉过程中勿进一步损伤茶叶,摊凉至室温即可;

(4)摇青:采用竹制圆筒式摇靑机,鲜叶填装至摇靑机1/3~2/3,摇青机设置25~30转/min,摇青时间为3~4min,直至茶叶叶片明显走水,叶片光泽重现状态即可。视鲜叶数量亦可手工碰青,但该两种做青方式宁轻勿重;

(5)凉青:将步骤(4)所得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直径100cm的水筛上,每筛摇青叶约为1kg,然后将水筛静置在室温20℃~25℃、相对湿度70%~75%的房间内,凉青至叶色转暗,光泽消失即可;

(6)萎调:萎调室温度25℃~28℃,相对湿度70%~75%,萎调时间不超过24h,至萎调叶叶面光泽褪去,青气减退、花香显现,梗折不断,手握成团、松手缓慢散开为宜,萎调过程尽量减少叶面翻动;

(7)揉捻:将步骤(6)萎调叶填装至揉捻机中,采用“空、轻、重、轻”加压原则,其中第一次空揉30min~40min,重压时间短时多次,至基本成条并伴有少许茶汁为宜,揉捻时间不超过1.5h;

(8)发酵:将步骤(7)揉捻叶置于箩筐中,茶叶厚度20~25cm,将箩筐置于发酵房内,其中发酵房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90%以上,发酵叶开始紧压至叶温上升后将其自然堆放,且每30min翻拌一次,发酵至茶叶青草气消失、花果香显露,叶色呈红黄色即可,发酵程度宁轻勿重;

(9)过红锅:采用茶滚筒杀青机,第一次红锅温度230℃~240℃,第二次红锅温度220℃~230℃,每次过红锅茶叶立即摊开散热,第二次过红锅后茶叶含水量约25%~30%,摊凉1h后进入下一工序;

(10)烘焙:采用电热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80℃左右,烘干至茶叶含水量6%~7%即可;

(11)后熟醇化:将步骤(10)干燥的茶叶冷却至室温后密封包装,包装袋内排除残余空气,然后放置在室温22℃~28℃空调房内,放置两个月以上即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