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3574发布日期:2018-06-15 21:0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牛蒡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多肽组合物及应用,属于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负责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同时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屏障,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以及免疫屏障。不同的屏障具有相对的结构基础和不同的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它们之间通过信号通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来抗原性物质对机体的侵袭,防止肠内微生物群失调。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寄生了数以百万亿计的微生物,除皮肤表面外主要的菌群集中在胃肠道系统。肠道菌群是一个与宿主存在共生关系的复杂生态系统。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超过99%都是细菌,约100万亿细菌,经16S测序鉴定出1000-1150个不同的种类,足以证明肠道菌群种类的多样性。菌群平衡与肠道健康,甚至人体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中既包含了对身体有益的微生物群,如乳酸杆菌和占主导地位的双歧杆菌,又包含一些潜在的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它们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健康人体中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并与有害菌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肠内微生态的平衡,维持人体健康。一旦机体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体内外环境变化而使肠道中生态平衡破坏,如使用抗生素使肠道有益菌被抑制,有害菌大量繁殖,从而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多种临床症状,导致疾病。目前使用的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产品包括有益生菌类产品,消化酶类产品,低聚糖等益生元类产品,中药类产品等。这些产品各有其缺陷,益生菌类产品和消化酶类产品成本较高,保存条件要求严格,活性影响条件较大,保质期短;低聚糖等益生元类产品虽然贮存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但单独使用调整肠道菌群的效果也比较有限;中药类产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可以对肠道和机体进行整体性调整,但是副作用较大,易引起腹泻,口感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牛蒡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多肽组合物,该组合物将肠道微生态学理论和营养学、功能医学以及药食同源的中医药理论结合在一起,通过合适的原料选择和配伍,达到调节肠道菌群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生长,缓解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的目的。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由下述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数组成:多肽粉20份~50份、低聚肽粉20份~40份、谷氨酰胺5份~20份、浓缩水果粉5份~20份、牛蒡多糖1份~10份、低聚木糖1份~10份、水苏糖1份~10份、酒石酸0份~10份、三氯蔗糖0份~10份。优选地,本发明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由下述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数组成:多肽粉25份~45份、低聚肽粉21份~35份、谷氨酰胺8份~15份、浓缩水果粉10份~15份、牛蒡多糖2份~6份、低聚木糖1份~6份、水苏糖2份~8份、酒石酸1份~5份、三氯蔗糖1份~5份。本发明提供了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和改善胃肠功能的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或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含牛蒡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多肽组合物中,牛蒡多糖可以降低内源性自由基的产生,促进肠道有益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而且随着多糖剂量增加,增殖效果也较为明显。食源性多肽(包括大豆肽粉、乳清蛋白肽粉,骨胶原蛋白肽粉、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等)可以改善小肠粘膜组织形态结构,增加小肠绒毛的高度和表面,加深隐窝的深度,改善和维持肠壁粘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食源性多肽还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抗体形成细胞数量增加,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快速分裂型细胞(如肠道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重要能源,是危重症病人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在肠屏障受损、细菌内毒素易位时,补充谷氨酰胺可减轻肠黏膜萎缩,修复肠屏障,降低肠壁通透性.并能促进淋巴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本发明是在现有肠道微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以营养学和功能医学为基础进行配方组配,筛选出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类成分和低聚糖类成分,辅以提供营养底物且具有保护肠粘膜屏障作用的谷氨酰胺,再配以药食同源的牛蒡多糖配伍,从而获得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复方多肽类组合物。经试验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含牛蒡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多肽组合物可以显著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提高肠道益生菌的数量,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由下述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数组成:大豆肽粉20份、乳清蛋白多肽粉25份、小麦低聚肽粉10份、玉米低聚肽粉12份、谷氨酰胺8份、西番莲水果粉10份、牛蒡多糖3份、低聚木糖5份、水苏糖5份、酒石酸1份、三氯蔗糖1份。上述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大豆肽粉粉、乳清蛋白多肽粉、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谷氨酰胺、西番莲水果粉、牛蒡多糖、低聚木糖和水苏糖;2)将步骤1)的各原料与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的酒石酸和三氯蔗糖混合,过65目筛,置于多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3)将步骤2)所得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分装,质量部门出具合格证明后,外包,入库。实施例2一种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由下述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数组成:大豆肽粉42份、小麦低聚肽粉12份、玉米低聚肽粉6份、谷氨酰胺2份、菠萝水果粉15份、牛蒡多糖8份、低聚木糖8份、水苏糖4份、酒石酸2份、三氯蔗糖1份。