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浸泡桶及大豆浸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025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浸泡桶及大豆浸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豆浸泡桶及大豆浸泡系统。



背景技术:

大豆含的营养素比较全面,并且含量丰富,常吃大豆可以补脑、提高免疫力、美白皮肤、瘦身丰胸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由于大豆外皮是一层不能被人体吸收的膳食纤维,在制作豆制品前,均需要对大豆进行浸泡与清洗,使其外皮软化,软化后的外皮经粉碎、过滤、充分加热后,可相对提高大豆营养的消化吸收率。

现有技术中大量的大豆浸泡会使用专门的大豆浸泡系统。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101476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泡豆系统,包括供料器、泡豆罐、输送槽、沥水筛和板框压滤机;供料器连接泡豆罐的进豆口,向泡豆罐供料;泡豆罐的出豆口连接输送槽,将豆水混合物通过输送槽输送至沥水筛,沥水筛的沥水出口连接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机进料口;泡豆罐的出水口连接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机进料口;板框压滤机的清液出口连接泡豆罐的循环水入口。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浸泡的效率,浸泡桶容积设置的比较大,每一个浸泡桶内的大豆量多,容易导致大豆的浸泡不均匀,在浸泡桶中部和底部的大豆浸泡不均匀不完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大豆浸泡不均匀不完全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大豆浸泡桶,目的二在于提出一种大豆浸泡系统,用于使得大豆的浸泡均匀完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大豆浸泡桶,包括浸泡桶本体,所述浸泡桶本体内套设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倾斜设置且开设有多个筛孔,所述筛分板将所述浸泡桶本体分隔为位于所述筛分板上方位的浸泡区以及位于所述筛分板下方位的水流区,所述浸泡桶本体上位于水流区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的循环水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筛分板将大豆与浸泡桶本体的底部隔离,大豆底层与浸泡桶本体内底壁之间有水,可以浸泡大豆的底层,增加大豆的浸泡完全率。

浸泡区内的水从浸泡桶本体的开口处流出,流经循环水管并从进水口流入到水流区,水流从水流区经筛分板的筛孔上涌至浸泡区,冲洗大豆,使得大豆都能够和水充分接触,浸泡完全,也可以在浸泡的同时清洗大豆。

倾斜设置的筛分板,使得水流上涌并施加给大豆一个斜向上的力,大豆会向上运动,相邻的大豆之间产生距离,增加了大豆与水的接触面积,大豆的浸泡更完全。同时,水流施加给大豆的斜向上的力会驱使大豆朝向浸泡桶本体一侧运动、并撞击浸泡桶本体,大豆撞击浸泡桶本体的内壁后反弹朝向浸泡桶本体另一侧运动,大豆在桶本体内产生涡流效果,增加了大豆与水的浸泡路径,使得大豆的浸泡更加均匀与完全。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桶本体上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流区且靠近所述浸泡桶本体的开口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距离较远,水流在浸泡桶本体内的水流循环面积更大,并使得更多的大豆被冲击分散开,增加了大豆的浸泡面积,进而增加了大豆的浸泡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筛孔的孔径大小与所述筛孔距离所述进水口的长度呈正相关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距离进水口近的筛孔孔径小,会阻止部分的水流从靠近进水口较近的筛孔上涌,水流会流向远离进水口的筛孔处并上涌,避免远离进水口位置的大豆无法浸泡完全。同时,由于远离进水口位置的大豆量更多,若水流在该处的上涌量与上涌力度小,无法冲击大豆,会导致位于该处的大豆浸泡不完全。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桶本体与所述筛分板向下倾斜的一侧连接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出料口的密封件,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筛分板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出料口,大豆与水流从出料口流出,由于大豆与水流的重力在倾斜的筛分板上具有斜向下的分力,大豆与水流流出的速度更快,且更完全,大豆可以完全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桶本体位于水流区的侧壁上和/或所述浸泡桶本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废水排污口、以及用于启闭所述废水排污口的排污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换水,直接取下排污盖,水自动从废水排污口流出,而大豆被筛分板隔离在筛分板的上方,不会随着水流流出。污水排出完毕,关闭废水排污口,重新注入干净的水,对大豆进行再次浸泡,换水简单方便。

