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草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4643阅读:1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艾草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艾草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艾草(学名:artemisiaargyih.lév.&vaniot),别名:萧茅、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蓬藁、灸草等。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呈半灌木状,艾草植株有浓烈香气。艾草的茎单生,呈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艾草的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艾草可全草入药,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草除了具有药物功效外,还含有钠、钾、钙、镁、铁、锌、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等较多的营养物。

艾草在3月初埋于地下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可采收第一茬艾草。艾草生长较为迅速,在第一次采收后可紧接着采收收获4~5茬,每年四五月份为采摘艾草的最佳时节,而其他月份较难收获艾草。除了将艾草入药之外,自古以来就有食用艾草的习俗,人们把艾草做成各种粑粑点心等,或者以配菜入菜食用;艾草和蔬菜一样,在新鲜的使用食用最佳,且能保持其有益特性。由于艾草对人体十分有益,很多人会长时间食用艾草,但是由于艾草季节性的原因,全年中有较长的时间不能获取到新鲜的艾草;因此需要对艾草进行处理,使其保持原有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以便于任何时候食用。另外,由于艾草味辛苦,适口性差,通常需要处理后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艾草处理工艺,以解决艾草不能长期存放,且保持新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艾草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对已生长成熟的艾草进行采摘,采摘艾草艾叶部分1000g;

(2)清洗,捡去采摘的艾草中的杂草,用水淘洗艾草4-6次,洗去艾草中的泥沙,淘洗过程中用手轻揉一下,淘洗完后将艾草放入篮子里晾置5-10分钟;

(3)腌制,在晾置后的艾草上撒3-5g盐,手工拌匀,腌渍4-6分钟;腌制完后,压制艾草使艾草中的盐渍从篮子内滤出;

(4)再次清洗,利用篮子将腌制后的艾草用冷水淘洗5遍以上;

(5)煮烫,烧一锅水,待水沸腾后,在沸水中加入5-8g食用碱和200-400ml白醋,将篮子的篮筐装有艾草部分浸没到沸水中,煮沸2-3分钟;

(6)过水,煮烫后,将篮筐提出沸水,将篮筐装有艾草部分依次浸没到冷水、冰水中交替两次进行淘洗,冷水每次淘洗1-2分钟,冰水每次淘洗3-4分钟;

(7)浸泡,将步骤(6)中获得的艾草浸泡12-18小时,浸泡过程中,每个3小时换一次水;

(8)风干杀菌,将浸泡后的艾草摊开风干至含水量20-30%,然后将其杀菌处理;

(9)真空密封,对杀菌后的艾叶装袋密封,并抽真空。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采摘时采摘艾叶部分,艾叶部分较为鲜嫩,更适于食用。对艾草用水淘洗4-6此即可将艾草淘洗干净,还可通过多次淘洗去除艾草中的苦汁。艾草在淘洗后其表面还有部分水分,晾置5-10分钟后已去除部分表面水分,此时在其表面撒上3-5g盐拌匀,将艾草进行腌制;艾草腌制后的进一步去掉其苦汁,由于腌制时间较短也不会影响艾草的口感和颜色。艾草在腌制后进行多次淘洗,可保存艾草的口感和绿色,同时再次去除艾草中的苦汁。然后将艾草进行煮烫,煮烫过程中艾草在2-3分钟内接触沸水,可使艾草反绿使艾草变得翠绿,其时间较短,避免艾草煮烫过度使其颜色流失;同时2-3分钟可充分使艾草中的酚酶失活,酚酶失活可使艾草不再进行新城代谢,从而使艾草一直保持此时的颜色。煮烫前在沸水中加入了少量的食用碱和白醋,食用碱可中和煮沸过程中艾草释放有机酸,避免煮沸过程中沸水的ph值降低,而使艾草失色,食用碱有固色、护色的作用;白醋可在艾草煮烫过程中,将艾草中的苦汁逼出,同时还能保持艾草的口感。将艾草依次浸没到冷水、冰水中交替两次进行淘洗,冷水每次淘洗1-2分钟,冰水每次淘洗3-4分钟;可使艾草保持光泽,口感更佳清脆,同时充分去掉煮烫过程中艾草内流出的苦汁。

