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247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组合物与饲料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并涉及该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蛋雏鸡饲料是蛋雏鸡0—6周龄阶段使用的饲料。鸡的消化道生理结构组成包括:口咽、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雏鸡出壳后的7日龄内经历了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过渡为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过程。消化过程从腺胃开始,腺胃上皮含有两个主要的腺体即能分泌黏液的管状腺和能分泌胃酸(盐酸)、胃蛋白酶的胃腺体。由于腺胃的体积小,食物在腺胃停留的时间较短,主要在肌胃中被胃液消化。小肠段是由十二指肠和分界不清的空肠、回肠组成。十二指肠围绕着胰腺,并与胰腺和肝管接通。肠上皮组织中富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能够分泌粘液防止肠黏膜被消化酶消化及食糜的物理磨损,尤其是十二指肠起始段粘液更浓,能抵抗胃中排入的酸性食糜。空肠形成许多肠袢,中部的卵黄憩室形成一小突起,是胚胎期卵黄囊柄的遗迹。雏鸡小肠粘膜的形态变化包括肠上皮的成熟,生长微绒毛和形成密集的隐窝。Geyra(2001)观察到雏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分化和肥大过程并不同时进行,空肠上皮的发育直到出壳后3天~6天内完成,十二指肠则进行到出壳后9天。从出壳前7天到雏鸡7日龄阶段,雏鸡小肠绒毛高度和周长大约增加了9~11倍,但回肠中绒毛增长的幅度要稍低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雏鸡出壳后各种肠上皮细胞的比例变化较大。出壳2天后分化的隐窝肠上皮细胞比例降低到了50%-60%,出壳6天后增殖的绒毛细胞比例降低到了10%-20%。出壳后48小时,隐窝内陷过程完成,通过分支和分裂方式增加绒毛数量,7日龄达到最大数量。消化器官的发育,刚刚出壳的雏鸡小肠生长发育非常迅速。出壳时占体重的3.8%,48h后占体重的8.9%,禁食的雏鸡小肠在48h后则占体重的4.5%,表明出壳后应适时开食,将有利于后期消化道的发育。研究表明:小肠各段以不同的速度发育,12日龄雏鸡小肠各段重量的增加要比其它器官的增长更为迅速,且重量的增长要大于长度的增加。6日龄时重量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6日龄时十二指肠的长度增长了近2倍,回肠、空肠的长度增长了近50%。雏鸡在出壳后营养来源发生转变:从利用卵黄营养转变到利用饲料营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顺利转换,雏鸡就会出现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王和民等认为雏鸡约在4日龄或5日龄时已完全由利用卵黄囊营养转化为利用饲料营养,而7日龄以后随着消化系统发育的健全,开始消化和利用饲料营养。莫棣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1~3日龄的营养完全来自于卵黄囊,5~7日龄是卵黄囊营养过渡为饲料营养的转变时期,8日龄以后的营养己完全来自饲料。出壳后外源食物供给的时间和形式影响着卵黄的吸收,也影响小肠生长和机体发育。Hamdy等根据呼吸商的测定认为雏鸡出壳前的主要能量物质是脂肪。Noy等通过研究发现在临近出壳时,雏鸡对葡萄糖和蛋氨酸的摄取相当少,出壳后对蛋白质和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逐渐增加,SulistiyantoE也发现了相同的现象。随着外源食物的摄入和日龄的增长,葡萄糖和蛋氨酸的吸收逐渐增加。雏鸡消化道中的饲料排空速率随着雏鸡生长而降低。从4日龄到1O日龄饲料消耗增加了4倍,排空速率下降了30%。尤其十二指肠饲料排空速率下降最为明显。l0日龄后采食增加,但排空速率无明显变化,这表明雏鸡的消化能力在迅速地提高。21日龄雏鸡的淀粉消化率高于85%,胰腺淀粉酶浓度的增加使得肠道淀粉酶活性也随之提高,有利于雏鸡生长初期对淀粉的消化。Zelenka等分别以产蛋型和产肉型雏鸡为对象研究l~22日龄雏鸡淀粉的消化率,产蛋型雏鸡淀粉消化率在出壳后迅速升高,4日龄达到98.6%,一直保持到试验结束;Noy等“研究表明:回肠部分对于脂肪酸的吸收从7日龄以后开始下降,小肠对含氮化合物的消化率从4日龄的78%上升到21日龄的92%,而这一阶段淀粉和脂肪酸的消化率很少改变。从出壳到7日龄这段时问内,十二指肠和空肠对蛋氨酸的吸收一直在不断地增加,7~l4日龄保持稳定。十二指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从出壳到7日龄在不断地增加,之后则保持稳定;回肠的吸收能力从出壳到14日龄一直不变;十二指肠对亚油酸的吸收从出壳到l4日龄也没有改变。Noy等,通过标记葡萄糖、蛋氨酸、油酸,检测外源营养在小肠的吸收比例,发现孵化期间葡萄糖和蛋氨酸的吸收很低,出壳后迅速上升。葡萄糖出壳前吸收率为43%,出壳后1日龄为52%,第2日龄为76%,第4日龄达到90%;蛋氨酸从出壳前吸收率53%升高到出壳后第4日龄的85%。雏鸡从出壳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完善的消化系统,是其能够由卵黄摄取营养转变到由饲料摄取营养的重要因素。因此,雏鸡具有以下消化生理特点:雏鸡出壳后肠道粘膜发育不完全,肠道系统发育迅速,粘膜细胞成熟度低;雏鸡内源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量不足,活性较低;雏鸡的消化道短,排空速度快,难以充分消化;雏鸡营养物质来源转化时间短,应激大;雏鸡的生长发育迅速,采食量大,代谢旺盛,消化系统负担过重;雏鸡出壳后所处的环境变化较大,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雏鸡消化酶的分泌随日龄的增加变化规律不一致,导致各营养物质吸收利用水平存在差异;雏鸡早期卵黄营养吸收受外源食物的影响。对蛋雏鸡饲料的研究并不多,公开号:105851663A的发明《一种蛋雏鸡饲料及其生产方法》公开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58-60份、膨化豆粕20-30份、小麦1-5份、大豆浓缩蛋白1-3份、超级蒸汽鱼粉2-5份、葡萄糖2-4份、复合维生素0.15-0.4份、复合矿物元素0.1-0.3份、复合酶0.01-0.1份、维生素C0.01-0.05份、赖氨酸硫酸盐0.1-0.3份、蛋氨酸0.1-0.3份、苏氨酸0.01-0.03份、氯化胆碱0.1-0.3份、食盐0.1-0.5份、石粉1-2份和磷酸氢钙1-3份。