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63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食包馅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包馅机。



背景技术:

面食作为常见的主食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带有馅料的面食。在面皮中包裹不同口味的馅料,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而且更加营养。人工包馅速度较慢,目前市场上随处可见机械化的包馅机。

常见的包馅机在皮料中包裹一种馅料,这种包馅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456228U的专利所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月饼包馅机,包括皮料斗和馅料斗,两者的下方各设置一绞龙,两个绞龙的出料口之间连接有挤出机构,其包括同心设置的皮料管和馅料管,馅料管置于皮料管内部,皮料斗对应的绞龙的出料口联通至皮料管与馅料管之间的区域,与之相对的,馅料斗对应的绞龙的出料口联通至馅料管内,如此,挤出时,皮料包覆馅料形成包馅面柱,切断后形成包馅的坯料。这种包馅机仅能加工一种馅料的面点,为满足馅包馅的口味需求,授权公告号为CN2102210480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三层包馅机,为了实现在馅中包馅,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在馅料管内嵌设了一根夹心馅料管,从而实现皮料包覆馅料,馅料包覆夹心馅料。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第二篇专利中的结构仅适用于在馅中包馅,如果需要生产包一种馅料的面食时,由于原生产过程中皮料内包覆的是馅料和夹心馅料的整体,将其转用做单一馅料时只能停掉夹心馅料管的供料,如此,皮料内包覆的物料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会减少,影响产品品质,因而类似于第二篇专利中的三层包馅机,仅适用于单一工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馅机,将夹心馅料斗可拆卸设置在混料斗内,若仅需要在皮料中包馅,拆掉夹心馅料斗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馅机,包括夹心馅料斗和混料斗,混料斗中心设有夹心馅料管,混料斗上方开设通孔,夹心馅料管穿过通孔通过出料管与夹心馅料斗相连;出料管上端与夹心馅料斗转动连接,出料管下端与夹心馅料管相抵、并且可拆卸连接;出料管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混料斗上端部的密封盖。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如果需要制备馅中包馅的面食,将出料管转至和夹心馅料管连通,在皮料斗内放入面团,馅料斗内放入包裹在皮料中的馅料,在夹心馅料斗内放入包裹在馅料中的夹心馅料,三者进入混料斗内,形成面皮内馅中包馅的条剂。如果仅制备面皮中包裹单一馅料的面食,转动出料管,出料管与夹心馅料管错开,取出夹心馅料管,密封盖盖至混料斗上方。混料斗内形成自内向外同轴设置的馅料管和皮料管,在皮料斗内放置面团,馅料斗内放置馅料,二者经过混料斗形成面皮包裹一种馅料的条剂,经过后期切割成型可制得常见的面皮包裹一种馅料的面食。将夹心馅料管设置为可拆卸形式,使用一台设备就可以选择性制备馅中包馅面食或者普通的皮包馅面食,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心馅料斗与出料管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出料口,出料管的上端设有第二出料口,出料管转动至与夹心馅料管抵接时,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连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出料管转动至与夹心馅料管抵接,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相通,夹心馅料可从夹心馅料斗输送至夹心馅料管处。出料管转至与夹心馅料管错开时,第二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相错,截止馅料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心馅料管外固定有与混料斗相抵的凸缘。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夹心馅料管的外圈固设有一圈凸缘,夹心馅料管安装在混料斗内时,凸缘抵接在混料斗外,固定夹心馅料管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缘与混料斗之间设有缓冲垫。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出料管转动至与夹心馅料管抵接时,对夹心馅料管有一定的下压作用力,在凸缘和混料斗之间设置缓冲垫,使凸缘和混料斗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料管和夹心馅料管之间使用可拆卸卡箍相连。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出料管与夹心馅料斗转动连接,出料管转至夹心馅料管处时,与夹心馅料管的上端部抵接,在两者连接处的外侧使用卡箍暂时固定,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盖外部罩设有防尘罩。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常食品加工厂为无尘操作室,但可能仍然存在少量灰尘。密封盖可拆卸连接在出料管上,为了避免密封盖落灰影响食品卫生,在密封盖外部罩设防尘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夹心馅料斗和夹心馅料管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夹心馅料管可从混料斗中选择性拆出,使用一台机器就可制备馅中包馅面食或者普通的皮包馅面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包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料斗的剖视图,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图3为出料口、出料管和夹心馅料管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基座;2、皮料斗;3、馅料斗;4、夹心馅料斗;41、料口;411、第一出料口;42、螺母;5、混料斗;51、夹心馅料管;511、凸缘;512、密封垫;52、馅料管;53、皮料管;54、上盖;541、通孔;6、出料管;61、第二出料口;62、卡接环;621、第一凸缘;622、第二凸缘;623、卡接段;624、搭扣;63、密封盖;631、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包馅机,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位于基座1上方的送料机构以及与送料机构相连的混料机构。

