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智能冷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723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豆制品智能冷却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豆制品智能冷却槽。



背景技术: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多种大豆制品都是大豆液体通过凝固所得,在凝固的过程中,凝固的速率和凝固温度对大豆制品的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的豆制品的凝固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自然冷却,这种冷却方式耗时长,对生产效率有较大影响;二是冷柜冷冻,这种方式虽然冷却快,冷却速度快,不易控制,对部分大豆制品的口感有较大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豆制品智能冷却槽,能够对大豆制品进行程序控温冷却,可以保证豆制品口感质量的同时,节省冷却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豆制品智能冷却槽,包括容箱,所述的容箱内设有制冷管,所述的容箱外设有与制冷管相连的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管的输入端与制冷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冷管的输出端与制冷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使得制冷管与制冷压缩机形成能够使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回路结构,所述的容箱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橡胶层、泡沫芯板和隔热涂料层,所述的容箱内设有与制冷压缩机相连的温控系统。

在上述的豆制品智能冷却槽中,所述的制冷管设置于容箱的底面和侧面,所述的制冷管的上方设有网状板。

在上述的豆制品智能冷却槽中,所述的制冷管呈S型分布于容箱内。

在上述的豆制品智能冷却槽中,所述的温控系统包括设置于容箱内的pc处理器,所述的pc处理器上控制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温控程序输入器,所述的制冷压缩机与pc处理器控制连接。

在上述的豆制品智能冷却槽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容箱内,所述的温控程序输入器设置于容箱外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容箱的保温效果好,且容箱通过温控系统,对大豆制品进行程序控温冷却,可以保证豆制品口感质量的同时,节省冷却时间,温控系统在工作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记录容箱内的温度,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入PC处理器,PC处理器根据实时的温度数据和工作人员通过温控程序输入器输入的降温程序,控制制冷压缩机的运转功率,实现温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豆制品智能冷却槽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容箱1、制冷管2、制冷压缩机3、橡胶层11、泡沫芯板12、隔热涂料层13、网状板4、温度传感器5、pc处理器6、温控程序输入器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方案中的豆制品智能冷却槽,包括容箱1,容箱1内设有制冷管2,容箱1外设有与制冷管2相连的制冷压缩机3,制冷管2的输入端与制冷压缩机3的输出端连接,制冷管2的输出端与制冷压缩机3的输入端连接,使得制冷管2与制冷压缩机3形成能够使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回路结构,容箱1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橡胶层11、泡沫芯板12和隔热涂料层13,容箱1内设有与制冷压缩机3相连的温控系统。

具体而言,制冷管2设置于容箱1的底面和侧面,制冷管2的上方设有网状板4。制冷管2呈S型分布于容箱1内。温控系统包括设置于容箱1内的pc处理器6,pc处理器6上控制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和温控程序输入器7,制冷压缩机3与pc处理器6控制连接。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容箱1内,温控程序输入器7设置于容箱1外侧。

工作原理:容箱1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橡胶层11、泡沫芯板12和隔热涂料层13,容箱1的保温效果好,且容箱1通过温控系统,对大豆制品进行程序控温冷却,可以保证豆制品口感质量的同时,节省冷却时间,温控系统在工作时,通过温度传感器5记录容箱1内的温度,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入PC处理器6,PC处理器6根据实时的温度数据和工作人员通过温控程序输入器7输入的降温程序,控制制冷压缩机3的运转功率,实现温控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容箱1、制冷管2、制冷压缩机3、橡胶层11、泡沫芯板12、隔热涂料层13、网状板4、温度传感器5、pc处理器6、温控程序输入器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