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84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预混料,尤其涉及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及该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草鱼是我国大宗淡水经济养殖品种,养殖产量年年递增。草鱼肝脏属于消化系统组成部分,在消化酶类的分泌与运输、胆汁的分泌与运输、免疫蛋白的合成以及免疫防御等生理机能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肝脏组织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草鱼的消化机能。肝脏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引起饱饵料系数上升和鱼体免疫力下降。实践发现,草鱼肝脏红润色泽消褪、米白色色泽为主以及质地变脆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现象常常与虫害相关的内源性寄生虫感染、水体改良剂引起的急性中毒和饲料中过氧性物质含量超标等因素有关,在草鱼养殖中的发生率为约5-20%,这种草鱼肝脏病变称为草鱼白肝病变。在发病机理上,草鱼患内源性寄生虫感染或药物急性中毒时,肝细胞首先发生代谢性气球样变性,压迫肝血窦从而导致局部血液微循环血液量减少或血流速减缓,血液性营养供给逐渐减弱,当血液性营养供给满足不了肝细胞正常生理需要时,肝细胞即由气球样变性的肿大状态逐渐转入萎缩状态,在该病变发展过程中,草鱼肝组织因循环血量不同程度的减少,肝组织红润色泽逐渐消褪,直到肝脏表现呈米白色时,即出现白肝。草鱼的白肝病变会影响草鱼的消化机能,导致饵料系数上升、草鱼免疫力下降。技术实现要素: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乌梅发酵液15-25份,党参水提物20-39份,杜仲叶发酵液5-10份,豆粕40-60份,大豆蛋白粉5-15份,复合盐1-5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针对草鱼上述发病机理的白肝病变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其中,乌梅发酵液、党参水提物、杜仲叶发酵液和复合盐为白肝修复的关键功能成分,豆粕为液态组分的吸附载体,发挥填充剂功能;大豆蛋白粉为营养成分,作为本发明预混料的营养补充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对草鱼白肝病变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尤其在草鱼白肝形成初期,在本发明的预混料中,乌梅发酵液、杜仲叶发酵液、大豆蛋白粉可快速消除草鱼肝组织间质的水肿病变,修复水肿性增宽的病变部位,有效的修复肝组织血液微循环,加速肝组织血液回流速度,有效的改善草鱼白肝病变;而党参水提物和复合盐类对草鱼肝细胞具有明显滋养作用,可快速修复局灶性萎缩或肿大肝细胞,平衡肝组织胆汁和消化酶类合成功能,加快草鱼白肝病变修复过程组织机能的恢复性提升。优选的,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乌梅发酵液10-20份,党参水提物20-22份,杜仲叶发酵液5-10份,豆粕40-50份,大豆蛋白粉5-10份,复合盐3-5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乌梅发酵液10份,党参水提物20份,杜仲叶发酵液10份,豆粕50份,大豆蛋白粉5份,复合盐5份。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乌梅发酵液20份,党参水提物22份,杜仲叶发酵液5份,豆粕40份,大豆蛋白粉10份,复合盐3份。优选的,所述乌梅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乌梅、水、芽孢液态培养基和地衣芽孢杆菌混合,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5-4.7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离心,收集上清为乌梅发酵液;其中,所述乌梅和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10-19,所述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的体积比1-3:1;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加入量为每重量份乌梅加入2.5×103cfu-3.5×103cfu。其中,上述乌梅、水、芽孢液态培养基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混合没有加入顺序的限制,例如采用先将乌梅和水混合,再加入芽孢液态培养基混合,最后加入地衣芽孢杆菌混合的顺序;或者例如采用先将乌梅、水和芽孢液体培养基混合,再加入地衣芽孢杆菌的顺序。。进一步的,上述培养物离心优选在3000rpm离心,例如3000rpm离心10分钟。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乌梅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乌梅与水按重量体积比1:14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2.5:1向混合液中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乌梅加入3.2×103cfu地衣芽孢杆菌活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9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乌梅发酵液。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乌梅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乌梅与水按重量体积比1:18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3.0:1向混合液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乌梅加入2.8×103cfu地衣芽孢杆菌活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6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乌梅发酵液。其中,所述芽孢液态培养基可以为市售的芽孢液态培养基,例如进口bacillusmediumbase。其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型地衣芽孢杆菌。其中,上述乌梅发酵液中的水优选无菌水,例如无菌蒸馏水。