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脂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6352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脂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中含有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矿物质、生物碱、植物纤维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抗衰老,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成为天然的价廉物美的功能性食品的理想原料之一,颇受中老年人的欢迎。但是传统的桑叶茶口感带有青涩味,口感欠佳,导致风味不良,营养价值单调,且功能单一,功效差,其品质也不稳定,影响了桑叶茶的市场开发,而且不易保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脂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该降脂桑叶茶可溶固形物高,保质期长,茶叶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香味浓郁,不仅降血脂,还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气、补肾暖胃、助消化、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效,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绿色保健营养茶饮品,且制备工艺简单,易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脂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桑叶25-30份、泽泻28-30份、蒲黄25-27份、茵陈23-25份、柴胡20-22份、黄精17-19份、夜交藤16-18份、玉竹16-18份、穿龙薯蓣15-17份、红花15-16份、金樱子13-14份、野蔷薇11-13份、月见草10-14份、银杏叶10-12份、鸡内金7-9份、肉桂6-8份、木香5-6份、陈皮3-5份、壳聚糖5-7份、脱涩剂7-9份、微生物0.5-0.7份。优选地,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桑叶27份、泽泻29份、蒲黄26份、茵陈24份、柴胡21份、黄精18份、夜交藤17份、玉竹17份、穿龙薯蓣16份、红花15.5份、金樱子13.5份、野蔷薇12份、月见草12.5份、银杏叶11份、鸡内金8份、肉桂7份、木香5.5份、陈皮4份、壳聚糖6份、脱涩剂8份、微生物0.6份。优选地,所述脱涩剂是由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按照质量比为0.03-0.05:1-2:0.3-0.5:0.5-1。优选地,所述微生物是由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及红曲霉菌按照1:0.7-1:0.5-0.7。如上所述的降脂桑叶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桑叶、蒲黄、茵陈、泽泻、柴胡、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穿龙薯蓣、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银杏叶、鸡内金、木香、肉桂及陈皮除杂并清洗后,切叶,并去除叶子中间大的叶脉,将石油醚、甲酸乙酯及甲酸溶于40-60℃的水中混合制成浸渍液,将处理好的原料浸泡于浸渍液中1-2h,备用;(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原料均匀摊开进行萎凋,直至减重达到10-15%,备用;(3)将脱涩剂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加入有水的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水温为90-95℃,再将萎凋后的原料放入,搅拌至均匀受热3-5min后迅速捞出并立即放入流动冷水中,冷却至常温后脱去桑叶表面水分,备用;(4)将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在温度为60-70℃下进行低温蒸汽机内干燥,干燥至6-8成干度,再与微生物搅拌混合均匀,装袋后密封,进行干发酵12-18h,备用;(5)将壳聚糖、米醋及白酒均匀洒于步骤(4)干发酵后的原料中,混合均匀,将砂锅锅武火加热后立即放入处理好的原料,并迅速进行翻炒5-7min,后采用文火继续翻炒,直至水分含量为5-7%,粉碎,过200-300目筛,灭菌后按每袋5-7g重量装入茶叶过滤纸袋中热封,制得所述降脂桑叶茶。优选地,步骤(1)中石油醚、甲酸乙酯及甲酸的质量比为10-15:5-7: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部分原料的药理性能:泽泻:拉丁学名: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味甘,性寒,入肾、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护肝、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可明显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血胆固醇的含量,可抑制肠对胆固醇吸收及体内胆固醇合成,有助于胆固醇的运转和排泄,具有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作用。茵陈:拉丁学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压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种保健功效,所含的香豆素类有降脂活性,可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使主动脉硬化减轻。