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量、粉碎、制粒和小破碎。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有效的增强了蛋雏鸡的肠道健康,提高了免疫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公开号:105379992A的发明《一种蛋雏鸡的饲料配方》公开的蛋雏鸡饲料配方,尤其适用于0-27日龄的蛋鸡。包括按重量计的下述组分:鱼粉4~6%、豆粕18~24%、膨润土3~10%、玉米粉55~60%、槐叶粉3~5%、添加剂2~7%。该配方满足蛋雏鸡的全部营养需要,配方合理;该饲料的生物利用率高,氮、磷等排泄物低,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全程肉料比在1.85~1.78:1。公开号:104082625A的发明《一种蛋雏鸡饲料配方》公开的饲料配方由重量百分比为60-65%的玉米粉、20-25%的豆粕、3-6%的鱼粉、1-1.5%的磷酸氢钙、1-1.2%的石粉、0.1-0.3%的食盐、0.5-0.8%的益生菌、0.5-0.8%的益生元、0.5-0.8%的酸化剂和0.1-0.3%的除臭剂组成。采用本发明饲料饲养的鸡的抗病能力提高,鸡的死亡率降低,鸡的产蛋率提高至95%以上,鸡的产蛋周期能达14-15个月,还降低了喂养成本,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对促进雏鸡消化道、消化器官发育的饲料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申请号为201210525340.7的发明《一种促进雏鸡消化道发育的幼禽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的配合饲料原料组成为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富含不溶性纤维的特异性原料和幼禽复合预混料制成,其中玉米的含量为55-68份、豆粕20-28份、玉米蛋白粉3-10份、富含不溶性纤维的特异性原料3-6份、大豆油0-3份,幼禽复合预混料3-6份。其制备方法为先将富含不溶性纤维的特异性原料粉碎至2-4mm,再将玉米、豆粕粉碎至1-1.5mm;按比例将各原料配制混合均匀,最终制成粒度为1.5-3.0mm破碎料。本幼禽配合饲料能显著改善雏鸡肌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提高鸡只生产性能,改善雏鸡健康状况,降低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该专利豆粕含量高,没有特殊处理,大豆中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糜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等,酚类化合物、植酸致甲状腺肿因子、皂甙等含量高;会导致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对蛋雏鸡脆弱的肠道有相当大的损伤。小麦纤维是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功能原料,能被双歧杆菌、乳酸菌发酵利用,提高有益菌的数量提高乳酸产量、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增殖,能被双歧杆菌发酵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刺激肠道蠕动;寡糖通过物理吸附结合病原菌和毒素改善肠道健康,降低腹泻率提高采食量和生长速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有机酸、精油和可发酵功能纤维的协同作用,即欧洲近来提出的合生元(Synbiotics)理念,可以成功地通过营养手段改善动物的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Varley,2013)。有机酸将病原菌的细胞壁软化后,精油(EssentialOil,简称为EO,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等)可以通过改变细菌表面脂类的溶解度和分解细胞外膜来杀死细菌(Dabbah等,1970);而日粮中添加益生元(Prebiotics)则可以作为肠道中有益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发酵底物,使有益菌的数量增加并成为肠道中的主要细菌,从而稳定肠道菌群和改善肠道健康。益生元包括多种易发酵、不可消化的寡糖,如木寡糖、果寡糖、半乳寡糖和反式半乳寡糖等。因为动物肠道内没有水解寡糖的酶系统,因此寡糖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只有双歧杆菌和部分乳酸杆菌表面具有寡糖受体,能够发酵利用寡糖;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则只能利用葡萄糖作为发酵底物。肠道不仅是动物消化饲料和吸收养分的场所,还是动物抵御外界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同时肠道还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肠道健康涉及肠道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完整性、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以及免疫系统的健康状态。肠道健康的失调将导致动物对养分消化吸收受阻和生产性能的大幅下降由雏鸡的消化生理可见,在关键阶段给予关键营养素,充分锻炼雏鸡的消化机能和消化器官发育,促进肠道长度和重量的增加,确保体重和体形良好发育,才能为蛋雏鸡一生产蛋潜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从涉及到肠道健康的肠道宏观和微观结构的完整性、微生物区系的平衡等影响因素的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达到促进消化道健康的效果。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采用葡萄糖和优质蛋白营养提高饲料消化率,促进蛋雏鸡必须营养素的充分采食;二是采用合适的合理的膳食纤维营养,促进消化器官发育;三是采用有机酸和益生元营养加强肠道菌群平衡;以达到蛋鸡消化器官肌胃和腺胃重量重,肠道肠绒毛长隐窝深等目标,科学复配一种促进蛋鸡消化器官发育的雏鸡饲料。