一种大豆浸泡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大豆浸泡桶,还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水在所述循环水管中流动的水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泵,驱动浸泡区内的水流经循环水管到达进水口并进入水流区,浸泡区水量减小,水流区水量增加,水流区的水会朝向浸泡区上涌,实现水的循环。如前述的大豆浸泡桶使得大豆的浸泡更加完全,从而使得整个大豆浸泡系统的浸泡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用于清除水流中杂质的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渣装置可以将水中的杂质清除,保持水流的纯净度,可以减少浸泡中途的换水步骤。浸泡桶本体内的水位高于大豆的高度,水流上涌并冲击大豆,将大豆的豆壳等杂质翻涌到水面上,便于豆壳等杂质的清除。

进一步的,所述大豆浸泡系统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浸泡桶本体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位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水位,保证浸泡桶本体内水位在大豆的上方,大豆的浸泡更彻底完全。同时,自动化控制注水,可以减少人工作业,降低劳动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位于浸泡桶本体内倾斜的筛分板,使得位于浸泡桶本体内底层的大豆也能与水接触并进行浸泡,大豆的浸泡更加均匀且完全;

(2)通过设置进料口、出料口、连接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循环水管以及水管上的水泵,水泵将水流从浸泡区运输至水流区,水流再从水流区上涌至浸泡区,实现水流的循环,并且水流不断上涌冲击大豆,相邻的大豆之间产生距离,提高了大豆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大豆的浸泡完全率;

(3)通过设置筛分板的筛孔孔径与筛分板距离进水口的距离成正比,增加了筛分板位于其下方位处的水流量,水流上涌加剧,可以将更多的大豆冲击分离,增加了大豆与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大豆的浸泡完全率;

(4)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保证浸泡桶本体内水位在大豆的上方,大豆的浸泡更彻底完全,提高大豆的浸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豆浸泡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大豆浸泡系统实施例一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大豆浸泡系统实施例二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大豆浸泡桶;11、浸泡桶本体;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出料口;15、排污口;2、水龙头;3、筛分板;31、筛孔;4、水位传感器;5、除渣装置;6、水泵;61、循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豆浸泡系统,包括大豆浸泡桶1,大豆浸泡桶1包括浸泡桶本体11,浸泡桶本体11的开口上方设置有水龙头2,水龙头2连接有外部的水源,打开水龙头2即可向浸泡桶本体11内注水。浸泡桶本体11的开口边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4,注水时,水位传感器4检测水位,当水位到达预定水位时,发出信号,关闭水龙头2、停止注水。

浸泡桶本体11,如图2所示,整体呈顶端开口的长方体状。浸泡桶本体11的侧壁上靠近浸泡桶本体11的底壁开设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处设置有启闭出料口14的密封件,本实施例中,密封件为板状阀门,拉动板状阀门即可启闭出料口14,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浸泡桶本体11的底壁上开设有废水排污口15,废水排污口15处使用排污盖启闭。当需要换水时,打开排污盖,污水从废水排污口15流出,当水流排完,关闭废水排污口,打开水龙头2注入干净的水,换水简单方便,便于污水的完全排出。

如图2所示,浸泡桶本体11内设置有朝向出料口14方向向下倾斜的筛分板3,筛分板3将浸泡桶本体11内隔离出位于筛分板3上方位的浸泡区以及位于筛分板3下方位的水流区,大豆位于浸泡区内。出料口14的底边高度与筛分板3最底端的上表面高度一致,当打开出料口14进行出料时,大豆随着水流一起倾斜向下涌出,不会有大豆堆积在浸泡桶本体11内,大豆的出料更加完全。筛分板3上开设有多个筛孔31,筛孔31的孔径小于大豆的外径,避免大豆从筛孔31漏下。