优选的,所述党参水提物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党参:水按重量体积比1:9-20混合得到混合物,95-98℃加热至沸腾后,在40-65℃温度下加热至原体积(即党参和水的混合物体积)的15-35%,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党参水提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党参水提物,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党参:水以1:15的重量体积比混合,95℃加热至沸腾后,在45℃温度下加热至原体积的25%,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党参水提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党参水提物,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党参:水以1:20的重量体积比混合,95℃加热至沸腾后,在50℃温度加热至原体积的30%,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党参水提物。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党参水提物,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党参:水以1:18的重量体积比混合,95℃加热至沸腾后,在55℃温度加热至原体积的25%,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党参水提物。其中,上述党参水提物制备中的水优选无菌水,例如无菌蒸馏水。优选的,所述杜仲叶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杜仲叶、水、芽孢液态培养基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3-4.5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离心,收集的上清为杜仲叶发酵液;其中,杜仲叶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4-12,水与芽孢液态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3:1,枯草芽孢杆菌的加入量为每重量份杜仲叶加入3×103cfu-4.5×103cfu。其中,上述杜仲叶、水、芽孢液态培养基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没有加入顺序的限制,例如采用先将杜仲叶和水混合,再加入芽孢液态培养基混合,最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的顺序;或者先将杜仲叶、水和芽孢液体培养基混合,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的顺序。进一步的,上述培养物离心优选在3000rpm离心,例如3000rpm离心10分钟。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杜仲叶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杜仲叶与水的按重量体积比1:9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3:1向混合液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杜仲叶加入3.3×103cfu枯草芽孢杆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8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杜仲叶发酵液。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杜仲叶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杜仲叶与水的按重量体积比1:6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2.6:1向混合液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杜仲叶加入3.0×103cfu枯草芽孢杆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5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杜仲叶发酵液。其中,所述杜仲叶为含水量≤10%的杜仲叶,含水量的控制有利于提高发酵转化率。其中,所述芽孢液态培养基可以为市售的芽孢液态培养基,例如bacillusmediumbase。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型枯草芽孢杆菌。其中,上述杜仲叶发酵液中的水优选无菌蒸馏水。优选的,所述复合盐包含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钼和氧化铝和面粉,所述镁、锰、钼和铝在复合盐中的含量为10-15mg/kg、15-20mg/kg、4-6mg/kg、8-14mg/kg。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盐包含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钼和氧化铝和面粉,所述镁、锰、钼和铝在复合盐中的含量为15mg/kg、20mg/kg、5mg/kg、12mg/kg。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盐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钼和氧化铝与面粉充分混合,过80-100目粉碎机,得到粉状的复合盐。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组分混合,在30-35℃下烘干至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8-10%,并可选地粉碎至80-120目筛内,得到预混料。在一个优选的制备上述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组分混合,在30℃下烘干至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10%,并粉碎至100目筛内,得到预混料。在一个优选的制备上述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组分混合,在35℃下烘干至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8%,并粉碎至120目筛内,得到预混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预混料修复效果好,保质期长。