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6247发布日期:2018-09-21 19:5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饲料生产后的包装都是通过人工包装,会造成包装效果差,同时人工包装过程中会经过多次搬运、叠包等,造成饲料颗粒碎裂,影响饲料的正常使用性能。而且人工叠包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影响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且能避免叠包过程中饲料颗粒发生粉碎的情况的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配料机构、混合机构、膨化机构、造粒机构、包装机构,在包装机构后方设置有一个叠包装置,叠包装置与包装机构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其中叠包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一个机架和一个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有抓包装置,在机架上间隔的设置有一排输送辊,输送辊的两端通过支撑杆连接至机架上;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挡板,挡板的高度高于输送辊;在挡板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的抓包装置结构为:包括一个与机械手连接的主架体,在主架体的两侧设置有转动轴,在转动轴上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抓杆,在主架体上设置有分别朝向两侧的两个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与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主架体同一侧的抓杆之间的间隙大于输送辊的直径,且相邻输送辊之间的间隙大于抓杆的宽度。上述方案中,配料机构、混合机构、膨化机构、造粒机构和包装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在此详细描述。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料机构、混合机构、膨化机构、造粒机构、包装机构得到膨化饲料后,通过输送带将包装完成的饲料输送至输送辊上,且利用惯性往前输送直至与挡板上的感应开关接触;而感应开关触发后则控制机械手带动抓包装置将该饲料夹取叠包;夹取过程中,机械手移动至合适位置,则抓杆分别位于输送辊之间,然后气缸推动,抓杆夹紧后即可将饲料夹取;而且夹取后可直接进行叠包,不会对饲料造成碰撞等,且叠包整齐,能确保饲料在叠包过程中不会发生粉碎。

所述的抓杆为L型,且抓杆L型结构的拐点向外凸。该结构的设计,能确保抓杆夹取饲料过程中更加稳定、牢固,不会发生中途脱落等情况。

在主架体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气缸,该气缸的伸缩端位于两侧抓杆所包围的腔体内,在该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水平压杆,水平压杆的方向与转动轴的轴向一致。该结构的设计,能在抓杆将饲料夹取之后,利用水平压杆对饲料施加向下的压力,确保饲料能牢固的固定在两侧抓杆所形成的腔体内,从而在机械手叠包过程中、抓包装置转动过程中均不会将饲料甩出的情况,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包装后的饲料能通过抓包装置快速的将饲料抓取,再进行叠包,一步到位,效率高,且不会发生碰撞等,确保饲料不会被粉碎,提高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叠包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抓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鳙鱼膨化配合饲料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配料机构、混合机构、膨化机构、造粒机构、包装机构,在包装机构后方设置有一个叠包装置,叠包装置与包装机构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如图2所示,其中叠包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一个机架1和一个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有抓包装置5,在机架1上间隔的设置有一排输送辊3,输送辊3的两端通过支撑杆4连接至机架1上;在机架1的一端设置挡板2,挡板2的高度高于输送辊3;在挡板2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的抓包装置5结构为:包括一个与机械手连接的主架体6,在主架体6的两侧设置有转动轴9,在转动轴9上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抓杆7,在主架体6上设置有分别朝向两侧的两个气缸10,气缸10的伸缩端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与转动轴9之间固定连接;主架体6同一侧的抓杆7之间的间隙大于输送辊3的直径,且相邻输送辊3之间的间隙大于抓杆7的宽度。所述的抓杆7为L型,且抓杆7的L型结构的拐点向外凸。

如图3所示,在主架体6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气缸10,该气缸10的伸缩端位于两侧抓杆7所包围的腔体内,在该气缸10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水平压杆8,水平压杆8的方向与转动轴9的轴向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