为达到以上目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膨化碎大米10-20份,玉米10-20份,小麦10-20份,面粉1-8份,葡萄糖1-5份,豆粕3-10份,大豆浓缩蛋白1-6份,发酵豆粕2-5份,玉米蛋白粉1-5份,鱼粉1-5份,血球蛋白粉1-2份,蛋黄粉1-3份,豆油1-3份,食盐0.2-0.4份,磷酸二氢钙1-1.6份,石粉0.5-1.3份,氨基酸0.55-0.66份,复合预混料1份,益生元0.01-0.2份,酸化剂0.1-0.6份,植物精油0.1-1份,酵母水解物0.1-0.5份,膳食纤维0.5-3份,复合酶制剂0.05-0.1份。所述复合预混料为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Q/HFJ02.03-2012,辽饲预字(2013)003021;复合酶制剂:沈阳丰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许可证号为饲添(2011)1986,批准文号:辽饲(添)字(2011)040008;进一步地,所述酸化剂为乳酸、柠檬酸、富马酸、正磷酸中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益生元为甘露寡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木糖中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氨基酸较优的质量比例为: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1:0.46-0.76:0.31-0.71:0.12-0.14:0.23-0.38;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精油由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较佳的,所述植物精油由等量的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进一步地,所述膳食纤维由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混合,经超声提取、生物酶解后发酵得到;所述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按质量比1:3:8:3均匀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室温3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20min,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加入混合物质量0.2%的生物酶,于50℃酶解45min,灭酶;酶解液70℃,18-20MPa均质,物料冷却至25-30℃后,加入混合物质量3-5%的葡萄糖,0.2-0.5%的混合菌种,25-30℃培养48-72小时,搅拌转速为20-30r/min,培养到50-55小时添加混合物质量0.005-0.1%的L-半胱氨酸和0.05-0.1%的甘草超微粉,发酵结束后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0.3mm即得膳食纤维;所述混合菌种含有如下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100亿/g、地衣芽孢杆菌≥1000亿/g、酵母菌≥100亿/g、乳酸菌≥50亿/g;优选的,所述酵母菌为酿酒酵母;进一步地,所述酵母菌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4:9:2:4:1均匀混合;进一步地,所述洋葱粉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新鲜洋葱去外皮,清洗,加入洋葱重量12倍的水打浆,之后加入洋葱重量0.03%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调节pH值为4.5,温度55℃,酶解3h,将酶解液在55℃、300W、80KHz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4-6℃放置12h,过滤后真空浓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洋葱粉;所述混合酶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纤维素酶2、蛋白酶1、α-淀粉酶2、木聚糖酶0.5;所述真空浓缩,具体为:一效75-85℃,真空度0.07MPa,二效65-75℃,真空度0.05MPa,三效45-55℃,真空度0.04MPa。进一步,所述酵母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摇瓶培养取斜面酵母菌种一环,接入装有30mL摇瓶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30h得酵母种子液;摇瓶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2)5L发酵罐培养将酵母种子液按10%质量百分比接种量,接入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0℃,通气量6L/min,罐压0.03MPa,500rpm,恒pH6.0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至30h时,一次性添加终浓度为25mmol/L的L-半胱氨酸,总发酵时间为50h,得发酵液;发酵培养基(g/L):(NH4)2SO410、葡萄糖100、K2HPO4·3H2O8、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3)制备酵母泥: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通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收集酵母泥;(4)酵母细胞破壁:将步骤(3)所得的酵母泥和水在自溶罐中按1∶1.5质量比例调浆,调整pH值6~8,加温到80℃,灭活40分钟;降温到40℃~50℃保温自溶24h;加入混合酶制剂,用量为酵母泥质量的1%~1.5%;搅拌,酶法水解10h~24h。所述混合酶制剂由蛋白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耐高温淀粉酶等量混合而成;(5)喷雾干燥120℃-140℃喷雾干燥使水分含量小于10%,即得酵母水解物。较佳的,所述酵母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将玉米、豆粕、小麦经过6.0mm筛片按照常规蛋鸡饲料加工方法粉碎,将植物精油与蛋黄粉充分混合,酶制剂、益生元与复合预混料预先混合,然后按重量份数自大至小依次加入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加工制粒,即得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育雏期蛋鸡消化器官生理发育特点,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肠道营养从纤维营养,益生元、动物蛋白、植物精油和酵母水解物等多方面着手来解决,使肌胃与腺胃指数提高了14.6%,十二指肠和空回肠重量分别提高了34.38%和11.52%,十二指肠长度和小肠长度分别提高了24.31%和32.93%。