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的应用,用于预防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和/或治疗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其中,所述预混料用于预防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时,按重量百分比0.5-1.5%添加于饲料中,优选连续使用7-15天为一周期。其中,所述预混料用于治疗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时,按重量百分比1.5-2.5%添加于饲料中,优选连续使用7-15天为一周期。与现有的草鱼饲料相比,本发明利用独特的植物生物发酵法和植物水提法,使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充分释放,完全满足草鱼白肝初期和中期肝组织水肿修复的功效需求,可快速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稳定肝组织血液循环,平衡肝组织胆汁和消化酶类合成功能,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使对草鱼白肝病变的预防性修复率达到90%以上,治疗性修复率达1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乌梅发酵液10份,党参水提物20份,杜仲叶发酵液10份,豆粕50份,大豆蛋白粉5份,复合盐5份。其中,本实施例的乌梅发酵液,由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乌梅与无菌蒸馏水按重量体积比1:14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无菌蒸馏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2.5:1向混合液中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乌梅加入3.2×103cfu地衣芽孢杆菌活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9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乌梅发酵液。其中,本实施例的党参水提物,由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党参:水以1:18的重量体积比混合,95℃加热至沸腾后,在55℃温度加热至原体积的25%,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党参水提物。其中,本实施例的杜仲叶发酵液,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杜仲叶与无菌蒸馏水的按重量体积比1:9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无菌蒸馏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3:1向混合液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杜仲叶加入3.3×103cfu枯草芽孢杆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8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杜仲叶发酵液。其中,本实施例的复合盐由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钼、氧化铝和面粉组成,镁、锰、钼和铝在复合盐中的含量为15mg/kg、20mg/kg、5mg/kg、12mg/kg。制备该预混料的方法为:将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接着置于30℃持续烘干至混合物水份含量≤10%时,将混合物过120目粉碎机进行粉碎,获得的粉碎物即为预混料。实施例2一种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预混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得到:乌梅发酵液20份,党参水提物22份,杜仲叶发酵液5份,豆粕40份,大豆蛋白粉10份,复合盐3份。其中,本实施例的乌梅发酵液,由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乌梅与无菌蒸馏水按重量体积比1:18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无菌蒸馏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3.0:1向混合液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乌梅加入2.8×103cfu地衣芽孢杆菌活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6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乌梅发酵液。其中,本实施例的党参水提物,由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党参:水以1:20的重量体积比混合,95℃加热至沸腾后,在50℃温度加热至原体积的30%,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党参水提物。其中,本实施例的杜仲叶发酵液,由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杜仲叶与无菌蒸馏水的按重量体积比1:6混合形成混合液,按无菌蒸馏水和芽孢液态培养基体积比2.6:1向混合液添加芽孢液态培养基,再按每重量份杜仲叶加入3.0×103cfu枯草芽孢杆菌,37℃密闭培养至od值为3.5得到培养物,将培养物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的上清为杜仲叶发酵液。其中,本实施例的复合盐由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钼、氧化铝和面粉组成,镁、锰、钼和铝在复合盐中的含量为15mg/kg、20mg/kg、5mg/kg、12mg/kg。制备该预混料的方法为:将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接着置于30℃持续烘干至混合物水份含量≤10%时,将混合物过120目粉碎机进行粉碎,获得的粉碎物即为预混料。试验例1对草鱼白肝病变的预防性修复效果采用市售草鱼膨化颗粒饲料产品,作为本实验例的基础饲料,基础饲料产品的营养组成主要为:蛋白30%、脂肪8%、粗纤维12%、粗灰分16%、赖氨酸2.8%。(1)预混料添加剂量组设定以市售饲料产品为基础载体,分别向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预混料的组作为试验组,同时分别设定预混料中党参水提物、杜仲叶发酵液、和乌梅发酵液单独缺失时按不同量添加作为平行对照组,其中以零添加预混料的组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设置详细信息见表1。表1:不同试验组设置信息表注:缺少某成分的预混料以实施例1预混料配方为基础配方,所缺成分的配比量采用等重量面粉进行替换。