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核桃青壳剥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21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核桃青壳剥离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坚果收获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核桃青壳剥离机。



背景技术:

目前核桃脱青皮机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果农仍采用落后的脱皮方式。虽然一些地区也采用机械脱皮,但所采用的核桃脱皮机存在脱皮效果不好、成本高、工艺复杂、能耗高和效率低等问题,不能广泛的推广,这大大的影响了核桃的收获质量和产量,加大了劳动强度和收获处理周期。

因此,针对市面上核桃脱皮机生产效率和质量低,机器笨重,设备投资大;传统的小型核桃脱皮机做工粗糙,设计复杂,在实际运行中对核桃的破损率大,亟待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核桃青壳剥离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核桃青壳剥离机,通过三角锉和栅条滚筒对青核桃的碰撞、挤压和刮削进行脱皮,栅条对青皮和核桃进行筛选分离,实现核桃的脱皮,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坚果的收获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核桃的破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新型高效核桃青壳剥离机包括进料斗1、滚筒轴2、皮带轮Ⅰ3、皮带4、电机5、电机架6、皮带轮Ⅱ7、罩壳支架8、罩壳支撑板9、罩壳10、核桃出料导板11、青皮出料导板12、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3、中心滚筒14、螺旋槽15、栅条滚筒、三角锉18,所述的罩壳支架8上焊接有罩壳支承板9,罩壳支承板9上焊接有罩壳10,罩壳10的顶部焊接有进料斗1,进料斗1与罩壳10的内腔连通,罩壳10的内表面上焊接有三角锉18,所述的滚筒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罩壳10上,皮带轮Ⅰ3通过定位键与滚筒轴2的左端配合连接,皮带轮Ⅰ3通过皮带4与安装在电机5上的皮带轮Ⅱ7连接,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架6上,电机架6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罩壳支架8上,所述的中心滚筒14安装在滚筒轴2上,中心滚筒14位于罩壳10的内部,中心滚筒14的表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螺旋槽15,所述的栅条滚筒安装在中心滚筒14与罩壳10之间,栅条滚筒由栅条16、连接圆环17组成,所述的连接圆环17有两个,两个连接圆环17分别安装在滚筒轴2上,每根栅条16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连接圆环17的相对位置上,罩壳10的底部设置有核桃出料导板11,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3焊接在罩壳10的右端的,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3与青皮出料导板12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中心滚筒14通过焊接与滚筒轴2实现刚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栅条滚筒上相邻两根栅条16之间的距离小于三角锉18与其相对的栅条16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角锉和栅条滚筒对青核桃的碰撞、挤压和刮削进行脱皮,栅条对青皮和核桃进行筛选分离,最终顺着青皮出料导板和核桃出料导板分类流出并收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坚果的收获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核桃的破损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省电,且作业场地小,可广泛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的企业和单家单户的核桃收获后处理作业。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学,并能有效节省收获时间,在工作过程中运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罩壳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心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滚筒轴、3-皮带轮Ⅰ、4-皮带、5-电机、6-电机架、7-皮带轮Ⅱ、8-罩壳支架、9-罩壳支撑板、10-罩壳、11-核桃出料导板、12-青皮出料导板、13-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4-中心滚筒、15-螺旋槽、16-栅条、17-连接圆环、18-三角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新型高效核桃青壳剥离机包括进料斗1、滚筒轴2、皮带轮Ⅰ3、皮带4、电机5、电机架6、皮带轮Ⅱ7、罩壳支架8、罩壳支撑板9、罩壳10、核桃出料导板11、青皮出料导板12、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3、中心滚筒14、螺旋槽15、栅条滚筒、三角锉18。

所述的罩壳支架8上焊接有罩壳支承板9,罩壳支承板9上焊接有罩壳10,罩壳10的顶部焊接有进料斗1,进料斗1与罩壳10的内腔连通,罩壳10的内表面上焊接有三角锉18,将三角锉18焊接在罩壳10的内表面上,使三角锉18与罩壳10刚性连接,防止三角锉18在青皮核桃的脱壳过程中发生形变,影响到核桃的脱壳效果。所述的滚筒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罩壳10上,皮带轮Ⅰ3通过定位键与滚筒轴2的左端配合连接,皮带轮Ⅰ3通过皮带4与安装在电机5上的皮带轮Ⅱ7连接,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架6上,电机架6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罩壳支架8上,所述的中心滚筒14安装在滚筒轴2上,中心滚筒14位于罩壳10的内部,中心滚筒14通过焊接与滚筒轴2实现刚性连接,中心滚筒14的表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螺旋槽15,所述的栅条滚筒安装在中心滚筒14与罩壳10之间,栅条滚筒由栅条16、连接圆环17组成,所述的连接圆环17有两个,两个连接圆环17分别安装在滚筒轴2上,每根栅条16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连接圆环17的相对位置上,罩壳10的底部设置有核桃出料导板11,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3焊接在罩壳10的右端的,青皮出料导板延伸板13与青皮出料导板12连接,所述的电机5为中心滚筒14和栅条滚筒的动力源,这样可保证一台剥壳机只采用一台电机,就可实现中心滚筒14和栅条滚筒的工作,降低了电能损耗,简化了剥壳机的结构,降低了剥壳机的重量。在电机5的驱动下,栅条滚筒转动的同时,使带青皮的核桃与三角锉18进行碰撞、挤压和刮削作用,使青皮核桃上的青皮得到脱落。由于栅条滚筒上相邻两根栅条16之间的距离小于三角锉18与其相对的栅条16之间的间距,三角锉18与栅条滚筒相互作用脱下的核桃青皮碎片将通过栅条滚筒的栅条16上的间隙中掉落到螺旋槽15内,螺旋槽15内青皮在中心滚筒14的转动下,被甩出到青皮出料延伸板13上,再由青皮出料延伸板13将青皮导出至出青皮出料导板12流出,而核桃则随栅条滚筒旋转至罩壳10底端从核桃出料导板11流出进行收集,从而实现青皮与核桃有效的分离,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核桃的收获后处理周期,并使核桃的破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核桃的脱皮质量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核桃青壳剥离机放置到工作位置,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皮带轮Ⅱ7转动,皮带轮Ⅱ7通过皮带4将动力传递给皮带轮Ⅰ3,皮带轮Ⅰ3带动滚筒轴2转动,滚筒轴2带动中心滚筒14和栅条滚筒转动,此时从进料斗1喂入带青皮的核桃,带青皮的核桃在栅条滚筒的带动下随之运动,与三角锉18进行碰撞、挤压和刮削作用,使得青皮核桃上的青皮得到脱落,所得青皮将通过栅条滚筒的栅条16上的间隙中掉落到螺旋槽15内,螺旋槽15在中心滚筒14的带动下将青皮甩出至青皮出料延伸板13上,再由青皮出料延伸板13将青皮导出至出青皮出料导板12流出,而脱皮后的核桃则顺着栅条滚筒旋转至罩壳10底端的核桃出料导板11流出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角锉和栅条滚筒对青核桃的碰撞、挤压和刮削进行脱皮,栅条对青皮和核桃进行筛选分离,最终顺着青皮出料导板和核桃出料导板分类流出并收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坚果的收获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核桃的破损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省电,且作业场地小,可广泛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的企业和单家单户的核桃收获后处理作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学,并能有效节省收获时间,在工作过程中运作稳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