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111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功能酒、口服液等一般是采用白酒或纯水做溶媒,将功能好的营养物质加入其中,然后采用热回流工艺进行提取,这种方法萃取效率较高,时间较短,是目前制药厂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是在加热加压下进行,往往会破坏一些物质的活性营养成分,特别是造成维生素等营养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以富硒动物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是采用天然功能植物、富硒动物副产品、微生物科学配伍,微生物发酵;远红外加热、超声波低温提取等生产工艺,产品最大限度保留生物元素的活性及功能性和利用了它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动物副产品、富硒韭菜籽和富硒枸杞,用清水洗涤多次去除杂质,洗涤30~60秒,清洗干净;富硒枸杞多糖30%甜菜碱(betaine)、玉蜀黍黄素(zeaxanthine)、胡萝卜素等。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延缓衰老、抗疲劳作用等。

(2)浸泡:用水将所述原料浸没后,并于常温下浸泡2~3小时;原料总量与水的体积比为1:(3~5);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原料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40~160W,常压下超声提取35~45分钟,循环提取2~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优选地,上述富硒动物副产品为富硒牛血或富硒牛肝或富硒牛鞭。

富硒牛鞭或富硒牛肝或富硒牛鞭+韭菜籽+枸杞:用于补肾益精、滋阴补阳、养肝明目、壮阳早泄、固精止遗等。富硒韭菜籽多糖25%,含硫化物、甙类、维生素C等。富硒枸杞多糖30%甜菜碱(betaine)、玉蜀黍黄素(zeaxanthine)、胡萝卜素等。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延缓衰老、抗疲劳作用等。

优选地,上述富硒动物副产品的重量份数为20~50份,所述富硒韭菜籽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所述富硒枸杞70~90份。

优选地,上述步骤(4)中发酵选择的菌种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双歧乳杆菌(Bifidobacterium)的混合菌体。

硒是动物生理必需微量元素。动物也可将人不能食用的硒转化为人能吸收的有机硒产品。(如,肉、蛋、奶等。)动物摄取硒的主要来源为食物。吸收的硒首先进入血液,大部分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小部分与球蛋白形成不牢固结合,并有部分进入红细胞内。然后由血液转运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肝、肾、胰含量较高而脑和肌肉较低。研究表明,低硒地区人群补硒,两周后可使人体血硒和GSH-Px水平显著增高。补充有机硒上升幅度大于无机硒。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提高,通过生物转化制造功能性食品的发展,以富硒动物血及器官为主要原料,微生物发酵提取出各种生物转化功能性食品。生物转化功能性食品是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物转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这类物质。生物转化功能性食品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它来自生物体;其二,它是生物体的基本生物转化成分。这类功能性食品主要有硒代氨基酸类、硒多肽蛋白质类、硒核酸类、硒多糖类、脂类和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等,使用起来具有针对性强、预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能较好地发挥替代化学或抗生素疗法的作用。

中药配伍发酵即中医的复方发酵。其作用靶点可概括为:保护中药活性成分免遭破坏,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活性物质最大限度地得以提取和利用;提高中药药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优选的人体有益菌种本身能补充或增强原有药物的功能,产生新的活性物质,为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提供新途径;节省药材资源,保护环境等。

中草药有效成分是发挥药效的基础,利用微生物发酵转化法能提高活性成分含量,在转化中保护中药活性成分(热敏性挥发油和维生素等)。开辟中药研发新空间,不仅为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新思路,而且可增强疗效,改变原有性能,充分利用微生物所产生酶、酸、多糖等保健成分以帮助药物、食物消化吸收,帮助恢复健康。

本申请采用了功能性植物、动物、微生物配伍,生物转化发酵、远红外加热、超声波提取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含硒功能性活性物质。并以最先进的微生物工程技术将这些活性物质提取纯化,将硒等有毒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转化变成无毒无害的活性有机物质,并与最优质的土家砸酒有机结合,构成最有效的能够预防治疗疾病的高科技生物饮品。

