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3173阅读:1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毛尖工艺通常为五个环节,即推青、杀青、揉捻、做形、提香足干。但由于金观音茶叶芽头厚实,采用传统工艺和技术参数没法满足金观音毛尖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该工艺对原有毛尖工艺的技术进行改进后,金观音毛尖茶叶干茶外形显豪比较好,外形色泽绿润,条索细紧有锋苗;汤色嫩绿较亮;茶香清甜鲜爽伴有栗香;滋味醇和,回味甘甜;叶底黄绿柔嫩完整。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收青:时间为清明节前后;规格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2)萎凋,或称凉青:具体根据水分而定,晴天4-6小时,雨天10-12小时;

(3)杀青:杀青机锅温260-280度;投叶量6-8斤;杀青时间6-10分钟;

(4)回软:3-4小时,直到手摸不刺手、手捏柔软;

(5)揉捻:茶青量不超过40斤鲜叶;时间20-28分钟;

(6)做形及提豪:锅温度100-120度,茶叶至六成干手工成形;茶叶至八成干手工提豪;茶叶至九成干出锅;

(7)足干提香:用提香机操作,室内温度90-110度,时间30至40分钟;

(8)待干茶完全冷却包装。

上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步骤(3)杀青时间眼观鼻闻相结合。

上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步骤(5)揉捻选用机型35或40型揉捻机最佳。

上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步骤(6)做形及提豪用烘焙机或龙井锅操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关键技术点是:1、凉青时间和杀青温度突破了原有普通毛尖茶叶的参数;2、在杀青和揉捻中间增加了一个回软工艺,回软3-4小时,直到手摸不刺手、手捏柔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收青:时间为清明节前后;规格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2)萎凋,或称凉青:具体根据水分而定,晴天4-6小时,雨天10-12小时;

(3)杀青:杀青机锅温260-280度;投叶量6-8斤;杀青时间6-10分钟;

(4)回软:3-4小时,直到手摸不刺手、手捏柔软;

(5)揉捻:茶青量不超过40斤鲜叶;时间20-28分钟;

(6)做形及提豪:锅温度100-120度,茶叶至六成干手工成形;茶叶至八成干手工提豪;茶叶至九成干出锅;

(7)足干提香:用提香机操作,室内温度90-110度,时间30至40分钟;

(8)待干茶完全冷却包装。

上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步骤(3)杀青时间眼观鼻闻相结合。

上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步骤(5)揉捻选用机型35或40型揉捻机最佳。

上述的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步骤(6)做形及提豪用烘焙机或龙井锅操作。

本发明对原有毛尖工艺的技术进行改进后,金观音毛尖茶叶干茶外形显豪比较好,外形色泽绿润,条索细紧有锋苗;汤色嫩绿较亮;茶香清甜鲜爽伴有栗香;滋味醇和,回味甘甜;叶底黄绿柔嫩完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金观音绿茶制作工艺,包括步骤:收青:时间为清明节前后;规格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萎凋,或称凉青:具体根据水分而定,晴天4‑6小时,雨天10‑12小时;杀青:杀青机锅温260‑280度;投叶量6‑8斤;杀青时间6‑10分钟;回软:3‑4小时,直到手摸不刺手、手捏柔软;揉捻:茶青量不超过40斤鲜叶;时间20‑28分钟;做形及提豪:锅温度100‑120度,茶叶至六成干手工成形;茶叶至八成干手工提豪;茶叶至九成干出锅;足干提香:用提香机操作,室内温度90‑110度,时间30至40分钟;待干茶完全冷却包装。本发明在凉青时间和杀青温度突破了原有普通毛尖茶叶的参数;并在杀青和揉捻中间增加了一个回软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岑鹏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丹寨县传福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4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