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肠通便植物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634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肠通便植物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中医理论来讲,便秘主要系因气阴不足,燥热内结,腹气不畅,以致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而目前市场出售的袋泡茶其袋内包装的仍只是各种茶叶,其功效明显单一。而且许多具有习惯性便秘,或者老年便秘的人群,目前通常是服用各种中西药,或者吃一些具有通便功能的水果、蔬菜等缓解便秘,这种方法一方面不方便,另一方面还会因服用不当,导致身体不适;而且不便于药味的加减。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药味的加减,而且具有如下优点:1.原料是经过物理机械搅拌常温加工制成的,所以有效成分含量较高;2.作用比较稳定持久;3.体积小,便于携带;4.服用方便,直接用开水冲泡饮服。5.既能解决便秘问题,又不会造成腹泻,还能起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肠通便植物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袋泡茶色泽鲜艳,植物芳香浓郁,口感纯正,不加任何防腐剂,原料低廉、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服用安全无副作用,长期食用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经常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袋泡茶,该袋泡茶包括下列质量分数的原料:绿茶19.0-21.0%、山楂12.0-14.0%、郁李仁9.0-11.0%、薏仁11.0-13.0%、甜杏仁9.0-11.0%、荷叶9.0-11.0%、陈皮6.0-8.0%、决明子7.0-9.0%、蜂蜜9.0-11.0%,总质量分数为100%。

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分数原料:绿茶20.0%、山楂13.0%、郁李仁10.0%、薏仁12.0%、甜杏仁10.0%、荷叶10.0%、陈皮7.0%、决明子8.0%、蜂蜜10.0%,总质量分数为100%。

其中,所述绿茶为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

所述上述植物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绿茶制备:选用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为主要原料,经人工精选剔除茶叶中的茶梗及劣茶,将绿茶平铺并放置于通风处风干,期间经常翻动;风干后的绿茶用粉碎机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机中研磨并过筛;散热后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2)称取上述各个原料;

(3)清水漂洗:将山楂、郁李仁、薏仁、甜杏仁、荷叶、陈皮、决明子入缸,注入清水漂洗2~3次,沥干备用;

(4)粉碎:将步骤(3)中草药原材料经人工检剔杂质及劣质部分,分别粉碎为细粉100目,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5)搅拌:将绿茶、步骤(4)的中草药细粉及蜂蜜,按比例称重,分别倒入双向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6)制粒:将步骤(5)物料经自动输送机送入干粉颗粒机内制粒,其颗粒规格为3×3mm;

(7)烘干:由自动输送机送入隧道式热风烘干机内烘干,烘干温度为80~85℃,时间为15~20分钟,铺层厚度小于1cm,控制水分小于8%,散热后装入专用桶备用;

(8)袋装:将制好烘干的颗粒倒入自动袋茶机内,按每袋净重2.5g制成袋泡茶;

(9)灭菌:将袋泡茶进入隧道式紫外线机灭菌处理,紫外线灭菌时间15~20分钟;

(10)检验:按产品标准检验;

(11)喷日期编号、包装、入库。

本发明配方采用我国传统饮料绿茶为主要原料再配以传统名方所含山楂、郁李仁、薏仁、甜杏仁、荷叶、陈皮、决明子、蜂蜜几味药食同源物品,泻下、抗炎、滑肠、下气、利水、排气、滋补强壮等,来达到润肠通便的效用。

绿茶:含有嘌呤类生物碱,缩合鞣质等,故能收敛、抑菌、松弛平滑肌的收缩,同时利尿。古籍《食疗本草》载有:利大肠,去热,解痰。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郁李仁甙a、b等能泻下、抗炎、镇痛,因而润燥肠、下气、利水。《食疗本草》载破癖气、下气、利水,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恒论: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

甜杏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kr-a和kr-b两种蛋白质及甜杏仁香味有关的挥发性成分等。能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古籍《医学启源》载:可润肺气、消宿食升滞气。

陈皮:含挥发油柠檬烯,b-月桂烯,b-和b-蒎烯等等,对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有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亦既是芳香健胃,驱风下气。古籍《本草从新》载:“无滞无用”。

决明子: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美决明子素、决明子素等,能缓泄故能利水,通便。古籍《医林篡要》载有“泄邪水”。

蜂蜜: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糊精、有机酸、蛋白质等等,能缓泻,滋补强壮。《本草蒙荃》载:“润燥,蜜导通大便久闭,蜜浆解虚热聚生”。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配方独特:选用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原料全部采用按配方采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的中草药,主要采购源为省市级药材公司,全部种类均采购饮片,不加任何防腐剂的独特配方,使本专利产品颜色纯正,味道香甜,口感、植物芳香味更加舒适,饮用安全健康。

2.营养全面:富含嘌呤类生物碱,缩合鞣质、苦杏仁甙,郁李仁甙a、b、苦杏仁甙,脂肪油,kr-a和kr-b两种蛋白质、油柠檬烯,b-月桂烯,b-和b-蒎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美决明子素、决明子素、葡萄糖、果糖、蔗糖、糊精、有机酸、蛋白质以及少量矿物质等成分,是一种能润肠通便而不伤津液,通而不泻,降中有升,清中有理。尤其对肾气虚弱,病后虚损类肠道传化无力人群,有温润通便,升清降浊的效用。

3.工艺独到:采用紫外线杀菌的工艺,有效的保留了草本植物的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延长了没有添加防腐剂饮料的保质期。