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本发明在促进消化器官发育、肠道发育方面效果十分显著。本发明6周末体重达标,优于对照组;成活率提高5.2%,效果显著。现场观察可见,蛋鸡体型清秀、体形匀称、精神活泼、脚胫粗壮,表现出健壮的鸡群特征。特别是采用特定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生物活性强,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与益生元配合,能够显著地改善肠道菌群,提高肠道益生菌群的数量,调节和维持肠道益生菌群的定植时间,增强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动物免疫力。膳食纤维的制备,将酶解、超声提取与超微粉碎技术相结合,采用特定的工艺条件,在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同时,并可改善可溶性膳食纤维及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特性,其持水性、膨胀性、增稠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选用洋葱粉制备膳食纤维,洋葱:性味辛温,甜润白嫩,除含有常见的营养物质外,其所含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赋予本发明膳食纤维与同类膳食纤维不同的重要特性。采用特定工艺制备酵母水解液,能够明显提高谷胱苷肽的含量,谷胱苷肽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解毒、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癌、抗放射线危害等功能,是重要的功能因子,能够改善雏鸡的皮肤健康状况,及羽毛的光泽度,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强化营养的作用。与益生元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雏鸡小肠绒毛发育,降低腹泻率,提高动物免疫力;特别是添加高产谷胱苷肽的保藏菌种tlj2016,更能够显著提高谷胱苷肽含量,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GSH的含量能够达到3308mg/L,谷胱苷肽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如与自由基、重金属等结合,能够把机体内有害的毒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排泄出体外,对改善蛋雏鸡的身体机能,很有益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酿酒酵母菌株具体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该菌株已于2016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所述酿酒酵母tlj2016的最适生长pH为6.0-6.5,最适生长温度为28-35℃;所述酿酒酵母tlj2016是从一株宁夏果园中分离得到的酿酒酵母出发菌株经以下步骤得到:原始出发菌种→试管活化→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高渗平板筛选→亚硝基胍(NTG)诱变筛选→高渗平板初筛→摇瓶筛选→发酵复筛(产谷胱苷肽GSH能力)→传代稳定性试验。经过诱变后获得的菌株tlj2016,其葡萄糖耐受能力以及L-半胱氨酸耐受能力均得到提高,一方面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下能够提高细胞密度,另一方面L-半胱氨酸耐受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GSH在胞内大量合成,从而提高菌株大规模生产GSH的能力。本发明所采用的酿酒酵母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达到300g/L,利于其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生产GSH;在5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GSH终浓度达到3308mg/L;耐受L-半胱氨酸的能力远高于出发菌株,在5mmol/LL-半胱氨酸作用下仍能缓慢生长,在40mmol/LL-半胱氨酸作用下仍能保持GSH大量合成;耐盐能力达到18%,有利于扩展其应用领域。1.DES诱变选育1)在超净台上取试管斜面上的出发菌株1一环,接入装有50mL麦芽汁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0℃培养10h左右,使菌体处于对数生长前期。2)取5mL菌液,5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3)用pH7.0磷酸缓冲液稀释成107个/mL菌悬液。4)取32mLpH7.0的磷酸钾缓冲液、8mL菌悬液、0.4mLDES在预先放入转子的150mL三角瓶中充分混合,使DES最终浓度为1%(v/v)。5)在30℃摇床中150rpm反应30min,取1mL混合液,加入0.5mL25%Na2S2O3溶液中止反应。6)稀释涂布于含150g/LKCl的麦芽汁培养基平皿中,在30℃培养2-3天后挑取菌落最大的菌株1。2.亚硝基胍诱变1)在超净台上取试管斜面上的酿酒酵母菌菌株1一环,接入装有50mL麦芽汁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0℃培养10h左右,使菌体处于对数生长前期。2)取5mL菌液5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3)用pH6.0磷酸缓冲液稀释成107个/mL菌悬液。4)取10mL菌悬液转移至100mL三角瓶中,加入10mg的NTG,配制成终浓度为10mg/mL的NTG溶液,并加入4-5滴丙酮,以利于NTG溶解。5)在30℃下200rpm振荡反应30min,5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数次,中止反应。6)适当稀释涂布,取最后稀释度的菌液0.2mL,涂布于含200g/LKCl的麦芽汁培养基平皿中。在30℃培养2-3天后挑取菌落20支。3.