柴胡:拉丁学名:radixbupleuri,味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主要成分为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甙,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解热抗炎、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镇静、镇痛、保肾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保健功效,柴胡皂苷和皂苷元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蒲黄:拉丁学名:typhaangustifolial,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主要成分为含固甾醇、异鼠李亭,具有止血化瘀、通淋利尿、凉血活血、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可明显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促进其在粪便中排出,并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血清固醇的作用。黄精:拉丁学名:polygonatumsibiricum,味甘,性平,无毒,归肺、脾、肾经,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益脾润肺、去除凤湿、润肺生津、抗菌、强筋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能力。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tinctoriusl,味辛,性温,入心、肝、肾经,主要成分有红花甙、红花醌甙、新红花甙及红花黄素等,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活血化瘀、散湿去肿、镇痛、镇静、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三硝酸甘油酯及非酯化脂肪酸的水平。夜交藤:拉丁学名:tuberfleeceflowerstem,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主要成分为乙酰苯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消炎抗菌、镇静催眠、降血脂等功效。穿龙薯蓣:拉丁学名:discoreanipponicamakino,性平,味苦;归肝、肺经,主要成分为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穗菝葜甾甙、25-d-螺甾-3,5-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祛痰止咳、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效,总皂甙能显着降低血胆甾醇及血压,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效果。玉竹:拉丁学名: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味甘,性平,归肺、胃经,主要含多糖、维他命a、烟酸及多种生物碱等成分,具有养气补血、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清热止渴、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推迟衰老。月见草:拉丁学名:oenotherabiennis,味甘、苦,性温,归肝、脾、心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减肥、抗炎、降血脂等功效,能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对高胆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状动脉梗塞、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等症有显著疗效,含芳香油,具有独特芳香。银杏叶:拉丁学名:ginkgobiloba,味甘、苦、涩,性平,归心、肺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等功效。野蔷薇:拉丁学名:rosamultiflorathunb,味甘,性凉,归肝、胃、脾、肺、大肠经,主要含黄芪甙、挥发油,具有清暑化湿、顺气和胃、活血止血、祛风除湿、通络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抗菌等功效,香味浓郁,花香十分诱人,花瓣中含有香叶醇、香草醇。金樱子:拉丁学名:rosalaevigatamichx,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益气补肾、补血、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菌杀虫等功效。肉桂:拉丁学名:cinnamomumcassiapresl,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暖脾胃、降压、杀菌等功效,含桂皮油,气味芳香。鸡内金:拉丁学名: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抗癌等功效。木香:拉丁学名:commonvladimiriaroot,味辛、苦,性温,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具有抗菌、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陈皮:拉丁学名:citrusreticulatablanco,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本发明的降脂桑叶茶主要由桑叶配以蒲黄、茵陈、泽泻、柴胡、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穿龙薯蓣、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银杏叶、鸡内金、木香、肉桂、陈皮等原料经脱涩剂处理后再进行微生物干发酵,并与壳聚糖等物质混合翻炒等多种步骤制得,可溶固形物高,保质期长,茶叶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香味浓郁,不仅降血脂,还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气、补肾暖胃、助消化、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效,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绿色保健营养茶饮品,且制备工艺简单,易生产。