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84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



背景技术:

单饼作为方便快捷的食品,一直受到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广大人民的喜爱,传统人工擀饼已经逐步被效率更高的自动化擀饼机所取代。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自动擀饼机,例如中国专利(CN201310094421.0)公开了一种自动擀饼机,其中公开了一种扫面装置“机架的前端部还装有承接在面皮输送带前端的前接板,前接板上设有多条纵向间隔设置的长条开口,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位于前接板下方且由上述动力装置驱动的扫面辊,扫面辊的外表面上设有可穿过长条开口的扫刷。”以上结构的扫面棍无法将饼底面多余的面粉清扫干净;同时前接板上设置多条长条开口,各长条开口之间存在间隔,长条开口与扫面辊轴线垂直,这就必然存在较大清扫盲区,多余面粉无法清扫彻底。而多余面粉随面皮进入加热鏊子及后续工序易出现如下问题:

1.进入加热鏊子的面粉快速被烧糊,易粘到饼上,导致单饼口味欠佳;

2.烧糊的面粉易粘到鏊子表面,烙饼时更易使饼烧糊;

3.烧糊的面粉在鏊子及后续部件中持续积攒,导致设备运转异常,严重时停止运转,必须频繁停机清理设备。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其可以将饼底面面粉清扫更干净,从而减少进入加热鏊子面粉量,防止因面粉烧糊影响饼的口味,进而防止面粉的积攒造成设备异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扫面辊,每组包含两个扫面辊,每组两个所述扫面辊相向转动,每组两个所述扫面辊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水平面成0°~60°角倾斜,所述扫面辊的上方还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的孔与扫面辊轴线成0°~90°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所述扫面辊表面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可穿过所述承托板上的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所述承托板采用网状结构,网格线与扫面辊轴线成0°~90°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所述承托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与扫面辊轴线成0°~90°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所述扫面辊转动采用链轮或带轮驱动,每组的两个扫面辊采用齿轮传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所述毛刷采用不同长短刷毛间隔排布方式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所述毛刷刷毛的材质选用人造纤维丝或动物毛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几乎无清扫盲区,面粉清扫更干净,清扫洁净度提高30%以上;

2.多余面粉清扫干净,进入加热鏊子面粉减少,单饼不易被烧糊,单饼的口味更纯正,不会因面粉的积攒造成设备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扫面辊,2-毛刷,3-承托板,4-网孔,5-长条孔,6-链轮,7-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扫面辊组,每组包含两个扫面辊1,每组两个所述扫面辊1相向转动,两个所述扫面辊1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成α角,α=0°~60°。

优选的是,所述扫面辊组的上方设有承托板3,所述承托板3采用细丝大孔网状结构,网格线与扫面辊1轴线成一定倾斜角设置,倾斜角度可设为0°~90°,本实施例优选为45°。

进一步的,所述扫面辊1转动采用链轮6驱动,每组的两个扫面辊1采用齿轮7传动并实现相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扫面辊1表面设有毛刷2,所述毛刷2采用不同长短刷毛间隔排布方式布置。所述毛刷2的刷毛可穿过所述承托板3的网孔4。

更好地,毛刷应选择质地柔软,弹性强,耐磨,不易掉毛,抗发霉与抗菌性好的人造纤维丝或动物毛发为刷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羊毛。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自动擀饼机扫面装置,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仅就相异处加以说明。

本实施例中,承托板3上设有倾斜间隔设置的多个长条孔5,所述长条孔与扫面辊1轴线成一定倾斜角设置,倾斜角度可设为0°~90°,本实施例优选为45°。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擀饼机具有如下优点:

1.几乎无清扫盲区,面粉清扫更干净,清扫洁净度提高30%以上;

2.多余面粉清扫干净,进入加热鏊子面粉减少,单饼不易被烧糊,单饼的口味更纯正,不会因面粉的积攒造成设备异常。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