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34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尤其涉及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焙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焙茶又称制茶、炒茶,即用温火烘茶,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物理变化降低水份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品质,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

在茶叶杀青出锅后,需要将茶叶进行揉捻,茶叶揉捻的目的是适当破坏杀青后茶叶组织,让茶叶内含物质渗透在茶叶的表面,同时对茶叶进行造型,使芽叶卷紧成需要的形状。传统的茶叶一般以手揉为主,双手握茶,先轻后重,轻重交替进行,嫩叶冷揉,老叶热揉,最后松压,解团。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工艺已满足不了茶叶的销量,茶叶揉捻机已逐渐成为通用的茶叶加工装置,但现有的揉捻机的揉捻效果并不佳,整叶破损率高,茶沫太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茶叶揉捻机的揉捻效果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中的揉盘,揉盘的上方设置有揉筒,揉筒的上方设置有压盖,压盖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加压装置;揉筒的外侧壁上套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曲柄连杆机构,底座的下端对应曲柄连杆机构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支承杆,其中一个支承杆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曲柄连杆机构连接,其余的曲柄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铰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揉盘的盘面上呈辐射状均匀设置有多根弧形主棱和多根弧形副棱,弧形主棱与弧形副棱交替设置。将茶叶倒入揉筒中,启动升降加压装置,将压盖压于揉筒内的茶叶上方并施加一定的压力,茶叶压实后,启动电机,曲柄连杆机构将带动揉筒在揉盘上方转动,从揉筒中落到揉盘上的茶叶将得到揉捻,操作简单方便。交替设置在揉盘上的弧形主棱与弧形副棱,相较于现有的揉捻机上的每根形状相同的棱骨,更相似于人工揉茶的施力方式,使得茶叶卷曲成形快,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减小了茶叶破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弧形副棱的长度为弧形主棱长度的1/2。本方案中,弧形副棱的长度为弧形主棱长度的1/2,最接近人工揉茶的施力方式,揉捻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加压装置包括加压电机、与加压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立柱以及设置在立柱下端的升降机,立柱下端转动设置在升降机中;立柱上套设有摇臂,所述摇臂与压盖的上端连接。在本方案中,开启加压电机,加压电机将带动立柱旋转,立柱旋转将带动摇臂旋转,从而控制压盖的开合。在需对茶叶压实时,启动升降机,摇臂将带动压盖上下移动,操作简单方便。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显示屏以及分别与显示屏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揉筒内。在本方案中,设置在揉筒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够将揉筒内的温度和湿度实时反馈在显示屏上,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揉捻时间、揉捻速度以及揉捻压力,保证茶叶的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压盖的设置用于对揉筒内的茶叶施加一定的压力,茶叶压实后,曲柄连杆机构将带动揉筒在揉盘上方转动,从揉筒中落到揉盘上的茶叶将得到揉捻,操作简单方便。

2、交替设置在揉盘上的弧形主棱与弧形副棱,相较于现有的揉捻机上的每根形状相同的棱骨,更相似于人工揉茶的施力方式,使得茶叶卷曲成形快,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减小了茶叶破损率。

3、弧形副棱的长度为弧形主棱长度的1/2,最接近人工揉茶的施力方式,揉捻效果最佳。

4、开启加压电机,加压电机将带动立柱旋转,立柱旋转将带动摇臂旋转,从而控制压盖的开合。在需对茶叶压实时,启动升降机,摇臂将带动压盖上下移动,操作简单方便。

5、设置在揉筒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够将揉筒内的温度和湿度实时反馈在显示屏上,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揉捻时间、揉捻速度以及揉捻压力,保证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揉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底座,2-揉盘,3-揉筒,4-压盖,5-升降加压装置,6-连接部,7-曲柄连杆机构,8-支承杆,9-弧形主棱,10-弧形副棱,11-加压电机,12-立柱,13-升降机,14-摇臂,15-显示屏,16-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中的揉盘2,揉盘2的上方设置有揉筒3,揉筒3的上方设置有压盖4,压盖4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加压装置5;揉筒3的外侧壁上套设有连接部6,连接部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曲柄连杆机构7,底座1的下端对应曲柄连杆机构7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支承杆8,其中一个支承杆8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曲柄连杆机构7连接,其余的曲柄连杆机构7的另一端铰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揉盘2的盘面上呈辐射状均匀设置有多根弧形主棱9和多根弧形副棱10,弧形主棱9与弧形副棱10交替设置。将茶叶倒入揉筒3中,启动升降加压装置5,将压盖4压于揉筒3内的茶叶上方并施加一定的压力,茶叶压实后,启动电机,曲柄连杆机构7将带动揉筒3在揉盘2上方转动,从揉筒3中落到揉盘2上的茶叶将得到揉捻,操作简单方便。交替设置在揉盘2上的弧形主棱9与弧形副棱10,相较于现有的揉捻机上的每根形状相同的棱骨,更相似于人工揉茶的施力方式,使得茶叶卷曲成形快,保证了茶叶的完整性,减小了茶叶破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弧形副棱10的长度为弧形主棱9长度的1/2。弧形副棱10的长度为弧形主棱9长度的1/2,最接近人工揉茶的施力方式,揉捻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加压装置5包括加压电机11、与加压电机11输出轴连接的立柱12以及设置在立柱12下端的升降机13,立柱12下端转动设置在升降机13中;立柱12上套设有摇臂14,所述摇臂14与压盖4的上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开启加压电机11,加压电机11将带动立柱12旋转,立柱12旋转将带动摇臂14旋转,从而控制压盖4的开合。在需对茶叶压实时,启动升降机13,摇臂14将带动压盖4上下移动,操作简单方便。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显示屏15以及分别与显示屏15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均设置在揉筒3内。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揉筒3内的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能够将揉筒3内的温度和湿度实时反馈在显示屏上,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揉捻时间、揉捻速度以及揉捻压力,保证茶叶的品质。

实施例1

一种减少茶叶破损率的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中的揉盘2,揉盘2的上方设置有揉筒3,揉筒3的上方设置有压盖4,压盖4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加压装置5;揉筒3的外侧壁上套设有连接部6,连接部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曲柄连杆机构7,底座1的下端对应曲柄连杆机构7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支承杆8,其中一个支承杆8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曲柄连杆机构7连接,其余的曲柄连杆机构7的另一端铰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揉盘2的盘面上呈辐射状均匀设置有多根弧形主棱9和多根弧形副棱10,弧形主棱9与弧形副棱10交替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弧形副棱10的长度为弧形主棱9长度的1/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升降加压装置5包括加压电机11、与加压电机11输出轴连接的立柱12以及设置在立柱12下端的升降机13,立柱12下端转动设置在升降机13中;立柱12上套设有摇臂14,所述摇臂14与压盖4的上端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显示屏15以及分别与显示屏15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均设置在揉筒3内。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