桑叶中含有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矿物质、生物碱、植物纤维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与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抗衰老,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蒲黄、茵陈、泽泻及柴胡组合成君药,存在多种降血脂活性物质,经各药相互协调配合共奏降血脂主要功效,有效减少肠胃对胆固醇吸收及体内胆固醇合成,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及分解,增强免疫能力;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及穿龙薯蓣组合成臣药,经各药相互协调配合共奏补血养气、活血化瘀、抗菌抗炎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三硝酸甘油酯及非酯化脂肪酸,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效果;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及银杏叶组合成佐药,经各药相互协调配合共奏祛风除湿、通络调经、固精缩尿、抗菌的作用;鸡内金、木香、肉桂及陈皮组合成使药,经各药相互协调配合共奏补肾暖胃、燥湿化痰、健胃消食、杀菌的作用;其中野蔷薇、月见草、木香、肉桂及陈皮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独特芳香味,使得降脂桑叶茶甘醇香甜,香味浓郁,壳聚糖可以与脂肪结合的物质,以此来阻断脂肪吸收,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效延长降脂桑叶茶的保质期;经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及红曲霉菌发酵后的茶叶口感得到显著提升,且更易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释放,从而增加茶汤的营养价值,同时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及红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能降低胆固醇的活性物质,从而显著降低了人体内血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一种降脂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桑叶25份、泽泻28份、蒲黄25份、茵陈23份、柴胡20份、黄精17份、夜交藤16份、玉竹16份、穿龙薯蓣15份、红花15份、金樱子13份、野蔷薇11份、月见草10份、银杏叶10份、鸡内金7份、肉桂6份、木香5份、陈皮3份、壳聚糖5份、脱涩剂7份、微生物0.5份;脱涩剂是由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按照质量比为0.03:1:0.3:0.5;微生物是由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及红曲霉菌按照1:0.7:0.5。将上述配比的预料使用下述的方法制备降脂桑叶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桑叶、蒲黄、茵陈、泽泻、柴胡、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穿龙薯蓣、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银杏叶、鸡内金、木香、肉桂及陈皮除杂并清洗后,切叶,并去除叶子中间大的叶脉,将石油醚、甲酸乙酯及甲酸按照质量比为10:5:1溶于40℃的水中混合制成浸渍液,将处理好的原料浸泡于浸渍液中1h,备用;(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原料均匀摊开进行萎凋,直至减重达到10%,备用;(3)将脱涩剂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加入有水的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水温为90℃,再将萎凋后的原料放入,搅拌至均匀受热3min后迅速捞出并立即放入流动冷水中,冷却至常温后脱去桑叶表面水分,备用;(4)将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在温度为60℃下进行低温蒸汽机内干燥,干燥至6成干度,再与微生物搅拌混合均匀,装袋后密封,进行干发酵12h,备用;(5)将壳聚糖、米醋及白酒均匀洒于步骤(4)干发酵后的原料中,混合均匀,将砂锅锅武火加热后立即放入处理好的原料,并迅速进行翻炒5min,后采用文火继续翻炒,直至水分含量为5%,粉碎,过200目筛,灭菌后按每袋5g重量装入茶叶过滤纸袋中热封,制得所述降脂桑叶茶。实施例2一种降脂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桑叶27份、泽泻29份、蒲黄26份、茵陈24份、柴胡21份、黄精18份、夜交藤17份、玉竹17份、穿龙薯蓣16份、红花15.5份、金樱子13.5份、野蔷薇12份、月见草12.5份、银杏叶11份、鸡内金8份、肉桂7份、木香5.5份、陈皮4份、壳聚糖6份、脱涩剂8份、微生物0.6份;脱涩剂是由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按照质量比为0.04:1.5:0.4:0.7;微生物是由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及红曲霉菌按照1:0.85:0.6。