摇瓶初筛1)在超净台上分别取上述20支酿酒酵母菌各一环,分别接入装有50mL麦芽汁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0℃培养12h左右,使菌体处于对数生长中期。2)取5mL菌液,接入装有50mL高渗麦芽汁培养基(葡萄糖浓度为300g/L)中的250mL三角瓶中,200rpm,30℃培养3-4天,每天检测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变化。发酵结束后,比较20株菌种的葡萄糖和乙醇消耗速率、最终残糖浓度和乙醇浓度、葡萄糖对乙醇的转化率以及杂酸含量。3)选择葡萄糖消耗速率快、最终残糖浓度低和乙醇浓度高的5株菌命名为Y-1,Y-2,Y-3,Y-4,Y-5。4.发酵复筛将步骤3中所得的5株菌Y-1,Y-2,Y-3,Y-4,Y-5以及出发菌株,分别按照10%接种量,在装有3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30h,取发酵液测定GSH浓度;液体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GSH测定方法:发酵液离心洗涤后得新鲜酵母,30℃下,40%乙醇处理3h,离心取上清液做GSH测定样品;采用四氧嘧啶法进行GSH测定:其原理为GSH上的-SH与四氧嘧啶反应,生成的物质在305nm处有吸收峰,且与谷胱甘肽浓度成线性关系,故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GSH含量。表1:GSH检测结果菌株出发菌株Y-1Y-2Y-3Y-4Y-5GSH浓度(mg/L)127.9195.7172.3263.2216.5185.2由表1结果可知,菌株Y-3具有最高的GSH发酵能力,因此确定Y-3为最终的生产菌株,并将其命名为tlj2016。5.遗传稳定性试验将tlj2016菌在斜面上连续十次传代,并用摇瓶复筛的方法检测每次传代后的发酵情况。实验发现,在斜面上连续十次传代,该菌种性状没有明显变化,各项性能指标都正常,说明该菌种的遗传稳定性较强。酿酒酵母tlj2016高糖条件下发酵产GSH能力实验(1)摇瓶培养取tlj2016斜面菌种一环,接入装有30mL摇瓶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30h得种子液;摇瓶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2)5L发酵罐培养将种子液按10%质量百分比的接种量,接入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0℃,通气量6L/min,罐压0.03MPa,500rpm,恒pH6.0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至30h时,一次性添加终浓度为25mmol/L的L-半胱氨酸,总发酵时间为50h;发酵培养基(g/L):(NH4)2SO410、葡萄糖100、K2HPO4·3H2O8、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GSH的含量为3308mg/L。酿酒酵母tlj2016L-半胱氨酸耐受力实验将出发菌株以及tlj2016斜面菌种各一环,分别接入装有30mL摇瓶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进行培养,在培养至12h时,向摇瓶中加入不同终浓度的L-半胱氨酸,再培养10h,测定细胞干重,结果表2、3;摇瓶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20、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表2:出发菌株L-半胱氨酸耐受力L-半胱氨酸浓度mmol/L0510152040出发菌株干重g/L22.615.710.24.32.20.8GSH浓度(mg/L)35.646.743.240.737.925.3表3:tlj2016L-半胱氨酸耐受力L-半胱氨酸浓度mmol/L0510152040tlj2016干重g/L25.728.523.621.220.618.7GSH浓度(mg/L)73.298.3113.5121.7127.5135.8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出发菌株,培养基中添加L-半胱氨酸,细胞停止生长,并且开始自溶,导致GSH增长率随着L-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低浓度L-半胱氨酸下,tlj2016仍能够缓慢生长,随着L-半胱氨酸浓度的提高,tlj2016菌株的细胞干重缓慢下降,而GSH浓度持续增长,这一结果将有利于GSH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前体氨基酸-L-半胱氨酸促进GSH的生产。酿酒酵母tlj2016耐盐能力实验取tlj2016菌液1mL接种菌种于含有不同NaCl浓度的(含量梯度为0%、2%、5%、10%、15%、18%)的10mLYPD液体培养基(pH=6.5),置于30℃下分别培养24h,每个处理3个重复。各取1ml样品菌液于9ml生理盐水中混匀,制备稀释度溶液,取0.1ml稀释液于YPD固体平板中涂布,于30℃生化培养箱中倒置培养36小时(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行)记录计算平板上的菌数个数。结果见表4,可知该菌的耐盐浓度为18%,说明tlj2016不仅可以在常规环境中生存,在高盐条件下依然具有活力,可应用于酱油、腌制品等高盐食品加工过程中耗糖产谷胱甘肽。表4:耐盐能力检测(×107cfu/ml)NaCl含量0%2%5%10%15%18%原始菌株5.16±0.424.38±0.422.15±0.210.12±0.1100tlj20165.33±0.285.10±0.714.83±0.423.98±0.332.57±0.480.83±0.15实施例1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膨化碎大米20份,玉米17份,小麦20份,面粉4份,葡萄糖3份,大豆浓缩蛋白5份,豆粕10份,发酵豆粕5份,玉米蛋白粉4份,血球蛋白粉2份,蛋黄粉3份,豆油2份,食盐0.3份,磷酸二氢钙1.5份,石粉0.9份,赖氨酸0.26份,苏氨酸0.15份,蛋氨酸0.16份,色氨酸0.03份,精氨酸0.06份,复合预混料1份,酸化剂0.3份,植物精油0.2份,膳食纤维0.5份,鱼粉3份,益生元0.05份,酵母水解物0.3份,复合酶制剂0.05份。