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咳消痰姜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06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咳消痰姜粥。



背景技术:

姜是中国饭桌上及中药配方中的常见辅料,具有开胃、清热等功效,姜茶更是发烧感冒时的常用汤药,但市面没有参入姜的充饥食品如粥饮,市面上其它的粥饮多以充饥为主要目的,药用功效单一,在粥饮中添加中药材,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病症,益吃益补,市场价值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止咳消痰姜粥,具有开胃、清热、止咳化痰、定喘、充饥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咳消痰姜粥,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姜4-6、桑葚5-7、藕3-8、柿子1-3、石榴皮2-5、梨12-16、竹叶5-9、白糖6-13、大米。

优选地,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姜5、桑葚5、藕4、柿子3、石榴皮2、梨12、竹叶5、白糖6、大米。

优选地,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姜4、桑葚7、藕8、柿子1、石榴皮2、梨16、竹叶14、白糖13、大米。

优选地,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姜6、桑葚7、藕3、柿子2、石榴皮4、梨15、竹叶9、白糖9、大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将姜与大米组成米粥,结合桑葚调味且清热解渴的功效,辅以藕消烦除瘀,柿子止咳、石榴皮止痢润肠,竹叶化痰定喘,梨止喘润肠的功效,粥饮具有开胃、清热、止咳化痰、定喘、充饥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姜6、桑葚7、藕3、柿子2、石榴皮4、梨15、竹叶9、白糖9、大米。

制作工艺:

1、首先将石榴皮切片、竹叶分成丝状,加水煎煮,然后过滤备用,再将姜、藕磨粉,150目左右,再将柿子做成柿饼,切块。

2、将步骤一的过滤后的清汤中加入大米、柿块、姜粉、藕粉,以及梨块、桑葚(晒干),煮。

3、将步骤2中煮好的米饭,适量除去部分汤汁,加入白糖、辅剂,灌装,杀菌。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咳消痰姜粥,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姜4‑6、桑葚5‑7、藕3‑8、柿子1‑3、石榴皮2‑5、梨12‑16、竹叶5‑9、白糖6‑13、大米,本发明的将姜与大米组成米粥,结合桑葚调味且清热解渴的功效,辅以藕消烦除瘀,柿子止咳、石榴皮止痢润肠,竹叶化痰定喘,梨止喘润肠的功效,粥饮具有开胃、清热、止咳化痰、定喘、充饥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宏;李金龙;李磊;李小飞;许保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天山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4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