将上述配比的预料使用下述的方法制备降脂桑叶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桑叶、蒲黄、茵陈、泽泻、柴胡、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穿龙薯蓣、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银杏叶、鸡内金、木香、肉桂及陈皮除杂并清洗后,切叶,并去除叶子中间大的叶脉,将石油醚、甲酸乙酯及甲酸按照质量比为13:6:1.5溶于50℃的水中混合制成浸渍液,将处理好的原料浸泡于浸渍液中1.5h,备用;(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原料均匀摊开进行萎凋,直至减重达到13%,备用;(3)将脱涩剂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加入有水的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水温为93℃,再将萎凋后的原料放入,搅拌至均匀受热4min后迅速捞出并立即放入流动冷水中,冷却至常温后脱去桑叶表面水分,备用;(4)将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在温度为65℃下进行低温蒸汽机内干燥,干燥至7成干度,再与微生物搅拌混合均匀,装袋后密封,进行干发酵15h,备用;(5)将壳聚糖、米醋及白酒均匀洒于步骤(4)干发酵后的原料中,混合均匀,将砂锅锅武火加热后立即放入处理好的原料,并迅速进行翻炒6min,后采用文火继续翻炒,直至水分含量为6%,粉碎,过250目筛,灭菌后按每袋6g重量装入茶叶过滤纸袋中热封,制得所述降脂桑叶茶。实施例3一种降脂桑叶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桑叶30份、泽泻30份、蒲黄27份、茵陈25份、柴胡22份、黄精19份、夜交藤18份、玉竹18份、穿龙薯蓣17份、红花16份、金樱子14份、野蔷薇13份、月见草14份、银杏叶12份、鸡内金9份、肉桂8份、木香6份、陈皮5份、壳聚糖7份、脱涩剂9份、微生物0.7份;脱涩剂是由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按照质量比为0.05:2:0.5:1;微生物是由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及红曲霉菌按照1:1:0.7。将上述配比的预料使用下述的方法制备降脂桑叶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桑叶、蒲黄、茵陈、泽泻、柴胡、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穿龙薯蓣、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银杏叶、鸡内金、木香、肉桂及陈皮除杂并清洗后,切叶,并去除叶子中间大的叶脉,将石油醚、甲酸乙酯及甲酸按照质量比为15:7:2溶于60℃的水中混合制成浸渍液,将处理好的原料浸泡于浸渍液中2h,备用;(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原料均匀摊开进行萎凋,直至减重达到15%,备用;(3)将脱涩剂乙烯利、氯化钠、苯乙烯酸和香豆酸加入有水的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水温为95℃,再将萎凋后的原料放入,搅拌至均匀受热5min后迅速捞出并立即放入流动冷水中,冷却至常温后脱去桑叶表面水分,备用;(4)将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在温度为70℃下进行低温蒸汽机内干燥,干燥至8成干度,再与微生物搅拌混合均匀,装袋后密封,进行干发酵18h,备用;(5)将壳聚糖、米醋及白酒均匀洒于步骤(4)干发酵后的原料中,混合均匀,将砂锅锅武火加热后立即放入处理好的原料,并迅速进行翻炒7min,后采用文火继续翻炒,直至水分含量为7%,粉碎,过300目筛,灭菌后按每袋7g重量装入茶叶过滤纸袋中热封,制得所述降脂桑叶茶。申请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对比,并对每组试验进行感官评定、可溶固形物测定及保质期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第1组:降脂桑叶茶的原料为桑叶,其他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第2组:降脂桑叶茶的原料为桑叶、蒲黄、茵陈、泽泻、柴胡及微生物,其他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第3组:降脂桑叶茶的原料为桑叶、蒲黄、茵陈、泽泻、柴胡、壳聚糖、脱涩剂及微生物,其他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第4组:降脂桑叶茶的原料为桑叶、黄精、夜交藤、红花、玉竹、穿龙薯蓣及微生物,其他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第5组:降脂桑叶茶的原料为桑叶、金樱子、野蔷薇、月见草、银杏叶及微生物,其他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第6组:降脂桑叶茶的原料为桑叶、鸡内金、木香、肉桂、陈皮及微生物,其他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第7组:本发明实施例1。第8组:本发明实施例2。第9组:本发明实施例3。从表1可知,第1-6组相比,第1组制得的降脂桑叶茶的感官评定、可溶固形物及保质期最差,第2-6组相比,由于第3组加了壳聚糖、脱涩剂,其制得的降脂桑叶茶的感官评定、可溶固形物及保质期最好,但是比本发明实施例制得降脂桑叶茶差的多,本发明实施例制得降脂桑叶茶可溶固形物高,达到43%,保质期长达10个月,茶叶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香味浓郁,不仅降血脂,还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气、补肾暖胃、助消化、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效,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绿色保健营养茶饮品。表1各组降脂桑叶茶的感官评定、可溶固形物测定及保质期类型可溶固形物/%保质期/月感官评定第1组81.3粉粒粗糙,粉末较多,色泽暗黑色,有青涩味,汤色浑浊第2组173.5粉粒稍粗糙,色泽暗绿,青涩味减少,汤色不佳第3组195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第4组153.1色泽黄绿,汤色稍浑,甘醇,青涩味减少第5组132.6色泽黄绿,汤色稍浑,甘醇,青涩味减少第6组112.3色泽黄绿,汤色稍浑,甘醇芳香,青涩味减少第7组309.1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香味浓郁第8组379.5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香味浓郁第9组4310色泽鲜绿,汤色清澈,甘醇香甜,香味浓郁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