所述酸化剂为乳酸、柠檬酸、富马酸、正磷酸中任一种;所述益生元为甘露寡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木糖等质量混合;所述植物精油由等量的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所述膳食纤维由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混合,经超声提取、生物酶解后发酵得到;所述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按质量比1:3:8:3均匀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室温3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20min,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加入混合物质量0.2%的生物酶,于50℃酶解45min,灭酶;酶解液70℃,18-20MPa均质,物料冷却至28℃后,加入混合物质量4%的葡萄糖,0.4%的混合菌种,28℃培养60小时,搅拌转速为25r/min,培养到52小时添加混合物质量0.05%的L-半胱氨酸和0.1%的甘草超微粉,发酵结束后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2mm即得膳食纤维;所述混合菌种含有如下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100亿/g、地衣芽孢杆菌≥1000亿/g、酵母菌≥100亿/g、乳酸菌≥50亿/g;所述酵母菌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4:9:2:4:1均匀混合;所述洋葱粉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新鲜洋葱去外皮,清洗,加入洋葱重量12倍的水打浆,之后加入洋葱重量0.03%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调节pH值为4.5,温度55℃,酶解3h,将酶解液在55℃、300W、80KHz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4-6℃放置12h,过滤后真空浓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洋葱粉;所述混合酶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纤维素酶2、蛋白酶1、α-淀粉酶2、木聚糖酶0.5;所述真空浓缩,具体为:一效75-85℃,真空度0.07MPa,二效65-75℃,真空度0.05MPa,三效45-55℃,真空度0.04MPa。所述酵母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摇瓶培养取斜面酵母菌种一环,接入装有30mL摇瓶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30h得酵母种子液;摇瓶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2)5L发酵罐培养将酵母种子液按10%质量百分比接种量,接入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0℃,通气量6L/min,罐压0.03MPa,500rpm,恒pH6.0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至30h时,一次性添加终浓度为25mmol/L的L-半胱氨酸,总发酵时间为50h,得发酵液;发酵培养基(g/L):(NH4)2SO410、葡萄糖100、K2HPO4·3H2O8、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3)制备酵母泥: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通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收集酵母泥;(4)酵母细胞破壁:将步骤(3)所得的酵母泥和水在自溶罐中按1∶1.5质量比例调浆,调整pH值7,加温到80℃,灭活40分钟;降温到45℃保温自溶24h;加入混合酶制剂,用量为酵母泥质量的1.2%;搅拌,酶法水解18h。所述混合酶制剂由蛋白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耐高温淀粉酶等量混合而成;(5)喷雾干燥130℃喷雾干燥使水分含量小于10%,即得酵母水解物。所述酵母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将玉米、豆粕、小麦经过6.0mm筛片按照常规蛋鸡饲料加工方法粉碎,将植物精油与蛋黄粉充分混合,复合酶制剂、益生元与复合预混料预先混合,然后按重量份数自大至小依次加入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加工制粒,即得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实施例2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膨化碎大米15份,玉米15份,小麦20份,面粉8份,葡萄糖3份,大豆浓缩蛋白6份,豆粕8份,发酵豆粕5份,蒸汽鱼粉3份,蛋黄粉3份,豆油2份,食盐0.3份,磷酸二氢钙1.6份,石粉0.9份,赖氨酸0.26份,苏氨酸0.1份,蛋氨酸0.13份,色氨酸0.03份,精氨酸0.1份,复合预混料1份,益生元0.2份,植物精油0.2份,酵母水解物0.5份,玉米蛋白粉1份,血球蛋白粉2份,酸化剂0.1份,膳食纤维1.5份,复合酶制剂0.1份。所述酸化剂为乳酸;所述益生元为甘露寡糖;所述植物精油由等量的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所述膳食纤维由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混合,经超声提取、生物酶解后发酵得到;所述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按质量比1:3:8:3均匀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室温3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20min,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加入混合物质量0.2%的生物酶,于50℃酶解45min,灭酶;酶解液70℃,18-20MPa均质,物料冷却至25℃后,加入混合物质量5%的葡萄糖,0.5%的混合菌种,25℃培养72小时,搅拌转速为30r/min,培养到50小时添加混合物质量0.005%的L-半胱氨酸和0.1%的甘草超微粉,发酵结束后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1mm即得膳食纤维;所述混合菌种含有如下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100亿/g、地衣芽孢杆菌≥1000亿/g、酵母菌≥100亿/g、乳酸菌≥50亿/g;所述酵母菌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4:9:2:4:1均匀混合;所述洋葱粉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新鲜洋葱去外皮,清洗,加入洋葱重量12倍的水打浆,之后加入洋葱重量0.03%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调节pH值为4.5,温度55℃,酶解3h,将酶解液在55℃、300W、80KHz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4-6℃放置12h,过滤后真空浓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洋葱粉;所述复合酶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纤维素酶2、蛋白酶1、α-淀粉酶2、木聚糖酶0.5;所述真空浓缩,具体为:一效75-85℃,真空度0.07MPa,二效65-75℃,真空度0.05MPa,三效45-55℃,真空度0.04MPa。