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暑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098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预防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的防暑茶,还涉及该防暑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夏季,天气的温度急剧上升,好多地区,气温高达40℃以上,在酷热的环境中,当人体体温上升时,身体机能会自然地作出一些生理调节来降低体温,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数。当环境温度过高,这些生理调节不能有效地控制体温时,水分大量流失,体内酸碱值来不及补充,会造成头晕、恶心、虚脱等现象,高温天气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户外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目前预防中暑主要通过多喝水,喝绿豆汤进行预防,但是其只有预防作用,如出现中暑症状只能就医,不能对中暑症状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暑茶,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功效,随时可服,随时可饮,预防效果明显,治疗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防暑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滑石3-5霍香1-3黄芩2-4薄荷2-4

菊花2-3白僵蚕2-4金银花2-4栀子2-4

白术3-6茯苓4-6甘草1-2。

优选的,所述防暑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滑石4霍香1黄芩2薄荷2

菊花2白僵蚕2金银花2栀子2

白术3茯苓4甘草1。

所述防暑茶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研磨成直径为2-3mm的颗粒搅匀,消毒装在纱布袋中,小袋21g,大袋35g。

本发明防暑茶的饮用方法,预防中暑,取袋装21g的防暑茶,用沸水泡闷在带盖的杯中,闷泡20分—25分钟,可加适量白糖或冰糖,当茶频频饮服。已经中暑,取袋装35g的防暑茶,沸水闷泡在带盖的杯中,闷泡20—25分钟即可饮服,每袋泡服2次,一天泡服2袋,对于较重中暑症,可煎服之。

本发明的组方中,滑石: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胃膀经

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热

滑石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湿痛、寒解清热、滑能利窍、清膀膀热结,用于暑热烦湿、湿温胸闷、湿热泄泻、清热解暑等功效。

霍香: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止呕

霍香可用于湿阻中焦之证,霍香能芳香行散,能化湿浊。凡湿阻中焦、中气不运、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对暑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泄泻等有治疗功效。

黄芩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等用于湿热所致的多种疾病和温湿、热淋、黄疸、痛肿疮毒等用于湿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内热亢盛吐血便血等功效。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发热、微恶寒、散解风热之利所致头痛,目赤,肝气郁滞等。

菊花: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功效:菊花可用于外感风热、温痛初起、头昏头痛、发热、上焦风热、肝经风热、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功效。

白僵蚕:咸、辛、平、归肝肺经

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洁,可用于肝风内动与痰热所致抽搐症、白僵蚕能息风止痉并兼化痰,可用于风热与肝热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头痛、痰核,有解毒散结化痰等功效。

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疮毒、清消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等功效。

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功效:祛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热痛心烦、郁闷躁扰不宁、本品善消、泻、心、肺、胃之火邪而除烦,用于肝胆湿热郁结、出热、黄疸、小便不利、吐血、尿血、利五淋、主五内邪气等功效。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气虚弱、食少腹胀、倦怠无力,本品为补气健脾要药,用于湿停留、痰饮水肿、脾虚气弱、止汗除热、消食、消痰水、除湿气,生用除湿益燥,消痰、利水、熟用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等功效。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水湿证,茯苓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即能渗湿又能健脾,可用于心悸、失眠、目眩、心虚、除湿键脾治痰行水等功效。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解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用于脾经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平喘,并有良好解毒功效,脘腹四肢挛急、止痛,可缓和药性,调和百药功效,并有很好的解毒功能等功效。

本发明组方的滑石、霍香、黄岑、桅子、金银花都具有清热解毒、化湿、解署、利水、解中焦之温疫、秽浊之邪恶;薄荷、菊花疏散风热、解毒、清利头目;白僵蚕息风止痉、解毒散结,白术、茯苓、甘草利水渗湿、健啤益气、补中气不足、祛痰解毒,综合药性,达到上通下和诸邪可除,暑湿可解,伤暑自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滑石16kg、霍香5kg、黄芩9kg、薄荷10kg、菊花10kg、白僵蚕6kg、金银花9kg、栀子9kg、白术10kg、茯苓16kg、甘草5kg;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2mm的颗粒搅匀,消毒装在纱布袋中即可,小袋21g/袋,大袋35g/袋。

实施例2

取滑石4kg、霍香1kg、黄芩2kg、薄荷2kg、菊花2kg、白僵蚕2kg、金银花2kg、栀子2kg、白术3kg、茯苓4kg、甘草1kg;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3mm的颗粒搅匀,消毒装在纱布袋中即可,小袋21g/袋,大袋35g/袋。

实施例3

取滑石3kg、霍香3kg、黄芩2.5kg、薄荷4kg、菊花3kg、白僵蚕3kg、金银花4kg、栀子3kg、白术6kg、茯苓6kg、甘草2kg;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3mm的颗粒搅匀,消毒装在纱布袋中即可,小袋21g/袋,大袋35g/袋。

临床观察:

选取免疫力低下和户外工作人员132名,所选人员在夏天均出现过中暑的情况,其中有76名中暑人员,56名为中暑人员,56名未中暑人员泡服本发明实施例2中15g/袋的防暑茶,每天两袋,每袋泡服两次,坚持服用三个月,在夏季未出现过中暑症状,76名中暑人员泡服本发明实施例2中35g/袋的防暑茶,每天两袋,每袋泡服两次,一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好转率达95%以上,本发明的防暑茶,不仅具有预防的功效,而且治疗中暑的效果也很明显,达到了防暑降暑的目的。

应用实例:

1、孙×,男,46岁,在暑天卖菜回家,口渴头痛、胸闷知是中暑,服用实施例1中35g/袋的防暑茶,上午一袋,下午一袋,明显好转。

2、李×,男,暑天中午干活回家后感到头疼、口渴、头晕恶心,乏力,知是中暑,服用实施例2的防暑茶两袋,每袋泡服2次,下午4点不再头晕恶心,走路也有劲了,明显好转。

3、范×,男,50岁,中午建房回家,感到头疼、头晕、出汗、烦热、口渴等症状,立刻服用实施例3的防暑茶1袋卧床休息,下午4点多钟症状明显减轻。

4、某工作单位全体研究人员,在暑天达40℃以上,每天坚持泡服实施例1中15g/袋的防暑茶2袋,没有一例发现中暑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