4.保健功效:具有温润通便,升清降浊,养颜美容等作用,常饮有利于身体健康。

本发明所述袋泡茶原材料来源广泛,制作过程简单且口味好、容易储藏、便于携带,可长期服用;具有温润通便,升清降浊的效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植物袋泡茶,该袋泡茶包括下列质量分数的原料:绿茶20.0%、山楂13.0%、郁李仁10.0%、薏仁12.0%、甜杏仁10.0%、荷叶10.0%、陈皮7.0%、决明子8.0%、蜂蜜10.0%;各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所述绿茶为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

所述植物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绿茶制备:选用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为主要原料,经人工精选剔除茶叶中的茶梗及劣茶,将绿茶平铺并放置于通风处风干,期间经常翻动;风干后的绿茶用粉碎机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机中研磨并过筛;散热后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2)称取上述各个原料;

(3)清水漂洗:将山楂、郁李仁、薏仁、甜杏仁、荷叶、陈皮、决明子入缸,注入清水漂洗2~3次,沥干备用;

(4)粉碎:以上中草药原材料经人工检剔杂质及劣质部分,分别粉碎为细粉100目,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5)搅拌:将绿茶、中草药细粉及蜂蜜,按比例称重,分别倒入双向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6)制粒:经自动输送机送入干粉颗粒机内制粒,其颗粒规格为3×3mm;

(7)烘干:由自动输送机送入隧道式热风烘干机内烘干,烘干温度为80~85℃,时间为15~20分钟,铺层厚度小于1cm,控制水分小于8%,散热后装入专用桶备用;

(8)袋装:将制好烘干的颗粒倒入自动袋茶机内,按每袋净重2.5g制成袋泡茶;

(9)灭菌:将袋泡茶进入隧道式紫外线机灭菌处理,紫外线灭菌时间15~20分钟;

(10)检验:按产品标准检验;

(11)喷日期编号、包装、入库。

实施例2

一种植物袋泡茶,该袋泡茶包括下列质量分数的原料:绿茶21.0%、山楂13.0%、郁李仁10.0%、薏仁11.0%、甜杏仁10.0%、荷叶11.0%、陈皮6.0%、决明子7.0%、蜂蜜11.0%;各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所述绿茶为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

所述植物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绿茶制备:选用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为主要原料,经人工精选剔除茶叶中的茶梗及劣茶,将绿茶平铺并放置于通风处风干,期间经常翻动;风干后的绿茶用粉碎机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机中研磨并过筛;散热后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2)称取上述各个原料;

(3)清水漂洗:将山楂、郁李仁、薏仁、甜杏仁、荷叶、陈皮、决明子入缸,注入清水漂洗2~3次,沥干备用;

(4)粉碎:以上中草药原材料经人工检剔杂质及劣质部分,分别粉碎为细粉100目,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5)搅拌:将绿茶、中草药细粉及蜂蜜,按比例称重,分别倒入双向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6)制粒:经自动输送机送入干粉颗粒机内制粒,其颗粒规格为3×3mm;

(7)烘干:由自动输送机送入隧道式热风烘干机内烘干,烘干温度为80~85℃,时间为15~20分钟,铺层厚度小于1cm,控制水分小于8%,散热后装入专用桶备用;

(8)袋装:将制好烘干的颗粒倒入自动袋茶机内,按每袋净重2.5g制成袋泡茶;

(9)灭菌:将袋泡茶进入隧道式紫外线机灭菌处理,紫外线灭菌时间15~20分钟;

(10)检验:按产品标准检验;

(11)喷日期编号、包装、入库。

实施例3

一种植物袋泡茶,该袋泡茶包括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绿茶19.0%、山楂12.0%、郁李仁11.0%、薏仁11.0%、甜杏仁10.0%、荷叶10.0%、陈皮8.0%、决明子9.0%、蜂蜜10.0%。各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所述绿茶为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

所述植物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1)绿茶制备:选用春季采摘的上等绿茶为主要原料,经人工精选剔除茶叶中的茶梗及劣茶,将绿茶平铺并放置于通风处风干,期间经常翻动;风干后的绿茶用粉碎机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机中研磨并过筛;散热后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2)称取上述各个原料;

(3)清水漂洗:将山楂、郁李仁、薏仁、甜杏仁、荷叶、陈皮、决明子入缸,注入清水漂洗2~3次,沥干备用;

(4)粉碎:以上中草药原材料经人工检剔杂质及劣质部分,分别粉碎为细粉100目,分别装入专用桶备用;

(5)搅拌:将绿茶、中草药细粉及蜂蜜,按比例称重,分别倒入双向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均匀;

(6)制粒:经自动输送机送入干粉颗粒机内制粒,其颗粒规格为3×3mm;

(7)烘干:由自动输送机送入隧道式热风烘干机内烘干,烘干温度为80~85℃,时间为15~20分钟,铺层厚度小于1cm,控制水分小于8%,散热后装入专用桶备用;

(8)袋装:将制好烘干的颗粒倒入自动袋茶机内,按每袋净重2.5g制成袋泡茶;

(9)灭菌:将袋泡茶进入隧道式紫外线机灭菌处理,紫外线灭菌时间15~20分钟;

(10)检验:按产品标准检验;

(11)喷日期编号、包装、入库。

功效实验:

每组实验小鼠为20只,3个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1.0、2.0、5.0g,(kg·d)的低、中和高剂量的本发明植物袋泡茶汤;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各组灌胃量0.3ml/20g,每天1次,连续7d,每只小鼠单独饲养,自由饮水、摄食,观察记录每只小鼠首次排黑便的时间、5h排便粒数并及时称量排出粪便的湿质量,再在100℃条件下干燥粪便至恒质量,计算出粪便的含水量。

表1实验组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

小鼠排便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植物袋泡茶汤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粪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和p<0.01),而首次排黑便所需时间减少,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随剂量的增加,植物袋泡茶汤的排便效应增加,呈一定的剂量依从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