(2)试验分组与管理选择50g±4g的健康草鱼,从6000尾草鱼中随机挑选4800尾,随机分为16组,其中每组下设3个平行,各组分别投喂上述16组饲料。试验周期15天。试验期间,各组草鱼均按2.0-2.5%的日均投饵率进行投喂,一日三餐定时定点投喂。(3)白肝病变的预防效果评估当试验第15天时,首先对网箱四周进行围防水层处理,减少水文流动,接着分别对各组草鱼以2.5倍建议用量的伊维菌素向水体泼洒,维持60分钟,以人工急性中毒的方法诱发草鱼白肝病理模型。泼洒60分钟后,各网箱防水层同步解除,全组草鱼以10尾为单位进行同步解剖,肝脏色泽及形态拍照,若草鱼肝脏正常红润色泽减褪,或是出现米白色或浅黄白色,则可认定为白肝病例,草鱼白肝病变发生率和修复率按以下公式计算。白肝病变发生率(%)=认定符合白肝病变的草鱼数量/同组试验草鱼总数量×100试验第15天时,经超剂量伊维菌素胁迫处理诱发白肝病变,经各组同步剖解现场确认,各组草鱼白肝病变发生率如表2。表2:组别白肝病变发生率(%)白肝病变修复率(%)168022366.231479.44691.254829.464041.273450.084139.793252.9102366.2115125.0124533.8133647.1从表2可以看出,当作为空白对照的市售基础饲料中没有添加本发明的预混料时,急性药物胁迫诱发的白肝病变发生率高达68%。当基础饲料中添加实施例1制备的预混料时,随着添加剂量从0.5%梯度上升至1.5%时,对应组的草鱼白肝病变发生率均呈现良好的修复正相关效应,由此说明,随着实施例1制备的预混料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使用剂量的上升,高添加剂量组草鱼白肝病变的发生率呈明显的递减变化,有效的白肝病变修复率为66-92%(2组、3组和4组)。当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缺失党参水提物、缺失杜仲叶发酵液和缺失乌梅发酵液的本发明预混料时,对应组分缺失的0.5%、1.0%和1.5%三个剂量组草鱼白肝发生率与添加剂量呈负相关,即随着添加剂量的上升,白肝发生率呈相关性下降变化,且三个剂量组草鱼白肝发生率明显较空白对照组的降低,但其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对应组分零缺失的本发明预混料。由此说明,当本发明预混料中对应组分缺失时,虽然通过调整添加剂量可以提高对应组分缺失的预混料的白肝病变预防性修复效果,但其预防性修复效果仍然达不到本发明预混料对应用使用剂量的白肝修复效果。由此可见,党参水提物、杜仲叶发酵液、乌梅发酵液任一组分对本发明中其他成分在预防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并且它们是预防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关键功能成分。试验例2对肝胰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试验例1中的饲料组1-4组以及试验例1中的草鱼投喂方法进行投喂。试验第15天时,1-4的各组同步剖解过程中,按每组各取10个样品数的要求,取适量肝脏组织进行胰酶活性的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表3:组别肝组织胰酶活性(u/l)134.5±2.7255.2±2.3364.1±1.3468.6±1.7从表3可见,当基础饲料中不添加本发明预混料时,草鱼肝组织中胰酶活性为34.5u/l,而当添加本发明预混料时,其肝组织胰酶活性明显增强,且胰酶活性与本发明预混料的添加剂量呈正相关。试验例3对草鱼白肝病变的治疗性修复效果市售的草鱼膨化颗粒饲料产品,作为本实验例的基础饲料,饲料产品的主要营养组分为:蛋白30%、脂肪8%、粗纤维12%、粗灰分16%、赖氨酸2.8%。(1)预混料添加剂量组设定以市售饲料产品为基础载体,分别向载体添加不同量的实施例2制备的预混料的组作为试验组,同时分别设定预混料中党参水提物、杜仲叶发酵液、乌梅发酵液和复合盐单独缺失时的预混料按不同量添加作为平行对照组,其中以不添加预混料作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设置详细信息见表4。表4:不同试验组设置信息表注:缺少某成分的预混料以实施例2预混料配方为基础配方,所缺成分的配比量采用等重量面粉进行替换。(2)试验分组与管理选择50g±4g的健康草鱼,从6000尾草鱼中随机挑选4800尾,随机分为16组,其中每组下设3个平行,各组分别投喂上述16种饲料。试验周期8天。试验期间,各组草鱼均按2.0-2.5%的日均投饵率进行投喂,一日三餐定时定点投喂。(3)白肝病变的病理模型的构建当试验第1天时,首先对网箱四周进行围防水层处理,减少水文流动,接着分别对各组草鱼以3.5倍建议用量的伊维菌素向水体泼洒,维持60分钟,以人工急性中毒的方法诱发草鱼白肝病理模型。(4)白肝病变的治疗性修复效果评估维持60分钟,各网箱防水层同步解除,恢复正常水文流动。试验第2-8天连续7天投喂各组对应的试验料,试验第6天时,全组草鱼以10尾为单位进行同步解剖,肝脏色泽及形态拍照,若草鱼肝脏正常红润色泽减褪,或是出现米白色或浅黄白色,则可认定为白肝病变,草鱼白肝病变发生率和修复率按以下公式计算。白肝病变发生率(%)=认定符合白肝病变的草鱼数量/同组试验草鱼总数量×100试验第8天时,各种试验料对人工诱发白肝病变的治疗性修复率如表5。表5:组别白肝病变发生率(%)白肝病变修复率(%)12402291.730100.040100.05866.76579.27291.78866.79770.810387.5111154.212866.713483.314866.715387.516195.8从表5可以看出,当作为空白对照的市售基础饲料中没有添加本发明的预混料或没有添加单一成分缺失的预混料时,空白对照组草鱼的白肝病变发生率高达24%。当基础饲料中添加实施例2制备的预混料时,随着添加剂量从1.5%梯度上升至2.5%时,对应组的草鱼白肝病变修复率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效应,由此说明,随着实施例2制备的预混料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使用剂量的上升,高添加剂量组草鱼白肝病变的发生率呈明显的递减变化,有效的白肝病变治疗性修复率高为91.7-100%。当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缺失党参水提物、缺失杜仲叶发酵液、缺失乌梅发酵液和缺失复合盐的本发明预混料时,对应组分缺失的1.5%、2.0%和2.5%三个剂量组草鱼白肝修复率与添加剂量呈正相关,即随着添加剂量的上升,白肝发生率呈相关性下降变化,且三个剂量组草鱼白肝发生率明显较空白对照组的降低,但其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对应组分零缺失的本发明预混料。由此说明,当本发明预混料中对应组分缺失时,虽然通过调整添加剂量可以提高对应组分缺失的预混料的白肝病变的治疗性修复效果,但其治疗性修复效果仍然达不到本发明预混料对应用使用剂量的白肝治疗性修复效果,可见,党参水提物、杜仲叶发酵液、乌梅发酵液和复合盐任一组分对本发明中其他成分在治疗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并且,党参水提物、杜仲叶发酵液、乌梅发酵液和复合盐是治疗性修复草鱼白肝病变的关键功能成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