浸泡艾草,可使艾草在煮沸过程中流出的物质充分分解到水中,通过换水将艾草流出的物质去掉。此时艾草已经处理其颜色、口感、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存留于艾叶中,将其风干杀菌即可保存。对处理后的艾草装袋密封并抽真空,可随时取用艾草,也能防止艾草腐坏。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多次淘洗、腌制、煮沸、冷水和冰水交替淘洗,可使充分去除艾草中的苦汁,使艾草苦味大大减少,从而使艾草使用时口感更佳。2、采用短时间的腌制使得在去除艾草苦汁的同时,保存了艾草的口感和绿色。3、对艾草进行煮烫的过程中,煮烫时间较短,一方面保证艾草的苦汁流出、酚酶失活,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艾草的口感和颜色;同时煮沸过程中白醋进一步使艾草的苦汁流出,食用碱充分保存了艾草的颜色和口感。4、在艾草煮烫后,对艾草用冷水和冰水交替且间隔时间不一致的进行淘洗,进一步去除了艾草中的苦味和保持了艾草的鲜嫩,同时使艾草的颜色和口感得以保护。5、浸泡过程充分保存了艾草的口感,去除了艾草的苦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艺可使艾草的苦味充分去除,且保持其颜色、口感、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以便于新鲜的艾草长时间保持,便于艾草任何时候取用。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篮子包括篮筐、提手、支杆和支撑架,所述篮筐上密集分布有多个漏孔,所述提手固定于支杆的上部,所述支撑架与篮筐的外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杆为伸缩杆,支杆的内部设有空腔,篮筐内部中心处固定有与支杆下端转动连接的支座;所述空腔内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下端与支座固定,空腔的上部固定有与螺旋杆转动连接的卡合块。

将艾草放入篮筐中,在艾草进行淘洗、煮沸时,仅需要将篮子的篮筐部分浸没到水中,通过提手控制支杆伸缩;由于支杆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螺旋杆,空腔的上部固定有与螺旋杆转动连接的卡合块;支杆伸缩可使卡合块与螺旋杆相对转动,即使得螺旋杆转动;由于螺旋杆的下端与支座固定,可使支座随螺旋杆转动,支座固定在篮筐上,从而使得篮筐随之旋转。支撑架与篮筐的外部转动连接,使用时支撑架可对篮筐进行支撑,同时支撑架不会影响篮筐的转动。在对艾草进行淘洗、煮沸时,无需人工淘洗艾草,使用上述篮子即可实现艾草的淘洗过程,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支杆上部位于提手下方固定有隔板。当使用上述篮子对艾草进行煮烫时,沸水会散发一定蒸汽,隔板可主档蒸汽,防止操作过程中被烫伤。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步骤(2)将艾叶晾置表面水分去除20-30%。一方面便于腌制步骤中,盐和艾草表面粘合,另一方面避免艾叶表面水分过多影响腌制过程。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步骤(4)中艾草用冷水淘洗5-8遍。充分去除腌制后艾草表面存在的盐渍和进一步去掉艾草中的苦汁,同时也避免淘洗过多次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

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将艾草依次浸没到冷水、冰水中交替三次进行淘洗,冷水每次淘洗1分钟,冰水每次淘洗3分钟;所述冷水为常温的水,所述冰水为0-5℃的水。可充分去除煮烫后的艾草中的苦汁以及其他物质,同时可进一步使艾草的口感更佳,且颜色更为鲜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篮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提手10、篮筐20、支座21、漏孔22、支撑架30、支杆40、螺旋杆41、卡合块42、隔板5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艾草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对已生长成熟的艾草进行采摘,采摘艾草新生的艾叶,艾叶采摘1000g;

(2)清洗,捡去采摘的艾草中的杂草,用水淘洗艾草4次,洗去艾草中的泥沙,淘洗过程中用手轻揉一下,淘洗完后将艾草放入篮子里晾置5分钟,使艾草表面的水分去除20%;如图1所示,所述篮子包括篮筐20、提手10、支杆40和支撑架30,所述篮筐20上密集分布有多个漏孔22,所述提手10固定于支杆40的上部,所述支撑架30与篮筐20的外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杆40为伸缩杆,支杆40的内部设有空腔,篮筐20内部中心处固定有与支杆40下端转动连接的支座21;所述空腔内设有螺旋杆41,所述螺旋杆41的下端与支座21固定,空腔的上部固定有与螺旋杆41转动连接的卡合块42;支杆40上部位于提手10下方固定有隔板50。

(3)腌制,在晾置后的艾草上撒3g盐,手工拌匀,腌渍4分钟;腌制完后,压制艾草使艾草中的盐渍从篮子内滤出;

(4)再次清洗,利用篮子将腌制后的艾草用冷水淘洗5遍;

(5)煮烫,烧一锅水,待水沸腾后,在沸水中加入5g食用碱和200ml白醋,将篮子的篮筐20装有艾草部分浸没到沸水中,煮沸3分钟;

(6)过水,煮烫后,将篮筐20提出沸水,将篮筐20装有艾草部分依次浸没到冷水、冰水中交替两次淘洗,冷水每次淘洗1分钟,冰水每次淘洗3分钟;所述冷水为常温的水,所述冰水为0-5℃的水。

(7)浸泡,将步骤(6)中获得的艾草浸泡12小时,浸泡过程中,每个3小时换一次水;

(8)风干杀菌,将浸泡后的艾草摊开风干至含水量20%左右,然后将其杀菌处理;