上述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大豆肽粉、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谷氨酰胺、菠萝水果粉、牛蒡多糖、低聚木糖和水苏糖;2)将步骤1)的各原料与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的酒石酸和三氯蔗糖混合,过65目筛,置于多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3)将步骤2)所得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分装,质量部门出具合格证明后,外包,入库。实施例3一种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由下述组分按所述重量份数组成:大豆多肽粉15份、乳清蛋白肽粉10份、骨胶原肽粉20份、玉米低聚肽粉22份、谷氨酰胺5份、甜橙水果粉9份、牛蒡多糖5份、低聚木糖7份、水苏糖4份、酒石酸1份、三氯蔗糖2份。上述含牛蒡多糖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称取大豆肽粉粉、乳清蛋白多肽粉、骨胶原蛋白肽粉、玉米低聚肽粉、谷氨酰胺、甜橙水果粉、牛蒡多糖、低聚木糖和水苏糖;2)将步骤1)的各原料与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的酒石酸和三氯蔗糖混合,过65目筛,置于多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3)将步骤2)所得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分装,质量部门出具合格证明后,外包,入库。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所作的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保健食品组合物药效学研究:本发明以体外结肠发酵模型模拟人结肠及其微生物菌群来测试不同样品1、实验仪器BS2202S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HFsafe-1200LC型生物安全柜,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RH-250生化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EpicSXL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en公司;2、实验试剂NaCl,NaH2PO4,Na2HPO4,多聚甲醛,NaOH,HCl,EDTA,SDS,甲酰胺等均购自国药试剂;3、实验方法(1)肠道菌定植采取健康男性捐赠者粪便以结冷胶和黄原胶制备胶粒,准备5支无菌厌氧管,每支加入新鲜制备的胶粒1.5g,并加入17ml新鲜配置的培养基加盖.旋紧,37℃恒温厌氧培养箱培养.在此阶段,每12h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共需24h。剩余培养基包扎严密后置于冰箱冷藏。(2)发酵实验将最后一次的培养液除掉之后,将5支厌氧管按如下发酵体系:①空白、②阳性对照样品(菊粉)、③实施例1、④实施例2、⑤实施例3所有分组于37℃恒温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并做好标记。在发酵至24h时,分别取2ml菌液用于荧光原位杂交。(3)荧光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分析1)配制PBS缓冲液:145mMNaCl,1.4mMNaH2PO4,8mMNa2HPO4,调pH至7.4。2)配制4%多聚甲醛(PFA):每次配制10mL,现配先用。取0.4g多聚甲醛加入10mL容量瓶中,加8毫升PBS,加1毫升2M的NaOH溶液,放到60℃的水浴里,10分钟,拿出来用手颠倒几次,充分溶解,再用HCl调pH到7.2,定容。3)取2mL发酵液,4000g离心分离10min,去除上清,用750uLPBS缓冲液洗涤细胞.4000r离心10min,弃上清.添加750uL的PBS,重新悬浮,加入250μL的4%的PFA进行固定(PFA终浓度1%)。4)4℃孵育24h,4000r离心10min,弃上清,用500μL的PBS完全固定。再次4000r离心10min,弃上清,用500μl的PBS完全固定,加入500μL的乙醇重新彻底悬浮菌体,放置于-20℃可保存数月。5)配制TE缓冲液:称取1mol/LTris,用HCl调节pH至8.0.配制TE缓冲液:100mmol/LTris-HCl,50mmol/LEDTA,调pH至8.0。6)将菌悬液调至合适浓度,取600uL菌悬液于1.5mL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用1mLPBS洗涤,10000g离心3min,加入1mlPBS洗涤,再次离心,加入1mLTE缓冲液,离心,再加入1mLTE缓冲液洗涤,离心,弃上清。7)取1mL新鲜配制的TE缓冲液,加入1mg溶菌酶混匀,制备成1mg/mL的溶菌酶溶液,加入1.5mL离心管的沉淀中,37℃下放置25~50min,超声25min,进行透化.离心后沉淀用1mLPBS缓冲液冲洗,再离心后沉淀用1mL杂交缓冲液(900mmol/LNaCl,20mmol/LTris-HCl,0.01%SDS,去离子甲酰胺浓度取决于探针)冲洗,8000r/min离心3min,收集沉淀,加入600ul的0%杂交液悬浮菌体。取50μL菌悬液加入杂交小管中,并加入4μL合适浓度探针(杂交液浓度不同的探针,需先离心再加入相应浓度的杂交液),在每种探针的合适杂交温度下暗处反应一定时间。杂交完毕后,每管中加入杂交缓冲液150μL,4℃,10000r/min离心3min.沉淀物在500μL洗脱缓冲液(0.9mmol/LNaCl,20mmol/LTris-HCl,5mmol/LEDTA,0.01%SDS)中重新悬浮,37℃放置20min,室温下离心收集沉淀,加入500μL无菌PBS缓冲液上机,结果以细菌与特异性探针杂交的数目与总菌EUB338探针杂交的数目比例来计。(4)结果分析1)有益菌和机会致病菌含量表1发酵24h时体系有益菌和机会致病菌构成组别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总菌空白0.71.240.620.825.12菊粉0.080.25001.18实施例10.620.720.060.038.79实施例20.581.730.370.3511.1实施例30.183.620.120.146.95*数值为探针标记阳性event/总event由表1所示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2、3与菊粉和空白对照相比,总菌数量增多,实施例1、2、3促进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殖的效果都优于菊粉,且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殖的效果各有不同。实施例1、2、3对有害菌(粪肠球菌和大肠杆菌)增殖的效果均低于空白对照,显示其均有抑制有害菌繁殖的作用。2)菌群构成丰富性表2发酵24h时体系细菌构成(绝对计数)*数值为探针标记阳性event/总event在健康的人体肠道菌群中优势菌群主要包括:1)硬壁门的Clostridiumcoccoides-Eubacteriumrectalegroup和Clostridiumleptumgroup,2)拟杆菌门的Bacteroides-Prevotellaspecies,3)放线菌门的Bifidobacterium和Atopobiumgenera。这些菌群约占总菌的90%,是肠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者,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肠道的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杆菌,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是无害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侵袭性,对动物宿主有害。由表2所示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优势菌群中梭球菌含量最高,促进梭球菌增殖效果最强,实施例2优势菌群中拟杆菌含量最高,促进拟杆菌增殖效果最强,实施例3优势菌群中乳杆菌含量最高,促进乳杆菌增殖效果最强。非优势菌群中阳性对照菊粉的肠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含量最低,低于空白对照,说明菊粉肠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等机会致病菌繁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实施例1、2、3的肠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含量低于空白对照,说明实施例1、2、3均对肠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等机会致病菌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