所述酵母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摇瓶培养取斜面酵母菌种一环,接入装有30mL摇瓶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30h得酵母种子液;摇瓶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2)5L发酵罐培养将酵母种子液按10%质量百分比接种量,接入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0℃,通气量6L/min,罐压0.03MPa,500rpm,恒pH6.0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至30h时,一次性添加终浓度为25mmol/L的L-半胱氨酸,总发酵时间为50h,得发酵液;发酵培养基(g/L):(NH4)2SO410、葡萄糖100、K2HPO4·3H2O8、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3)制备酵母泥: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通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收集酵母泥;(4)酵母细胞破壁:将步骤(3)所得的酵母泥和水在自溶罐中按1∶1.5质量比例调浆,调整pH值6,加温到80℃,灭活40分钟;降温到40℃保温自溶24h;加入混合酶制剂,用量为酵母泥质量的1.5%;搅拌,酶法水解10h。所述混合酶制剂由蛋白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耐高温淀粉酶等量混合而成;(5)喷雾干燥120℃喷雾干燥使水分含量小于10%,即得酵母水解物。所述酵母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膨化碎大米15.5份,玉米10份,小麦20份,面粉8份,葡萄糖3份,大豆浓缩蛋白6份,豆粕8份,发酵豆粕5份,蒸汽鱼粉3份,蛋黄粉3份,豆油1.5份,食盐0.3份,磷酸二氢钙1.5份,石粉0.9份,赖氨酸0.26份,苏氨酸0.08份,蛋氨酸0.16份,色氨酸0.03份,精氨酸0.08份,复合预混料1份,膳食纤维2份,植物精油0.3份,酵母水解物0.5份,玉米蛋白粉5份,血球蛋白粉2份,益生元0.2份,酸化剂0.6份,复合酶制剂0.1份。所述酸化剂为质量比为1:2的乳酸、柠檬酸;所述益生元为质量比为1:1的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木糖;所述植物精油由等量的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所述膳食纤维由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混合,经超声提取、生物酶解后发酵得到;所述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洋葱粉、大麦纤维、燕麦纤维、小麦胚芽纤维按质量比1:3:8:3均匀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室温300W、40KHz条件超声提取20min,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加入混合物质量0.2%的生物酶,于50℃酶解45min,灭酶;酶解液70℃,18-20MPa均质,物料冷却至30℃后,加入混合物质量3%的葡萄糖,0.2%的混合菌种,30℃培养48小时,搅拌转速为20r/min,培养到50小时添加混合物质量0.1%的L-半胱氨酸和0.05%的甘草超微粉,发酵结束后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至粒径为0.3mm即得膳食纤维;所述混合菌种含有如下有效活菌数:枯草芽孢杆菌≥100亿/g、地衣芽孢杆菌≥1000亿/g、酵母菌≥100亿/g、乳酸菌≥50亿/g;所述酵母菌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所述生物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漆酶、果胶酶、单宁酶按质量比4:9:2:4:1均匀混合;所述洋葱粉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新鲜洋葱去外皮,清洗,加入洋葱重量12倍的水打浆,之后加入洋葱重量0.03%的混合酶制剂进行酶解,调节pH值为4.5,温度55℃,酶解3h,将酶解液在55℃、300W、80KHz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4-6℃放置12h,过滤后真空浓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洋葱粉;所述混合酶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纤维素酶2、蛋白酶1、α-淀粉酶2、木聚糖酶0.5;所述真空浓缩,具体为:一效75-85℃,真空度0.07MPa,二效65-75℃,真空度0.05MPa,三效45-55℃,真空度0.04MPa。所述酵母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摇瓶培养取斜面酵母菌种一环,接入装有30mL摇瓶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150rpm,30℃培养30h得酵母种子液;摇瓶培养基(g/L):(NH4)2SO46、葡萄糖35、K2HPO4·3H2O3、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2)5L发酵罐培养将酵母种子液按10%质量百分比接种量,接入装有3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0℃,通气量6L/min,罐压0.03MPa,500rpm,恒pH6.0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至30h时,一次性添加终浓度为25mmol/L的L-半胱氨酸,总发酵时间为50h,得发酵液;发酵培养基(g/L):(NH4)2SO410、葡萄糖100、K2HPO4·3H2O8、KH2PO40.5、酵母粉11、MnSO40.1、KCL0.1、FeSO40.1、MgSO4·7H2O0.1,pH6.0。