如图2所示,浸泡桶本体11靠近其的开口方向开设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与出料口14位于浸泡桶本体11的同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3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2,进水口12与水流区流通。在浸泡桶本体11外,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61,循环水管61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将浸泡桶本体11内的水从出水口13抽走,流经循环水管61,再从进水口12流入浸泡桶本体11的水流区域内。由于浸泡区内水流的减少,水流区内水流的增加,水流区内的水会不断上涌到浸泡区,实现水流的循环。水流不断从筛孔31处上涌,冲击大豆,将大豆冲散开来,增加大豆与水的接触,使得大豆的浸泡更加完全。

如图2所示,为了让更大的水流上涌冲击位于筛分板3倾斜下方处的更多的大豆,随着筛孔31与进水口12之间距离的增加,筛孔31的孔径逐渐增加。筛孔31的轴向与筛分板3表面垂直,水流从筛孔31垂直于筛分板3表面上涌,水流施加给大豆的斜向上的力会驱使大豆朝向浸泡桶本体11一侧运动、并撞击浸泡桶本体11。大豆撞击浸泡桶本体11的内壁后反弹朝向浸泡桶本体11另一侧运动,大豆在浸泡桶本体11内产生涡流效果,增加了大豆与水的浸泡路径,使得大豆的浸泡更加均匀与完全。

如图1所示,为了清理水流中的杂质,保持水流的纯净度,进而减少大豆浸泡的途中换水的步骤,循环水管61上位于水泵6与出水口13之间位置安装有除渣装置5。

本实施例中,除渣装置5包括除渣室以及设置在除渣室内的过滤棉。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将大豆倒入浸泡桶本体11内,大豆堆积在筛分板3的上方。打开水龙头2进行注水,水位传感器4感应水位,当水位到达一定位置时,关闭水龙头2停止注水。大豆开始浸泡。

打开水泵6,水泵6将浸泡区内的水从出水口13抽出,到达除渣装置5并清除杂质,水流继续流通,通过循环水管61到达进水口12,并进入水流区。由于浸泡区的水流减少,水流区内的水会不断上涌到浸泡区,实现水流在水流区-浸泡区-出水口13-循环水管61-进水口12-水流区的不断循环。水流不断上涌,冲击大豆,将大豆冲散,增加大豆与水的接触,使得大豆的浸泡更加完全。垂直于筛分板3表面的水流V施加给大豆的斜向上的力会驱使大豆朝向浸泡桶本体11一侧运动、并撞击浸泡桶本体11;大豆撞击浸泡桶本体11的内壁后反弹朝向浸泡桶本体11另一侧运动,大豆在浸泡桶本体11内产生涡流,增加了大豆与水的浸泡路径,使得大豆的浸泡更加均匀与完全。

水流不断上涌并冲击大豆,不仅可以清洗大豆,还可以将豆壳等杂质翻涌到水面上,便于豆壳等杂质的清理。

需要换水时,打开废水排污口,进行排水,排水完毕,关闭废水排污口,打开水龙头2继续注水。

当浸泡完成后,打开出料口14,由于筛分板3朝向出料口14倾斜向下设置,水流和大豆的重力具有沿着筛分板3倾斜向下的分力,大豆会随着水流从出料口14排出,且排料干净。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大豆浸泡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为了避免水流冲击大豆朝向出料口14的方向运动,增加位于出料口14一侧的大豆量,筛孔31的轴向竖直向上,流经筛分板3的水流竖直向上上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远离进水口位置的大豆量更多,若水流在该处的上涌量与上涌力度小,无法冲击大豆,会导致位于该处的大豆浸泡不完全;筛孔31的轴向竖直向上设置,水流V'竖直向上上涌,给大豆的冲击力大,可使得远离进水口12一端的大豆冲离散,大豆的浸泡更加均匀与完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