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复合酱油的酿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6079阅读:1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油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猴头菇复合酱油的酿造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菇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具有“素中荤”之称。

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科学临床实验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一百克含蛋白质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达 17 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 8 种。每一百克猴头含脂肪 4.2 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猴头菇具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猴头菇还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作用。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新鲜的猴头菇营养价值极高,现有的加工产品不能有效地保留其有效成分,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将其加工成猴头菇复合酱油可实现对猴头菇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同时也为猴头菇的深加工开辟了新的道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含有猴头菇成分的保健食品,提供一种猴头菇复合酱油的酿造方法,能够充分保留原料中的活性成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猴头菇复合酱油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生产:

(1)润料:将豆薯洗净去皮,切成块,用清水浸泡进行润料,直至含水量达到100%;

(2)接种:将豆薯块装入瓶中,在0.53兆帕下灭菌35分钟后,再常压灭菌3小时,待其冷却至15℃时在接种箱内接入猴头菇菌种,接种后在32℃的温度下培养42天即长满菌丝;

(3)干燥:将豆薯菌丝挖出,在6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4)萃取:将菌丝放入容器内,加水反复煎煮4-5次,过滤,得萃取液,再将菌丝放置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将风干后的菌丝放入瓮内,倒入68度的大曲酒,浸泡10天,过滤,得萃取液;将两次所得萃取液混合;

(5)粉碎、混料:将萃取后的菌丝渣在58℃的温度下烘干,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80目筛,即得菌粉;将土茯苓、白首乌和党参烘干粉碎,制得混合粉;将菌粉、萃取液和面粉按1:2:3的比例混合,加入土茯苓、白首乌和党参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料醅;

(6)制曲、发酵:将料醅接种0.3-0.5%的米曲霉,送入曲房进行通风制曲,温度控制在40℃,湿度控制在55%,时间为45小时,即得成曲;再将成曲与盐水按2:5 的比例加入发酵罐中,充分混合均匀,发酵时间为9个月;

(7)灭菌、沉淀:将发酵液中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匀,再进行放在阳光底下暴晒,进行灭菌,时间为35-40天;然后静置12天,取其澄清液,即为成品酱油;

(8)检验、包装:酱油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储存。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营养价值极高,经接种、热萃取、酒萃取、制曲、高盐稀态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最后加入糖浆进行调味,色香味俱佳,产品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温暖脾胃,补益中气,还具有舒缓神经衰弱的功效,是一种集保健食疗于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酱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猴头菇复合酱油的酿造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润料:将芸豆用清水浸泡进行润料,直至含水量达到85%;

(2)接种:将芸豆装入瓶中,在1.5兆帕下灭菌10分钟后,再常压灭菌1-2小时,待其冷却至18℃时在接种箱内接入猴头菇菌种,接种后在30℃的温度下培养28天即长满菌丝;

(3)干燥:将芸豆菌丝挖出,在55℃的温度下进行真空低温干燥;

(4)萃取:将菌丝放入容器内,加水反复煎煮1-2次,过滤,得萃取液,再将菌丝放置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将风干后的菌丝放入瓮内,倒入62度的白酒,浸泡7天,过滤,得萃取液;将两次所得萃取液混合;

(5)粉碎、混料:将萃取后的菌丝渣在45℃的温度下烘干,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60目筛,即得菌粉;将菌粉、萃取液和高筋面粉按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醅;

(6)制曲、发酵:将料醅接种0.8%的米曲霉,送入曲房进行通风制曲,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控制在55%,时间为30小时,即得成曲;再将成曲与盐水按1:2 的比例加入发酵罐中,充分混合均匀,发酵时间为6个月;

(7)灭菌、沉淀:将发酵液中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匀,再放在阳光底下暴晒,进行灭菌,时间为25天;然后静置10天,取其澄清液,即为成品酱油;

(8)检验、包装:酱油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储存。

实施例2:

一种猴头菇复合酱油的酿造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润料:将雪豆用清水浸泡进行润料,直至含水量达到82%;

(2)接种:将雪豆装入瓶中,在0.68兆帕下灭菌26分钟后,再常压灭菌3小时,待其冷却至25℃时在接种箱内接入猴头菇菌种,接种后在32℃的温度下培养40天即长满菌丝;

(3)干燥:将雪豆菌丝挖出,在65℃的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

(4)萃取:将菌丝放入容器内,加水反复煎煮3-5次,过滤,得萃取液,再将菌丝放置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将风干后的菌丝放入瓮内,倒入60度的高粱酒,浸泡6-8天,过滤,得萃取液;将两次所得萃取液混合;

(5)粉碎、混料:将萃取后的菌丝渣在70℃的温度下烘干,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40目筛,即得菌粉;将黄精干燥、粉碎后制得黄精粉,将菌粉、萃取液和面粉按1:2:2的比例混合,加入黄精粉,混合均匀,制成料醅;

(6)制曲、发酵:将料醅接种1.2%的米曲霉曲精,送入曲房进行通风制曲,温度控制在28℃,湿度控制在55%,时间为36小时,即得成曲;再将成曲与盐水按1:4 的比例加入发酵罐中,充分混合均匀,发酵时间为7个月;

(7)灭菌、沉淀:将发酵液中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匀,再将其加热至65℃,保持45分钟灭菌,待其冷却后静置10天,取其澄清液,即为成品酱油;

(8)检验、包装:酱油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