(3)制备酵母泥:将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通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收集酵母泥;(4)酵母细胞破壁:将步骤(3)所得的酵母泥和水在自溶罐中按1∶1.5质量比例调浆,调整pH值8,加温到80℃,灭活40分钟;降温到50℃保温自溶24h;加入混合酶制剂,用量为酵母泥质量的1%;搅拌,酶法水解24h。所述混合酶制剂由蛋白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耐高温淀粉酶等量混合而成;(5)喷雾干燥140℃喷雾干燥使水分含量小于10%,即得酵母水解物。所述酵母为保藏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lj2016,保藏编号为CGMCCNo.12789。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膨化碎大米10份,玉米20份,小麦20份,面粉5份,葡萄糖5份,豆粕10份,大豆浓缩蛋白1份,发酵豆粕2份,玉米蛋白粉1份,鱼粉5份,血球蛋白粉2份,蛋黄粉1份,豆油3份,食盐0.2份,磷酸二氢钙1.6份,石粉0.5份,赖氨酸0.21份,苏氨酸0.15份,蛋氨酸0.16份,色氨酸0.03份,精氨酸0.06份,复合预混料1份,益生元0.2份,酸化剂0.1份,植物精油1份,酵母水解物0.5份,膳食纤维2份,复合酶制剂0.05份。所述酸化剂为等量的富马酸、柠檬酸、正磷酸;所述益生元为异麦芽低聚糖;所述植物精油由质量比为:1:2:1:3的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所述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洋葱粉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酵母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膨化碎大米20份,玉米10份,小麦10份,面粉1份,葡萄糖1份,豆粕3份,大豆浓缩蛋白6份,发酵豆粕5份,玉米蛋白粉5份,鱼粉1份,血球蛋白粉1份,蛋黄粉3份,豆油3份,食盐0.4份,磷酸二氢钙1份,石粉1.3份,赖氨酸0.26份,蛋氨酸0.12份,苏氨酸0.08份,色氨酸0.03份,精氨酸0.06份,复合预混料1份,益生元0.01份,酸化剂0.1份,植物精油0.1份,酵母水解物0.1份,膳食纤维3份,复合酶制剂0.1份。所述酸化剂由等量的正磷酸、柠檬酸和乳酸组成;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木糖;所述植物精油由质量比为:2:1:1:2的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和肉桂醛组成;所述膳食纤维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所述酵母菌为本领域常规的酿酒酵母;所述洋葱粉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所述酵母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所述酵母菌为本领域常规的酿酒酵母;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上述实施例1-5中所述复合预混料为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Q/HFJ02.03-2012,辽饲预字(2013)003021;复合酶制剂:沈阳丰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许可证号为饲添(2011)1986,批准文号:辽饲(添)字(2011)040008。试验例通过以下试验对本发明对蛋雏鸡消化器官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做进一步说明:1试验材料1.1试验时间试验于2015年5月11日——2015年6月29日,全程50天,其中包括预饲期7天。1.2试验材料试验在吉林省扶余鸡场禾丰集团蛋鸡试验基地实施。随机选择1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600只,试验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试验鸡分作6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为普通蛋鸡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实施例1-5制备的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喂料方法:按照本领域的常规饲喂量分别饲喂对照组和本发明饲料。1.3饲养管理按照鸡场日常管理进行。本实验连续进行到50天。1.4测定指标:初始1日龄体重,6周末体重;胫骨长度(初始时1日龄、3周末、6周末),计算体重均匀度和胫骨均匀度;死亡鸡只数,计算育雏结束时成活率;采食量。屠宰指标:肌胃+腺胃重量,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盲直肠的重量与长度;心脏、肝脏、肾脏、胰脏和脾脏重量;将各实施例数据平均得本试验组数据。表5:本发明对蛋鸡6周末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由表5可见,肌胃与腺胃指数提高了14.6%,十二指肠和空回肠重量分别提高了34.38%和11.52%,十二指肠长度和小肠长度分别提高了24.31%和32.93%。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显著优于对照组。表6:本发明对蛋雏鸡6周末生产性能的影响备注:同行肩标不同者差异显著(P<0.05)本发明6周末体重达标,优于对照组;成活率提高4.2%,效果显著。胫长均匀度和体重均匀度明显提高。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一种促进蛋鸡消化器官发育的雏鸡饲料在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和免疫器官发育等方面效果显著,并明显提高成活率和体重均匀度。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