基座1置于地面上,送料机构包括皮料斗2、馅料斗3和夹心馅料斗4,皮料斗2和馅料斗3分别固定在基座1上方的两侧,基座1上位于皮料斗2和馅料斗3之间固定加高板,夹心馅料斗4固定在加高板上。皮料斗2、馅料斗3和夹心馅料斗4内部均设有绞龙,皮料斗2、馅料斗3和夹心馅料斗4的外部靠近操作者的一侧分别延伸设有皮料出料端、馅料出料端和夹心馅料出料端。三者的内部结构类似,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302256U的专利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2和图3,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皮料斗2和馅料斗3之间、并且位于夹心馅料斗4正下方的混料斗5,混料斗5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有夹心馅料管51、馅料管52和皮料管53。皮料管53位于最外侧,皮料管5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外侧均设有螺纹,皮料管53和馅料管52的上端面平齐,并且通过中间开设有通孔541的上盖54封住,上盖54与皮料管53的外侧螺纹连接,以实现馅料管52和皮料管53上端部的密封。夹心馅料管51的外径与上盖54的通孔541的直径相匹配,夹心馅料管51穿过通孔541向上延伸,并且与上盖54的连接位置处焊接凸缘511,凸缘511和上盖54之间设有密封垫512。夹心馅料管51放于混料斗5内,凸缘511卡接在混料斗5上方,夹心馅料管51定位更加准确。皮料管53、馅料管52和夹心馅料管51的下端部均匀内收形成下料口,皮料包裹馅料从下料口挤出。

皮料出料端与皮料管53相连,馅料出料端与馅料管52相连。夹心馅料出料端开设向外突出的料口41,料口41和夹心馅料管51之间连接一根出料管6,料口41与出料管6的连接端部密封,并在其上开设第一出料口411。与之相应的,出料管6的上端部同样设置,并开设第二出料口61。料口41和出料管6的连接位置处外侧螺纹连接一螺母42,便于二者相对转动。出料管6与夹心馅料管51抵接时,第一出料口411和第二出料口61重合,两管相通。转动出料管6,出料管6与夹心馅料管51相错时,第一出料口411和第二出料口61错开,两管不通。

结合图4,出料管6与夹心馅料管51对接,二者接触的一端直径相同,在两管连接位置处的端部分别焊接固定第一凸缘621和第二凸缘622,第一凸缘621和第二凸缘622之间放置密封条(图中未显示)。在第一凸缘621和第二凸缘622的外侧扣合有卡接环62,卡接环62包括一端铰接,另一端使用搭扣624扣接的两个弧形卡接段623。除搭扣624之外,两个卡接段623之间还可以使用栓接等能够实现卡接段623扣合形成卡接环62的方式。

出料管6靠近混料斗5的位置处栓接有与通孔541内径相匹配、密封混料斗5上端部的密封盖63,密封盖63的外部包裹防尘罩631,避免落灰尘。密封盖63作为密封混料斗5上端通孔541的备用密封件,拆除夹心馅料管51之后,将密封盖63塞至通孔541处,实现混料斗5上端部的密封。

制备馅中包馅面食时,夹心馅料管51在凸缘511的定位作用下置于混料斗5内,转动出料管6至其下端与夹心馅料管51上端部抵接,此时第一出料口411和第二出料口61相通,出料管6和夹心馅料管51使用卡接环62相连。在皮料斗2内放入面团,馅料斗3内放入包裹在面团中的馅料,在夹心馅料斗4内放入包裹在馅料中的夹心馅料。面团进入皮料管53内,馅料进入馅料管52内,夹心馅料经过出料管6进入夹心馅料管51内。在混料斗5内,面团经过皮料管53挤压形成中空的柱状皮料,其下端经过皮料管53的下端时封口,馅料和夹心馅料同时挤出包裹在皮料内,形成由内向外依次为夹心馅料、馅料和面皮的柱状条剂,经过后期切割成型处理制得馅中包馅面食。

制备普通的面皮包馅面食时,拆开卡接环62,旋转出料管6使其与夹心馅料管51分离,此时,第一出料口411与第二出料口61相错,夹心馅料不能进入出料管6内。向上旋转拔出夹心馅料管51,并将密封盖63塞至通孔541处,实现混料斗5上端部分密封。此时混料斗5内由内向外同轴设有馅料管52和皮料管53。在皮料斗2内放入面团,馅料斗3内放入包裹在面团中的馅料。面团进入皮料管53内,馅料进入馅料管52内,皮料经过皮料管53的挤压形成下端封口的中空柱状皮料,馅料从馅料管52的下端挤出包裹在皮料内,形成由内向外依次为馅料和面皮的柱状条剂,经过后期切割成型处理制得普通的包馅面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