(9)真空密封,对杀菌后的艾叶装袋密封,并抽真空。

利用上述步骤对艾草进行处理,可充分去除艾草中的苦汁,使艾草苦味大大减少,艾草使用时口感更佳。采用短时间的腌制使得在去除艾草苦汁的同时,保存了艾草的口感和绿色。对艾草进行煮烫的过程中,煮烫时间较短,一方面保证艾草的苦汁流出、酚酶失活,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艾草的口感和颜色;同时煮沸过程中白醋进一步使艾草的苦汁流出,食用碱充分保存了艾草的颜色和口感。在艾草煮烫后,对艾草用冷水和冰水交替且间隔时间不一致的进行淘洗,进一步去除了艾草中的苦味和保持了艾草的鲜嫩,同时使艾草的颜色和口感得以保护。浸泡过程充分保存了艾草的口感,去除了艾草的苦味,且制得的艾草保持时间更佳。

使用本工艺中特质的篮子,将艾草放入篮筐20中,在艾草进行淘洗、煮沸时,仅需要将篮子的篮筐20部分浸没到水中,通过提手10控制支杆40伸缩;使卡合块42上下运动,即可使得螺旋杆41转动,从而使得篮筐20随之旋转。在处理艾草的过程中,仅需要将篮筐20部分浸没到水中,即可使篮筐20在水中转动,从而实现艾草的清洗、淘洗等过程;无需人工淘洗艾草,使用上述篮子可使艾草的处理过程时间大大缩短,操作方便快捷,也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支撑架30与篮筐20的外部转动连接,使用时支撑架30可对篮筐20进行支撑,同时支撑架30不会影响篮筐20的转动。

经过试验测试,处理艾草的时间大大缩短,艾草食用无苦味,颜色较好,口感清脆,营养物质流失较少,药用效果较好;保存6个月后,其口感、颜色、味道改变较小,营养物质流失较少,药用效果较好。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2)中用水淘洗艾草5次,淘洗完后将艾草放入篮子里晾置8分钟,使艾草表面的水分去除25%;

步骤(3)中在晾置后的艾草上撒4g盐,手工拌匀,腌渍5分钟;

步骤(4)中利用篮子将腌制后的艾草用冷水淘洗6遍。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的艾草,食用无苦味,其口感较好。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2)中中用水淘洗艾草6次,淘洗完后将艾草放入篮子里晾置10分钟,使艾草表面的水分去除30%;

步骤(3)中在晾置后的艾草上撒5g盐,手工拌匀,腌渍6分钟;

步骤(4)中利用篮子将腌制后的艾草用冷水淘洗8遍。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的艾草,食用无苦味,口感更佳。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5)中在沸水中加入8g食用碱和400ml白醋,艾草煮沸2分钟。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的艾草,食用无苦味,颜色较佳。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6)中将篮筐20装有艾草部分依次浸没到冷水、冰水中交替三次进行淘洗,冷水每次淘洗2分钟,冰水每次淘洗4分钟;

步骤(7)中将步骤(6)中获得的艾草浸泡15小时;

步骤(8)中将浸泡后的艾草摊开风干至含水量25%左右。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的艾草,食用无苦味,口感更佳,色泽均匀,且有光泽。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6)中将艾草依次浸没到冷水、冰水、冷水、冰水、冷水、冰水中分别进行淘洗,冷水每次淘洗1分钟,冰水每次淘洗3分钟;

步骤(7)中将步骤(6)中获得的艾草浸泡18小时;

步骤(8)中将浸泡后的艾草摊开风干至含水量30%左右。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的艾草,食用无苦味,口感更佳,色泽均匀,且有光泽。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不适用实施例1中所述篮子,在对艾草的处理步骤中,步骤(2)(3)(4)(5)(6)(7)中对艾草的处理均人工手动进行。

经过试验测试,在整个处理艾草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较长,且口感、颜色均不佳。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采用步骤(3)对艾草的腌制。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艾草存在少许苦味,且保存效果不佳。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对艾草进行煮烫前,沸水中不加食用碱。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艾草黯哑无光,入菜色泽不佳,且保存一段时间后逐渐变黄。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对艾草进行煮烫前,沸水中不加白醋。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艾草存在少许苦味,且口感不佳。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6)中仅采用冷水费艾草进行淘洗。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艾草存在少许苦味,且口感较差。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进行步骤(7)对艾草的浸泡。

经过试验测试,所制得艾草存在少许苦味,且口感不佳。

分别使用上述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6的步骤处理艾草;经过实验检测可知,利用实施例1-6的步骤处理后的艾草,其处理过程用时较短,操作非常方便,且较为省力。同时利用实施例1-6的步骤处理后的艾草,食用无苦味,颜色较好,口感清脆,营养物质流失较少,药用效果较好。将利用实施例1-6的步骤处理后的艾草保存6个月后,其口感、颜色、味道改变较小,营养物质流失较少,药用效果较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