与热回流提取不同,它不是靠被提取物(富硒动物副产品)固相向溶剂(白酒、纯水)扩散的浓度差来实现萃取分离,而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物转化、远红外加热、超声波在溶媒传递过程中使富硒动物副产品原料和中药材机体介质质点获得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以及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特殊的“空化效应”,而使富硒动物副产品和药材中的药效成分质点迅速逸出基体而游离于水中被提取出来。达到加快中药材和富硒牛鞭和富硒牛肝等动物副产品在溶媒中的破碎和营养、药物成分的浸出、溶解、乳化,最大限度保留和利用了它的有效成分,达到提高效率、缩短萃取时间的目的。

本发明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完善的品质体系和一流的生产设备,从原料的人为控制生产到采集加工到成品包装储存输出全过程,都经精心筛选,层层严格把关,确保绝对安全及含硒活性物质质量,以实现产品品质的功能性、有效性、实用性为基准,产品均严格按照国家QS标准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生产,且符合国际上最严格的GMP标准加工生产。参照国家颁布的GB13105-91《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权威指标和相关法规,专为亚健康群体提供优质的辅助食品。

有益效果:

(1)在常压低温下萃取,无需水煮高温,因此,不会破坏中药材中某些具有热不稳定性、易水解或氧化特性的药效成份。超声波的高密度能量,能在低温下促使药物细胞破壁,使营养成分高效、彻底分离出来。从而提高富硒牛食品的食疗功效。

(2)常压萃取,设备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易行,维护保养方便。

(3)萃取效率高。超声波强化萃取35~45分钟即可获最佳提取率,萃取时间仅为热回流水煮、醇沉法的三分之一或更少。萃取充分,萃取量是传统方法的二倍以上。每罐提取2~3次,基本上可提取有效成份的90%以上。据统计,制药厂热回流蒸煮法提取一锅,当一次提取完毕后,便有大量的稀的提取液等待浓缩,此过程需大量蒸汽与冷却水处理,整个过程至少需18小时以上,而本申请最多需要2个多小时,大大缩短了萃取时间。

(4)由于超声波提取是在低温常压下进行,不需要蒸气加压加热,因此,不会损失提取物的营养成分,同时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大约只需热回流能耗的五分之一,也不产生燃烧废气、造成环境污染。

(5)超声波参数可调,可控性好,可以针对不同的药材、原料精确调整超声波能量密度和作用时间,保证最佳的萃取效率和营养成分,从而保证其有更好的营养、食疗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血20份、富硒韭菜籽15份和富硒枸杞90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5的比例常温浸泡3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40W,常压下超声提取45分钟,循环提取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20mg/kg。

实施例2: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鞭50份、富硒韭菜籽10份和富硒枸杞70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3的比例常温浸泡2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40W,常压下超声提取35分钟,循环提取2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10mg/kg。

实施例3: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血35份、富硒韭菜籽12份和富硒枸杞80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4的比例常温浸泡2.5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50W,常压下超声提取40分钟,循环提取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15mg/kg。

实施例4: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肝50份、富硒韭菜籽28份和富硒枸杞75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5的比例常温浸泡3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40W,常压下超声提取45分钟,循环提取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18mg/kg。

实施例5: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肝20份、富硒韭菜籽10份和富硒枸杞70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3的比例常温浸泡2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40W,常压下超声提取35分钟,循环提取2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08mg/kg。

实施例6: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鞭25份、富硒韭菜籽25份和富硒枸杞85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4的比例常温浸泡2.5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50W,常压下超声提取40分钟,循环提取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09mg/kg。

实施例7:

一种富硒动物副产品生产活性生物元素功能食品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处理:选择富硒牛鞭35份、富硒韭菜籽18份和富硒枸杞85份,清水洗涤多次以去除杂质,洗涤时间30~60秒。

(2)浸泡:按原料与纯水的体积比为1∶4的比例常温浸泡2.5小时。

(3)破碎:将浸泡过的原料与浸泡液一起进行粉碎。

(4)发酵: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乳杆菌混合制成的发酵剂,将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在28~42℃的动态环境下进行密闭发酵,并实时检测微生物培育密度,活菌数大于108CFU/mL时,及时终止发酵。

(5)超声波提取:远红外加热至28~32℃,调整超声波功率150W,常压下超声提取40分钟,循环提取3次,然后收集提取液。

(6)提取液静置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杂质后,将液体罐装即可。

结果检测:产品中有机硒含量为0.16mg/kg。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