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鸭肉腥味育肥型的肉鸭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271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鸭肉腥味育肥型的肉鸭饲料。



背景技术: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产于印度,又称为鼓槌树,奇迹之树(miracletree),传统辣木生长在非洲东部及印度北部。辣木的种子和叶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以下三种:印度传统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印度改良种辣木(印度t.n.农业大学的改良种,早生且具高豆荚产量)和非洲辣木(原只产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亚西南部)。辣木叶是一种高钙植物产品,含钙量是牛奶的4倍以上,除此以外,还含有很高的钾、铁、锌等微量元素,含有跟大豆差不多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等,是一种含全营养素的功能食品,一个人每天只要吃上5克左右即可供给人体一天的营养需要,因此它可以补钙、补铁、补钾、补锌四补,可以为减肥消费者提供足够的营养需要而不至于因节食而损伤肌体。

辣木精选幼嫩辣木叶.经烘干发酵而成.具有全面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排毒养颜,通肠利便,减肥等功效.辣木营养丰富而全面,维生素e分别是螺旋藻和黄豆粉的70倍和40倍。辣木有“奇迹树”、“母亲最好的朋友”和“医药百宝箱”之称。在非洲,它被称为穷人的牛奶;在印度,辣木已经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辣木叶中蛋白质通过酶解获得的活性多肽,是目前功能性植物叶蛋白多肽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但是现在业界制备辣木叶蛋白多肽的方法时间长,效能大,并且不容易被消化吸收。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的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利用辣木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得到辣木茎叶中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从而代替传统饲料的蛋白质源,解决目前动物饲料蛋白质源原料紧缺的问题。同时延长辣木产业链,全面提高辣木产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对推动-带一路建设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异味促长型的肉鸭饲料,其包括:

玉米35-45份、豆粕10-20份、动物蛋白粉2.5-7.5份、麦麸10-20份、干辣木茎叶10-30份、无机盐0.1-1.0份、氯化钠0.5-2.5份、复合维生素0.1-1.0份、复合氨基酸0.1-1.0份、蚯蚓粪20-40份、红糖1-5份、水10-30份和发酵菌种0.1-1份,将玉米、豆粕、动物蛋白粉、麦麸、干辣木茎叶、无机盐、氯化钠、复合维生素以及复合氨基酸混合,得到预混合饲料,预混合饲料通过粉碎机粉碎过筛后向其中加入蚯蚓粪、红糖、水以及发酵菌种组成的发酵物质,搅拌充分,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压实发酵1-2天得到所述除异味促长型的肉鸭饲料;

优选的,所述发酵菌种0.1-1份加入40-60份预混合饲料中。

优选的,所述发酵菌种为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谷氨酸或天门冬氨酸中的两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e与维生素b。

优选的,所述无机盐为食用添加剂中的钾盐或钙盐。

辣木茎叶中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素、36种自然防炎体。是近年来我国从印度引进的具有很高利用和开发价值的物种,除了辣木茎叶本身含有大量木质素和纤维素外,它含有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都能够为肉鸭提供全面的营养,从而减少外来营养物质的添加量。

本发明利用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辣木茎叶、玉米、豆粕和麦麸制备成肉鸭饲料,饲料本身无异味,且辣木叶本身的清香可以去除鸭肉的腥味,提高鸭肉的口感。

本发明的显著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肉鸭饲料中,营养成分之间的比例适中,能够满足肉鸭的各种营养需求,实现好的肉鸭养殖效果。

(2)本发明的成本低,肉鸭生长速度快,肉鸭40-45天可出栏,养出来的肉鸭个大体肥,肉质鲜美不油腻,有效解决了常规肉鸭饲料喂养成本高,肉质差的缺陷。适宜养殖场进行大规模的养殖推广。

(3)本发明利用干辣木茎叶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辣木茎叶中的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从而替代现在紧缺的传统饲料蛋白质来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玉米35份、豆粕10份、动物蛋白粉2.5份、麦麸10份、干辣木茎叶10份、无机盐0.1份、氯化钠0.5份、复合维生素0.1份、复合氨基酸0.1份、蚯蚓粪20份、红糖1份、水10份和发酵菌种0.1份,将玉米、豆粕、动物蛋白粉、麦麸、干辣木茎叶、无机盐、氯化钠、复合维生素以及复合氨基酸混合,得到预混合饲料,预混合饲料通过粉碎机粉碎过筛后向其中加入蚯蚓粪、红糖、水以及发酵菌种组成的发酵物质,搅拌充分,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压实发酵1天得到所述除异味促长型的肉鸭饲料;

所述发酵菌种0.1份加入40份预混合饲料中。

所述发酵菌种为乳酸菌。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甘氨酸和丙氨酸,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

所述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e与维生素b,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

所述无机盐为食用添加剂中的碳酸钾。

实施例2:

玉米45份、豆粕20份、动物蛋白粉7.5份、麦麸20份、干辣木茎叶30份、无机盐1.0份、氯化钠2.5份、复合维生素1.0份、复合氨基酸1.0份、蚯蚓粪40份、红糖5份、水30份和发酵菌种1份,将玉米、豆粕、动物蛋白粉、麦麸、干辣木茎叶、无机盐、氯化钠、复合维生素以及复合氨基酸混合,得到预混合饲料,预混合饲料通过粉碎机粉碎过筛后向其中加入蚯蚓粪、红糖、水以及发酵菌种组成的发酵物质,搅拌充分,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压实发酵1-2天得到所述除异味促长型的肉鸭饲料;

所述的发酵菌种1份加入60份预混合饲料中。

所述的发酵菌种为酵母菌和放线菌,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

所述复合氨基酸为异亮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

所述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e与维生素b,按照重量份数比1:1混合。

所述无机盐为食用添加剂中的碳酸钙。

喂养实例:

选取1日龄肉仔鸭720只,随机分为12组,公鸭6个组,母鸭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鸭。用制备的3种饲料(即单纯的辣木饲料、预混合饲料、发酵后的本发明的饲料),在饲料添加量均相等的情况下各饲喂一组公鸭和一组母鸭。试验期30天。于试验期的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称体重。杀鸭测定屠宰性能;于试验期的第30天,测定肉品质。

结果表明,使用单纯的辣木饲料喂养的肉鸭体重增加缓慢。预混合饲料喂养的肉鸭体重增加虽然相对单纯的辣木饲料喂养的多一些,但整体上无实质性差别。但是使用发酵后的本发明的饲料喂养的肉鸭在试验期的第10天体重就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在试验期的第30天80%达到了屠宰要求。而其他两组的分别仅有10%、40%达到屠宰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