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酿造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83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酱油酿造池。



背景技术:

酱油,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由豆、麦、麸皮等酿造而成,其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

发酵是整个酱油酿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需要将酱醪装入酿造池中,加入酵母进行密闭发酵,整个发酵过程中,为保持发酵状态均匀,需经常搅拌酱醪,并且要求及时通风供氧,以促进有益菌生长,并抑制有害厌氧菌生长,为此,不得不经常开闭酿造池,传统的酱油酿造池仅在池体上端设置盖板,当打开盖板通风供氧时,操作不方便,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当酿造池打开时,蚊虫、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到酿造池内,污染池体,影响酱油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酱油酿造池,不仅通风供氧方便,而且能确保酱油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酱油酿造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顶部与池体侧壁铰接,压板通过倾斜设置的拉簧与池体侧壁连接,压板底部设置有与凹槽卡接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密封滑动连接,凸起上设置有自动充气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通过穿过池体侧壁的充气管与池体内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充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弹性气囊与凹槽底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酱油酿造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顶部与池体侧壁铰接,压板通过倾斜设置的拉簧与池体侧壁连接,压板底部设置有与凹槽卡接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密封滑动连接,凸起上设置有自动充气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通过穿过池体侧壁的充气管与池体内部连通。该结构的酱油酿造池,不仅通风供氧方便,而且能确保酱油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酱油酿造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顶部设置有与池体开合设置的池盖,所述池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2,每个凹槽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顶部与池体侧壁铰接,压板通过倾斜设置的拉簧4与池体侧壁连接,压板底部设置有与凹槽卡接的凸起5,所述凸起与凹槽密封滑动连接,凸起上设置有自动充气的弹性气囊6,所述弹性气囊与凹槽底部连接,所述弹性气囊通过穿过池体侧壁的充气管7与池体内部连通,所述充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8,单向阀限定气流只能由弹性气囊内流向池体内。该结构的酿造池,当不需要通风供氧时,在拉簧拉力作用下,压板推动凸起和弹性气囊均卡入凹槽内,保证了池体的密封性能,弹性气囊处于收缩状态;当需要通风供氧时,拉动压板,使其绕铰接点转动,将凸起拔出凹槽,并使得弹性气囊内充气,随后放开压板,拉簧拉住压板复位,在凸起逐步卡入凹槽的过程中,弹性气囊受挤压,将气体吹入池体内,从而达到了池体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整个过程不需要揭开池盖,简单方便,也避免了蚊虫、灰尘等杂质掉入池体内,保证了酱油的品质。

此外,池体外套设有与池体滑动套接的活动套9,活动套通过升降油缸10驱动上下移动,压板通过连杆11与活动套连接,连杆与活动套铰接,通过升降油缸带动活动套上下移动,即可通过连杆带动所有的压板绕对应的铰接点同步翻转,提高了通风供氧的便利性、效率和均匀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